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定价机制下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成本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新波 张玉帅 +1 位作者 刘雨鑫 王紫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从建筑减碳及经济性角度进行多目标优化,通过碳定价机制向建筑生命周期传统成本增加碳成本,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企业主动减排.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联合仿真优化设计,构建了一套基于碳定价机制... 从建筑减碳及经济性角度进行多目标优化,通过碳定价机制向建筑生命周期传统成本增加碳成本,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企业主动减排.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联合仿真优化设计,构建了一套基于碳定价机制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成本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对公共建筑进行案例分析,得到建筑生命周期下碳排放最优、成本最优以及综合最优的三个设计方案:碳排放最优方案相比基准建筑方案碳排放减少了4.00%,成本最优方案相比基准建筑方案成本减少了0.09%,综合最优方案相比基准建筑方案成本增加了0.40%,但碳排放减少了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定价机制 建筑能耗模拟 排放 成本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部门如何走出“气候赌场”——基于CGE模型的隐含碳定价机制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剑波 麦骏南 周宗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0,共9页
基于CGE模型和SDA方法分析模拟了8种碳定价机制对宏观经济、减排目标和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碳税和碳交易的价格形成过程不同,开征碳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更大,需要制定配套的税收返还措施,以有效弥补部分社会福利损失;... 基于CGE模型和SDA方法分析模拟了8种碳定价机制对宏观经济、减排目标和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碳税和碳交易的价格形成过程不同,开征碳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更大,需要制定配套的税收返还措施,以有效弥补部分社会福利损失;价格-数量混合型碳定价机制对产业关联性较强部门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和“化石能源”等部门的降碳效果更为显著;碳排放强度效应和中间投入结构效应是促进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且不同驱动因素对不同产业部门的作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应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着力构建碳税与碳交易协同互补的碳定价机制,助力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定价机制 产业部门 CGE模型 SD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定价机制与“双碳”约束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协同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岳童 童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63,共16页
构建碳定价机制是发挥碳价格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包含显性碳定价政策(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隐性碳定价政策(绿色金融和政府负碳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碳定价机制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减碳杠杆效应和... 构建碳定价机制是发挥碳价格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包含显性碳定价政策(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隐性碳定价政策(绿色金融和政府负碳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碳定价机制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减碳杠杆效应和经济产出效应是碳定价机制释放碳价格信号,是实现“双碳”约束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第二,以减排为核心的碳达峰依赖于“下调碳配额+开征碳税+扩大绿色金融规模+加强政府引导负碳投资”的政策框架;兼顾减排和固碳的碳中和需要“下调碳配额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般性碳税税负+推动信贷结构低碳转型+扩大社会负碳投资规模”的政策框架。第三,碳定价政策协同要关注以下因素,一是适度调控碳配额并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备性;二是开征碳税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替代性政策,初期以同类税负合并的方式开征并动态提升税负水平;三是逐步推动银行信贷结构低碳转型;四是推广负碳技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定价等方式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度。本文系统性思考了碳定价机制顶层框架的构建,为我国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定价机制 排放权交易市场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举两得:内部碳定价机制的环境与价值双效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鹏 刘礼燕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2,共13页
内部碳定价机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减排工具,企业在业务运营中设定自己的碳价格,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并实现自身价值增值。虽然内部碳定价机制作为一种新兴措施广受欢迎,但其对企业层面的环境及价值影响尚未得到关... 内部碳定价机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减排工具,企业在业务运营中设定自己的碳价格,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并实现自身价值增值。虽然内部碳定价机制作为一种新兴措施广受欢迎,但其对企业层面的环境及价值影响尚未得到关注。以2011—2020年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中日本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实证探究内部碳定价机制的环境效应与价值效应。结果显示:内部碳定价机制有利于企业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碳绩效(环境效应),进而促进企业价值(价值效应)的提升。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内部碳定价机制价值效应的理论解释,为国家碳减排政策制定及企业价值增加的前置诱因探究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碳定价机制 企业价值 绩效 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趋势及对油气行业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彭云 熊靓 +2 位作者 李嘉 易洁芯 李宏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53,共13页
