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1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气体同位素质谱法测定氢同位素丰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武超 胡石林 +3 位作者 任英 刘艳 张宾永 王宇菲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5,共9页
氢同位素丰度的准确定量对验证氢同位素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建立了高分辨率气体同位素质谱(HR-IRMS)法测量全范围氢同位素丰度。确定了质谱的线性进样压强范围4~33 Pa与三原子离子产生率的影响因素,三原子离子产生... 氢同位素丰度的准确定量对验证氢同位素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建立了高分辨率气体同位素质谱(HR-IRMS)法测量全范围氢同位素丰度。确定了质谱的线性进样压强范围4~33 Pa与三原子离子产生率的影响因素,三原子离子产生率与进样压强的平方成正比,与离子源加速电压负相关,加速电压应大于8 V;通过自制标准气体制备装置,配制了平衡态的氢同位素标准气,并校正了进样系统分馏效应和各组分灵敏度的差异,验证了该质谱进样方式为严格的分子流进样。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量低、中、高不同氘丰度的样品气体。结果表明:对于天然氘丰度的样品,测量外精度小于1%;对于中、高丰度的样品,测量外精度小于0.5%;测量值与标称值吻合良好。与低分辨率的质谱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可靠、无需解析质量重叠峰、测量结果准确性不依赖于样品中氢同位素的平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分辨率气体同位素质谱(HR-IRMS) 全丰度范围 灵敏度 三原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春小麦品种碳同位素分辨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建力 许兴 +2 位作者 李树华 朱林 景蕊莲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春小麦品种年际间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稳定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选择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品种Δ及不同部位Δ的差异,并分析了Δ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同一品种的Δ差异很小,稳定性... 为了研究不同春小麦品种年际间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稳定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选择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品种Δ及不同部位Δ的差异,并分析了Δ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同一品种的Δ差异很小,稳定性好,同一年份不同品种的Δ差异较大,旱地小麦品种的Δ低于水地小麦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Δ存在较大差异,叶片Δ与茎秆Δ很接近,且高于籽粒Δ。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旱地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低于水地小麦品种,Δ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Δ) 叶绿素含量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稳定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尹伟伦 万雪琴 夏新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22,共8页
测定7个1.5年生杨树无性系的功能叶、当年生枝和树干的Δ13C,并转换成WUE,同时用气体交换法测定这些无性系的瞬时WUE。结果表明:杨树叶、枝、干的Δ13C依次显著降低,对应的不同时间尺度的WUE则依次显著增大;用气体交换法和叶Δ13C评价7... 测定7个1.5年生杨树无性系的功能叶、当年生枝和树干的Δ13C,并转换成WUE,同时用气体交换法测定这些无性系的瞬时WUE。结果表明:杨树叶、枝、干的Δ13C依次显著降低,对应的不同时间尺度的WUE则依次显著增大;用气体交换法和叶Δ13C评价7个参试无性系的结果基本一致,用当年生枝Δ13C与用树干Δ13C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用气体交换法、叶Δ13C的评价结果与用枝Δ13C、干Δ13C的评价结果差异很大;枝Δ13C和干Δ13C与树高、胸径间有显著正线性相关,而叶Δ13C与生长的相关性不明显。枝、干Δ13C不仅可作为评价不同杨树无性系整株水平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良好指标,而且还有可能被用于预测和评价良好水分条件下杨树的生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水分利用效率(WUE) 稳定同位素分辨率(Δ^13C)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替代指标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林 许兴 +2 位作者 李树华 何军 景继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36-1442,共7页
于2005年在宁夏灌区设3个试验点(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即充分灌溉条件和有限灌溉),在春小麦的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对20份春小麦材料测定各生理及农艺指标,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试验处... 于2005年在宁夏灌区设3个试验点(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即充分灌溉条件和有限灌溉),在春小麦的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对20份春小麦材料测定各生理及农艺指标,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试验处理的抽穗期旗叶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灌浆期旗叶比叶重呈负相关,与成熟期旗叶灰分含量呈正相关;籽粒灰分含量与成熟期籽粒碳同位素分辨率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认为:籽粒灰分含量可作为籽粒Δ的替代指标来预测小麦基因型的蒸腾效率和产量,成熟期旗叶灰分含量及灌浆期比叶重有望作为旗叶碳同位素分辨率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辨率 替代指标 灰分含量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旗叶光合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晓杰 张建伟 +3 位作者 杨保安 张福彦 程仲杰 胡银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环境下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产量、光合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以12份不同时期育成的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水(WW)、旱(WS)两种条件下研究碳同位素分辨率、籽粒产量、光合性状及旗叶气孔密度之间的相互关...