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纯级无水肼中挥发性含碳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钟秋 徐光 +1 位作者 李俊 米思巍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建立一种高纯级无水肼样品中挥发性含碳化合物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针对实际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偏二甲肼、乙醇和甲基肼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1.6%~107.7%范围内,挥发性含碳化合物总平均回收率达到101.1%;3种... 建立一种高纯级无水肼样品中挥发性含碳化合物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针对实际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偏二甲肼、乙醇和甲基肼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1.6%~107.7%范围内,挥发性含碳化合物总平均回收率达到101.1%;3种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7%~4.1%范围内,挥发性含碳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高纯级无水肼 挥发性含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常压气-固光催化CO_2加氢合成一碳化合物的研究
2
作者 徐用军 周定 +3 位作者 姜琳琳 李向久 刘崇微 刘金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4-106,109,共4页
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是导致最严重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因此 ,人们对CO2 的固定及利用越来越重视 ,目前对水溶液悬浮体系光催化还原CO2 研究得比较多 ,气 -固光催化体系中 ,常温常压下合成CO2 +H2 为有机物少有报道 .通... 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是导致最严重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因此 ,人们对CO2 的固定及利用越来越重视 ,目前对水溶液悬浮体系光催化还原CO2 研究得比较多 ,气 -固光催化体系中 ,常温常压下合成CO2 +H2 为有机物少有报道 .通过对几种TiO2 型催化剂在悬浮体光催化体系中CO2 催化活性的比较 ,选择了活性较高的Pd/RuO2 /TiO2 催化剂 ,采用原位红外的实验方法对CO2 加氢反应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光催化CO2 加氢合成一碳化合物是可能的 ,以Al2 O3 为载体的Pd/RuO2 /TiO2 催化剂表面光催化CO2 加氢合成了一碳化合物如甲酸 .甲醛 .甲醇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光催化 碳化合物 常温 二氧化 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计在柠檬酸易碳化合物溶液颜色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淑富 刁立虎 +1 位作者 韩锡波 李志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0年第4期65-67,共3页
本文利用色差计对柠檬酸易碳化合物溶液颜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色差值可作为精确判定柠檬酸易碳化合物溶液颜色的依据.
关键词 柠檬酸 碳化合物溶液 色差计 颜色判定 食品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替代C8氟碳化合物的耐久拒水剂 被引量:5
4
作者 庄华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6-57,共2页
上个世纪,很多化学品整理剂被应用于纺织品加工,以赋予其拒水性能。拒水剂配方产品有:金属盐类整理剂、脂肪酸盐/金属盐类整理剂、石蜡整理剂、吡啶基类整理剂、有机金属络合物、改性三聚氰胺树脂、硅油及碳氟化合物(含氟化合物)整... 上个世纪,很多化学品整理剂被应用于纺织品加工,以赋予其拒水性能。拒水剂配方产品有:金属盐类整理剂、脂肪酸盐/金属盐类整理剂、石蜡整理剂、吡啶基类整理剂、有机金属络合物、改性三聚氰胺树脂、硅油及碳氟化合物(含氟化合物)整理剂。其中,石蜡、硅油及碳氟化合物整理剂已被广泛应用,而其他类型整理剂由于耐久性较差,或会引起环保问题而较少使用。过去20年中,人们对纺织品整理加工的关注重点已由单一整理向多功能整理转移,要求不仅能赋予织物拒水性能,而且要兼有拒油和拒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水剂 耐久性 碳化合物 可替代 有机金属络合物 纺织品加工 化合物 拒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福大学利用CO_2生产塑料和燃料等多碳化合物的新思路
5
作者 张伟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1,共1页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利用CO2合成多碳化合物的新技术。首先用这种技术生成一种叫做PEF(poly—ethylene furandicarboxylate)的塑料,有望替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现在正致力于将这种新技术用于从氢和CO2生成可再生...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利用CO2合成多碳化合物的新技术。首先用这种技术生成一种叫做PEF(poly—ethylene furandicarboxylate)的塑料,有望替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现在正致力于将这种新技术用于从氢和CO2生成可再生燃料和其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 可再生燃料 碳化合物 CO2 塑料 利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man光谱分析镀金层中的碳化合物
6
作者 范宏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RAMAN光谱分析 镀金层 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蜜蜂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
7
