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烧结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宇红 杨和平 +1 位作者 贾雪荭 陈百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烧结助剂含量的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陶瓷的固相烧结机理及其对复合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B含量在0.4~2%变化时,烧结密度随B含量增加一直下降,在B含量为0.4%时烧结密度最大;当C含量...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烧结助剂含量的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陶瓷的固相烧结机理及其对复合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B含量在0.4~2%变化时,烧结密度随B含量增加一直下降,在B含量为0.4%时烧结密度最大;当C含量在2~4%变化时,烧结密度随C含量增加而增加,在3%时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在烧结温度约为2180℃时,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陶瓷有最大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 无压烧结 烧结助剂 致密 烧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断裂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2
作者 蒋亮 陈宇红 +1 位作者 魏杰 王凤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试样的成分配比、加工尺寸对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陶瓷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没有新相产生,整个过程是一个固相烧结过程。在实验范围内,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着其中二硼化钛含...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试样的成分配比、加工尺寸对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陶瓷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没有新相产生,整个过程是一个固相烧结过程。在实验范围内,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着其中二硼化钛含量的增加而随之降低。相同加工尺寸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随着二硼化钛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同成分配比碳化硅-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随着试样尺寸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硼化钛-铜-石墨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3
作者 袁传勇 许少凡 +1 位作者 赵清碧 张中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TiB2-Cu-C、镀铜TiB2-Cu-C和铜-石墨复合材料电刷。研究了以上3种复合材料电刷在相同的压力和线速度条件下的机械磨损性能和电磨损性能。研究表明:在通电磨损时,3种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要大于纯机械磨...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TiB2-Cu-C、镀铜TiB2-Cu-C和铜-石墨复合材料电刷。研究了以上3种复合材料电刷在相同的压力和线速度条件下的机械磨损性能和电磨损性能。研究表明:在通电磨损时,3种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要大于纯机械磨损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石墨形成的润滑膜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很大。对比3种复合材料电刷的磨损量,发现加二硼化钛的最高,铜-石墨的次之,加镀铜二硼化钛的最低。加入镀铜二硼化钛电刷的耐磨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性能 机械磨损 电磨损 电刷 -石墨复合材料 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熔法制备二硼化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4
作者 杨金华 刘占军 +1 位作者 郭全贵 焦健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317,共7页
采用共熔法制备二硼化钛基复合材料,两组样品初始组份分别为TiB2、SiC及鳞片石墨,TiB2、TiC、SiC与鳞片石墨。研究表明,共熔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各相分散均匀,产物中的石墨高度有序,石墨层间距分别为0.3385 nm与0.3367 nm,且微晶厚度分别... 采用共熔法制备二硼化钛基复合材料,两组样品初始组份分别为TiB2、SiC及鳞片石墨,TiB2、TiC、SiC与鳞片石墨。研究表明,共熔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各相分散均匀,产物中的石墨高度有序,石墨层间距分别为0.3385 nm与0.3367 nm,且微晶厚度分别为60.8 nm及46.7 nm;拉曼光谱峰形及参数表明石墨的网格结构中掺杂有硼元素;TiB2基复合材料样品中孔隙率分别为12.5%与13.8%,热导率分别为41.0 W/(m K)与52.9 W/(m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陶瓷基复合材料 共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复合材料SHS工艺的人工神经网络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2 位作者 赫晓东 韩杰才 王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99-1201,共3页
利用3×5×1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SHS法制备TiB2-Cu基复合材料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将SHS工艺的3个主要参数———延迟时间、高压压力和高温保压时间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合成产物的相对密度作为网络的输出,利用单参... 利用3×5×1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SHS法制备TiB2-Cu基复合材料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将SHS工艺的3个主要参数———延迟时间、高压压力和高温保压时间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合成产物的相对密度作为网络的输出,利用单参数动态搜索算法对SHS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的网络实际输出值与相应的试验值均非常接近,TiB2-Cu基复合材料的SHS最佳工艺参数是延迟时间为6 8s,高压压力为360MPa,高温保压时间为9 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HS 工艺优 人工神经网络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C和TiB_2-SiC陶瓷复合材料的活化烧结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宝林 黄金昌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9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碳化硅 复合材料 陶瓷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春城 曲伟 +1 位作者 张幸红 赫晓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0,54,共4页
