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探讨阿克1气藏天然气的来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6 位作者 唐永春 肖中尧 米敬奎 田辉 刘德汉 申家贵 刘金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32,共8页
阿克1气藏是塔西南前陆区喀什凹陷油气勘探上获得重大突破的工业性气藏。采用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和GC-IRMS碳同位素测定,结合运用GOR-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推导出了塔西南前陆区烃源岩(煤和泥岩)热解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 阿克1气藏是塔西南前陆区喀什凹陷油气勘探上获得重大突破的工业性气藏。采用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和GC-IRMS碳同位素测定,结合运用GOR-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推导出了塔西南前陆区烃源岩(煤和泥岩)热解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该区侏罗系煤、侏罗系泥岩和二叠系泥岩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25.86kJ/mol、194.03kJ/mol和223.45kJ/mol,甲烷(12CH4)的指前因子各为1.00×1014s-1、1.00×1013s-1、1.00×1014s-1。在此基础上,利用碳同位素动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地质背景,进一步探讨了阿克1气藏天然气的来源,为天然气定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阿克1气藏天然气为烃源岩过成熟阶段的烃产物,属于混源气,主要捕获了Ro为2.0%~3.6%阶段的天然气;其气源区包括喀什凹陷中心和阿克1井推覆体下盘,主力气源岩是石炭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碳同位素动力学 热解实验 烃源岩 气源 前陆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绪深 肖贤明 +1 位作者 黄保家 李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1,共3页
针对目前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天然气系统勘探存在的地球化学问题,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崖城组烃源岩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获得的气体产率和碳同位素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 针对目前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天然气系统勘探存在的地球化学问题,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崖城组烃源岩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获得的气体产率和碳同位素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初步圈定崖13-1气田天然气主要来自崖南凹陷斜坡带崖城组含煤地层,烃源岩埋深在4300~6000 m之间,目前正处在主生气阶段;崖城组热解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崖13-1气田天然气成藏时间较晚,属于'累积'集气成藏,成熟度在1.5%~2.3%之间,显然为烃源岩气窗阶段充注,因此有利于气藏形成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生烃动力学 碳同位素动力学 烃源岩 崖南凹陷 气藏形成 同位素 力学应用 凹陷 崖13-1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4 位作者 唐永春 肖中尧 米敬奎 刘德汉 申家贵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通过有压力的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和GC IRMS测定,结合GOR 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求取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成因。克拉2气田天然气... 通过有压力的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和GC IRMS测定,结合GOR 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求取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成因。克拉2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早中侏罗世煤系烃源岩,属阶段捕获气,为- 5Ma以来的天然气聚集,对应成熟度范围Ro为1.3%~2 .5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克拉2气田天然气运聚成藏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形成 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 生烃模拟实验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构二十四烷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靳永斌 肖贤明 +2 位作者 唐永春 田辉 张同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5,共9页
以甲烷的量子化模型及正构二十四烷(n-C24)金管限定体系裂解成气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量子化模型应用于重烃气体(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适应性,计算了甲烷、乙烷及丙烷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重点探讨了... 以甲烷的量子化模型及正构二十四烷(n-C24)金管限定体系裂解成气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量子化模型应用于重烃气体(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适应性,计算了甲烷、乙烷及丙烷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重点探讨了δ13C2与δ13C3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n-C24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与早期报道的n-C18、n-C25及原油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具有可比性,可应用于地质条件下解释原油裂解气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n-C24生烃地质模型表明,其在150~160℃是稳定的,主要裂解温度介于180~200℃之间,与目前所报道的原油裂解地质模型吻合。随热解程度的增加,δ13C2与δ13C3体现了比δ13C1更明显的变化。气藏充注历史控制的同位素累积效应对天然气碳同位素有很大的影响,与累积聚集气相比,阶段聚集气的δ13C变重,并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演化曲线的分异。在此基础上,应用n-C24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地质模型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某些油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二十四烷 裂解成气 重烃气体 碳同位素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评价天然气的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3 位作者 唐永春 米敬奎 熊波 包建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4期50-55,共6页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速率有关;累积聚集气与阶段聚集气在碳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别;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盆地会存在差异,不仅取决于气源条件,还与聚集历史、沉积-构造史有关。我国天然气藏成因复杂,具有多期、多源的特点,对这类天然气的成因研究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 同位素分馏 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天然气成熟度的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5 位作者 唐永春 米敬奎 田辉 肖中尧 刘德汉 申家贵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5期297-302,共6页
天然气成熟度评价是天然气藏气源对比和成因研究的重要内容.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的实例显示,两种常规方法(天然气组分δ13C-Ro关系式、典型烃源岩热模拟δ13C1-Ro关系图版)所确定的天然气成熟度结果差别较大,表明常规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 天然气成熟度评价是天然气藏气源对比和成因研究的重要内容.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的实例显示,两种常规方法(天然气组分δ13C-Ro关系式、典型烃源岩热模拟δ13C1-Ro关系图版)所确定的天然气成熟度结果差别较大,表明常规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结合地质条件,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评价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熟度Ro值为1.3%~2.5%,这一结果不仅与地质实际较为吻合,而且也得到相关研究成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碳同位素动力学 成熟度评价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贤庆 肖中尧 +2 位作者 胡国艺 田辉 周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9-492,共4页
阐述了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结果,探讨了库车坳陷天然气的成熟度和气源。库车坳陷天然气有湿气、凝析气和干气多种类型;天然气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甲烷含量减少、干燥系数减小的趋势;天然气主要属煤... 阐述了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结果,探讨了库车坳陷天然气的成熟度和气源。库车坳陷天然气有湿气、凝析气和干气多种类型;天然气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甲烷含量减少、干燥系数减小的趋势;天然气主要属煤成气,来源于中生界烃源岩。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带天然气的成熟度差异较大,R_o值从0.7%变化到2%以上。克拉2气田天然气R_o值为1.3%~2.5%。综合目前多方面资料分析,库车坳陷天然气的主力气源岩应是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三叠系烃源岩的气源贡献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天然气成因 碳同位素动力学 成熟度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LW3-1气田有效气源区与运聚模式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俊章 蒋爱珠 +7 位作者 施和生 孙永革 庞雄 张志琳 龙祖烈 张永东 柴平霞 施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31,共7页
应用天然气分子碳同位素生成动力学技术,对LW3-1气田有效气源区和运移聚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气田有效气源区为白云主洼东部斜坡带恩平组浅湖相—沼泽相沉积烃源层,现今埋深(从海底计算)范围介于4 600~6 000 m;该气田属于阶... 应用天然气分子碳同位素生成动力学技术,对LW3-1气田有效气源区和运移聚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气田有效气源区为白云主洼东部斜坡带恩平组浅湖相—沼泽相沉积烃源层,现今埋深(从海底计算)范围介于4 600~6 000 m;该气田属于阶段性累积聚气,成藏时间较晚,有效充注期在8~0Ma,目前仍处于有效充注阶段。这一新认识对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深水区 LW3—1气田 天然气分子同位素生成动力学 有效气源区 运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