作者 王子琪 谭垦 《中国蜂业》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表皮碳氢化合物(CHCs)在蜜蜂的巢友识别发挥重要作用,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均可准确识别并驱逐非巢友以保护巢内资源不被掠夺,但与成蜂相比,它们均对刚出房的幼蜂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即使是非巢友。为探究... 表皮碳氢化合物(CHCs)在蜜蜂的巢友识别发挥重要作用,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均可准确识别并驱逐非巢友以保护巢内资源不被掠夺,但与成蜂相比,它们均对刚出房的幼蜂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即使是非巢友。为探究蜂群内不同种幼蜂个体未被清理的现象,研究通过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东方蜜蜂成蜂、西方蜜蜂成蜂、东方蜜蜂幼蜂和西方蜜蜂幼蜂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对鉴定的40种物质的峰面积进行数据转换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6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四种类型的蜜蜂的表皮碳氢化合物谱图存在显著差异;通过马氏距离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成蜂间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差异性显著大于幼蜂,同种蜜蜂的成蜂与幼蜂的表皮碳氢化合物谱图差异性较小,这可能揭示了幼蜂更易被不同蜂群接受的原因,也增进我们对昆虫行为和化学通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化合物 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 巢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探讨
8
作者 王繁银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为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该文旨在深入探讨《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章节的学习方法,以期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与学生提供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 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 及其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状碳C_n化合物 被引量:1
9
作者 施立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笼状碳化合物 金刚石结构 金刚烷 并金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化合物在制冷工质替代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松岭 论立勇 +1 位作者 谢英柏 成耀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氟利昂类物质由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而被限制使用,并规定了禁用年限,因而寻找一种对环境不产生危害的环保制冷剂就成为了制冷行业的当务之急。碳氢化合物类制冷剂如丙烷(HC290)、丁烷(HC600)、异丁烷(HC600a)等ODP值为零,GWP... 氟利昂类物质由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而被限制使用,并规定了禁用年限,因而寻找一种对环境不产生危害的环保制冷剂就成为了制冷行业的当务之急。碳氢化合物类制冷剂如丙烷(HC290)、丁烷(HC600)、异丁烷(HC600a)等ODP值为零,GWP值很小,具有很好的热力学特性,且为天然物质,因此是一种很好的氯氟烃制冷剂替代物。为此,分析了常用碳氢化合物制冷工质的物性、热力学特性、循环特性,并与二氟一氯甲烷(CFC12)、二氟二氯甲烷(HCFC22)和四氟乙烷(HFC134a)等氯氟烃制冷工质作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它们在制冷空调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可燃性和在制冷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替代 制冷 工质 物理性质 热力学性质 可燃性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空调系统中碳氢化合物替代HCFC22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怀信 李丽新 +1 位作者 王康迪 赵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小型空调系统中HCFC2 2替代为应用背景 ,对碳氢化合物 (HCs)及其混合物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循环分析 ,表明HC12 70、HC2 90、HC12 70 /HC2 90、HC12 70 /HC6 0 0a、HC2 90 /HC6 0 0a等具有在空调系统中替代HCFC2 2的潜力。对容积制冷量... 以小型空调系统中HCFC2 2替代为应用背景 ,对碳氢化合物 (HCs)及其混合物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循环分析 ,表明HC12 70、HC2 90、HC12 70 /HC2 90、HC12 70 /HC6 0 0a、HC2 90 /HC6 0 0a等具有在空调系统中替代HCFC2 2的潜力。对容积制冷量与HCFC2 2相近的HCs,在HCFC2 2窗机中进行了灌注式替代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HCs的性能指标全面优于HCFC2 2。对不同工质间的公平实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空调循环 HCFC22 HCS 可燃性 灌注式替代 优化替代 安全性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毛细管式碳氢化合物黏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竹强 冯松 +2 位作者 潘辉 毕勤成 刘朝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41,共5页
为了实现碳氢化合物高温高压条件下动力黏度的在线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Hagen-Poiseuille定律的双毛细管式黏度测量方法,并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液态碳氢化合物黏度测量的双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压力可达10MPa,测试温度为293.2~523.2K。... 为了实现碳氢化合物高温高压条件下动力黏度的在线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Hagen-Poiseuille定律的双毛细管式黏度测量方法,并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液态碳氢化合物黏度测量的双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压力可达10MPa,测试温度为293.2~523.2K。该黏度计通过被测流体与参考流体在上下游两根毛细管中流动压降间的关系推算出被测流体的动力黏度,测量方法简便可靠,测量黏度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1%~2.6%(置信因子k=2)。通过纯物质正庚烷、正辛烷以及正庚烷一正辛烷二元混合物动力黏度的测量,对双毛细管黏度计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黏度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在0.72%以内。该黏度计的建成为进一步开展碳氢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动力黏度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动力黏度 双毛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化合物、醛、酮和硫醇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丛艺 聂长明 +2 位作者 田万福 戴益民 彭国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2-807,共6页