在全球推进碳减排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碳定价工具,通过经济手段对碳排放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国际碳定价机制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碳价格水平和碳定价收入大幅上涨,但国际平均碳价格仍远低于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所需水平,... 在全球推进碳减排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碳定价工具,通过经济手段对碳排放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国际碳定价机制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碳价格水平和碳定价收入大幅上涨,但国际平均碳价格仍远低于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所需水平,且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碳定价机制覆盖区域仍以欧美国家为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碳定价收入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全球气候治理加速,国际碳定价机制呈现强化发展趋势,数量稳步增长,价格水平呈波浪式螺旋上升。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和碳税机制,但短期内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难以弥合。发达国家加速建设碳边界调节机制,但前景和效果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当前碳定价机制对油气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资源国也倾向于采取科学合理的税收设计达到平衡减碳与自身发展的目的。未来碳价格影响趋于加强,将加速推动油气行业低碳转型。建议在政府层面加强国家政策导向,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构建碳排放量核算体系,合理规划总体税收设计;在行业层面,高度重视碳排放交易对行业的影响,加强研发创新力度促进碳减排,紧密跟踪境外资源国碳定价机制发展趋势,积极应对海外投资项目碳价格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定价机制 排放交易市场 边界调节机制 石油行业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碳定价机制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帆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共2页
本文首先对各种碳定价机制如总量管制及贸易体系(C&T)、碳税、基准与排放额度(B&C)、项目机制等进行理论分析。接下来用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进行研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发展的先驱者,印度经验对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碳交... 本文首先对各种碳定价机制如总量管制及贸易体系(C&T)、碳税、基准与排放额度(B&C)、项目机制等进行理论分析。接下来用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进行研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发展的先驱者,印度经验对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碳交易市场意义重大。澳大利亚宣布固定碳价机制具体方案,作为未来ETS发展新动力,其过渡性碳定价机制的新特点对于中国碳定价的实施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总结了印度和澳大利亚碳市场建设的相关经验,最后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碳定价机制的选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定价机制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地区碳定价机制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婵婵 邹雪 毛丽莉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5,共8页
碳定价是国际公认的推动低碳发展、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经济手段。作为碳定价机制的两大支柱,碳交易和碳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亚洲地区碳定价机制在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我国实现"30·60"... 碳定价是国际公认的推动低碳发展、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经济手段。作为碳定价机制的两大支柱,碳交易和碳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亚洲地区碳定价机制在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经验。本文对部分亚洲国家碳交易和碳税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碳定价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碳定价机制 交易 亚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成本传导的理论含义和研究范式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雪慧 冯永晟 管世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148,192,共12页
碳成本向电价的传导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碳定价机制和电力市场改革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成为国内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碳成本传导的问题本身和研究范式两方面阐释碳成本传导的理论含义,一方面在汇总碳成本传导领域主要研究... 碳成本向电价的传导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碳定价机制和电力市场改革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成为国内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碳成本传导的问题本身和研究范式两方面阐释碳成本传导的理论含义,一方面在汇总碳成本传导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回顾了有关碳成本传导问题的产生以及理论渊源,并重点分析了电力行业的碳成本传导问题;另一方面,从定义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视角三方面,梳理并总结碳成本传导的实证研究范式,澄清过往研究中的问题和误区。本文试图为碳成本传导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系统理解其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的完整体系,并为今后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指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传导 市场 碳定价机制 绿色低 电力市场 电力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价决策方法研究——基于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敏 朱淑珍 厉无畏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在当前空前激烈的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制定科学的碳价决策方法。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碳定价机制不成熟是导致碳价偏低且波动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基于全国统一碳... 在当前空前激烈的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制定科学的碳价决策方法。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碳定价机制不成熟是导致碳价偏低且波动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基于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视角,提出了碳价决策原则和具体方法,包括提高碳价原则、实际碳成交价与开盘价的趋同原则、逐月提升开盘价的设计原则和大宗交易价格折扣原则等。其中,逐月提高碳价的设计原则是一种惩罚机制,而按单笔大宗交易时间和交易数量进行折扣设计的方法则是一种奖励机制,这两种原则都有利于促进控排大户提前完成大宗交易并完成其规定的减排任务。基于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视角,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的碳交易数据为研究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价决策原则和方法对提升碳市场的有效性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已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价格 价决策原则 理性设计方法 大宗交易折扣设计 开盘价 碳定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