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环境下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产量、光合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以12份不同时期育成的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水(WW)、旱(WS)两种条件下研究碳同位素分辨率、籽粒产量、光合性状及旗叶气孔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光合速率、Δ13C、气孔导度、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产量5个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表现为下降趋势,且与正常灌溉差异极显著;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Ci/Ca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Δ13C与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且正常灌溉条件下Δ13C与籽粒产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0.27 WS;0.51 WW);干旱胁迫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E、胞间CO2浓度和Ci/Ca均呈正相关,其中与Ci/Ca显著相关;灌溉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0.42),与其它4个光合性状无显著相关性;Δ13C与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均呈负相关(-0.49,-0.21 WS;-0.56,-0.61WW),其中在灌溉条件下与旗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受开花、灌浆期干旱胁迫影响小,稳定性好。研究表明,灌浆初期的旗叶气孔密度可以作为Δ13C的潜在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 产量 光合性状 气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建力 白海波 +4 位作者 赵朋 吕学莲 朱永兴 李树华 王中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64-1670,共7页
为探讨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抗旱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分析△在不灌水(W0)、灌1水(W1)、灌2水(W2)和灌3水(W3)四种水分条件下与其他不同性状间的遗传... 为探讨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抗旱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分析△在不灌水(W0)、灌1水(W1)、灌2水(W2)和灌3水(W3)四种水分条件下与其他不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并定位控制小麦△的QTL位点。结果表明,△在RILs群体中呈双向超亲分离,分布频率表现为正态分布。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值降低,RILs株系间的△变异程度增大,△双向超亲分离的比例增加。四种水分处理下叶片△与千粒重、穗粒重均呈负相关。穗粒重(Y)与△(X1)、叶绿素含量(X2)、千粒重(X3)的回归方程为:Y=0.056-0.110 X1+0.046 X2+0.037 X3,表明在适度干旱条件下低△影响了穗粒重。采用QTL IciMapping 4.0对△进行QTL检测,共检测到5个QTL,其中位于7B染色体上的有3个,位于5B和3D上的各1个。位于7B染色体上的3个QTL是在W0、W2和W3三种水分条件下分别检测到的,且W0和W3下检测到的2个QTL的标记区间相同(barc267~gwm46),其中Q△-7B.3对△表型的贡献率达到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自交系 同位素分辨率 遗传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盐胁迫对3种灌木碳同位素分辨率、光合参数及矿质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桂莲 许兴 +1 位作者 梁文裕 虎德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1-527,共7页
为了明确3种灌木耐盐碱能力,为盐碱地抗逆性灌木筛选提供优质植物资源。本文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大洋洲滨藜(Atriplex nummularia)、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和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3种灌木在不同浓度Na HCO3胁迫条件... 为了明确3种灌木耐盐碱能力,为盐碱地抗逆性灌木筛选提供优质植物资源。本文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大洋洲滨藜(Atriplex nummularia)、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和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3种灌木在不同浓度Na HCO3胁迫条件下生长、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光合参数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为盐碱地优良抗逆性灌木筛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灌木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净生长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即150 mmol·L-1Na HCO3胁迫时,净生长量最高。大洋洲滨藜和四翅滨藜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宁夏枸杞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Pn、Gs、Tr和Ls降低;3种灌木的碳同位素分辨率△13C在低浓度胁迫时与对照相比升高;3种灌木灰分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均呈下降趋势;四翅滨藜的矿质元素K和Ca含量在低浓度胁迫时与对照相比增加,Na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大洋洲滨藜和枸杞K和Ca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Na含量呈升高趋势。3种灌木的△13C分别与WUE、灰分、K和Ca呈正相关关系,大洋洲滨藜和宁夏枸杞的△13C与矿质元素Na呈负相关。由此说明,适度的碱性盐胁迫能够促进大洋洲滨藜和四翅滨藜的的生长,增加其生物量,提高了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盐胁迫 灌木 同位素分辨率 光合参数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4 位作者 魏亦勤 许兴 何海洋 李昱 李树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0-1196,共7页
为确定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 C)用于春小麦高产节水品种选育的最佳测定时期和器官,以2个小麦地方品种、14个育成品种(系)和2个引进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灌水处理,分析了小麦旗叶、茎秆和籽粒Δ13 C值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 为确定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 C)用于春小麦高产节水品种选育的最佳测定时期和器官,以2个小麦地方品种、14个育成品种(系)和2个引进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灌水处理,分析了小麦旗叶、茎秆和籽粒Δ13 C值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部位Δ13 C存在较大差异,籽粒Δ13 C均低于开花期旗叶和基部秸秆、成熟期旗叶和基部秸秆的Δ13 C。小麦材料相同部位的Δ13 C在中度水分胁迫处理(T2)下低于其他灌水处理(T1、T3和T4),在T2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T3)下,拔节期旗叶Δ13 C与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在T3处理下,成熟期籽粒Δ13 C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 水分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朱林 高雪 +1 位作者 张会丽 许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3,共7页