采用平衡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对传统距离矩阵进行修正,构建新拓扑指数Nt。结合路径数,建立碳氢化合物、醛、酮和硫醇等化合物在24种极性和非极性色谱柱上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模型,23种模型的相关系数大于0.99。模型经留... 采用平衡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对传统距离矩阵进行修正,构建新拓扑指数Nt。结合路径数,建立碳氢化合物、醛、酮和硫醇等化合物在24种极性和非极性色谱柱上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模型,23种模型的相关系数大于0.99。模型经留n法交叉检验,显示出良好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表明色谱保留指数可用分子的大小、平衡电负性、支化度和形状等内在结构信息进行有效表征。模型经Needham公式分析,结果显示新指数Nt对保留指数影响最大。借助Hyperchem软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拓扑化学法优于量子化学AM1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指数(Nt)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 化合物 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在SnO_2/CaO催化剂上催化氧化制备碳氢化合物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洁瑜 余林 +1 位作者 孙明 王雪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80,184,共5页
考察了SnO2/CaO催化剂对二甲醚(DME)催化氧化制碳氢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及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nO2负载量为11%时,SnO2/CaO催化剂在275℃~300℃有良好的催化性能;DME转化率在300℃时可达到21.8%,产物甲酸甲酯(MF)和乙二醇二甲醚(DM... 考察了SnO2/CaO催化剂对二甲醚(DME)催化氧化制碳氢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及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nO2负载量为11%时,SnO2/CaO催化剂在275℃~300℃有良好的催化性能;DME转化率在300℃时可达到21.8%,产物甲酸甲酯(MF)和乙二醇二甲醚(DMET)的选择性在275℃时分别可达59.0%和19.1%。XRD结果表明,SnO2/CaO体系催化剂中,活性组分SnO2高度分散于催化剂的表面,仅有少量的SnO2进入了催化剂的体相中。说明活性组分SnO2与CaO载体之间可能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可促进活性氧物种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二甲醚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催化氧化 化合物 甲酸甲脂 乙二醇二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非甲烷低分子碳氢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旷远文 温达志 +1 位作者 周国逸 李志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0-573,共4页
采用室外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非甲烷小分子碳氢化合物的组成及浓度。结果发现:(1)4个采样点中,大气中被监测的饱和烷烃总浓度顺序为白云山>流溪河>鼎湖山>鹤山,其主要成分是乙烷和丙烷,二者在总饱... 采用室外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非甲烷小分子碳氢化合物的组成及浓度。结果发现:(1)4个采样点中,大气中被监测的饱和烷烃总浓度顺序为白云山>流溪河>鼎湖山>鹤山,其主要成分是乙烷和丙烷,二者在总饱和烃中占的百分数分别是71%(鼎湖山)、78%(鹤山)、52%(白云山)和67%(流溪河);(2)不饱和烃中,4个采样点1,3-丁二烯烃的浓度远低于其他3种不饱和烷烃,其在不饱和烷烃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49%(鼎湖山)、1.45%(白云山)、1.51%(流溪河)和0.99%(鹤山),4个样点的乙炔浓度都非常高,其浓度接近甚至超过乙烯浓度;(3)除鼎湖山外,鹤山、白云山和流溪河采样点上的甲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芳香烃,浓度顺序为甲苯>苯>(间+对)二甲苯>乙烯苯>邻二甲苯,苯和甲苯占苯系物总浓度的百分比分别为82.7%(鼎湖山)、97.9%(鹤山),78.6%(白云山)和63.8%(流溪河),是低分子苯系物的主要贡献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周边地区 非甲烷低分子化合物 饱和烷烃 乙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气相色谱法测定辐照花生仁中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安 哈益明 +1 位作者 李庆鹏 王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2-657,共6页
通过对花生仁辐照前后碳氢化合物类型与浓度差异的分析,建立了判别花生仁是否经过辐照的两种气相色谱鉴定方法,即弗罗里硅土柱层析-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方法(Florisil柱层析-GC-FI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 通过对花生仁辐照前后碳氢化合物类型与浓度差异的分析,建立了判别花生仁是否经过辐照的两种气相色谱鉴定方法,即弗罗里硅土柱层析-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方法(Florisil柱层析-GC-FI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检测方法。采用添加回收率实验,比较了两种方法对花生仁中3种主要的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辐解产生的6种碳氢化合物1-十四烯(1-C14∶1)、正十五烷(C15∶0)、1-十六烯(1-C16∶1)、正十七烷(C17∶0)、1,7-十六二烯(1,7-C16∶2)和8-十七烯(8-C17∶1)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lorisil柱层析-GC-FID法更适合于碳氢化合物的定量分析,6种碳氢化合物的添加回收率为84%~119%,RSD为1.1%~7.5%,但方法的前处理过程较复杂。HS-SPME-GC-MS法操作简便,能对花生仁中的标识性碳氢化合物进行准确快速的定性分析,但6种碳氢化合物的回收率较低,而RSD值较高。研究表明,1,7-C16∶2和8-C17∶1是辐照花生仁形成的特异性辐解产物,其中1,7-C16∶2浓度增加最为显著,是鉴定辐照花生的最佳标识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标识物 气相色谱(GC) 花生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碳氢化合物在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书平 苏翠翠 +3 位作者 朱雅君 张凯 朱坚 叶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0,125,共5页
