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审计费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陶春华 张资政 孙凯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32,共14页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切实发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是当前亟须解答的问题。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企业审计费用视角检验碳排放权交...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切实发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是当前亟须解答的问题。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企业审计费用视角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微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审计费用。中介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风险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进而降低企业审计费用。扩展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的效应在所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取初始配额付费方式、非履约主体较活跃以及年碳均价较高时更显著;同时,此效应在审计师行业专长较强以及所在地区的政府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的企业中也更为显著。本文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机制 审计费用 信息不对称 企业风险 环境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法律监管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龙 李桃英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5,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碳价形成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碳市场的减排功效。然而目前碳定价过程出现价格失序现象,具体表现为价格信号扭曲、波动剧烈等,暴露出法律监管困境。通过法理分析与制度...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碳价形成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碳市场的减排功效。然而目前碳定价过程出现价格失序现象,具体表现为价格信号扭曲、波动剧烈等,暴露出法律监管困境。通过法理分析与制度审视发现,当前法律规制存在立法体系碎片化、监管权力失衡以及权利保障的结构性缺失等制度性缺陷,导致碳市场减排效率降低,削弱了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价格稳定性,阻碍了市场在推动减排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因此,应完善立法体系、构建统一有序的全国碳市场,细化减排路径、增强信息透明度,健全市场监管,实现碳市场国际化对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迈向气候法治文明的碳定价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定价 价格形成机制 法律监管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二代涉入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融合框架阐释
3
作者 郑智勇 许永斌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03,共9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利用市场供求手段与价格机制,激励着家族企业积极地进行绿色创新,并且在家族一代创始人与家族二代继承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差异,以最终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 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利用市场供求手段与价格机制,激励着家族企业积极地进行绿色创新,并且在家族一代创始人与家族二代继承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差异,以最终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动态演变视角出发,尝试结合组织合法性理论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通过构建四维度理论与二代“嵌入性”理论的融合框架进行深度阐释,研究发现:碳配额与碳调控下,家族企业更加关注适应维度与声誉维度以进行绿色创新。碳交易政策下,家族企业更加关注绩效维度与控制维度以进行绿色创新;二代涉入包括家族一代的“父爱关怀”、家族一代的控制权集中、家族二代的利他主义与职业经理人的委托代理四个维度。并将二代所有权涉入的特征归纳为权力传承与权力分配,二代管理权涉入的特征归纳为权力帮扶与权力协同;总体来看,适应维度表现为权威合法性的构建与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声誉维度表现为对家族声誉的重视;绩效维度表现为财务绩效与社会情感财富的双重提升;控制维度表现为努力守护控制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机制 二代涉入 四维度理论 “嵌入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排效应与作用机制
4
作者 马彦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32,共9页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新时期“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对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设立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排效应,并从技术、能源、交通...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新时期“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对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设立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排效应,并从技术、能源、交通和财政四个方面给出了减排路径。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在经过识别假定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同时,从动态效应来看,减排效应在政策实施后效果明显且具有逐年递增的态势。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水平和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调整能源结构、改善交通网络结构和减少财政支出间接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其中能源结构的中介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减排效应 作用机制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实践:基于微观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向强 方祺 胡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企业减排增效的重要机制,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进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权益...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企业减排增效的重要机制,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进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主要机制为投资者碳风险关注,但该市场机制存在明显的效应边界。进一步发现,当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实施部分竞价拍卖和非履约主体交易更为活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高和企业所在城市空气污染更为严重,以及企业非财务绩效表现更好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全面的评估我国碳市场建设的经济后果,为该低碳环保政策的持续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市场机制设计 投资者风险关注 益资本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祁毓 周睿 徐彦坤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变革。从建立健全碳定价体系出发,加快研究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和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关键。基于新型碳税和碳交易的协同互...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变革。从建立健全碳定价体系出发,加快研究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和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关键。基于新型碳税和碳交易的协同互补空间,依据协同理论从调控范围、碳价设计、信息共享、收益分配和国际协调搭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协同的五维分析框架。未来可在范围互补、价格互补、成本优化、激励约束和预期适应五个方面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进而对现有碳定价体系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改革。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时代内涵和协同逻辑,为构建中国特色碳定价理论体系和协同机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新型 排放交易市场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双元创新了吗?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艳丽 张群芳 姚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典型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手动整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借助多时点DID模型,探究了该...