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水灰比水泥基材料早期塑性收缩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佃超 鲁正 +2 位作者 王远航 谭淇航 朱黎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8,共8页
为研究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发展机制,探究不同的减缩抑制剂对混凝土收缩及裂缝发展的控制效果,分析水泥净浆的裂缝发展状态及主应变变化规律,分别选用再生混凝土微粉、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氧化镁基膨胀剂、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入材料,按照... 为研究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发展机制,探究不同的减缩抑制剂对混凝土收缩及裂缝发展的控制效果,分析水泥净浆的裂缝发展状态及主应变变化规律,分别选用再生混凝土微粉、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氧化镁基膨胀剂、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入材料,按照相应配合比拌合水泥净浆;通过二维非接触数字图像方法(2D-DIC)研究了不同净浆的收缩裂缝发展历程,定量评价了不同工况下试件中线位置最大主应变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掺料作用下的裂缝开展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对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的裂缝发展影响不同;掺入再生混凝土微粉与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均能有效抑制水泥净浆的早期塑性收缩,碳化后的再生混凝土微粉较普通再生混凝土微粉能够进一步提升水泥净浆的收缩控制效果,裂缝出现时间延迟了10 min;加入聚乙烯纤维可有效提高塑性开裂的发展时间并减少裂缝的开展宽度;随着浇筑时间的增加,最大主应变逐渐增大,在4.5 h后达到0.03380;不同掺加剂对主应变的发展趋势影响各不相同,掺入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工况下最大主应变在4.5 h时为0.02795,能够使塑性最大主应变降低17.30%;无掺加剂的水泥净浆中裂缝往往呈现主裂缝贯通、其余裂缝分散分布的特征;掺入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的情况下,裂缝之间的连接性增强,表明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的掺入有效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塑性开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收缩 数字图像 水泥净浆 碳化再生混凝土微粉 裂缝分布 最大主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