在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设置三种水分处理,种植了10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分析了不同组分Δ^(13)C与蒸腾蒸发量(ET)、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苜蓿不同茬次干草产量、ET... 在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设置三种水分处理,种植了10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分析了不同组分Δ^(13)C与蒸腾蒸发量(ET)、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苜蓿不同茬次干草产量、ET、叶片Δ^(13)C、叶片可溶糖Δ^(13)C和第一、第三茬WUE显著增加,但第二茬WUE降低。叶片Δ^(13)C在第一茬低水条件下(T1)与ET显著负相关,在第二茬T1和中水(T2)条件下与WUE显著正相关、在第二茬T1条件和第三茬高水(T3)条件下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可溶糖Δ^(13)C在第二茬T1条件下与ET呈显著负相关、与WUE显著正相关,在第三茬T3条件下与ET和WUE显著正相关,在第一、第三茬T3条件下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在全年尺度(三个茬次)上,叶片Δ^(13)C在三种水分处理下均与WUE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可溶糖Δ^(13)C仅在T1和T2条件下与WUE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宁夏荒漠草原有灌溉条件(200~990mm)下选择高叶片Δ^(13)C的苜蓿基因型有利于提高长期水平的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同位素分辨率 宁夏中部荒漠草原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雍立华 许兴 +7 位作者 李树华 景继海 何军 朱林 董建力 袁汉民 王娜 严奉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4,共5页
以20个春小麦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其旗叶和籽粒的碳同位素分辨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宁夏的两种生态条件下(有限灌溉地区和雨养地区)连续3 a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表明,WUE、ΔLa、ΔGm存在年际间、试验地点间、基因型间的差异,基因型与环... 以20个春小麦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其旗叶和籽粒的碳同位素分辨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宁夏的两种生态条件下(有限灌溉地区和雨养地区)连续3 a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表明,WUE、ΔLa、ΔGm存在年际间、试验地点间、基因型间的差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ΔLa与ΔGm相关性较好,但WUE与ΔLa、ΔGm的关系存在年际间的变化,高WUE品种的筛选应该将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其它生理生化或农艺指标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辨率 水分利用效率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冠层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树华 白海波 +3 位作者 吕学莲 朱林 许兴 魏亦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319,共7页
为寻找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 C)的替代指标,以宁春4号×宁春27号的F7代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有限灌溉和雨养2种生态条件下春小麦Δ13 C、冠层温度、籽粒产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有限灌溉条件下,灌浆期冠层温度与成熟期籽粒Δ13 ... 为寻找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 C)的替代指标,以宁春4号×宁春27号的F7代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有限灌溉和雨养2种生态条件下春小麦Δ13 C、冠层温度、籽粒产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有限灌溉条件下,灌浆期冠层温度与成熟期籽粒Δ13 C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0 4**);雨养条件下,灌浆期冠层温度与成熟期籽粒及成熟期基部秸秆Δ13 C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540 2**和-0.425 5**)。有限灌溉条件下灌浆期冠层温度及Δ13 C与产量相关均不显著,雨养条件下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66 9**),成熟期籽粒Δ13 C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311 7*)。说明灌浆期的冠层温度作为碳同位素分辨率的替代指标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 冠层温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碳同位素分辨率的QTL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3 位作者 朱永兴 惠建 李树华 董建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3-1748,共6页
为了探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遗传机理,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研究Δ的遗传规律,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RILs群体的Δ值呈正态分布,Δ属于数量性状遗传。(2)共检测到11个主效Q... 为了探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遗传机理,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研究Δ的遗传规律,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RILs群体的Δ值呈正态分布,Δ属于数量性状遗传。(2)共检测到11个主效QTL,主要位于2B、3B、7B、1D和3D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在10.83%~46.87%之间,有9个加性QTL(A-QTL)与环境发生互作,互作贡献率在1.02%~3.15%之间。(3)检测到5对影响Δ的上位QTL(AA-QTL),其中3对AA-QTL与环境发生互作,互作贡献率在0.86%~2.01%之间。(4)加性效应及贡献率大于上位性效应及贡献率,A-QTL与环境互作贡献率大于AA-QTL与环境互作贡献率,表明RILs群体中Δ遗传变异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控制Δ的主效基因作用较大,受水分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Δ) QTL 上位效应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娜 许兴 +4 位作者 李树华 景继海 何军 朱林 雍利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8,110,共6页
