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异质性下我国碳强度减排目标在电力行业的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鲜玉娇 赵孟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91,共10页
为评估我国“十四五”时期全国和省级层面碳强度目标在电力行业的可达性,在共同生产前沿建模技术的框架下,基于非参数内生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对2016—2019年各省电力行业的碳强度最大下降潜力进行测度,并从技术效率变化、发电与控碳技术... 为评估我国“十四五”时期全国和省级层面碳强度目标在电力行业的可达性,在共同生产前沿建模技术的框架下,基于非参数内生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对2016—2019年各省电力行业的碳强度最大下降潜力进行测度,并从技术效率变化、发电与控碳技术升级、组间最优技术引进3个方面分析其碳生产率的变化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只有有效调整发电燃料结构以及完成区域间的最优技术引进,全国碳强度可下降44.75%,超额完成国家目标(18%);仅在中短期内提升技术效率并升级发电与控碳技术,全国只有6个地区可实现其省目标;研究期内各地区的年平均碳生产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化石能源发电高占比区年均碳生产率增长最快(0.2489),其次为化石能源发电主导区(0.1570)、化石能源发电低占比区(0.1538)和化石能源发电中占比区(0.1401),且促进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组间最优技术的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生产前沿 内生方向距离函数 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碳强度下降潜力 电力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