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典型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手动整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借助多时点DID模型,探究了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探索式与利用式绿色创新)的影响。此外,进一步考察了碳配额分配机制、碳价以及企业自身特征对政策激励效果的差异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双元创新,尤其是探索式绿色创新;基线法和高碳价情景下,政策对探索式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强;政策对提升非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探索式绿色创新的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政策 绿色双元创新 多时点DID 配额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子恒 张策 +1 位作者 丁肇豪 张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562-5573,I0010,共13页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迅速,耗电量同步快速增长,导致了大量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将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可以引导数据中心提升能效和使用清洁电力。该文参考全...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迅速,耗电量同步快速增长,导致了大量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将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可以引导数据中心提升能效和使用清洁电力。该文参考全国碳市场运行基本原则,从数据中心各组成部分的运行特征出发,提出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市场后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碳排放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控制与绿色电力交易等管理机制,并提出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数据中心责任主体与规模边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全国排放交易市场 机制设计 电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张祎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仍然存在“不活跃、不灵敏、不畅通”等问题,进而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府驱动机制、市场分割特征、参与体系不健全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逐步探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细化碳排放实施路径、加快大数据技术实施应用、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等对策建议,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排放交易市场 价格机制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煤炭行业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冬青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国碳减排政策的重要选择。针对煤炭行业碳排放量较高的现状,探讨了煤炭行业中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及其对减排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在推动行业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中的作...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国碳减排政策的重要选择。针对煤炭行业碳排放量较高的现状,探讨了煤炭行业中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及其对减排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在推动行业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激励企业减排,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和应用,但也面临市场不健全、成本负担等挑战。通过构建3E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煤炭行业碳减排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强监管和创新,推动煤炭行业低碳转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建议。同时,强调煤炭行业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行业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机制 减排 可持续发展 交易市场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行业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机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宋旭东 莫娟 向铁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在传统碳排放权分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电资源分布的特点,提出基于区域比较的两级分配机制,并建立相应的分配模型。该分配机制中,一级区域间分配考虑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电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保... 在传统碳排放权分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电资源分布的特点,提出基于区域比较的两级分配机制,并建立相应的分配模型。该分配机制中,一级区域间分配考虑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电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保证分配的公平性;二级区域内分配以发电效率和效益为主,保证分配的高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分配机制能合理分配碳排放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排放 分配机制 公平 效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晓红 王陟昀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42-147,共6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方式—碳排放权交易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以欧洲排放权交易体系为对象,研究其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两阶段EUA价格的走势及其成因,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模...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方式—碳排放权交易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以欧洲排放权交易体系为对象,研究其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两阶段EUA价格的走势及其成因,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模型,并检验了其适用性;然后分别以欧洲减排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为独立样本,进行价格估计和预测。研究发现,EGARCH(1,1)-t模型适合用于EUA价格机制的研究,能够较好地估计和预测减排前两阶段的EUA价格,但是由于政治、交易制度、市场等方面原因,两个阶段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波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价格机制 EUETS EGARCH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2
13
作者 王为东 王冬 卢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8,共8页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我国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重要环境规制之一,但此交易市场建设能否诱发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有关研究仍然不足。以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16年全国282个城市的面...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我国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重要环境规制之一,但此交易市场建设能否诱发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有关研究仍然不足。以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16年全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诱发效果,并使用排列检验法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定量分析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运行后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探索七个试点效果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整体上诱发了试点地区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②各试点的政策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除重庆外的六个试点对政策响应较为迅速,其中北京、上海的诱发效果最显著,天津、广东、深圳和湖北次之,而重庆试点未能对政策作出充分的响应。③碳排放权交易对低碳技术创新作用中的政策"信号-预期"机制在我国首次得到验证,该机制在除重庆外的试点地区都得到了较好的构建。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但其未能与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相同作用;除重庆外,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市场型环境规制与控制型环境规制也呈现出协同作用。据此,应积极推进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发挥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诱发作用;但在统一市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地区差异,分步骤稳步推进;还应注重加强政府政策信号管理,引导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技术创新 合成控制法 “信号-预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否促进碳减排——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兴祥 孙赛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8,共19页
