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碳排放权价格风险传染研究
1
作者 徐玉华 刘梦娜 王浚丞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5,共11页
明晰碳价影响因素网络变化,有助于发现中国碳市场现阶段的主要风险源及风险传染特征,对维持碳价稳定与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了含有20个指标的碳价影响因素风险网络。首先通... 明晰碳价影响因素网络变化,有助于发现中国碳市场现阶段的主要风险源及风险传染特征,对维持碳价稳定与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了含有20个指标的碳价影响因素风险网络。首先通过网络拓扑性质,识别关键性指标,分析网络结构,然后利用k-core算法对网络进行分层分析及传播动力学分析,最后运用最小树形图筛选网络连边,分析指标间的风险传染路径。结果表明:全国碳市场运行后,国际碳价与国外经济形势处于风险网络的核心位置,有着较强的风险传染能力;网络整体风险传染能力减弱,风险传染范围变窄,传染速度变慢;网络的层次变浅,风险更易感知;利率与汇率中介作用显著减弱,而中国大庆原油现货价格有着较强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碳排放权价格 风险传染 格兰杰因果检验 网络结构 统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结构自适应Lasso的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小燕 周思敏 +1 位作者 徐晓莉 周四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83,共11页
碳交易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途径,既具有环境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为了研究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因素,选取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碳配额价格收盘价(GDEA)为研究对象,从6个维度构建了24个指标:国际碳价、国内外经济指标、国外能源指标、... 碳交易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途径,既具有环境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为了研究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因素,选取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碳配额价格收盘价(GDEA)为研究对象,从6个维度构建了24个指标:国际碳价、国内外经济指标、国外能源指标、国内能源指标、气候环境和宏观政策,并将指标间复杂的相关关系纳入模型来改进指标筛选效果。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24个指标的图结构,表示它们的复杂联动关系,再建立图结构自适应Lasso方法(G-AdLasso)进行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发现:指标之间存在无可忽视的中等或高度相关,依据两两相关关系建立图结构时,上述24个指标可被分为6个团体,体现了指标的内部关系。同时G-AdLasso选择出了10个因素,其中欧盟核证减排量收盘价影响最为显著,欧盟EUA收盘价、迪拜原油现货价、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4个因素对GDEA有正向影响;欧盟CER收盘价、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欧洲三港DES ARA动力煤指数、广州工业天然气市场价、广州日最高气温、银行间7日同业拆借平均利率、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个因素对GDEA有负向作用;这些因素在上述6个维度上均有涉及,且它们在图结构中具有较高的度,说明G-AdLasso可识别出图结构中较重要的指标。对比不带图结构的自适应Lasso和Lasso方法,G-AdLasso方法选择更少的指标,说明该方法可优化和精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变量选择 Lasso 复杂网络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态博弈视角谈碳排放权价格形成与策略选择
3
作者 王月欣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60,105,共4页
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碳排放权价格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耐心程度。而耐心程度取决于碳排放权的相对稀缺程度、流动性、碳排放权交易达不成时... 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碳排放权价格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耐心程度。而耐心程度取决于碳排放权的相对稀缺程度、流动性、碳排放权交易达不成时买卖双方的损失、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探讨改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劣势地位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动态博弈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权价格对两类能源公司股价的影响——基于VECM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曾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3-71,共9页
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发展,碳排放权价格对能源公司股价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选取我国2013年12月19日到2017年11月27日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实证并对比分析碳排放权价格对传统能源公司和新能源公司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发展,碳排放权价格对能源公司股价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选取我国2013年12月19日到2017年11月27日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实证并对比分析碳排放权价格对传统能源公司和新能源公司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来看,碳排放权价格与传统能源公司股价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其对新能源公司股价的影响还不够显著;(2)短期内,碳排放权价格和传统能源公司股价之间呈正相关,而碳排放权价格与新能源公司股价之间由最开始的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后期关系都逐渐减弱。因此,建议传统能源公司在合理发挥传统能源价值的同时,应该更注重投资新能源技术,政府也应该继续扶持新能源企业和项目,降低新能源的使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能源公司股价 VECM模型 金融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价格均值回归的周期及振幅
5
作者 曾悦 杨星 蒋金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16,共11页
本文运用谱估计技术分析了欧盟碳排放权价格均值回归周期、幅度及其与WTI,PMI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EUA现货价格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归周期振荡特征,周期约在15.5个月与3个月之间;振幅约在-2.298到4.823之间;2)EUA现货价格均值回归与... 本文运用谱估计技术分析了欧盟碳排放权价格均值回归周期、幅度及其与WTI,PMI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EUA现货价格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归周期振荡特征,周期约在15.5个月与3个月之间;振幅约在-2.298到4.823之间;2)EUA现货价格均值回归与WTI原油价格指数的耦合周期在3个月到12个月之间,耦合振幅在0.1958到0.8843之间,与PMI指数耦合周期约为4个月到11个月之间.耦合振幅在0.1652到2.134之间;3)在所有耦合周期模态下,耦合周期越长,耦合振幅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均值回归 周期与振幅 耦合关系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
作者 赵月 张若楠 蔡小娜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268-273,280,共7页
