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界面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秋义 李倩倩 +1 位作者 岳公冰 郭远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9-636,共8页
目的研究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及宽度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揭示碳化反应对再生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显微硬度仪来测量碳化前后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的显微硬度.结果强度等级相同的再生混凝土,经28 d碳化后,老骨料-新... 目的研究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及宽度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揭示碳化反应对再生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显微硬度仪来测量碳化前后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的显微硬度.结果强度等级相同的再生混凝土,经28 d碳化后,老骨料-新浆体界面处显微硬度值增大,界面过渡区宽度不同程度减小;老浆体-新浆体界面的显微硬度有所增大,过渡区宽度略有减小;老骨料-老浆体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与老骨料-新浆体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结论碳化反应能够提高再生混凝土中水泥浆体和界面过渡区的密实程度和显微硬度;强度等级相同的再生混凝土,界面孔隙率的大小以及碳化作用对老骨料-新浆体界面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老骨料-老浆体界面,对老浆体-新浆体界面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显微硬度 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地区干燥气候和碳化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余红发 孙伟 +1 位作者 鄢良慧 武卫锋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28-31,共4页
 研究了干燥气候和碳化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0%RH和50%RH条件下的养护,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且严重降低了其抗冻性和抗卤水冻蚀性,碳化作用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卤水冻蚀性。干燥环境养护混...  研究了干燥气候和碳化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0%RH和50%RH条件下的养护,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且严重降低了其抗冻性和抗卤水冻蚀性,碳化作用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卤水冻蚀性。干燥环境养护混凝土的冻融寿命只有标准养护的12%~24%,在内蒙古盐湖卤水中,其腐蚀—冻融寿命仅达到标准养护的31%~76%。当混凝土碳化以后,其腐蚀—冻融寿命比碳化前延长了7~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干燥气候 碳化作用 耐久性 冻融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常成功 文静 +3 位作者 董金美 郑卫新 阎峰云 肖学英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5,共5页
为揭示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压力试验机,对室内养护5 a龄期的镁质胶凝材料净浆试样和30 a龄期的镁质胶凝材料房梁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的微观... 为揭示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压力试验机,对室内养护5 a龄期的镁质胶凝材料净浆试样和30 a龄期的镁质胶凝材料房梁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影响较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表及里渗入镁质胶凝材料中,在二氧化碳渗入的过程中引起镁质胶凝材料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的变化。镁质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主要由针棒状、多孔状向块状转变,物相由5·1·8[5Mg(OH)_(2)·MgCl_(2)·8H_(2)O]相经2·1·1·6[2MgCO_(3)·Mg(OH)_(2)·MgCl_(2)·6H_(2)O]相最终转化为稳定的水菱镁矿和菱镁矿。由于碳化作用,镁质胶凝材料5 a龄期的抗压强度相比1 a龄期下降了22.1 MPa。因此,需要采用隔离方法处理镁质胶凝材料,以减少其碳化作用,延长其使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胶凝材料 碳化作用 微观形貌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作用对水泥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凯 章定文 曹智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17-120,共4页
采用人工配制铅污染土的方法制备不同水泥掺量和不同铅浓度的土样,开展碳化前后水泥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的渗透试验,并分析试样的宏观渗透系数和微观孔隙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增加会降低试样的渗透系数;水泥掺量为... 采用人工配制铅污染土的方法制备不同水泥掺量和不同铅浓度的土样,开展碳化前后水泥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的渗透试验,并分析试样的宏观渗透系数和微观孔隙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增加会降低试样的渗透系数;水泥掺量为7.5%时,碳化作用下渗透系数提高;水泥掺量为15%时,碳化作用下渗透系数降低。铅浓度越高,试样的渗透系数越高,而碳化作用又会增大试样的渗透系数。水泥掺量增加会显著降低试样的孔隙率;碳化作用使得试样中孔径小于0.1μm的孔隙增多,大于0.1μm的孔隙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稳定化 碳化作用 渗透特性 孔隙结构 铅污染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防碳化作用界面剂的配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群 马峰 +1 位作者 曹洪亮 袁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9-141,144,共4页