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减排承诺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借助中国2013年以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 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减排承诺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借助中国2013年以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会使碳排放量平均显著下降7.1%、碳排放强度平均显著下降6.7%,且该结论在PSM-DID模型下也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碳交易所(中心)交易数据、政府工作报告碳排放相关词频数据进行机制检验和讨论,发现减排效应通过市场机制、行政规制等渠道得以实现。进一步,基于城市绿色专利数据及电力短缺指数,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既能促使试点地区取得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也能帮助试点地区更少地依赖拉闸限电等“一刀切”做法,并讨论了两类机制在此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此外,本文又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分析,发现碳减排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和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以及惩罚力度更大、国企占比更高的碳市场更加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试点政策 减排 市场机制 行政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绿色信贷制度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修凡 范德成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83,共13页
绿色信贷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低碳转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绿色信贷制度快速发展的视角,通过对绿色信贷制度、碳交易市场、CCER项目等方面进行政策梳理、实践应用和机理研究,给出二者可... 绿色信贷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低碳转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绿色信贷制度快速发展的视角,通过对绿色信贷制度、碳交易市场、CCER项目等方面进行政策梳理、实践应用和机理研究,给出二者可能存在的政策协同途径。在此基础上,利用2014—2019年的省级统计数据,考察绿色信贷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并对可能提高协同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并且绿色信贷制度与CCER的协同效果优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同效果,而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信贷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制度 排放交易机制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敏 李晓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79-80,共2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通过该机制,我国企业可以将碳排放权出售给发达国家来获取收益,这使得可交易的碳排放权对企业的决策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文章以我国新...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通过该机制,我国企业可以将碳排放权出售给发达国家来获取收益,这使得可交易的碳排放权对企业的决策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文章以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理论和实务导向为基础,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排污权处理建议,探讨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记录与信息披露,以期能为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制定相关会计准则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排放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配额储备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 王加平 李国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1,共6页
本文研究认为,碳配额银行不仅可以承担储备碳排放权配额的任务,也可以对碳排放权配额进行运营,使其更好地体现出碳资产的价值,还可以承担充当信用中介、稳定交易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完善投融碳体系等功能。碳配额银... 本文研究认为,碳配额银行不仅可以承担储备碳排放权配额的任务,也可以对碳排放权配额进行运营,使其更好地体现出碳资产的价值,还可以承担充当信用中介、稳定交易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完善投融碳体系等功能。碳配额银行可以开展专营业务和兼营业务,在进行业务运作时,会存在业务经营风险、碳排放权配额乘数效应风险、"挤兑"风险、商业性经营风险、资本金不足风险等,需要采取措施给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配额 储备机制 配额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 被引量:48
18
作者 冷罗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5,共6页
虽然2009年12月19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该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且未解决2013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实质性问题。2013年后温室气体减排的走势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为了避免中国企业利益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损害... 虽然2009年12月19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该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且未解决2013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实质性问题。2013年后温室气体减排的走势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为了避免中国企业利益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损害,中国企业除了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要谨慎之外,中国政府应参考、借鉴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深入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立目的、碳减排目标、交易的对象、交易的配额、机制运行时间、交易所的设置等问题,为中国日后顺利进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充分的法律政策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机制 交易配额 国际竞争力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博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6,共6页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设定碳排放总量最大限值,为此我国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版图,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然而由于全国性碳交易立法缺失和地方性立法差异性较大,导致跨区域碳交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在借鉴欧盟、美国较为...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设定碳排放总量最大限值,为此我国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版图,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然而由于全国性碳交易立法缺失和地方性立法差异性较大,导致跨区域碳交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在借鉴欧盟、美国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对碳配额"适区"分配,跨区交易,集中监管,联动执法,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立法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 排放交易立法 跨区域交易 立法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构建 被引量:17
20
作者 白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自愿减排目标,亦可积极应对未来如若承担减排义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具备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和市场基础,可以考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管理...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自愿减排目标,亦可积极应对未来如若承担减排义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具备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和市场基础,可以考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管理机构设置、具体运行机制等法律层面来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机制 国际形势 法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