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超 裘子铭 +1 位作者 陆佳韦 周静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3-1510,1516,共9页
在碳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气体扩散理论和分形理论,基于一般正常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粉煤灰、矿渣微粉及工作应力),研究单一因素下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规律。同时,将烧重试验、压汞试验和碳化试验所得数... 在碳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气体扩散理论和分形理论,基于一般正常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粉煤灰、矿渣微粉及工作应力),研究单一因素下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规律。同时,将烧重试验、压汞试验和碳化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上述相关因素与有效扩散系数De^c的量化关系。此外,考虑到粉煤灰、矿渣微粉和工作应力的存在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影响,引入了粉煤灰影响系数、矿渣微粉影响系数和工作应力影响系数。通过模型计算值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建立适用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的实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 深度 分形维数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千葶 刘明 王志强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分别通过单一碳化试验、碳化冻融交替循环试验以及碳化、冻融和硫酸盐侵蚀试验,分析其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机理和演变规律,建立碳化、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碳化深度预... 为研究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分别通过单一碳化试验、碳化冻融交替循环试验以及碳化、冻融和硫酸盐侵蚀试验,分析其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机理和演变规律,建立碳化、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硫酸盐溶液质量分数及交替循环次数有关,在冻融先发生的情况下对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影响更为严重,可为考虑碳化、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硫酸盐侵蚀 交替作用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粒子群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显色试剂测量混凝土碳化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守波 朱国飞 崔宏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144,148,共4页
目前的国家规范中,用酚酞试剂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表征出混凝土的部分碳化区。另外,已有的用于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碳化模型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鉴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中用显色p H值不同的百里酚酞试剂、p ... 目前的国家规范中,用酚酞试剂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表征出混凝土的部分碳化区。另外,已有的用于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碳化模型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鉴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中用显色p H值不同的百里酚酞试剂、p H试剂、酚酞试剂分别测量混凝土3、7、14、28、56 d五个碳化龄期的碳化深度。研究发现:不同显色p H值的试剂测得的碳化深度存在较大差异,显色p H值越高的试剂,用其测得的碳化深度值越大;从保护钢筋角度,酚酞试剂作为常用检测试剂来测量混凝土碳化深度结果偏小;碳化的混凝土存在部分碳化区,利用不同试剂测量的碳化深度相减,可以近似地得到混凝土部分碳化区的大小;三种试剂测得的碳化深度值与碳化龄期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与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D_c=Kt^(1/2)基本一致,但预测模型的K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深度 显色试剂 部分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