在水泥净浆的基础上添加减水剂、减缩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以及掺入粉煤灰、硅灰、混合掺合料(粉煤灰+硅灰)等成分配制出多种界面剂,然后在人工快速碳化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涂抹界面剂混凝土试块的碳化深度变化规律,确定了防碳化效果最好... 在水泥净浆的基础上添加减水剂、减缩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以及掺入粉煤灰、硅灰、混合掺合料(粉煤灰+硅灰)等成分配制出多种界面剂,然后在人工快速碳化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涂抹界面剂混凝土试块的碳化深度变化规律,确定了防碳化效果最好的三种界面剂配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老混凝土黏结 界面剂 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程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冀彩云 宋佳雨 刘元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6,共4页
考察了在碳化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RATIC)内部钢筋的锈蚀程度。设计了3组再生保温钢筋混凝土构件。在3组试件分别经过28、56、90 d的碳化作用之后,分别对其劈裂面喷涂酚酞试剂研究其碳化深度;之后在无损的状态下采用半电位法测量分析... 考察了在碳化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RATIC)内部钢筋的锈蚀程度。设计了3组再生保温钢筋混凝土构件。在3组试件分别经过28、56、90 d的碳化作用之后,分别对其劈裂面喷涂酚酞试剂研究其碳化深度;之后在无损的状态下采用半电位法测量分析试件内部钢筋的腐蚀区域所占百分比;最后用盐酸洗涤试件内部钢筋,计算钢筋失重率,定量的分析试件内部钢筋受腐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RATIC的碳化深度也逐渐加深,当碳化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的时候,钢筋附近混凝土p H值下降,锈蚀速度也逐渐加快;RATIC试件内部钢筋的腐蚀活动所占区域也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大,但试件内部钢筋的质量失重率较低,受腐蚀程度较浅。即RATIC对试件内部钢筋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保温混凝土 碳化作用 半电位法 化深度 钢筋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下郑州商城遗址土改性性能研究
7
作者 岳建伟 肖雅娟 +2 位作者 赵丽敏 孔庆梅 苏慧聪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151,共10页
基于二氧化碳的碳化作用,选取郑州商城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梯递进”土遗址改性方法,添加甲基硅酸钠改性遗址土,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遗址安全性能,探讨商城遗址土的改性性能。结果表明:甲基硅酸钠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耐崩解... 基于二氧化碳的碳化作用,选取郑州商城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梯递进”土遗址改性方法,添加甲基硅酸钠改性遗址土,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遗址安全性能,探讨商城遗址土的改性性能。结果表明:甲基硅酸钠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耐崩解性,3%浓度甲基硅酸钠和碳化2 h改性土的抗剪强度最大,3%浓度甲基硅酸钠和碳化3 h改性土的耐崩解性能最好;甲基硅酸钠采用“阶梯递进”滴渗法处理后,土样的渗透深度达4 cm以上,且试样表面不出现裂纹、不发生坍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甲基硅酸钠碳化反应物聚硅氧烷膜附着在颗粒表面,改变了颗粒表面水张力的方向,提高了土体的耐崩解性;其产物聚硅醚填充了土颗粒孔隙,使改性土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ABAQUS软件计算发现高含水率下商城遗址修复时的安全系数为1.12,甲基硅酸钠改性后安全系数提高到1.9。研究结果可为开展“阶梯递进”大体积土遗址改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城遗址 碳化作用 力学性能 水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l2,Na2SO4复合腐蚀与弯曲荷载作用对碳化混凝土的抗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麻海燕 燕坤 +1 位作者 黄东升 杨礼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在未加载与加载条件下,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快速碳化28 d后的粉煤灰混凝土(FAC)、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HCMC)和绿色高耐久性混凝土(GHDC)在水和5%MgCl2+5%Na2SO4复合溶液中的抗冻性。结果表明,碳化FAC和碳化HCMC的抗冻性与冻融介质的化... 在未加载与加载条件下,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快速碳化28 d后的粉煤灰混凝土(FAC)、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HCMC)和绿色高耐久性混凝土(GHDC)在水和5%MgCl2+5%Na2SO4复合溶液中的抗冻性。结果表明,碳化FAC和碳化HCMC的抗冻性与冻融介质的化学成分存在密切的关系,氯盐、镁盐和硫酸盐腐蚀对碳化FAC的冻融破坏存在叠加效应;镁盐和硫酸盐腐蚀能够缓解NaCl对碳化HCMC的冻融破坏,而NaCl腐蚀则能加速镁盐和硫酸盐对碳化HCMC的冻融破坏作用;NaCl的冰点降低作用能大大缓解碳化GHDC在腐蚀溶液中的冻融破坏,即使在镁盐和硫酸盐溶液中混有NaCl成分,也能够明显地提高碳化GHDC的抗冻性。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在(MgCl2+Na2SO4)复合溶液的冻融条件下,碳化显著降低了FAC和HCMC的耐久性,施加弯曲荷载使其耐久性进一步劣化,但GHDC的耐久性则不受碳化作用和外部弯曲荷载的影响。因此,GHDC即使发生了严重的碳化,在(MgCl2+Na2SO4)复合溶液、弯曲荷载和冻融循环及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仍然具有非常高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作用 抗冻性 复合溶液 弯曲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碳化和冻融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吕丹丹 刘元珍 +1 位作者 李珠 乔稳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129,133,共4页
