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月玲 黄继华 +1 位作者 闫久春 吕世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3-65,81,共4页
综述了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包括SiCp/AlMMC和SiCw/AlMMC)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连接中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用于该复合材料连接的传统焊接方法,如熔化焊、固相连接、钎焊等。重点介绍了SiC颗粒及SiC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一些... 综述了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包括SiCp/AlMMC和SiCw/AlMMC)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连接中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用于该复合材料连接的传统焊接方法,如熔化焊、固相连接、钎焊等。重点介绍了SiC颗粒及SiC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一些新型连接技术,并展望了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增强复合材料 连接技术 SIC 力学性能 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磨削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改善砂轮堵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向道辉 马国峰 +3 位作者 张玉龙 梁松 周直昆 张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砂轮的堵塞理论及原因,使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测量了磨屑在磨粒之间气孔中的堵塞体积,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对砂轮堵塞体积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磨削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时砂轮的堵塞类型主要是... 研究了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砂轮的堵塞理论及原因,使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测量了磨屑在磨粒之间气孔中的堵塞体积,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对砂轮堵塞体积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磨削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时砂轮的堵塞类型主要是粘着型堵塞;磨削参数中进给速度对砂轮堵塞体积的影响最大,砂轮线速度次之,磨削深度的影响最小;在相同的磨削参数下,超声辅助可以有效改善砂轮的堵塞状况,延长砂轮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复合材料 磨削 超声振动 砂轮堵塞 杯型砂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反应机理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少卿 崔岩 +1 位作者 王美炫 宋颖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没有发现氮的化合物。在 Si C相与铝相的界面上仅存在 Mg Al2 O4相 ,Mg Al2 O4相几乎连续地包敷在 Si C颗粒上。这表明 ,高温下 Si C与熔 Al合金接触后 ,Si C颗粒表面上的 Si O2 与 Al,Mg,Zn诸元素发生了放热反应 ,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 ,提高了湿润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无压浸渗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浸渗法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涛 李晓池 杨显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用有预制型的无压浸渗法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75%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氧化膜、N2气氛和充分的保温时间有利于浸渗;浸渗温度选择1000℃比较合适;M g的质量分数为... 用有预制型的无压浸渗法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75%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氧化膜、N2气氛和充分的保温时间有利于浸渗;浸渗温度选择1000℃比较合适;M g的质量分数为10%时浸渗能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渗法 制备过程 工艺研究 SIO2 质量分数 气氛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性能 体积分数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SiC体积比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勤 张迎元 尤建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内耗法研究SiCp/A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基础上,利用超声衰减法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通过分 析超声衰减系数α随测试频率f和SiC体积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材料超声衰减系数确定 SiC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比... 在内耗法研究SiCp/A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基础上,利用超声衰减法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通过分 析超声衰减系数α随测试频率f和SiC体积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材料超声衰减系数确定 SiC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SICP/AL复合材料 体积比 阻尼性能 内耗 衰减系数 超声波探伤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霍石岩 解丽静 +1 位作者 项俊锋 庞思勤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0期3-12,共10页