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开启了节能减排的新篇章。通过建立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多维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数据覆盖了全国所有试点省市,时间范围为2020年初至2023年底。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专利、国... 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开启了节能减排的新篇章。通过建立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多维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数据覆盖了全国所有试点省市,时间范围为2020年初至2023年底。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专利、国际冲突因子、气候条件因子以及国际碳价因子会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国内、外经济因子则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传导路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熊萍萍 王亚琦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炭指数与碳价的动态关系,并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煤炭价格与碳价的传导路径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与动态相关系数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存在显著动态相关性,并呈现复杂性和多变性;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能源利用效率,煤炭价格与碳价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路径实现的传导更加显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动态相关系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则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价格 排放交易价格 传导路径 能源消费结构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LSTM模型的多因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危冰淋 刘春雨 刘家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7,共9页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碳排放权价格预测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Transformer-LSTM多因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湖北省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碳排放权价格预测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Transformer-LSTM多因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例,旨在探索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预测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变动趋势。输入Transformer-LSTM模型进行预测,同时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多层感知机(MLP)、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Transformer模型进行预测与对比。通过在历史数据上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Transformer-LSTM模型得到的预测价格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HBEA)的实际价格更为吻合,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和评估指标上也有更佳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价格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LSTM 极端梯度提升树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价格波动的长期记忆性和杠杆效应研究——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吕靖烨 王腾飞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36,共8页
采用EGARCH模型,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价格收益率为对象,研究碳价格的波动特征。研究发现,碳价格波动存在长期记忆性,且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利空消息对市场的冲击更为强烈。通过对比全国碳市场建设前的碳价波动情况,发现全国碳市场... 采用EGARCH模型,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价格收益率为对象,研究碳价格的波动特征。研究发现,碳价格波动存在长期记忆性,且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利空消息对市场的冲击更为强烈。通过对比全国碳市场建设前的碳价波动情况,发现全国碳市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市场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市场监管、碳价调控、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我国碳市场建设、降低价格波动、促进节能减排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GARCH模型 EGARCH模型 杠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的碳排放权现货价格、能源价格及道中指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崔婕 黄杰 李凯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33,共7页
实现"美丽中国"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同时融入经济建设等各方面过程。采用碳排放权现货价格、能源价格和道琼斯中国指数作为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化石能源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代表变量,运用VAR模型以及协整检验考察... 实现"美丽中国"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同时融入经济建设等各方面过程。采用碳排放权现货价格、能源价格和道琼斯中国指数作为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化石能源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代表变量,运用VAR模型以及协整检验考察三者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未来将碳排放权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资源、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化的需要。通过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构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提供思路,为碳排放权市场国际化提供理论依据,为未来尽快实现低碳经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现货价格 能源价格 道琼斯中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11
作者 汪中华 胡垚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6,共9页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7家碳交易试点公布的碳交易价格为样本,利用EEMD方法将碳交易价格分解,并运用FGLS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碳价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受到市场内在机制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双重作用的影响;市场内在机制下,能...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7家碳交易试点公布的碳交易价格为样本,利用EEMD方法将碳交易价格分解,并运用FGLS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碳价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受到市场内在机制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双重作用的影响;市场内在机制下,能源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石油价格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最大;市场外部环境下,各地区发展的季度GDP增长率、气温以及降水量均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价格 总体经验模式分解 固有模式函数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 能源价格 GDP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市场最优减排量与碳排放权均衡价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娜 宋福铁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0,共6页
为了实现政府承诺的减排目标,亟需完善碳定价机制并制定连贯的减排计划。本文以发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总合规成本最小化的随机均衡模型,在2021—2030年减排目标的约束下,使用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HJB)方程将构建的最优控制问题归结... 为了实现政府承诺的减排目标,亟需完善碳定价机制并制定连贯的减排计划。本文以发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总合规成本最小化的随机均衡模型,在2021—2030年减排目标的约束下,使用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HJB)方程将构建的最优控制问题归结为解偏微分方程问题,获得企业的最优减排量和最优交易量,进而得到碳排放权均衡价格及全社会最优减排量的解析解。为了验证模型,使用实际数据进行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通过情景分析,得到合规期内的碳排放权均衡价格和全社会最优减排量。通过敏感性分析,比较各种清洁能源替代非清洁能源发电的边际减排成本,发现发电企业能源燃料优先使用顺序为水能、太阳能、陆上风能、核能、海上风能、天然气。研究结果为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提供定价基准,同时为中国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均衡模型 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 排放均衡价格 全社会最优减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白强 董洁 田园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165,共5页