TiC-TiB_2复合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正在开发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简要综述了TiC-TiB_2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组织、性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将... TiC-TiB_2复合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正在开发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简要综述了TiC-TiB_2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组织、性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 复合材料 复相陶瓷 制备 组织 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 TiB_2-TiC-SiC 陶瓷复合材料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德贵 尹显东 肖传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氢化钛、碳化硼和硅粉为原料,在热等静压条件下,通过原位合成,制备性能优良的TiB2TiCSiC陶瓷复合材料。制得的TiB2Ti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达7.3MPa·m1/2。运用SEM和TEM对... 以氢化钛、碳化硼和硅粉为原料,在热等静压条件下,通过原位合成,制备性能优良的TiB2TiCSiC陶瓷复合材料。制得的TiB2Ti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达7.3MPa·m1/2。运用SEM和TEM对陶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复合材料中TiB2,SiC和TiC晶粒尺寸小于10μm,三者之间的相界面清洁。SiC和TiC晶粒为不规则多边形;而TiB2晶粒为规则条状。SEM断口分析发现:较大的晶粒发生穿晶断裂,其余则为沿晶断裂。颗粒增强、裂纹偏转和晶粒拔出是其主要的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TiB_2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亮 陈宇红 +1 位作者 孙文周 杨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49,共4页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TiB2不同加入量对SiC-TiB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C-TiB2复合材料中以SiC为基体,TiB2为增韧相的增韧效果优于以TiB2为基体,SiC为增韧相的效果。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TiB2的加入量增多而减小,在2130℃...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TiB2不同加入量对SiC-TiB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C-TiB2复合材料中以SiC为基体,TiB2为增韧相的增韧效果优于以TiB2为基体,SiC为增韧相的效果。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TiB2的加入量增多而减小,在2130℃的烧结温度下,SiC-TiB2复合材料中SiC与TiB2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钛-二硼化钛的反应烧结
10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反应烧结 复合材料 球磨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SiC复合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庭燕 孙峰 +3 位作者 周长灵 程之强 张玉军 孙成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0,315,共5页
研究了ZrB2-SiC复合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着重讨论了分散剂、pH值、固相体积含量、有机单体等对ZrB2-SiC复合材料料浆的影响;分析了凝胶注模成型后,排胶前复合材料素坯断面的显微结构以及相对应的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当分... 研究了ZrB2-SiC复合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着重讨论了分散剂、pH值、固相体积含量、有机单体等对ZrB2-SiC复合材料料浆的影响;分析了凝胶注模成型后,排胶前复合材料素坯断面的显微结构以及相对应的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当分散剂用量为8.74‰(质量分数),pH为10.8,有机单体含量为3.1%时,可制得固相体积含量为40%,粘度为610mPa.s的ZrB2-SiC复合浆料,此时烧结体的断面主要以穿晶断裂为主;凝胶注模成型的坯体内部的有机聚合物网络因高温而完全分解,使素坯的气孔分布较均匀,利于烧结体致密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凝胶注模 显微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_2-SiC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冲 肖汉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4,共2页
碳化硅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通过原位合成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近年来通过原位合成TiB2来增强增韧碳化硅基复合材料作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增强乙烯基树脂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 杨昊天 +3 位作者 丁士杰 庞少雄 苏晚驰 于呈呈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共9页
自润滑材料是影响自润滑关节轴承性能的关键因素,由于传统自润滑材料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所以目前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热固性树脂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了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采用注... 自润滑材料是影响自润滑关节轴承性能的关键因素,由于传统自润滑材料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所以目前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热固性树脂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了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采用注塑法制备了以乙烯基树脂(VER)为基体、聚四氟乙烯(PTFE)为润滑剂、二硼化钛(TiB_(2))为增强剂的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通过压缩试验与球-盘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填料对复合材料摩擦学以及压缩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以及三维白光形貌分析仪等对其断面以及磨损表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PTFE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使得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61.14%和73.8%;PTFE添加质量分数为30%时,添加质量分数1.5%TiB_(2)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压缩强度最大为102.35 MPa,摩擦系数最低为0.102,磨损率最低为1.593×10^(-15) m^(3)/(N·m)。同时,通过磨损面微观形貌观察发现复合材料内部填料分散均匀,磨损面光滑连续,此时主要磨损形式为疲劳磨损。断裂面微观形貌观察到复合材料受到裂纹钉扎机理的作用,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关节轴承 乙烯基树脂 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和Nd_2O_3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4
作者 耿珂 吕维洁 +2 位作者 张荻 杨志峰 臧佳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廉价的钛基复合材料,通过钛与B2O3,稀土Nd之间的化学反应,经非自耗电弧熔炼工艺原位合成了TiB和Nd2O3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学金相、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合成复合材料的物相、增强体的形态和显...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廉价的钛基复合材料,通过钛与B2O3,稀土Nd之间的化学反应,经非自耗电弧熔炼工艺原位合成了TiB和Nd2O3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学金相、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合成复合材料的物相、增强体的形态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为TiB和Nd2O3;生成的TiB晶须分布均匀;Nd2O3的形貌随添加Nd的含量的改变,从针状转变为球状和树枝状晶.