针对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状况,重点关注了碳化硅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脆塑性转变以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对其加工过程中切削力、表面形成、刀具磨损、切屑形成等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机理以及各自超... 针对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状况,重点关注了碳化硅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脆塑性转变以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对其加工过程中切削力、表面形成、刀具磨损、切屑形成等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机理以及各自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特点及各种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全面了解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超精密加工 脆塑性转变 表面成型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田学亮 徐颖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7,共6页
为了分析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无压渗透法制备的A356/SiCp复合材料建立了表征其细观结构的2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以建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与细观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周期性边界条件... 为了分析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无压渗透法制备的A356/SiCp复合材料建立了表征其细观结构的2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以建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与细观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周期性边界条件和模拟单轴拉伸边界条件下研究了颗粒的形状(圆形、椭圆形)和体积分数(10%、15%、20%)对其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并与无压渗透法制备的A356/SiCp复合材料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条件下的预测结果相差不大,预测误差均不超过5%;碳化硅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对颗粒形状的影响很小,在相同边界条件及体积分数下,圆形和椭圆形颗粒的预测值相差不超过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周期性边界 单轴拉伸边界 有效弹性模量 细观结构 宏观力学特性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电解-机械组合低磨损加工方法研究
8
作者 何斌 周星雨 +4 位作者 陆洪昱 张俊飞 丁凯 李奇林 雷卫宁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3-759,共7页
为了解决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SiCp/Al)复合材料在常规机械加工方法下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表面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解-机械组合的加工方法,开展了高体积分数(60%)SiCp/Al复合材料的组合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加工Si... 为了解决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SiCp/Al)复合材料在常规机械加工方法下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表面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解-机械组合的加工方法,开展了高体积分数(60%)SiCp/Al复合材料的组合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加工SiCp/Al复合材料中,随着表面铝基体的去除,碳化硅颗粒裸露分布在工件表面;电解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与基体之间存在一定深度的过渡区,过渡区内的铝基体被局部去除,碳化硅颗粒受到的约束力减小;采用金刚石磨棒对电解加工后的过渡区进行机械加工时不发生铝基体黏附现象,金刚石磨棒几乎无磨损,工件加工表面损伤明显减少。电解-机械组合加工可改善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可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复合材料 电解加工 工具磨损 金刚石磨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w/Al铝复合材料振动攻丝扭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荣第 刘建 韩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254,260,共4页
SiCw/Al是近些年研制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 ,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对其进行小孔攻丝非常困难 ,因此作者试图用振动攻丝方法解决这一工艺难题 ,为其工程应用进行必要的工艺准备 .在阐述振动攻丝时振动频率、振幅与振型及临界切削速度的基本... SiCw/Al是近些年研制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 ,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对其进行小孔攻丝非常困难 ,因此作者试图用振动攻丝方法解决这一工艺难题 ,为其工程应用进行必要的工艺准备 .在阐述振动攻丝时振动频率、振幅与振型及临界切削速度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在步进电机为振源的振动攻丝机上对SiC晶须增强铝复合材料SiCw/Al的小孔振动攻丝试验 ,得出了振动频率和振型对攻丝扭矩的影响规律 .试验表明 :振型一定时 ,攻丝扭矩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频率一定时 ,攻丝扭矩与振型成驼峰曲线关系 ;从减小扭矩的角度看 ,必须优化振动频率与振型间的关系 ;振动攻丝不失为SiCw/Al铝复合材料小孔攻丝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Al复合材料 试验研究 碳化硅晶须增强复合材料 振动攻丝 攻丝扭矩 有效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修饰3D-SiC/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大川 汪冬梅 +1 位作者 郑治祥 吴玉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11-5215,共5页
