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美 郝京诚 李洪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8-643,共6页
阐述了分子中同时含有一条碳氢链和一条碳氟链的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典型分子的合成方法,归纳了其流变特性、聚集行为及其在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出应从分子... 阐述了分子中同时含有一条碳氢链和一条碳氟链的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典型分子的合成方法,归纳了其流变特性、聚集行为及其在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出应从分子结构设计入手,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一代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 流变特性 聚集行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肖进新 暴艳霞 +2 位作者 寿建宏 高展 姚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本文研究RfCONH(CH2 ) 3N(C2 H5) 2 CH3I CnH2n + 1 COONa及RfCOONa CmH2m + 1 N(CH3) 3Br(Rf=F[CF(CF3)CF2 O]2 CF(CF3) ;n =7,9,11,13;m =8,10 ,12 )两类正、负离子碳氟 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在油面上的铺展及对油面的密封性能... 本文研究RfCONH(CH2 ) 3N(C2 H5) 2 CH3I CnH2n + 1 COONa及RfCOONa CmH2m + 1 N(CH3) 3Br(Rf=F[CF(CF3)CF2 O]2 CF(CF3) ;n =7,9,11,13;m =8,10 ,12 )两类正、负离子碳氟 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在油面上的铺展及对油面的密封性能。研究表明在碳氟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异电性碳氢表面活性剂可大大降低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铺展浓度 ,也可使一些因表面张力较高而不能铺展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在碳氟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异电性碳氢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水膜对油面的密封性。若在混合表面活性剂中加入黄原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 铺展 水成膜泡沫灭火 表面活性 混合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链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与混合单分子层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瑶 张镤 赵国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Langmuir天平、LB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与摩擦力显微镜(FFM)研究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不溶膜的性质。提供它们的表面压-面积(π-A)曲线和单分子层图象。结果表明C18H37SO3Na-C8F1... 应用Langmuir天平、LB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与摩擦力显微镜(FFM)研究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不溶膜的性质。提供它们的表面压-面积(π-A)曲线和单分子层图象。结果表明C18H37SO3Na-C8F17COOH混合凝聚膜发生相分离,C18H37SO3Na形成六方微畴分布在连续的C8F17COOH相中;C12H25SO4Na-C18H37N(CH3)3Br形成了相当均匀完整的混合膜;C18H37N(CH3)3Br-C8F17COOH所成膜呈微不均匀状态。从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C18H37SO3Na-C8F17COOH混合凝聚膜体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碳氢链与碳氟链之间的VanderWaals相互作用弱于两碳氟链之间的或两碳氢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碳氟链与碳氢链化合物互疏作用的根源。但是由此产生的能量差别不大,故如果两分子的其他基团间存在其他相互作用则这种互疏性将被掩盖而难以察觉。这正是造成在不同的碳氟链表面活性剂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混合研究中有时得到混合胶团,又有时得到两种胶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混合 分子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负离子碳氟-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肖进新 罗妙宣 +1 位作者 胡昌明 Teodor Dehelean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4-306,共3页
Surface Activities of aqueous mixtures of cationic anionic fluorocarbon hydrocarbon surfactants, F[CF(CF 3)CF 2O] 2CF(CF 3)CONH(CH 2) 3N(C 2H 5) 2CH 3I/C nH 2n+1 COONa (n=7,9,11,13) and F[CF(CF 3)CF 2O] 2CF(CF 3)COONa... Surface Activities of aqueous mixtures of cationic anionic fluorocarbon hydrocarbon surfactants, F[CF(CF 3)CF 2O] 2CF(CF 3)CONH(CH 2) 3N(C 2H 5) 2CH 3I/C nH 2n+1 COONa (n=7,9,11,13) and F[CF(CF 3)CF 2O] 2CF(CF 3)COONa/C nH 2n+1 N(CH 3) 3Br(n=8,10,12),were investigated.It was showed that,counter charged hydrocarbon surfactants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in some cases the effect of fluorocarbon surfactants was to decrease surface tension of aqueous solution.However,surface activity of fluorocarbon surfactants is decreased if the length of hydrocarbon chains is longer than that of fluorocarbon ch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与碳氟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胶团与囊泡形成 被引量:3
5
作者 丁慧君 戴群英 +1 位作者 张兰辉 赵国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碳氢与碳氟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胶团与囊泡形成丁慧君,戴群英,张兰辉,赵国玺(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北京,100871)关键词囊泡,表面活性剂,胶团形成,负离子结合度,表面活性利用结构简单的表面活性剂代替生物膦脂形... 碳氢与碳氟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胶团与囊泡形成丁慧君,戴群英,张兰辉,赵国玺(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北京,100871)关键词囊泡,表面活性剂,胶团形成,负离子结合度,表面活性利用结构简单的表面活性剂代替生物膦脂形成人工囊泡的研究正受到普遍关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 表面活性 胶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碳氢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及灭火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钱诚 贵大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对全氟辛基磺酰基季铵碘化物 (FC-2 0 3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 (SDB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能力及其灭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FC-2 0 3与 SDBS复配对于提高溶液的表面活性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混合溶液只有在同时具备低表... 对全氟辛基磺酰基季铵碘化物 (FC-2 0 3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 (SDB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能力及其灭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FC-2 0 3与 SDBS复配对于提高溶液的表面活性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混合溶液只有在同时具备低表面张力和较强起泡能力条件下才表现出较好的灭火性能。对于浓度为 5 mmol/ L 的混合溶液 ,当 FC-2 0 3与 SDBS的物质的量比为 1∶ 2时 ,其灭火时间可降低至 6.9s。研究结果对于碳氟碳氢表面活性剂在灭火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起泡性能 灭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链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5
7
作者 朱瑶 杨百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9,共5页
全氟辛酸及其钠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S型或LS型,指示固液界面吸附过程中有表面疏水缔合物生成.碳氟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显著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加电解质于液相使各体系吸附量上升.对于碳氟... 全氟辛酸及其钠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S型或LS型,指示固液界面吸附过程中有表面疏水缔合物生成.碳氟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显著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加电解质于液相使各体系吸附量上升.对于碳氟表面活性剂,甚至引起吸附等混线类型变化.例如,不加电解质时全氟辛酸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而加入HCl(c=0.05mol·dm-3)使吸附等混线变成LS型.全氟辛酸比全氟辛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更强.几种表面活性剂在R972上的吸附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应用两阶段吸附模型及通用吸附等温线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所得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固液界面 吸附 疏水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吸附与胶团形成(Ⅳ)——非离子-非离子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慧君 陈新 赵国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8期726-730,共5页
测定了25℃不同比例的C_(10)F_(19)O(C_(2)H_(4)O)_(9)H与C_(8)H_(17)C_(6)H_(4)O(C_(2)H_(4)O)_(10)H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混合水溶液的表面性质与胶团形成。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在表面上的表面成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β_(σ)... 测定了25℃不同比例的C_(10)F_(19)O(C_(2)H_(4)O)_(9)H与C_(8)H_(17)C_(6)H_(4)O(C_(2)H_(4)O)_(10)H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混合水溶液的表面性质与胶团形成。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在表面上的表面成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β_(σ))。结果表明,在非离子型碳氟和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基本上各自形成胶团;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参数皆为正值;表明此混合体系中碳氟链与碳氢链之间互疏作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混合水溶液 表面活性 分子相互作用参数 胶团形成 表面吸附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