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双重低碳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业文 顾佳 刘霁欧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0-379,共10页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低碳调度中负荷侧降碳手段单一,且源-荷-储侧降碳方法协同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碳势指标的源-荷-储多维降碳耦合策略,建立了计及低碳经济目标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低碳调度中负荷侧降碳手段单一,且源-荷-储侧降碳方法协同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碳势指标的源-荷-储多维降碳耦合策略,建立了计及低碳经济目标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和储能的碳排放流追溯模型;其次,在负荷侧建立融合碳排放流理论的“价格-激励”双重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在储能侧建立基于节点碳势的低碳调度模型;然后,构建具有分时电价与节点碳势特征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下层模型分别以最优经济、最优低碳作为调度目标;最后,采用改进IEEE14节点系统完成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策略能够深入挖掘系统的降碳潜力,有效增强系统的减碳能力,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指标 需求响应 排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指标核算与评级 被引量:2
2
作者 车连发 方健 +3 位作者 牛亚斌 亢惠冉 杨永奎 黄俊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08-6116,共9页
为评估中国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通过收集散货船、液货船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年度船舶能效率等碳强度指标,研究船舶载重吨、航速等因子与碳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对散货船和液货船进... 为评估中国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通过收集散货船、液货船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年度船舶能效率等碳强度指标,研究船舶载重吨、航速等因子与碳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对散货船和液货船进行年度碳强度评级。结果表明:散货船三种碳强度指标总体位于10^(-6)数量级,液货船则位于10^(-5)数量级,其他船舶类型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和年度船舶能效率位于10^(-4)数量级,船舶能效营运指数位于10^(-3)数量级,散货船营运能效较好。利用年度船舶能效率指标对散货船与液货船进行了2023年度评级,C级以上船舶分别占80%和100%。利用船舶能效营运指数和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散货船C级以上船舶仅占20%,液货船C级以上船舶分别占50%和75%,液货船三种指标评级均优于散货船。在保持当前营运条件下,2023—2026年液货船碳强度指标评级基本保持在C级以上,船舶评级表现良好,而散货船满足C级的船舶占比从80%降至40%,呈现下滑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船舶营运降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指标 船舶能效 数据分析 二氧化减排 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 被引量:112
3
作者 马军 周琳 李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5-167,共3页
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低碳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事实依据。首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以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社会支撑和环境支撑5个指标全面反映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情况;然后,根据... 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低碳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事实依据。首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以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社会支撑和环境支撑5个指标全面反映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情况;然后,根据德尔菲法综合确定指标层的各指标权重,用线性加权法得出低碳经济综合值的大小;接着以东部沿海6省市为样本对象,具体评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碳含量。除了上海处于中碳经济的环境中,其它5省的经济发展碳含量都非常高,处于高碳经济的环境中。最后给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碳指标 东部沿海地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碳排量计算和低碳性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泰宇 邓青儿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为助力我国桥梁工程实现低碳发展,对桥梁工程碳排量计算和低碳性能评价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桥梁工程碳排量计算研究主要包括单独桥梁的碳排量计算和不同桥梁的碳排量对比2个方面,在单独桥梁的碳排量计算方面,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桥梁碳排... 为助力我国桥梁工程实现低碳发展,对桥梁工程碳排量计算和低碳性能评价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桥梁工程碳排量计算研究主要包括单独桥梁的碳排量计算和不同桥梁的碳排量对比2个方面,在单独桥梁的碳排量计算方面,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桥梁碳排量,桥梁碳排量主要来自建材生产和运维阶段,建材生产阶段碳排量主要来自混凝土和钢材;在不同桥梁的碳排量对比方面,明确了桥梁材料、结构形式等关键参数对桥梁全寿命周期碳排量的影响。桥梁低碳性能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包括低碳性能评价方法和桥梁综合评价体系2个方面,在低碳性能评价方法方面,提出了多种基于权重体系的低碳性能评级和评分方法;在桥梁综合评价体系方面,初步建立了桥梁低碳性能与经济性、可靠性等其它性能指标的联系。针对4个方面的研究不足,应开展更多桥梁排放因子数据库和桥梁建造方式对碳排量影响的研究;应采用基于大数据的低碳性能评价方法,以避免权重体系带来的主观偏差;桥梁综合评价体系应将碳排放指标、环境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等考虑到桥梁方案设计和教育理念中,这也应作为桥梁工程碳排放研究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发展 排量 排放因子法 全寿命周期 性能指标 综合评价体系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Ⅱ.土壤质量评价的碳氮指标 被引量:73
5
作者 孙波 赵其国 张桃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9-175,184,共8页
