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数智化策略研究
1
作者
杜明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于XGBoost模型及对接SHAP算法,2003—2022年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作用价值存在异质性。绿色金融、经济基础条件及政策环境类变量,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总量和强度等目标变量的影响,具有多元作...
基于XGBoost模型及对接SHAP算法,2003—2022年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作用价值存在异质性。绿色金融、经济基础条件及政策环境类变量,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总量和强度等目标变量的影响,具有多元作用共性,也表现出多元差异性。新能源发展与能源送储系统的统筹衔接矛盾突出,政府补贴激励新能源发展的模式有待改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面临着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与突破技术缺陷及破解收益不佳等多重瓶颈,绿色金融规制亟须满足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投融资需求。要紧抓数智化赋能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新机遇,推进数智化赋能政府引领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新模式,推进数智化赋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多元目标间的和谐共进,推进数智化赋能绿色金融规制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投融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双控
”
碳排放“双控”
影响因素识别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排放“双控”背景下山东省碳中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
6
2
作者
崔晓伟
王金胜
+3 位作者
刘志晓
王仁卿
张国富
丁萃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783-9791,共9页
我国将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山东作为碳排放大省,在碳排放“双控”背景下探讨其碳中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东省16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构建“双碳”指数模型,科学划定降碳区、低碳区和固碳区...
我国将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山东作为碳排放大省,在碳排放“双控”背景下探讨其碳中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东省16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构建“双碳”指数模型,科学划定降碳区、低碳区和固碳区等3个管控分区。结果显示,2015—2019年全省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碳排放总量相对2015年增加0.82亿t,但各市碳排放变化差异较大,其中东营碳排放减少最大(0.61亿t),滨州碳排放增加最多(0.82亿t);2019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碳汇总量为4.88亿t,陆域生态系统碳汇占主体地位(4.82亿t,占98.77%),各类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由于临沂森林生态系统面积较大使其成为碳汇总量最高的地区(0.54亿t,占11.05%);“双碳”指数模型显示,2019年全省9个市为降碳区,5个市为低碳区,2个市为固碳区。基于此,本研究聚焦碳排放“双控”要求,立足各市发展实际,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探讨符合山东的碳中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双
碳
”模型
管控分区
碳
中和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市碳排放差距及其技术成因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彩云
刘乃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和新装备层出不穷,在碳排放“双控”的过程中,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必将愈发凸显。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城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差距,...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和新装备层出不穷,在碳排放“双控”的过程中,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必将愈发凸显。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城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差距,具有总量差距大、强度差距增长快的特征,这严重影响到整体推进碳排放“双控”的速度,其背后的成因离不开城市技术进步异质性。中国城市生产型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弱,绿色型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强,碳排放差距缩小源于前者,碳排放差距扩大源于后者。技术在减排中的作用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技术进步异质性在碳排放差距方面的解释力尤甚,其根本原因在于纯生产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弱,而纯绿色技术进步异质性太强。从全国层面布局碳排放“双控”战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具体到区域层面有的放矢地发挥不同类型技术进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碳
排放
差距
技术进步异质性
生产型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碳”目标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被引量:
1
4
作者
施让龙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3期21-26,55,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相关研究涉及到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双碳”经济背景下,以浙江省城市绿色经...
“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相关研究涉及到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双碳”经济背景下,以浙江省城市绿色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双碳”经济进行了分析;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SWOT分析方法对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制定以城市为主体的“碳中和”路线图、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实施绿色建筑发展计划、倡导绿色生活计划、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相关策略,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碳
中和”路线图
碳排放“双控”
绿色建筑
绿色生活
绿色金融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数智化策略研究
1
作者
杜明军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统计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金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研究”(252400411257)。
文摘
基于XGBoost模型及对接SHAP算法,2003—2022年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作用价值存在异质性。绿色金融、经济基础条件及政策环境类变量,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总量和强度等目标变量的影响,具有多元作用共性,也表现出多元差异性。新能源发展与能源送储系统的统筹衔接矛盾突出,政府补贴激励新能源发展的模式有待改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面临着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与突破技术缺陷及破解收益不佳等多重瓶颈,绿色金融规制亟须满足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投融资需求。要紧抓数智化赋能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新机遇,推进数智化赋能政府引领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新模式,推进数智化赋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多元目标间的和谐共进,推进数智化赋能绿色金融规制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投融资诉求。
关键词
能耗
“双控
”
碳排放“双控”
影响因素识别
数智化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Dual Control”
Carbon Emissions“Dual 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Identification
Digital-Intelligence Strategy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排放“双控”背景下山东省碳中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
6
2
作者
崔晓伟
王金胜
刘志晓
王仁卿
张国富
丁萃华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栖霞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783-9791,共9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C211)
2022年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重大项目攻关创新科研支撑项目(2022CX031)。
文摘
我国将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山东作为碳排放大省,在碳排放“双控”背景下探讨其碳中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东省16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构建“双碳”指数模型,科学划定降碳区、低碳区和固碳区等3个管控分区。结果显示,2015—2019年全省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碳排放总量相对2015年增加0.82亿t,但各市碳排放变化差异较大,其中东营碳排放减少最大(0.61亿t),滨州碳排放增加最多(0.82亿t);2019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碳汇总量为4.88亿t,陆域生态系统碳汇占主体地位(4.82亿t,占98.77%),各类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由于临沂森林生态系统面积较大使其成为碳汇总量最高的地区(0.54亿t,占11.05%);“双碳”指数模型显示,2019年全省9个市为降碳区,5个市为低碳区,2个市为固碳区。基于此,本研究聚焦碳排放“双控”要求,立足各市发展实际,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探讨符合山东的碳中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双
碳
”模型
管控分区
碳
中和
山东省
Keywords
‘dual control’of carbon emissions
the‘dual carbon’model
control zoning
carbon neutrality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碳排放差距及其技术成因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彩云
刘乃毓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ZS161)。
文摘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和新装备层出不穷,在碳排放“双控”的过程中,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必将愈发凸显。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城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差距,具有总量差距大、强度差距增长快的特征,这严重影响到整体推进碳排放“双控”的速度,其背后的成因离不开城市技术进步异质性。中国城市生产型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弱,绿色型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强,碳排放差距缩小源于前者,碳排放差距扩大源于后者。技术在减排中的作用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技术进步异质性在碳排放差距方面的解释力尤甚,其根本原因在于纯生产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弱,而纯绿色技术进步异质性太强。从全国层面布局碳排放“双控”战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具体到区域层面有的放矢地发挥不同类型技术进步的作用。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碳
排放
差距
技术进步异质性
生产型技术进步
Keywords
"dual control"of carbon emissions
carbon emission gap
heterogeneity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duction-oriented technical progress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碳”目标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被引量:
1
4
作者
施让龙
机构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3期21-26,55,共7页
基金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杭州新时代城市品牌”专项课题(编号:YN2022073)。
文摘
“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相关研究涉及到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双碳”经济背景下,以浙江省城市绿色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双碳”经济进行了分析;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SWOT分析方法对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制定以城市为主体的“碳中和”路线图、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实施绿色建筑发展计划、倡导绿色生活计划、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相关策略,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碳
中和”路线图
碳排放“双控”
绿色建筑
绿色生活
绿色金融
实证研究
Keywords
carbon neutrality road map
"dual control"target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buildings
green lifestyle
empirical research
分类号
F299.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数智化策略研究
杜明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碳排放“双控”背景下山东省碳中和实现路径
崔晓伟
王金胜
刘志晓
王仁卿
张国富
丁萃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城市碳排放差距及其技术成因
张彩云
刘乃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碳”目标与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施让龙
《绿色科技》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