用Al_2O_3作为界面修饰剂,通过反应烧结,在SiC颗粒之间形成莫来石界面,制备SiC预制件,采用无压熔渗法制备3D-SiC/Al互穿式连续结构复合材料。基于正交实验研究了Al_2O_3添加量、预制件烧结时间、熔渗温度和熔渗时间对3D-SiC/Al复合材料... 用Al_2O_3作为界面修饰剂,通过反应烧结,在SiC颗粒之间形成莫来石界面,制备SiC预制件,采用无压熔渗法制备3D-SiC/Al互穿式连续结构复合材料。基于正交实验研究了Al_2O_3添加量、预制件烧结时间、熔渗温度和熔渗时间对3D-SiC/Al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热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_2O_3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热导率影响显著,复合材料获得最大抗弯强度344 MPa和热导率165 W/(m·K)的制备工艺为:氧化铝添加量2.0%(原子分数),预制件烧结时间2h,熔渗温度950℃,熔渗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强度 无压熔渗 互穿式连续结构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氧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SiC_p/ZL101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建云 孙良新 +1 位作者 洪平 华小珍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4,43,共4页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SiCp/ZL10 1复合材料 ,测定了SiCp/ZL10 1复合材料在 2 5℃~ 4 0 0℃区间的线膨胀系数值 ,运用理论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基体合...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SiCp/ZL10 1复合材料 ,测定了SiCp/ZL10 1复合材料在 2 5℃~ 4 0 0℃区间的线膨胀系数值 ,运用理论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基体合金显著降低 ,Turner模型对SiCp/ZL10 1复合材料线膨胀系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线膨胀系数 热应力 SiCp/ZL101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2024复合材料半固态坯二次加热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守靖 姜巨福 +1 位作者 祖丽君 滕东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用于触变成形的SiCp/2024复合材料的二次加热组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SiCp/2024复合材料的二次加热中最佳工艺参数为:重熔温度在590-600℃之间,保温时间为5~10min.SiCp/2024复合材料在局部重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随温... 研究了用于触变成形的SiCp/2024复合材料的二次加热组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SiCp/2024复合材料的二次加热中最佳工艺参数为:重熔温度在590-600℃之间,保温时间为5~10min.SiCp/2024复合材料在局部重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随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球形固相颗粒尺寸增加很小.5%SiCp/2024复合材料在590℃时的晶粒粗化速率常数为27 45μm3/s,15%SiCp/2024复合材料和25%SiCp/2024复合材料在590℃时的晶粒粗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2 54μm3/s和6 89μm3/s,均小于基体合金的晶粒粗化速率常数59 56μ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坯 二次加热 组织 SICP/2024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半固态挤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Al复合材料的ELID精密加工工艺 被引量:4
13
作者 关佳亮 朱磊 +2 位作者 陈玲 马新强 张孝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3-829,共7页
针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加工难题,采用在线电解修整精密磨削加工工艺对其进行精密磨削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单颗粒磨削模型,得到磨粒的最大变形磨屑厚度,进而利用Matlab软件,得到SiCp/Al复合材料塑性域磨削的试验参数范围.然... 针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加工难题,采用在线电解修整精密磨削加工工艺对其进行精密磨削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单颗粒磨削模型,得到磨粒的最大变形磨屑厚度,进而利用Matlab软件,得到SiCp/Al复合材料塑性域磨削的试验参数范围.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磨削深度、砂轮转速以及工件移动速度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最优参数与理论分析得到的塑性域磨削的试验参数范围进行对比,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最后,以最优试验参数对体积分数40%的SiCp/Al复合材料进行精密磨削加工,获得表面粗糙度Ra 0.030μm的加工表面.研究表明:应用ELID精密磨削加工工艺,采用W5铸铁基金刚石砂轮,当砂轮转速为1 500 r/min,磨削深度在0.1μm,工件移动速度为2 m/min时,磨削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复合材料 电解修整磨削 表面粗糙度 磨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光学级SiCp/Al复合材料的铣削力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琳 黄树涛 +2 位作者 杨海成 许立福 张玉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在顺铣和逆铣两种条件下,为了对比研究金刚石粒度为32μm的PCD单齿立铣刀高速铣削光学级SiCp/Al复合材料时铣削力变化特性,针对铣削方式和铣削用量对铣削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铣削力的经验公式。采... 在顺铣和逆铣两种条件下,为了对比研究金刚石粒度为32μm的PCD单齿立铣刀高速铣削光学级SiCp/Al复合材料时铣削力变化特性,针对铣削方式和铣削用量对铣削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铣削力的经验公式。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案进行高速铣削实验,使用旋转测力仪采集各铣削力信号,研究了顺铣和逆铣两种条件下铣削用量对铣削力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切向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Fz和总铣削力Ftotal的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铣削力的经验公式回归显著性较高,且模型平均误差在10%之内。两种铣削条件下对各铣削力影响水平最高的是轴向切削深度,其次是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顺铣时Ft,Fr和总铣削力Ftotal均高于逆铣,而Fr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高速铣削 铣削力模型 回归分析 显著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SiC_p/Al复合材料仿真和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壮 邱一 +1 位作者 郭超 高长水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8期38-45,67,共9页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但是其二次加工极为困难。仿真和试验研究了SiCp/Al复材的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结果表明,随着铝基体的去除,SiC增强体与铝基材之间的结合界面不断减小,界面的疲劳寿命随...