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湖凹陷风城组是目前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碱湖沉积,发育优质湖相烃源岩。来自风城组的烃源岩作为准噶尔盆地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套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特征,应用WYMN-3型高温高压半封闭模拟实验平台对采自玛湖...玛湖凹陷风城组是目前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碱湖沉积,发育优质湖相烃源岩。来自风城组的烃源岩作为准噶尔盆地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套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特征,应用WYMN-3型高温高压半封闭模拟实验平台对采自玛湖凹陷玛页1井风城组的烃源岩样品进行生烃模拟实验,获取生油、生气及其气体碳同位素参数,分析其生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风城组风二段(P 1 f 2)泥岩在受热演化过程中以生油为主,生气为辅。在350℃时为排出油、残留油产率的高峰,分别为325.35、239.45 mg/gTOC,在高温阶段(400~500℃)仍然存在生油潜力。气态烃在375℃以后开始逐渐产出,烃类气体的来源主要为油的二次裂解。烃类气体的碳同位素序列未出现倒转现象。但在低温阶段出现了翻转现象,350℃为转折点,也是生油高峰的温度点。根据烃类产率特征、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以及烃类气体异构比特征可将风城组烃源岩的演化生烃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干酪根最初裂解→干酪根裂解→油裂解→油气裂解。展开更多
通过对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样品的组分、稳定碳氢同位素的测定,综合分析、对比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主要组分甲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2‰≤δ13 C 1≤-25‰范围内,乙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8‰≤δ13 C ...通过对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样品的组分、稳定碳氢同位素的测定,综合分析、对比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主要组分甲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2‰≤δ13 C 1≤-25‰范围内,乙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8‰≤δ13 C 2≤-24‰范围内,天然气甲烷氢同位素主要分布在-170‰≤δ2D 1≤-160‰内;②研究区碳氢同位素相比北部苏里格气田偏重,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系烃源岩Ⅲ型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同时混有少量液态烃的二次裂解气;该区天然气已发生明显的次生变化,但是扩散运移和外部气源的混入都可以使测试样品发生碳同位素的斜率的倒转;③运移分馏是造成该区天然气产生碳同位素倒转和次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上成果认识对研究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类似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玛湖凹陷风城组是目前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碱湖沉积,发育优质湖相烃源岩。来自风城组的烃源岩作为准噶尔盆地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套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特征,应用WYMN-3型高温高压半封闭模拟实验平台对采自玛湖凹陷玛页1井风城组的烃源岩样品进行生烃模拟实验,获取生油、生气及其气体碳同位素参数,分析其生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风城组风二段(P 1 f 2)泥岩在受热演化过程中以生油为主,生气为辅。在350℃时为排出油、残留油产率的高峰,分别为325.35、239.45 mg/gTOC,在高温阶段(400~500℃)仍然存在生油潜力。气态烃在375℃以后开始逐渐产出,烃类气体的来源主要为油的二次裂解。烃类气体的碳同位素序列未出现倒转现象。但在低温阶段出现了翻转现象,350℃为转折点,也是生油高峰的温度点。根据烃类产率特征、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以及烃类气体异构比特征可将风城组烃源岩的演化生烃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干酪根最初裂解→干酪根裂解→油裂解→油气裂解。
文摘通过对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样品的组分、稳定碳氢同位素的测定,综合分析、对比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主要组分甲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2‰≤δ13 C 1≤-25‰范围内,乙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8‰≤δ13 C 2≤-24‰范围内,天然气甲烷氢同位素主要分布在-170‰≤δ2D 1≤-160‰内;②研究区碳氢同位素相比北部苏里格气田偏重,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系烃源岩Ⅲ型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同时混有少量液态烃的二次裂解气;该区天然气已发生明显的次生变化,但是扩散运移和外部气源的混入都可以使测试样品发生碳同位素的斜率的倒转;③运移分馏是造成该区天然气产生碳同位素倒转和次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上成果认识对研究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类似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