文章利用北京等8个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就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特征和影响各省份交易价格波动的因素,分别构建了ARMA-GARCH模型和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8个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 文章利用北京等8个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就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特征和影响各省份交易价格波动的因素,分别构建了ARMA-GARCH模型和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8个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特征各有差异,每个市场波动极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从能源价格、气候环境、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国外市场和非结构性因素5个方面选取了10个经济指标,分析了各指标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其中南方原油指标、中国LNG出厂价格指数、日平均气温、百度搜索指数、欧洲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日收盘数据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动力煤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工业指数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价格 ARMA-GARCH模型 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响应与碳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14
作者 杨航 张涛 +3 位作者 冉华军 刘景 田凤 赵天悦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0-649,I0002,共11页
双碳背景下,为充分调动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需求侧响应的灵活性,并克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对调度计划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碳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在第一阶段为... 双碳背景下,为充分调动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需求侧响应的灵活性,并克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对调度计划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碳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在第一阶段为缓解系统供能压力,建立需求响应模型以减少负荷峰谷差并提高供需侧的热电匹配度;第二阶段采用随机场景法对碳价不确定性进行建模,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期望值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系统经济性与低碳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需求响应 排放交易价格 不确定性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区域碳现价和碳远期价格相关性和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春燕 温作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4,102,共7页
基于对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现货与远期的发展运行经验和我国碳交易试点运行接近5年的客观情况,文章以上海区域2016-2017年的交易数据为基础,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横截面方差比对碳排放权现货价格和碳远期价格的相关性和收敛性进... 基于对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现货与远期的发展运行经验和我国碳交易试点运行接近5年的客观情况,文章以上海区域2016-2017年的交易数据为基础,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横截面方差比对碳排放权现货价格和碳远期价格的相关性和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和理论相比不是很高,可能与我国碳排放市场发展不成熟、金融产品并没有普遍推行、种类单调有关,也和碳远期产品距离到期的时间远近、产品的属性以及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存在区别等有关。尽管两者价格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偏离,但是在长期它们最终会趋于一致,两者存在收敛性。因此,我国应该尽快推行金融衍生产品,早日建立全国统一排放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区域 排放现货价格 远期价格 相关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价碳价及风功率不确定性的风—火虚拟电厂运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铠诚 何桂雄 郭炳庆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5,共7页
风电出力、电价、碳价的波动将影响虚拟电厂净收益,而碳捕集机组具有较大出力调整速率,将其与出力随机的风电聚合为虚拟电厂,可平抑风电并网波动。因此,为寻求风—火虚拟电厂运行优化策略,计及风电出力、电价、碳价三者随机性,以碳捕集... 风电出力、电价、碳价的波动将影响虚拟电厂净收益,而碳捕集机组具有较大出力调整速率,将其与出力随机的风电聚合为虚拟电厂,可平抑风电并网波动。因此,为寻求风—火虚拟电厂运行优化策略,计及风电出力、电价、碳价三者随机性,以碳捕集机组燃料费用和碳排放权费用、风电成本和碳排放权费用以及虚拟电厂售电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虚拟电厂碳捕集率决策模型,采用多随机变量超分位数方法将该模型转变为条件风险决策模型。分别对不考虑风电出力、电价、碳价三者随机性、仅计及电碳价格随机性、以及计及三者随机性的虚拟电厂碳捕集率决策模型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当计及三者随机性时,通过及时调节碳捕集水平,可降低捕集能耗,有效应对风电波动,更符合实际电力市场和碳市场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不确定性 碳排放权价格 多随机变量超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和产品回收机制下多产品制造系统中产品生产计划研究
17
作者 桂丽芹 李军 +2 位作者 胡东兰 洪进 王善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0-698,共9页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减少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企业需改变和调整相关生产计划.本研究在考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产品回收机制以及企业面临有限生产容量、工作时间和碳排放权配额的情形下,对多产品制造系统中...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减少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企业需改变和调整相关生产计划.本研究在考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产品回收机制以及企业面临有限生产容量、工作时间和碳排放权配额的情形下,对多产品制造系统中产品生产计划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量-本-利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利润最大化模型来刻画生产优化问题.在该模型中,成本结构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持有或短缺成本、产品回收成本和碳成本;收入结构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回收收益.根据利润最大化模型和数值算例,本研究分析了企业最优生产和回收决策.同时,进一步探究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产品回收机制对产品产量、碳排放总量和利润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产品回收机制下,较高的碳排放权价格可以激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产品回收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总碳排放量,增加企业利润.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管理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 排放交易机制 产品回收机制 碳排放权价格 利润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