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吉毛竹春秋季光合特性及碳同化量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真娟 江洪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在浙江省安吉县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3年生毛竹当年生叶片在春、秋季的光合特性,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毛竹叶片在春秋季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对其碳同化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毛竹叶片在春、秋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在浙江省安吉县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3年生毛竹当年生叶片在春、秋季的光合特性,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毛竹叶片在春秋季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对其碳同化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毛竹叶片在春、秋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秋季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大于春季。毛竹叶片在春、秋季表现出不同的光合特性,其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ir)、叶温(Tleaf)、空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和叶温下蒸汽压亏损(VPD)等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毛竹叶片的固碳能力秋季高于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碳同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一体化生产下的玉米碳含量与碳同化量研究
2
作者 仝淑萍 范丽卿 +3 位作者 赵震虎 张宇阳 蔡翠萍 王东 《高原农业》 2019年第3期270-276,314,共8页
为探索“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对系统碳截获量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田养鹅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碳同化能力无明显影响;常规处理中除草剂降低了杂草的拮抗作用,其系统总干物质积累和碳同化量均较高;在生... 为探索“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对系统碳截获量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田养鹅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碳同化能力无明显影响;常规处理中除草剂降低了杂草的拮抗作用,其系统总干物质积累和碳同化量均较高;在生殖生长阶段,由于杂草对资源的竞争使对照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碳同化量显著低于常规处理。总的来看,玉米田养鹅处理对杂草群落控制效果显著,鹅采食杂草后所转化的粪肥是间接的同化碳投入,潜在增加了系统碳同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农牧一体化 玉米田养鹅 净初级生产力 碳同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花后碳氮同化和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铁钢 戴廷波 曹卫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共5页
以2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下花后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化合物的同化、转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后氮同化量约为转运量的10%~40%,而花后碳同化量则为转运量的0.5~2.5倍。高蛋白品种豫麦4... 以2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下花后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化合物的同化、转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后氮同化量约为转运量的10%~40%,而花后碳同化量则为转运量的0.5~2.5倍。高蛋白品种豫麦47花后氮素和碳水化合物的转运量均较高,低蛋白品种豫麦50花后碳水化合物同化量较高。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豫麦47的氮素转运量提高了45%,氮素同化量减少了84%,花后碳水化合物同化量提高了37%;而豫麦50的氮素转运量变化较小,氮素同化量减少了63%左右,花后碳水化合物同化量提高了63%,两品种碳水化合物转运量变化幅度较小。因此,适当提高施氮水平,对2种品质类型小麦可起到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结构性水化合物 转运 碳同化量 氮转运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固废残渣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碳能力
4
作者 宋佳宇 彭梓怡 +2 位作者 李兴春 付爱民 任金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6,共13页
生物固碳是一种经济环保且环境友好的CO_(2)固定技术。该研究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明含油固废残渣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主要固碳途径,并采用无碳源富集培养及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方法,构建含油固废残渣中高效固碳微... 生物固碳是一种经济环保且环境友好的CO_(2)固定技术。该研究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明含油固废残渣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主要固碳途径,并采用无碳源富集培养及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方法,构建含油固废残渣中高效固碳微生物菌群并验证其固碳潜力。16S rDNA结果表明,含油固废残渣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呈DQ1>DQ2≈LH1>WY>XJ>LH2的趋势,其中,排名前三的门水平物种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典型固碳功能基因cbbM(1.30×10^(9) copies/g)和cbbL-R(5.28×10^(8) copies/g)丰度最高,比fhs、aclB、accA等固碳基因高2个数量级以上;固碳菌筛选结果显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人苍白杆菌(Brucella anthropic)、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frequens)的RubisCO酶酶活性最高,依次为(36.36±0.81)、(43.83±0.84)、(35.84±1.20)U/g;选用上述3种固碳菌构建高效复合菌群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方法测算其碳同化量及碳同化速率,结果显示,与未施加菌液的含油固废残渣相比,施加复合菌群S7的含油固废残渣样品微生物碳同化量和碳同化速率分别为(1.30±0.22)mg/kg、(0.14±0.02)mg C/(m^(2)·d),均提升78.08%±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固废残渣 微生物群落结构 RubisCO酶 微生物碳同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