用17份春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宁夏灌区银川测定碳同位素分辨率(△)、水分利用效率(WUE)、灰分、比叶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并在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遗传、表型和环境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 用17份春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宁夏灌区银川测定碳同位素分辨率(△)、水分利用效率(WUE)、灰分、比叶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并在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遗传、表型和环境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Gm与Sm、WUE、maL、Ci、Gs、Ci/Ca均呈极显著正遗传相关,与开花期Pn及灌浆期Tl呈显著负遗传相关;△Sm与WUE、maL、开花期气体交换参数(Ci、Gs、Ci/Ca)的遗传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与Tl、开花期Pn的遗传相关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并且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环境条件对其相关性影响较小,maL与△的显著的遗传相关,作为△的替代指标有较大的潜力,认为在灌区适合种植和培育高秆型、高碳同位素分辨率型和低温型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 水分利用效率 遗传相关 表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等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树华 白海波 +4 位作者 吕学莲 董建力 魏亦勤 何海洋 李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为明确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相关生理性状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组成,以宁春4号和Drysdale及二者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研究了旗叶稳定性碳同位素分辨率及穗粒重、株高、穗下节长度等性状的遗传... 为明确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相关生理性状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组成,以宁春4号和Drysdale及二者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研究了旗叶稳定性碳同位素分辨率及穗粒重、株高、穗下节长度等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春小麦旗叶稳定性碳同位素分辨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穗粒重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株高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下节长度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 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叶片气孔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逯芳芳 李昌澎 胡银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0-664,共5页
为了探讨气孔相关指标替代碳同位素分辨率(Δ)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测定了56个小麦品种(系)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并分析了灌浆期不同阶段气孔相关指标与Δ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和籽粒的Δ值均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灌浆中后... 为了探讨气孔相关指标替代碳同位素分辨率(Δ)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测定了56个小麦品种(系)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并分析了灌浆期不同阶段气孔相关指标与Δ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和籽粒的Δ值均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的气孔导度和叶面温度都与Δ值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育种中,可以通过测定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的气孔导度和叶温代替Δ值对材料的蒸腾速率进行初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同位素分辨率 替代指标 气孔导度 叶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碳同位素分辨率表征沟灌番茄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镇华 杜太生 +1 位作者 张娟 徐淑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65,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沟灌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机理,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指示特性,研究了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条件下大田番茄不同部位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叶片和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 为了进一步探索沟灌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机理,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指示特性,研究了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条件下大田番茄不同部位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叶片和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沟灌条件下果实成熟期的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ΔL)、果实碳同位素分辨率(ΔF)分别为19.27‰~20.25‰和18.07‰~20.04‰,ΔL与叶片水平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n)均呈负相关,且ΔL对WUEn的指示性优于WUEi。ΔL、ΔF均与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ET)呈负相关。AFI条件下ΔL与WUEn、WUEET的相关性较CFI更为显著,沟灌条件下果实成熟期的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可作为表征作物WUE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同位素 分辨率 水分利用效率指示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抗旱生理、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雍立华 李树华 +5 位作者 许兴 朱林 董建力 袁汉民 严奉坤 王娜 《宁夏农林科技》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对20个小麦基因型的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其它抗旱生理、农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碳同位素分辨率(包括叶片与籽粒)与切叶失水速率(0.412,0.414)、叶片组织含水量(0.517*,0.500*)、蒸腾速率(0.271,0.402)、穗粒重(0.485*,0.066)、收获... 