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HGP标准体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
1
作者 张峰 姜继双 +5 位作者 李超 夏芝香 戴莉 王凯歌 方梦祥 骆仲泱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5,共11页
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是输变电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基于GHGP标准计算框架与数据处理方法,构建输变电工程建设多层级碳排放通用量化模型与边界优化模型,并以某500 kV变电站工程建设为例,围绕输变电工程建设各分... 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是输变电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基于GHGP标准计算框架与数据处理方法,构建输变电工程建设多层级碳排放通用量化模型与边界优化模型,并以某500 kV变电站工程建设为例,围绕输变电工程建设各分部分项工程、物质流及能量流活动对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进行分层级量化分析与优化。结果显示,通过该量化模型可获得输变电工程建设全尺度碳排放分布特性,建构筑工程碳排放在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达93.02%,相对能量流,物质流碳排放在总排放量中占比达到90.28%,在物质流碳排放中水泥及其制品类与钢材类消耗性材料碳排放占比达81%。将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显著性阈值设定为总排放量的0.002%~0.018%时,输变电工程建设90%的单元数据流可被排除在计算边界之外。当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使用可再生混凝土与再生钢材时,可产生显著的减排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筑工程 安装工程 物质流 能量流 碳排放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苗圃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体系的构建及量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2
作者 卫佳晨 冀媛媛 +1 位作者 杨长鑫 刘策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减排固碳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以往人们只关注植物的碳汇功能,但对园林苗圃内植物所产生的碳排放却鲜有关注。在本研究中,按照园林苗圃的不同类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减排固碳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以往人们只关注植物的碳汇功能,但对园林苗圃内植物所产生的碳排放却鲜有关注。在本研究中,按照园林苗圃的不同类型,以天津市内的花圃、草圃、森林苗圃这三类园林苗圃为研究对象,构建其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体系,使用碳排放系数法,选取燃油、水、电,化肥等碳源指标,对上述三类园林苗圃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核算。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各苗圃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圃内养护阶段,园林苗圃在养护阶段产生的碳排放约为601890 kg,花圃圃内产生的碳排放约为390180 kg,森林苗圃产生的碳排放约90080 kg。从养护阶段生产区域单位面积所产生的碳排放来看,花圃产生的碳排放为11.54 kg/m^(2),草圃为1.35 kg/m^(2),森林苗圃为0.13 kg/m^(2)。植物在园林苗圃的生产生命周期内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主要碳源来自电、水、施肥和园艺资材,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实践中应当合理、恰当地使用温室花卉、草皮等植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苗圃 全生命周期 排放系数 碳排放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高压输电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模型的“西电东送”项目碳减排量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岩 燕京 +3 位作者 胡蓉 刘慧 王植 周曼曼 《广东电力》 2021年第10期18-22,共5页
为了量化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系统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后产生的碳减排量,针对现有模型不适用于特高压线路的情况,提出网损减少系数法,利用基准线模拟比较法,开发出一个专门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模型。通过所提方法... 为了量化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系统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后产生的碳减排量,针对现有模型不适用于特高压线路的情况,提出网损减少系数法,利用基准线模拟比较法,开发出一个专门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模型。通过所提方法,将项目减排量确定为:采用特高压输电系统运行后实际监测到的输电损耗乘以网损减少系数。该模型能够对特高压输电通道在输配电过程中减少的碳排放进行量化,符合碳减排量化的保守原则,并可以将减排量转化为碳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资产 碳排放量化 “西电东送”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曝气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操家顺 叶添 徐润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促进污水处理厂(WWTPs)的低碳可持续运营管理,近年来致力于改善出水质量、削减运营成本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智能曝气控制技术蓬勃发展,但关于可持续污水处理厂的最佳曝气控制策略尚未达成共识。系统综述了曝气过程中溶解氧浓度对于... 为了促进污水处理厂(WWTPs)的低碳可持续运营管理,近年来致力于改善出水质量、削减运营成本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智能曝气控制技术蓬勃发展,但关于可持续污水处理厂的最佳曝气控制策略尚未达成共识。系统综述了曝气过程中溶解氧浓度对于N2O释放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曝气控制策略的差异及优缺点,提出曝气控制策略进一步优化的建议,为实现市政污水处理厂溶解氧的综合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旨在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曝气控制系统中加入N2O排放量化模型来实现出水水质、曝气能耗、温室气体排放三者之间的平衡是未来的关键研究方向,需开发更准确、更合适的温室气体量化模型、灵活的控制方法和智能曝气策略,以满足污水处理厂更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智能曝气 溶解氧控制 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 heating and hot water demand analysis of dwellings connected to district heating scheme in UK
5
作者 R.Burzynski M.Crane +1 位作者 R.Yao V.M.Becerr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29-1638,共10页
To achieve CO2 emissions reductions, the UK Building Regulations require developers of new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calculate expected CO2 emissions arising from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using a methodology such as St... To achieve CO2 emissions reductions, the UK Building Regulations require developers of new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calculate expected CO2 emissions arising from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using a methodology such as Standard Assessment Procedure (SAP 2005) or, more recently SAP 2009. SAP encompasses all domestic heat consumption and a limited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However, these calculations are rarely verified with re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lated CO2 emissions. This work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analysis based on weekly heat demand data for more than 200 individual fiat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recently built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connected to a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out the domestic hot water (DHW) use and space heating (SH) demand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hese values are compared to the demand calculated using SAP 2005 and SAP 2009 methodologies.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e variation in DHW and SH consumption with size of flats and with tenure (privately owned or social housing). Evaluation of the space heating consumption also includes an estimate of the heating degree day (HDD) base temperature for each block of fiats and compares this to the average base temperature calculated using the SAP 2005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estic hot water space he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heat dem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