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发展历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超 薄艾 +3 位作者 刘亚运 吴波玲 李超 张利建 《工程质量》 2023年第5期60-65,共6页
为促进实现“双碳”目标,针对国内外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做出文献调研,总结了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针对在建筑碳排放中的阶段划分展开详细说明。结果表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是建筑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核心理念,LCA对建筑阶段的... 为促进实现“双碳”目标,针对国内外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做出文献调研,总结了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针对在建筑碳排放中的阶段划分展开详细说明。结果表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是建筑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核心理念,LCA对建筑阶段的划分越来越多,每个阶段的碳排放源越来越详细;我国在建筑碳排放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更侧重于碳排放源的寻找,对碳汇关注较少;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计算的研究中,国外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碳排放量计算 建筑全过程 建筑材料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人造肉碳排放量追踪及其减排策略
2
作者 陈芊舟 吴雁资 范方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160-171,共12页
该研究使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全面计算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牛肉饼(artificial beef patties,BPa)、熏牛肉片(artificial pastrami slices,PSa)、切片火腿(artificial sliced ham,SHa)、狮子头(artificial stewed m... 该研究使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全面计算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牛肉饼(artificial beef patties,BPa)、熏牛肉片(artificial pastrami slices,PSa)、切片火腿(artificial sliced ham,SHa)、狮子头(artificial stewed meatball,SMa)和香脆鸡排(artificial crispy cutlets,CCa)]的总碳与单位碳排放量,并与相应养殖肉产品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的总碳减排量分别为45.20、34.06、3.61、3.23、2.87 kg CO_(2)e,平均减排效果超过78%。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的总碳排放量(total carbon emissions,TCE)远小于养殖肉产品。此外,植物基人造肉与养殖肉在原材料获取环节产生的单元碳排放量(unit carbon emissions,UCE)均大于生产加工和分销运输环节。其中,植物基人造肉原料获取环节的UCE主要由其他原料、植物蛋白生产和化肥产生构成,而养殖肉原料获取环节的UCE主要由饲料排放构成。综上,借助植物基人造肉来代替养殖牛肉的减碳效果最好,养殖肉生产可以通过改进养殖方式、更换饲料种类和粪污处理技术方式实现进一步减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人造肉 养殖肉 碳排放量计算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碳排放边界划分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鹏飞 王果 +3 位作者 闵永智 陶金豆 李旭东 刘昕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准确量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碳排放量,对高速铁路碳排放核算及低碳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在计算其碳排放时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系统相关关联活动的思路,并划分信号系统的碳排放边界;提出基于能源消耗的信号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进一步... 准确量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碳排放量,对高速铁路碳排放核算及低碳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在计算其碳排放时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系统相关关联活动的思路,并划分信号系统的碳排放边界;提出基于能源消耗的信号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进一步利用碳流理论分析计算信号系统内各设备的相关碳流指标;最后以甘肃省兰州西高铁站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控制及监测系统的碳排放主要与电力碳排放因子有关,维护保养电码化设备所产生的碳排放平均仅有0.12 kgCO_(2)·d^(-1);信号系统各设备间的平均支路碳流密度为0.0076 kgCO_(2)·kWh^(-1),各设备的节点碳势与支路碳流密度相等。结论表明,各子系统的碳排放量主要和其能耗类型有关,电能消耗引起的间接碳排放是信号系统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信号系统相关活动引起的直接碳排放与一次能源消耗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排放边界划分 流理论 信号系统 碳排放量计算 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造价材机库的建筑碳排放研究
4
作者 徐梦熊 王书鹏 王豫婉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126-131,共6页
本文依照现行工程造价规定,在分析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基于造价材机库的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碳排放计算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的碳核算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造价材机库中材料、机械和设备相关数据,构... 本文依照现行工程造价规定,在分析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基于造价材机库的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碳排放计算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的碳核算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造价材机库中材料、机械和设备相关数据,构建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碳排放计算方法。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建筑综合效能评估、建筑碳排放估算、建筑减碳方案经济比选等工程活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建筑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价材机库 碳排放量计算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排烟中污染物危害与减排措施
5
作者 汪琦 张慧芬 +1 位作者 俞红啸 汪育佑 《染整技术》 2025年第3期33-37,共5页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的结构型式及其优缺点,研究了燃煤循环流化床导热油炉的排放烟气中污染物的危害,讨论了排烟中污染物CO_(2)、CO、SO_(2)、SO_(3)、H_(2)S、NO_(x)、N_(2)O减少排放的控制措施,研究了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导热油炉 排放烟气 污染物危害 减排措施 碳排放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超大直径盾构联络通道建设方案对比研究——以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为例
6
作者 黄书华 郑镇跡 +4 位作者 盛健 谢典延 张良 陈湘生 苏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8-417,共10页
针对在越江海高水压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工程技术标准和案例经验、设计与施工面临众多挑战问题,以广州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的6条联络通道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补勘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揭示... 针对在越江海高水压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工程技术标准和案例经验、设计与施工面临众多挑战问题,以广州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的6条联络通道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补勘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原矿山法设计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矿山法结合地层冻结加固方案”和“机械顶管法施工方案”2种优化方案;随后在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工期等方面对不同工法进行综合优选分析,同时引入碳排放指标进行绿色低碳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机械顶管法在安全性和施工效率上优于其他方案,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2)相比矿山法结合地层冻结加固方案,机械顶管法方案碳排放量减少了2 747.51 t 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盾构 水下联络通道 地层冻结法 矿山法 机械顶管法 碳排放量计算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bon-emission calcul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hase
7
作者 魏秀萍 LAI Ji-yu ZHANG Ji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3年第2期67-74,共8页
Due to the us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s in different buildings during construction phase, energy consumption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emissions.Based on the energy use of China, we established a... Due to the us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s in different buildings during construction phase, energy consumption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emissions.Based on the energy use of China, we established a formula that was applicable to carbon-emission calculation, and discussed carbon-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steel construction.Ow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used in construction 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a concrete structure building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 steel building.At last, we also put forward some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data of different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echanica! energy carbon emissions concrete constructioni stee1 constr~!~ ctioni construction phase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