土壤质量评价中碳氮指标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生物活性碳、氮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但其测定困难,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对《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美国土壤学会1994年发行》一书中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评价中碳氮指标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生物活性碳、氮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但其测定困难,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对《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美国土壤学会1994年发行》一书中土壤质量评价在碳氮方面的指标、测定方法以及土地利用管理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评价 指标 持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吕学都 王艳萍 +1 位作者 黄超 孙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3,共7页
低碳经济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并引导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在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已建立了一些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但由于不同研究者往往会从不同角度构建指标体系,使得描述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够统一,同时,目前还缺乏对各种... 低碳经济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并引导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在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已建立了一些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但由于不同研究者往往会从不同角度构建指标体系,使得描述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够统一,同时,目前还缺乏对各种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来对指标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国内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前瞻性五个方面出发来深入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客观评价方法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估,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了新建方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做出相应改善。该套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为构建和应用科学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提供客观和量化的科学依据,从而更加有效地监测和评估低碳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低碳审计DR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爱华 李双双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51,共10页
围绕企业低碳审计评价,以DRS(驱动力-响应-状态)模型为目标导向,从经济驱动力、社会驱动力、环境驱动力,低碳化管理响应、能耗模式响应、低碳治理响应、低碳政策执行状态、能源耗费状态、低碳经济绩效状态入手构建了包含准则层、要素层... 围绕企业低碳审计评价,以DRS(驱动力-响应-状态)模型为目标导向,从经济驱动力、社会驱动力、环境驱动力,低碳化管理响应、能耗模式响应、低碳治理响应、低碳政策执行状态、能源耗费状态、低碳经济绩效状态入手构建了包含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共46个具体指标的企业低碳审计DR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从企业低碳发展的驱动力出发,挖掘企业的低碳响应行为、发现低碳新状态的形成,采用动静态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弥补了现有指标体系缺乏低碳驱动力、低碳响应、低碳状态三个维度的反映,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割裂,单纯依赖静态指标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DRS模型 审计风险 可持续发展 经济 绩效审计 政策审计 环境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宪莉 林国真 李超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267-271,共5页
构建了一套具有天津特色的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确立了各指标标志值和评分标准,建立了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将小城镇居住社区划分为4个低碳等级。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天津大邱庄镇为例进行了... 构建了一套具有天津特色的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确立了各指标标志值和评分标准,建立了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将小城镇居住社区划分为4个低碳等级。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天津大邱庄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小城镇在绿色交通和建材本地化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对居住社区的低碳化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评价和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居住社区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碳达峰指标分解机制研究--荀子思想的启示
9
作者 陈永国 高钟庭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3,共7页
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下,各地级城市向所辖区县进行碳排放指标分解,将成为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城市没有达到碳排放峰值的高碳发展阶段,目前解决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主要碳排放指标分解方法,很难解决我国城市在碳排放指标分... 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下,各地级城市向所辖区县进行碳排放指标分解,将成为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城市没有达到碳排放峰值的高碳发展阶段,目前解决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主要碳排放指标分解方法,很难解决我国城市在碳排放指标分解时面对的复杂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荀子思想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视角。荀子思想在城市碳排放指标分解机制中的应用体现在:碳排放的来源有“天人之分”,这符合自然科学领域对碳排放来源的界定;控制碳排放增量的目标是“相持而长”,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指标分解的刚性机制是“惟齐非齐”,各地最终所得的碳排放指标是齐速量与非齐速量之和。柔性机制是“宗原应变”,从时间、权重、预借、预留、空间五方面进行柔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排放指标 分解机制 荀子思想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贸低碳评价指标构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0
作者 冯碧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5,共6页
