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碳减排思考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纯
袁子茜
+3 位作者
原艺杭
李昕钰
于本心
刘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5-1065,共11页
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繁荣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水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海水养殖尾水具有盐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其中,海水养殖尾水生...
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繁荣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水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海水养殖尾水具有盐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其中,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可有效助力碳减排的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贝类净化、微生物净化、生物共生修复和尾水综合处理等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及生态浮岛、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和生态净化塘等异位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以废水高效深度处理与资源化、能源化再生利用为核心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与碳减排策略,即未来应以海水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水征评价为基础,开发海水养殖尾水的高效一体化处理装备,通过推进绿色海水养殖耦合高效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以减少养殖过程的碳排放,同时构建完善的海洋碳汇评估标准体系,筛选得到增大海洋碳汇最佳养殖产品种类,将尾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碳增汇与碳减排有机结合的发展提议,以期为推进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尾水
生物净化
碳
减
排
增
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测定框架
被引量:
19
2
作者
费世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概述了竹林碳汇、竹产品碳足迹等相关研究进展;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提出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定框架,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部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进行了估算;探讨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
本文概述了竹林碳汇、竹产品碳足迹等相关研究进展;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提出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定框架,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部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进行了估算;探讨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碳增汇减排效应提升路径,以期为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碳增汇减排能力提供科学引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碳
汇
竹产品
碳
足迹
全生命周期
碳
循环
碳增汇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0
3
作者
李力
刘娅
+3 位作者
陆宇超
梁中耀
张鹏
孙红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1-1421,共11页
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生物炭以其优良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结构和基本特性,对其在土壤肥力改良、碳的增汇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扼要分析...
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生物炭以其优良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结构和基本特性,对其在土壤肥力改良、碳的增汇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扼要分析了生物炭研究的前景和方向,为生物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环境效应
土壤改良
碳增汇减排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廉菲
宋正国
+1 位作者
于志红
刘仲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107,135,共6页
生物黑炭是生物有机体转化的稳定性碳物质,作为土壤添加剂近年来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近年国际上对生物黑炭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很快,但关于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理化性质的调控及其在...
生物黑炭是生物有机体转化的稳定性碳物质,作为土壤添加剂近年来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近年国际上对生物黑炭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很快,但关于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理化性质的调控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达成统一认识。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为推动我国生物黑炭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展,文章从生物黑炭的来源、不同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对比,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生物黑炭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展望,以期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黑炭
理化特性
碳增汇减排
土壤改良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
32
5
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1 位作者
孙龙
周汝良
《森林防火》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我国森林防火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林火的生态效应以及在碳减排增汇中的作用,指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防火的对策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森林防火
碳
减
排
增
汇
林火效应
路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
7
6
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2 位作者
孙龙
魏书威
李世友
《森林防火》
2012年第2期22-25,共4页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决定林火发生及火强度的重要因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我国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森林可燃物...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决定林火发生及火强度的重要因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我国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在林火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在碳减排增汇和林火生态效应中的特殊作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森林可燃物
可持续管理
林火效应
碳
减
排
增
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碳减排思考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纯
袁子茜
原艺杭
李昕钰
于本心
刘鹰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5-1065,共11页
基金
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开放课题(2022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808314)
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QNJJ2020-17)。
文摘
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繁荣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水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海水养殖尾水具有盐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其中,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可有效助力碳减排的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贝类净化、微生物净化、生物共生修复和尾水综合处理等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及生态浮岛、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和生态净化塘等异位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以废水高效深度处理与资源化、能源化再生利用为核心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与碳减排策略,即未来应以海水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水征评价为基础,开发海水养殖尾水的高效一体化处理装备,通过推进绿色海水养殖耦合高效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以减少养殖过程的碳排放,同时构建完善的海洋碳汇评估标准体系,筛选得到增大海洋碳汇最佳养殖产品种类,将尾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碳增汇与碳减排有机结合的发展提议,以期为推进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尾水
生物净化
碳
减
排
增
汇
Keywords
mariculture
wastewate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分类号
S9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测定框架
被引量:
19
2
作者
费世民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摘
本文概述了竹林碳汇、竹产品碳足迹等相关研究进展;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提出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定框架,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部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进行了估算;探讨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碳增汇减排效应提升路径,以期为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碳增汇减排能力提供科学引领支撑。
关键词
竹林
碳
汇
竹产品
碳
足迹
全生命周期
碳
循环
碳增汇减排
Keywords
Carbon sink of bamboo forest
Carbon footprint of bamboo products
Whole lifecycle
Carbon cycle
Adding Carbon sinks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分类号
F326.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0
3
作者
李力
刘娅
陆宇超
梁中耀
张鹏
孙红文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1-1421,共11页
基金
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No.101005534)
Asia-Pacific Network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ject资助
文摘
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生物炭以其优良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结构和基本特性,对其在土壤肥力改良、碳的增汇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扼要分析了生物炭研究的前景和方向,为生物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生物炭
环境效应
土壤改良
碳增汇减排
环境修复
Keywords
biochar
environmental effects
soil improvement
carbon sink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廉菲
宋正国
于志红
刘仲齐
机构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生态毒理与环境修复研究中心
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107,135,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项目资助(2012-SZJJ-LD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3083
30900924)
文摘
生物黑炭是生物有机体转化的稳定性碳物质,作为土壤添加剂近年来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近年国际上对生物黑炭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很快,但关于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理化性质的调控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达成统一认识。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为推动我国生物黑炭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展,文章从生物黑炭的来源、不同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对比,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生物黑炭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展望,以期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生物黑炭
理化特性
碳增汇减排
土壤改良
环境修复
Keywords
biochar
ph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arbon sink
soil amelioratio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
32
5
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孙龙
周汝良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出处
《森林防火》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7B00)
文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我国森林防火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林火的生态效应以及在碳减排增汇中的作用,指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防火的对策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森林防火
碳
减
排
增
汇
林火效应
路径对策
分类号
S76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
7
6
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孙龙
魏书威
李世友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出处
《森林防火》
2012年第2期22-25,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7B0104)
文摘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决定林火发生及火强度的重要因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我国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在林火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在碳减排增汇和林火生态效应中的特殊作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森林可燃物
可持续管理
林火效应
碳
减
排
增
汇
分类号
S762.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碳减排思考
王纯
袁子茜
原艺杭
李昕钰
于本心
刘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测定框架
费世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力
刘娅
陆宇超
梁中耀
张鹏
孙红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廉菲
宋正国
于志红
刘仲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
魏书精
胡海清
孙龙
周汝良
《森林防火》
2011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形势及对策
魏书精
胡海清
孙龙
魏书威
李世友
《森林防火》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