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军杰 杨晨 王晔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6,共10页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杠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力推动了减排目标的达成与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在引领城市迈向绿色创新之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2006—2021年城市层面绿色专利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杠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力推动了减排目标的达成与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在引领城市迈向绿色创新之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2006—2021年城市层面绿色专利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区域异质性、政策机制异质性在其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策略性创新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实施效果优于中、西部地区,在非资源型城市的实施效果优于资源型城市,其中在Ⅱ型大城市效果最强。此外,政策机制设计也会对其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有偿配发和高交易价格更能激励绿色创新。因此,为推动城市绿色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绿色创新审查与补贴,优化碳排放交易政策,制定试点城市差异化策略,推行有偿配发模式,并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政策 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基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哈梅芳 黄奕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发挥了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而且碳交易机制通过影响能源消费量这一渠道遏制了碳排放强度的增长。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地区产业结构负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而政府规模则正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以及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环境规制 交易试点政策 排放强度 双重差分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3
作者 马晶梅 倪洁 +1 位作者 刘毅 赵雨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9,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减排工具,探究其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该研究以韧性特征为基础,对低碳供应链韧性进行解构,通过匹...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减排工具,探究其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该研究以韧性特征为基础,对低碳供应链韧性进行解构,通过匹配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上下游供应商与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并从绿色关系资本视角出发,检验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并且低碳供应链凝聚力、复原力和抗压力均有所增强。该结果经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反事实检验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②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绿色关系资本,进而提高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并且绿色关系资本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低碳供应链凝聚力和抗压力维度。③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因政策设计和企业特性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具体而言,在采用碳配额混合分配方法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作用更加显著;对于市场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其低碳供应链韧性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强化其促进低碳供应链韧性的作用;加强绿色关系资本建设,增加企业获取绿色转型所需的资金来源;推动碳配额分配机制逐步转向更加灵活的市场化分配方式,促进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信号传递,同时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政策 供应链韧性 绿色关系资本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4
作者 耿晓媛 王少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19,共9页
文章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作为原始样本,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 文章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作为原始样本,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这一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更换因变量度量方式的验证后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进而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非国有控股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上市的企业中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文章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微观效应研究,而且为更好地利用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政策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双元创新了吗?
5
作者 朱艳丽 张群芳 姚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典型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手动整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借助多时点DID模型,探究了该...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典型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手动整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借助多时点DID模型,探究了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探索式与利用式绿色创新)的影响。此外,进一步考察了碳配额分配机制、碳价以及企业自身特征对政策激励效果的差异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双元创新,尤其是探索式绿色创新;基线法和高碳价情景下,政策对探索式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强;政策对提升非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探索式绿色创新的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政策 绿色双元创新 多时点DID 配额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配额分配的法律属性与法律控制
6
作者 王清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碳排放配额分配在碳市场交易制度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具备促进分配正义、实现激励相融等复合功能。传统行政行为理论范式之下的行政许可说、行政确认说等,要么针对配额分配的起始节点进行判断,要么面向配额分配的结果节点进... 碳排放配额分配在碳市场交易制度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具备促进分配正义、实现激励相融等复合功能。传统行政行为理论范式之下的行政许可说、行政确认说等,要么针对配额分配的起始节点进行判断,要么面向配额分配的结果节点进行判断,不能完全涵盖配额分配活动全貌。分配行政理论虽然呈现了利益或负担分配的基本样态,但其与配额分配属于不同范畴,故不宜将配额分配纳入分配行政予以定位。配额分配主要是指由设定配额总量、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和执行配额分配方案等组成的多阶段、复合性行政活动。在行政过程论范式之下,碳排放配额分配分别呈现出内部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等不同法律属性,需要分别从创设依据、优化程序设置以及完善救济机制等方面对不同属性的配额分配活动施以相应法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配额分配 行政许可 行政确认 分配行政 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低发展 “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与碳绩效——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5
7
作者 马苓 刘硕 郑敏娜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数字化优势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碳绩效,并探讨了绿色创新...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数字化优势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碳绩效,并探讨了绿色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碳绩效,并通过绿色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碳绩效水平。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竞争程度的情境下更为明显,但产权性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厘清了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进而提升碳绩效的驱动机制,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绩效 绿色创新 排放交易政策 公众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还是“动力”:财政压力和政府竞争对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的影响