增强体TiB、Nd2O3和钛基体界面干净,没有明显的反应生成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自生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三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TiB_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董仕节 史耀武 雷永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3-76,81,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Cu(Ti,B)过饱和固溶体在真空加压烧结炉中进行加压烧结 ,制备了TiB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对TiB2 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TiB2 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工艺是烧结温度为 890℃、烧结压强为 50MP... 利用机械合金化Cu(Ti,B)过饱和固溶体在真空加压烧结炉中进行加压烧结 ,制备了TiB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对TiB2 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TiB2 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工艺是烧结温度为 890℃、烧结压强为 50MPa、保温和加压时间为 2 5h .TiB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硬度随TiB2 含量的增加有所提高 ,导电率随TiB2 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软化温度基本保持在 90 0℃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烧结工艺 铜基复合材料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熊拥军 邓至谦 +2 位作者 凌兴珠 江玲 敖晖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和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B2 /Cu复合材料 ,研究了制备工艺、TiB2 加入量等因素对Cu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 3 %TiB2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分别...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和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B2 /Cu复合材料 ,研究了制备工艺、TiB2 加入量等因素对Cu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 3 %TiB2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分别为HV =15 40N/mm2 ,σb=42 9.6MPa ,软化温度达到 980℃ ;使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3 %TiB2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分别为HV =90 5N/mm2 ,σb=2 45 .4MPa ,软化温度为 387℃ ;而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 3%TiB2 /Cu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低于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电导率 ,前者为 5 8% (IACS) ,后者为 96 % (I ACS) .可见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 3%TiB2 /C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软化温度与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相比大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 TIB2 制备工艺 电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7
作者 向新 秦岩 《陶瓷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本文评述了近十几年来TiB2 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原料制备,烧结工艺,显微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目前限制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原料价格昂贵,难以烧结致密化,... 本文评述了近十几年来TiB2 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原料制备,烧结工艺,显微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目前限制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原料价格昂贵,难以烧结致密化,同时材料的性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复合材料 进展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SiC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伟 连景宝 茹红强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TiO2、B4C和C为原料,基于原位合成法在SiC基体中生成TiB2颗粒,并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出TiB2/SiC复合陶瓷.通过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发现:高于1 300℃的预烧结能形成TiB2/SiC复合陶瓷坯体.C含量、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的... 以TiO2、B4C和C为原料,基于原位合成法在SiC基体中生成TiB2颗粒,并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出TiB2/SiC复合陶瓷.通过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发现:高于1 300℃的预烧结能形成TiB2/SiC复合陶瓷坯体.C含量、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均有影响.当C含量(质量分数)为4%时、在1 400℃×60 min+2000℃×30 min的烧结工艺下能够制备出致密的TiB2/SiC陶瓷复合材料.微米级TiO2粉比纳米级TiO2粉更有利于形成较致密的烧结复合材料.随着生成TiB2体积分数的增加(5%~20%),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逐渐粗化,间距逐渐变小.对复合材料的烧结机理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2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伦军 傅正义 +1 位作者 张金咏 苗明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293-295,共3页
TiB2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阔,但是陶瓷材料所固有的脆性和很高的烧结温度限制了TiB2材料的广泛使用。为了制得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对TiB2陶瓷复合材料、TiB2金属陶瓷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研制出了多种先进制备技术。综合评... TiB2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阔,但是陶瓷材料所固有的脆性和很高的烧结温度限制了TiB2材料的广泛使用。为了制得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对TiB2陶瓷复合材料、TiB2金属陶瓷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研制出了多种先进制备技术。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TiB2陶瓷复合材料、TiB2金属陶瓷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制备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最后,讨论了TiB2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研究进展 陶瓷复合材料 物理学性能 金属陶瓷 制备技术 前景广阔 烧结温度 陶瓷材料 实用价值 综合评述 研究方向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颗粒对铝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强 余洪波 柴跃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85-86,12,共3页
试验研究并讨论了载荷、滑行时间及颗粒的体积分数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加入后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分析了耐磨性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 耐磨性 TIB2颗粒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