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是进境木材及木质包装中常见的检疫性害虫,由于墨天牛属近缘种之间的幼虫形态相似,形态鉴定资料不完整,对低龄幼虫的鉴定尤其困难。为了鉴定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是进境木材及木质包装中常见的检疫性害虫,由于墨天牛属近缘种之间的幼虫形态相似,形态鉴定资料不完整,对低龄幼虫的鉴定尤其困难。为了鉴定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幼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经NIST数据库检索,并与标准图谱比较,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幼虫表皮中的主要碳氢化合物由C24~C44的直链或支链、饱和及不饱和的长链烃类组成。云杉大墨天牛幼虫表皮有9种碳氢化合物,而云杉小墨天牛幼虫表皮有8种碳氢化合物,其中6种碳氢化合物为两种昆虫共有,但在含量上有差异。云杉大墨天牛特有的成分为正二十四烷、正三十六烷、正四十四烷,而云杉小墨天牛特有的成分为2-甲基-二十六烷、9-二十六碳烯。这些特有表皮碳氢化合物可用于近缘种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的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大墨天牛 云杉小墨天牛 表皮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HC分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剑飞 刘黎萍 孙立军 《公路工程》 201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世界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汽车尾气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尾气治理方面除了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发动机性能、采用机外净化技术之外,近年来具体催化分解有害气体效果的纳米二氧化钛也逐渐被应用于... 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世界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汽车尾气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尾气治理方面除了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发动机性能、采用机外净化技术之外,近年来具体催化分解有害气体效果的纳米二氧化钛也逐渐被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之中。本研究针对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对尾气中碳氢化合物HC的分解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同时评价了其在室内、室外自然条件和紫外光辐照下的尾气分解效果,并对影响其分解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对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具有显著的分解效果,但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其分解效果是不一样的;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其催化分解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化合物 纳米二氧化钛 催化分解 紫外线强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化合物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晏刚 马贞俊 吴业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6,共6页
针对碳氢化合物作为替代制冷剂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具体分析了它的环保性、安全性、相关标准、循环特性、传热特性和已经应用的制冷装置情况。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作为制冷剂具有很好的热物理特性GWP值 ,在采取必要的防范... 针对碳氢化合物作为替代制冷剂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具体分析了它的环保性、安全性、相关标准、循环特性、传热特性和已经应用的制冷装置情况。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作为制冷剂具有很好的热物理特性GWP值 ,在采取必要的防范其燃烧后 ,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冷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制冷空调领域 制冷剂 热物理特性 GW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C-MS检测辐照猪肉中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涛 林琼 +4 位作者 王志东 高美须 李淑荣 朱捷 周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6-179,共4页
为建立我国含脂食品辐照鉴定方法提供技术支持,以^(60)Co-γ射线为辐照源,采用不同剂量(1、3、5、7kGy)辐照猪肉,对辐照后的猪肉进行索氏提取脂肪,固相萃取净化所提油脂,去除其中的色素和脂肪。氮气吹干碳氢化合物滤液,并用正己烷定容到... 为建立我国含脂食品辐照鉴定方法提供技术支持,以^(60)Co-γ射线为辐照源,采用不同剂量(1、3、5、7kGy)辐照猪肉,对辐照后的猪肉进行索氏提取脂肪,固相萃取净化所提油脂,去除其中的色素和脂肪。氮气吹干碳氢化合物滤液,并用正己烷定容到1mL。用GC-MS检测收集液中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辐照后猪肉中的碳氢化合物的种类比辐照之前多了两种,它们分别为C16:2和C17:1,而且它们的峰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另外,空白样品中各种脂肪酸含量的高低对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猪肉 挥发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