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唐佰强 刘招君 +3 位作者 孟庆涛 张朋霖 李元吉 王君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2,共9页
通过建立实测有机碳含量与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碳含量预测,可以克服有机碳含量分析实验取心不全面、测试数据少、测试费用高等缺点。通过分析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测井资料与实测有机碳含量关系,根据自然伽... 通过建立实测有机碳含量与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碳含量预测,可以克服有机碳含量分析实验取心不全面、测试数据少、测试费用高等缺点。通过分析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测井资料与实测有机碳含量关系,根据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密度与实测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东南隆起区青山口组油页岩改进ΔlgR模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预测了JFD⁃8井青山口组油页岩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变化关系,分析了3种模型的预测w(TOC)和实测w(TOC)的误差。研究认为:BP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数据量大的地层,受岩性变化和压实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小,当油页岩层的w(TOC)变化范围大时更具优越性;多元逐步回归模型适用于测井曲线对油页岩层段响应好的地层,显著参数越多预测越精确;改进ΔlgR模型适用于岩性单一的地层,操作简便,但误差较大;勘探开发初期,当测井及地化资料不充足时建议使用改进ΔlgR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勘探开发后期,当测井及地化资料充足时建议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该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油页岩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预测 改进ΔlgR模型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油页岩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不同咸化程度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初勇志 刘成林 +1 位作者 太万雪 阳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9-746,共8页
总有机碳含量(TOC)作为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重要参数,其精确预测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总有机碳含量预测以Δlog R方法、多元回归分析等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为主,存在泛化能力弱、主观性强等问题。机器学习方法的引入,可... 总有机碳含量(TOC)作为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重要参数,其精确预测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总有机碳含量预测以Δlog R方法、多元回归分析等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为主,存在泛化能力弱、主观性强等问题。机器学习方法的引入,可有效解决这类非稳定性、非线性、高复杂性的问题,但当下的研究仍停留在方法的比较与选取层面,没有对优良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并检验其适用性。采用应用效果更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总有机碳含量预测,选取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淡水湖相和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相烃源岩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与对比。通过相关性和XGBoost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定声波时差(DT)、体积密度(DEN)、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深度等作为输入层,以总有机碳含量作为输出层,确立SVM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应用至差异较大的沉积环境时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测井曲线对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敏感性由于沉积环境存在差异而有所区别。该模型在渤海湾盆地淡水湖相区域的应用中相关性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含量预测 测井资料 支持向量机 渤海湾盆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焰彩色纹理特征的转炉炼钢碳含量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清荣 刘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8,共9页
连续实时测量碳含量是转炉终点钢水碳含量控制的关键。针对转炉终点炉口火焰图像相似性高导致难以提取具有较强区分性火焰图像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彩色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四元数方向统计量(QDS)算法。首先,利用四元数乘法特性对... 连续实时测量碳含量是转炉终点钢水碳含量控制的关键。针对转炉终点炉口火焰图像相似性高导致难以提取具有较强区分性火焰图像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彩色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四元数方向统计量(QDS)算法。首先,利用四元数乘法特性对火焰图像进行旋转操作得到火焰图像的四元数旋转图谱;其次,以旋转图谱指定方向和距离上像素差值的四元数相位为投影轴,并以差值的四元数幅值为权重进行统计得到特征;最后,将提取的特征归一化后作为火焰图像最终的彩色纹理特征。在提取火焰图像特征后,使用K近邻(KNN)回归模型对碳含量进行预测,碳含量预测在0.01%误差范围内的准确率为83.7%,在0.02%误差范围内准确率达到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碳含量预测 四元数图像处理 四元数方向统计量 彩色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MTBCD火焰图像特征提取的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超 刘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48,共16页
转炉炼钢终点时刻炉口火焰的颜色和纹理与钢水碳含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为了提取有效的火焰图像特征以准确预测钢水碳含量,结合火焰纹理多方向多尺度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趋势二进制编码彩色纹理特征表述方法。考虑颜色通道间的相关性... 转炉炼钢终点时刻炉口火焰的颜色和纹理与钢水碳含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为了提取有效的火焰图像特征以准确预测钢水碳含量,结合火焰纹理多方向多尺度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趋势二进制编码彩色纹理特征表述方法。考虑颜色通道间的相关性,通过颜色通道融合策略得到火焰图像的彩色纹理表示;采用多尺度非均匀采样策略选取各尺度范围内的采样点来构建彩色纹理的多尺度表达;根据中心点对称方向和对角线对称方向上采样点不同的变化进行多趋势编码,得到彩色纹理特征,选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碳含量。实验表明,碳含量预测在误差范围0.02%以内的准确率为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图像 碳含量预测 多尺度非均匀采样 像素变化趋势 彩色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页岩气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魏明强 周金鑫 +1 位作者 段永刚 董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2917-12925,共9页
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评价页岩气藏生烃能力的重要指标,对页岩气藏地质“甜点”的准确预测至关重要。现有页岩气藏TOC含量预测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泛化能力弱等缺点,以川南海相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块测... 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评价页岩气藏生烃能力的重要指标,对页岩气藏地质“甜点”的准确预测至关重要。现有页岩气藏TOC含量预测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泛化能力弱等缺点,以川南海相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块测井资料和实验室岩心分析结果的整理,优选出自然伽马、密度等测井参数作为模型训练的特征向量,建立总有机碳含量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对模型特征组合、网络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将预测的TOC结果与真实值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不含能谱测井资料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测井资料与储层的非线性关系,为TOC的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含量预测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页岩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 被引量:29
6
作者 许杰 何治亮 +4 位作者 董宁 霍志周 路菁 张金强 李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64-68,202+7,共5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有机物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论证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预测条件...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有机物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论证了页岩气有机碳含量预测条件,确定了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页岩气有机碳含量预测研究。通过有机碳含量曲线构建、地震精细解释、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较好地预测了该区有机碳含量的纵向和横向展布。通过盲井检验,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本文研究表明,页岩气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技术能较好地分辨出有机碳含量空间展布规律,为页岩气水平井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含量(TOC)预测 地质统计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的地球物理定量化预测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健 石万忠 +3 位作者 舒志国 徐清海 张晓明 徐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04,419,共9页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开采,而TOC含量是评价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TOC含量,能够弥补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的不足。为了得到连续的、整体的TOC含量数据,达到对...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开采,而TOC含量是评价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TOC含量,能够弥补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的不足。为了得到连续的、整体的TOC含量数据,达到对页岩含气层位有机碳含量的定量化预测的目的,以涪陵地区A井为例,从目的层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实测TOC含量出发,结合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采用多参数优选、交会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及ΔlgR法寻找与TOC相关性最好的参数,并以此建立区域性的统计学方程。利用该拟合关系式,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反演,计算出TOC数据体。结果显示,预测TOC结果与实测值高度吻合,相关性好,误差小。计算得到页岩目的层位TOC含量为0.5%-5.15%。其中目的层第一段TOC含量为1.9%-5.15%,为优势层段。地震反演得到的TOC连井分布和平面分布特征与研究区4口井的实测与计算TOC值连井对比所表现的分布特征一致。表明用岩石测井密度与TOC关系所预测的TOC分布是准确可信的,此方法可以应用于涪陵地区页岩的勘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预测 密度 叠后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