8
作者 仲玉斐 王志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0,51,共9页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鲜有研究从财政压力与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碳交易政策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6—2020年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其对环境与...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鲜有研究从财政压力与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碳交易政策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6—2020年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其对环境与经济效应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红利,该结果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等稳健性检验;财政压力抑制了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而政府竞争促进了碳减排;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不具有减排效应。鉴于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优化考核体系,加大环境监管,树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竞争标准,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政策 排放 交错双重差分 财政压力 政府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政策发展现状及其对公共建筑的碳减排效应分析
9
作者 朱维娜 秦颖 +1 位作者 马丁媛 黄道涵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6,共8页
2013年我国通过碳交易试点政策将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北京市碳交易试点政策为例,基于2014—2021年的数据,从公共建筑碳交易重点控排单位统计分析、配额清缴、配额分配等方面,系统梳理与分析北京市碳交易试点政策在城市公... 2013年我国通过碳交易试点政策将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北京市碳交易试点政策为例,基于2014—2021年的数据,从公共建筑碳交易重点控排单位统计分析、配额清缴、配额分配等方面,系统梳理与分析北京市碳交易试点政策在城市公共建筑领域的交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采用碳排放因子法核算公共建筑实际碳排放量,以历史排放法结合基准线法核定公共建筑碳配额量。结果表明,2014—2021年北京市公共建筑碳配额缺口量累计值约为619.70万吨,支付碳配额缺口量的交易成本累计值约为4631.92万美元;公共建筑碳配额交易量以及碳配额缺口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进一步基于公共建筑碳配额缺口量的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北京市公共建筑碳排放起到积极的减排效果。最后基于扩大公共建筑碳交易市场、稳步推进建筑领域低碳转型、提高碳核算体系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等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提升公共建筑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交易 公共建筑 排放交易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否促进碳减排——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兴祥 孙赛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8,共19页
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减排承诺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借助中国2013年以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 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减排承诺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借助中国2013年以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会使碳排放量平均显著下降7.1%、碳排放强度平均显著下降6.7%,且该结论在PSM-DID模型下也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碳交易所(中心)交易数据、政府工作报告碳排放相关词频数据进行机制检验和讨论,发现减排效应通过市场机制、行政规制等渠道得以实现。进一步,基于城市绿色专利数据及电力短缺指数,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既能促使试点地区取得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也能帮助试点地区更少地依赖拉闸限电等“一刀切”做法,并讨论了两类机制在此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此外,本文又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分析,发现碳减排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和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以及惩罚力度更大、国企占比更高的碳市场更加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试点政策 减排 市场机制 行政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权交易的两阶段电力现货市场模式设计
11
作者 刘长玺 齐国民 +3 位作者 王继成 李天野 杨健 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3,共12页
为推进电力行业碳减排进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背景下,提出负荷主体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两阶段市场出清模型,以实现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及清洁能源替代的目的.首先,提出基于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模... 为推进电力行业碳减排进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背景下,提出负荷主体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两阶段市场出清模型,以实现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及清洁能源替代的目的.首先,提出基于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火电机组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法,并建立计及碳交易的电力市场出清模式.然后,根据第一阶段市场出清结果利用潮流追踪理论确定各负荷的新能源消纳量,计算出对应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在此基础上开启第二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并根据碳交易结果进行含碳排放量约束的二次电力市场出清.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市场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所提模式有利于减少火电机组碳排放量,提高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比例并降低市场平均电价,为大规模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提供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配额分配 市场模式 新能源 电力市场 现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孔晓旭 张新旭 唐晓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考察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控排名单中上市企业的... 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考察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控排名单中上市企业的ESG表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高污染企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强化高管可持续发展意识来提高企业履行ESG的积极性,尤其对ESG分项指标中的E和S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ESG 排放交易试点政策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溢出效应下的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责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祯妮 尹应凯 金铭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96,共15页
在党的二十大对“双碳”目标进行了全新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如何厘清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责任是推进和优化中国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关键。基于多期差分模型和空间差分模型,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对本地和邻地碳减排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溢出... 在党的二十大对“双碳”目标进行了全新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如何厘清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责任是推进和优化中国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关键。基于多期差分模型和空间差分模型,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对本地和邻地碳减排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并进一步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并佐证了碳交易试点政策是引起试点地区向其他非试点地区转移隐含碳排放责任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减排效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2)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试点地区本地的直接碳排放和邻地转移溢出到本地的间接碳排放,但是试点地区会将自身的碳排放责任转移到经济地理接近且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非试点地区;(3)在当前碳交易政策实施阶段,试点地区均为中国净碳责任转出区域,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驱动了试点地区向非试点地区转入隐含碳排放责任,且非试点地区间的隐含碳排放责任转移不受政策效应影响,其目的是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试点政策 隐含排放转移责任 多期差分模型 空间差分模型 经济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碳减排效应:来自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冲击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朱家华 罗良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1,共16页