对20个小麦基因型的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其它抗旱生理、农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碳同位素分辨率(包括叶片与籽粒)与切叶失水速率(0.412,0.414)、叶片组织含水量(0.517*,0.500*)、蒸腾速率(0.271,0.402)、穗粒重(0.485*,0.066)、收获系数(0.240,0.447*)、正常水分条件和10%PEG胁迫下的根冠比(0.442*,0.592**)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叶温(-0.437*,-0.433*)、出苗到抽穗的天数(-0.443*,-0.343)、株高(-0.451*,-0.642**)、正常水分条件和10%PEG胁迫下的胚芽鞘长度(-0.584**,-0.239;-0.529*,-0.331)呈负相关关系;籽粒碳素含量与籽粒碳同位素分辨率极显著负相关(-0.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辨率 小麦 抗旱生理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不同生态区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灰分、比叶质量、收获系数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兴 朱林 +3 位作者 李树华 何军 景继海 董建力 《农业科学研究》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在宁夏设4个试验点(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固原1个点),于2005年春小麦生长季,研究20份春小麦材料的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的生理和农艺指标的表现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个试验处理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与收获系数、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 在宁夏设4个试验点(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固原1个点),于2005年春小麦生长季,研究20份春小麦材料的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的生理和农艺指标的表现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个试验处理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与收获系数、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出苗到抽穗期的天数、株高呈负相关,旗叶Δ与成熟期旗叶灰分呈正相关,与灌浆期比叶质量呈显著负相关.银川的2个处理,籽粒Δ与成熟期籽粒灰分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辨率 普通小麦 灰分 比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不同生态区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收获系数和物候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林 许兴 +3 位作者 李树华 何军 景继海 董建力 《农业科学研究》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宁夏灌区设3个试验点,即银川(有限灌溉条件)、惠农(有限灌溉+盐碱条件)、固原(雨养条件)(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于2005年春小麦生长季,研究了20份春小麦材料旗叶和籽粒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物候期、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等指标的... 在宁夏灌区设3个试验点,即银川(有限灌溉条件)、惠农(有限灌溉+盐碱条件)、固原(雨养条件)(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于2005年春小麦生长季,研究了20份春小麦材料旗叶和籽粒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物候期、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等指标的表现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气候条件不同,3个试验点间各项测定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有限灌溉条件下的产量、Δ值、生物量及收获指数高于雨养条件.有限灌溉条件下的银川和惠农试点的叶片Δ及籽粒Δ均与产量呈正相关,雨养条件下的固原试点的叶片Δ与产量不相关,籽粒Δ与产量呈弱的负相关.3个试验点的Δ与收获指数均呈正相关,与从出苗到抽穗的天数以及到成熟的天数呈负相关.Δ有希望作为水分限制条件下预测小麦产量的间接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辨率 蒸腾效率 普通小麦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高分辨率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影 钟大康 +6 位作者 高崇龙 彭浩 贾浪波 谢瑞 杨雪琪 付明星 李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9-377,共19页
早寒武世中―晚期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节点。渝东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记录了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变化。在确保碳同位素组成有效保留海水原始信息基础上,分析发现龙王庙组61个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CV-PDB值分布在+2.7‰^... 早寒武世中―晚期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节点。渝东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记录了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变化。在确保碳同位素组成有效保留海水原始信息基础上,分析发现龙王庙组61个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CV-PDB值分布在+2.7‰^-4.3‰之间;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大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地层中―下部δ^(13)C值波动幅度大,正、负漂移事件频发,出现可全球对比的幅度约为4‰的正漂移与幅度约为5‰的负漂移事件;地层上部δ^(13)C值具小幅波动,总体正偏。龙王庙组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特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风暴沉积、生物演化引起的海洋生产力变化。龙王庙组沉积的早―中期,海平面变化频繁,陆源碎屑注入量波动性增大,风暴沉积发育,海洋环境的稳定性较差,生物种属数量逐渐降低,导致海洋原始生产力下降及碳同位素组成的频繁波动与多次负漂移事件。龙王庙组沉积的中―晚期,海平面长期缓慢上升,风暴沉积发育程度低,海洋环境趋于稳定,生物多样性增强,海洋原始生产力增大,使得碳同位素组成分布较为稳定,多表现为正值。渝东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中δ^(13)C的急速负漂移可能归因于较浅水体、较充足陆源碎屑注入背景下的风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地区 寒武系 龙王庙组 酸盐岩 同位素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