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但是其二次加工极为困难。仿真和试验研究了SiCp/Al复材的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结果表明,随着铝基体的去除,SiC增强体与铝基材之间的结合界面不断减小,界面的疲劳寿命随界面面积减小而呈现若干数量级式降低。当结合界面面积下降到较低水平时,SiC增强相会从基体材料上脱落,同时在加工表面留下微坑。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这些微坑的数量和尺寸高度相关。SiC增强相尺度越大或含量越高,则加工表面越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加工 复合加工 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 碳化硅增强复合材料 加工机理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与化学镀镍层结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丽波 安茂忠 武高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82-986,共5页
根据结构化学理论,用SEM,EDAX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的表面、断面形貌及界面的结合状态,分析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Ni镀层与复合材料界面有良好的结合,在复合材料表面的SiC-A... 根据结构化学理论,用SEM,EDAX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的表面、断面形貌及界面的结合状态,分析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Ni镀层与复合材料界面有良好的结合,在复合材料表面的SiC-Al界面,初期沉积物Ni按Al的晶格外延生长出现微晶层,然后吸附原子扩散迁移、碰撞结合并与界面上的SiC晶格匹配生长,在镍层中诱发了拉伸应力。镍晶格和基体粒子之间产生了键合作用,形成的键显示出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合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机理研究 化学镀镍 层结 复合材料界面 化学理论 测试手段 EDAX 结合状态 断面形貌 结合机理 外延生长 材料表面 扩散迁移 吸附原子 晶格匹配 拉伸应力 键合作用 混合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压渗工艺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盼 汤涛 +1 位作者 汤文明 郑治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为了充分发挥陶瓷和金属的各自优势 ,同时避免它们的各自劣势 ,文章采用鲜有报道的多孔陶瓷骨架压渗工艺制备双连续相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 Si C多孔陶瓷骨架 ,然后将纯金属 A l压渗到骨架中 ,为了改善压渗效... 为了充分发挥陶瓷和金属的各自优势 ,同时避免它们的各自劣势 ,文章采用鲜有报道的多孔陶瓷骨架压渗工艺制备双连续相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 Si C多孔陶瓷骨架 ,然后将纯金属 A l压渗到骨架中 ,为了改善压渗效果 ,还对助渗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纯金属 A l可以压渗进入陶瓷骨架中 ,使用助渗剂可得到更好的效果。该材料应用前须进一步改善压渗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骨架 压渗工艺 助渗剂 双连续相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压渗合金 碳化硅/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SiCp/Al复合材料抵抗温度变化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舍予 李小璀 张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4期38-40,57,共4页
采用热循环以及应力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iCp/Al系复合材料经过不同热处理后在温度循环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在经过温度循环后会产生累积残余应变εer,以此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预循环以及... 采用热循环以及应力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iCp/Al系复合材料经过不同热处理后在温度循环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在经过温度循环后会产生累积残余应变εer,以此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预循环以及时效处理可以改善复合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退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而深冷处理的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热处理 温度变化 尺寸稳定性 热循环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层对SiC_p/6063Al复合材料电阻点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国星 徐冬霞 +2 位作者 王东斌 牛济泰 陈思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Sn3.0Ag0.5Cu中间层对低体积比SiC_p/6063Al复合材料进行电阻点焊,通过剪切试验以及SEM、EDS和XRD分析Sn3.0Ag0.5Cu中间层和点焊工艺对点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3.0Ag0.5Cu作为中间层可有效与母材形成混合熔核,显著改... 采用Sn3.0Ag0.5Cu中间层对低体积比SiC_p/6063Al复合材料进行电阻点焊,通过剪切试验以及SEM、EDS和XRD分析Sn3.0Ag0.5Cu中间层和点焊工艺对点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3.0Ag0.5Cu作为中间层可有效与母材形成混合熔核,显著改善母材直接点焊后熔核中SiC颗粒偏聚现象,在点焊电压和时间分别为124 V、2.2 s时,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00.17 MPa,断裂主要发生在熔核及熔核边缘母材处,断裂形式是以韧性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因此,Sn3.0Ag0.5Cu中间层可有效提高低体积比SiC_p/6063Al复合材料电阻点焊接头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无铅焊料 剪切强度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在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俊 宋志清 毛建杰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材料能够使主支撑结构质量降为278kg,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固有频率为156.09Hz,满足设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结构热变形引起的光学元件刚体位移,提高成像品质。文章对复合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 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