从生产效率视角识别企业碳减排效应的来源既是纾缓企业低碳减排与生产经营矛盾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该研究首先借鉴大气定量遥感反演的方法,估算了2007—2021年上市企业的碳排放量与偏向性技术进步,采用双... 从生产效率视角识别企业碳减排效应的来源既是纾缓企业低碳减排与生产经营矛盾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该研究首先借鉴大气定量遥感反演的方法,估算了2007—2021年上市企业的碳排放量与偏向性技术进步,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及其制度要素(包括碳价格、碳市场活跃度、碳市场规模)的碳减排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企业偏向性技术进步与碳减排效应之间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及其制度要素能够显著促进上市企业碳减排,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抑制了中性技术进步,但对企业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上市企业的碳减排效应主要源自企业降低生产前沿面而不是技术进步,该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②企业类型差异会引起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碳减排效应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异质性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高耗能企业相较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或低耗能企业展现出更显著的碳减排效果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企业技术偏向类型的差异也会引起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产出减少型企业比产出增加型企业碳减排效果更显著,能源要素或劳动要素偏向型企业比资本要素偏向型企业碳减排效果更显著,且降低能源投入、增加劳动投入均能够促进企业碳减排。③当上市企业面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制度要素冲击时,技术进步企业的碳减排效果显著优于技术退步企业;同时,较低水平的碳价格和碳市场活跃度,以及较高水平的碳市场规模能够显著调节碳交易政策通过企业偏向性技术进步产生的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偏向性技术进步 环境规制制度要素 排放交易政策 企业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政策的经济环境效应分析——基于碳税政策、碳排放配额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政策视角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仕辉 魏守道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4-873,共10页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配额 排放交易 环境效应 贸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配额和碳交易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16
16
作者 魏伟 叶利 +2 位作者 方毅 汪应春 刘奕舟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在电力系统碳交易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一种科学、有效的碳排放额度分配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文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现状下,考虑限制排放主体的碳排放量,并在排放主体间建立碳交易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碳排放配额和碳交易的... 在电力系统碳交易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一种科学、有效的碳排放额度分配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文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现状下,考虑限制排放主体的碳排放量,并在排放主体间建立碳交易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碳排放配额和碳交易的日前优化调度方法。分别构建火电和风电碳交易费用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熵值法的碳排放额度分配策略,对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权重进行重新分配;考虑到因风电接入而造成常规火电机组产生的额外碳排放量,在碳交易价格预测的基础上,计算不同类型机组的碳交易费用;以调度时段内系统总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考虑碳排放交易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求解该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 日前优化调度 排放配额分配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荣华 杜昊 张磊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81,共19页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使目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企业环境绩效,阻止环境绩效较差的企业进入或促使其退出市场,激励环境绩效较优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从而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动态演进视角拓展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政策 企业环境绩效 转型升级 绿色技术进步 企业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高管薪酬契约调整的证据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兴亮 周艺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2,共13页
公司治理是企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有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厘清试点政策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试点政策打破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博弈均衡,需要对高管薪酬契约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基于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是企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有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厘清试点政策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试点政策打破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博弈均衡,需要对高管薪酬契约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试点政策使企业调低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在高碳行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由于试点政策降低了企业业绩,为了提高企业绿色转型的内部动力,企业做出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决策。研究还发现,试点企业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更高,并且那些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试点企业会有更多的绿色创新和更好的ESG表现。本文是对研究试点政策效果文献的补充,也能为如何激发企业环境治理的内部动力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效应 排放交易试点政策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股权激励 绿色创新 E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影响研究
19
作者 郝政 何刚 +1 位作者 张振扬 张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0-94,共5页
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该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间碳... 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该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间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工业企业中国企占比和环境执法力度对政策效果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优化存量经济”和“筛选增量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试点政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紫薇 尚子璐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20,共17页
企业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供应商... 企业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供应商或客户)所在地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绿色转型,价值传导机制和信息流动机制是生产网络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国有、非重污染行业以及高转换成本的上市公司受到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溢出效应更强,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显著削弱了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本文为利用生产网络溢出效应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网络 绿色转型 溢出效应 排放交易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