低碳经济对浙江省外贸产品出口影响重大,使得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浙江外贸产品出口的必然选择。外贸行业作为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三驾马车之一,应该从产品、流程、金融、绿色办公等方面实现低碳发展。对区域外贸低碳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需要... 低碳经济对浙江省外贸产品出口影响重大,使得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浙江外贸产品出口的必然选择。外贸行业作为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三驾马车之一,应该从产品、流程、金融、绿色办公等方面实现低碳发展。对区域外贸低碳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描述、评价、分析、预测等功能的外贸低碳发展定量评估体系。依据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由四个层次组成外贸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的外贸低碳发展资料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浙江外贸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目前低碳发展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 排放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评价指标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文婧 郑红霞 陈劭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25,共5页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指数分解模型,提出衡量碳减排力度的两个全新指标,即广义技术进步下各年碳减排量和累计碳减排量。这组指标从减排而非排放责任的角度出发,以一种新的视角评定某一国家在一定阶段内的减排力度。文章选取部分国家对比分析了中国1990-2009年减排情况,得出主要结论:在这一时期,中国累计碳减排量达到1959.08百万t,占世界总累计减排量的22.82%,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同时期,中国创造了24956.3亿美元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16.75%。中国在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全球碳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指数分解模型 减排指标 各年减排量 累积减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碳排放边界划分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鹏飞 王果 +3 位作者 闵永智 陶金豆 李旭东 刘昕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准确量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碳排放量,对高速铁路碳排放核算及低碳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在计算其碳排放时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系统相关关联活动的思路,并划分信号系统的碳排放边界;提出基于能源消耗的信号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进一步... 准确量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碳排放量,对高速铁路碳排放核算及低碳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在计算其碳排放时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系统相关关联活动的思路,并划分信号系统的碳排放边界;提出基于能源消耗的信号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进一步利用碳流理论分析计算信号系统内各设备的相关碳流指标;最后以甘肃省兰州西高铁站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控制及监测系统的碳排放主要与电力碳排放因子有关,维护保养电码化设备所产生的碳排放平均仅有0.12 kgCO_(2)·d^(-1);信号系统各设备间的平均支路碳流密度为0.0076 kgCO_(2)·kWh^(-1),各设备的节点碳势与支路碳流密度相等。结论表明,各子系统的碳排放量主要和其能耗类型有关,电能消耗引起的间接碳排放是信号系统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信号系统相关活动引起的直接碳排放与一次能源消耗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排放边界划分 流理论 信号系统 排放量计算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船能效指数和营运碳强度指标对船舶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蔡跃胜 杨春华 李岩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28,33,共5页
结合现有船能效指数(EEXI)规范实施的具体情况,建立简化模型,对限制主机功率和增加节能装置提高航速的两种方法开展对EEXI改善的贡献力度对比分析;以某型LNG船为研究对象,建立理论营运模式对LNG船燃油和燃气两种运行模式下碳强度指标(C... 结合现有船能效指数(EEXI)规范实施的具体情况,建立简化模型,对限制主机功率和增加节能装置提高航速的两种方法开展对EEXI改善的贡献力度对比分析;以某型LNG船为研究对象,建立理论营运模式对LNG船燃油和燃气两种运行模式下碳强度指标(CII)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现有船,采用限制主机功率与增加节能装置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EEXI指数和CII指数评级,对于现有LNG船,可选择燃气模式运行改善CII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有船能效指数 营运强度指标 LNG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博 贾红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9,共6页
有效的低碳交通系统是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京津冀区域现行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与能源规划相分离,不能准确地指导区域低碳交通建设。采用平衡计分卡(BSC)模型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建立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在... 有效的低碳交通系统是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京津冀区域现行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与能源规划相分离,不能准确地指导区域低碳交通建设。采用平衡计分卡(BSC)模型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建立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四维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添加环境与能源维度,构建区域低碳交通五维平衡计分卡。依据指标设计支持可持续发展、平衡性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原则,设计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方法筛选关键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关键成功因素。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指标体系能够将地区交通规划、能源规划与实际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对区域低碳交通建设的跟踪监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指标 五维平衡计分卡 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成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低碳价值指数构建——基于HN电力企业的案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彩平 孙慧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2-98,共7页
为了深挖电力行业碳减排潜力,激活碳市场交易活力,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如何科学合理的衡量电力企业低碳价值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控制力、增值力、支撑力、持续力4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 为了深挖电力行业碳减排潜力,激活碳市场交易活力,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如何科学合理的衡量电力企业低碳价值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控制力、增值力、支撑力、持续力4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使用HN电力企业2019—202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企业低碳价值能力评价。研究结果显示,HN电力企业2019—2022年的低碳价值逐年上升,其定量指标中税收优惠、碳排放强度和低碳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定性指标中低碳专业化管理程度成为影响企业低碳价值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指数 评价指标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新建 张仁陟 +1 位作者 毕冬梅 汪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市李家堡镇进行了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及小麦和豌豆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5 cm,5-10 cm,10-30cm 3层土壤的有机碳(SOC)、易氧化...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市李家堡镇进行了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及小麦和豌豆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5 cm,5-10 cm,10-30cm 3层土壤的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动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的3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两种轮作次序下SOC,ROC,MBC的含量,这说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碳的固定和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免耕和秸秆覆盖两部分结合效果最佳。同时,各处理土层的含碳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ROC,MBC,ROC/SOC,MBC/SOC对不同耕作措施产生的响应与SOC基本一致,它们可以作为对土壤SOC影响的评价指标,与SOC的相关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MBC>ROC>MBC/SOC>ROC/SOC,在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上它们比SOC更敏感,其灵敏度排序为MBC>ROC/SOC>MBC/SOC>ROC,因此,在ROC,MBC,ROC/SOC,MBC/SOC等指标中,MBC更要值得重视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组分 有机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模型在地区低碳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超 马光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0-252,245,共4页
为研究低碳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在兼顾地区工业的常规发展与低碳转型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固定的常规指标+可变的碳指标的指标设置方法,并以四川省为例,采用WT(Weaver-Thomas)模型计算得出了四川省低碳工业主导产业的优选结果。通过与... 为研究低碳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在兼顾地区工业的常规发展与低碳转型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固定的常规指标+可变的碳指标的指标设置方法,并以四川省为例,采用WT(Weaver-Thomas)模型计算得出了四川省低碳工业主导产业的优选结果。通过与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对比发现,优选结果与发展规划拟合良好,且更倾向于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说明可变的碳指标的引入,使WT模型在主导产业低碳化优选上起到了明显的平衡作用,同时兼顾了工业低碳发展的地域因素与稳定需求,使地区低碳工业主导产业设置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低工业 主导产业 碳指标 W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江玉国 范莉莉 胡颖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4,共7页
本文综述了碳资产,并对其进行了类别的划分,提出减排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回顾,构建了钢铁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组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12家样本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状况进行了... 本文综述了碳资产,并对其进行了类别的划分,提出减排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回顾,构建了钢铁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组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12家样本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指标无形资产 减排无形资产 竞争力 组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后续发展低碳生态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放鸣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城市最佳实践区肩负上海城市的"后世博发展"新标杆的使命,本文依托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低碳发展实践,根据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功能定位特点和3大低碳发展目标,结合国内外的低碳发展经验,对实践区的低碳建设及运营提出了可量化的低... 城市最佳实践区肩负上海城市的"后世博发展"新标杆的使命,本文依托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低碳发展实践,根据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功能定位特点和3大低碳发展目标,结合国内外的低碳发展经验,对实践区的低碳建设及运营提出了可量化的低碳指标体系、低碳规划和绿色建筑导则,为实践区的低碳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介绍了实践区开展低碳实践的具体案例和相关举措,以及低碳实践的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后续发展 城市最佳实践区 实践 碳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20
作者 雷贤良 张一帆 孙恩慧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伴随新能源比例的不断提升,传统热力发电技术在发电效率、灵活性和碳排放指标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能源转型的需要,亟需一种变革性热力发电技术,从而显著提升发电效...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伴随新能源比例的不断提升,传统热力发电技术在发电效率、灵活性和碳排放指标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能源转型的需要,亟需一种变革性热力发电技术,从而显著提升发电效率,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大幅减少电力系统碳排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发电 发电效率 排放指标 新型电力 新能源 变革性 发电技术 能源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