作为无机保温材料的典型代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在围护结构外保温上的应用迅速增加。通过选定其最优配合比,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室内快速碳化和冻融试验,并测定其在单一作用及两者耦合作用下的抗压强度,揭示保温砂浆的劣化和损伤机理... 作为无机保温材料的典型代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在围护结构外保温上的应用迅速增加。通过选定其最优配合比,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室内快速碳化和冻融试验,并测定其在单一作用及两者耦合作用下的抗压强度,揭示保温砂浆的劣化和损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碳化对保温砂浆的密实性有加强作用,并会提高其抗压强度,而冻融循环则降低了保温砂浆的抗压强度,运用回归分析法确定了单一作用及耦合作用下的抗压强度和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从而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设计和寿命评估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碳化作用 冻融循环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碳化深度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智国 章定文 +1 位作者 彭之晟 吕美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1-639,共9页
为评价碳化作用下固化/稳定化的耐久性,人工配制铅污染土,采用水泥固化后进行加速碳化试验,分析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碳化深度和CO_(2)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碳化深度的预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碳化深度与碳化时间平... 为评价碳化作用下固化/稳定化的耐久性,人工配制铅污染土,采用水泥固化后进行加速碳化试验,分析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碳化深度和CO_(2)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碳化深度的预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碳化深度与碳化时间平方根成线性关系;碳化系数随干密度、含水率或水泥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铅质量分数增加略有增大;CO_(2)扩散系数随孔隙比或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随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非饱和土气体渗透模型,得到CO_(2)扩散系数与气隙率的幂函数经验关系,水泥固化土的气隙率介于0.04~0.36之间,孔隙曲折度参数为1.0.联合CO_(2)扩散系数经验公式和Papadakis碳化模型,可预测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碳化深度,据此可评价碳化作用下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作用 固化/稳定化 化深度 CO_(2)扩散系数 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碳化机理及碳化度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晨 曹智国 章定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37,共9页
为了探究水泥固化处理重金属污染场地在碳化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变规律及碳化度表征指标,选取典型加速碳化7 d后的铅污染土试样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碳化作用对矿物成分、铅的赋存形态、孔隙分... 为了探究水泥固化处理重金属污染场地在碳化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变规律及碳化度表征指标,选取典型加速碳化7 d后的铅污染土试样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碳化作用对矿物成分、铅的赋存形态、孔隙分布特征及孔隙溶液pH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重金属污染土中Pb主要以硅酸盐、氢氧化物等化学沉淀的形式被固定;碳化作用下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和水化硅酸钙逐渐转化为摩尔体积更大的CaCO3和含硅凝胶,导致固化土总孔隙体积减小;固化污染土碳化度随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碳化部分的碳化度介于24%~28%之间,未碳化部分的碳化度介于0~3%之间;碳化度与孔隙溶液pH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测量孔隙溶液pH值可间接评价水泥固化铅污染黏性土的碳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稳定化 铅污染黏性土 碳化作用 微观机理 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路径映射的混凝土碳化细观模拟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越 阮欣 尹志逸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对碳化作用细观求解方法进行梳理改进,利用传输和反应过程状态变化的路径依赖特点,规避了传统方法大规模矩阵求解,提出了基于扩散路径映射的碳化细观模拟方法。方法基于Dijkstra路径算法对界面层影响进行修正,建立水泥浆体扩散路径算法... 对碳化作用细观求解方法进行梳理改进,利用传输和反应过程状态变化的路径依赖特点,规避了传统方法大规模矩阵求解,提出了基于扩散路径映射的碳化细观模拟方法。方法基于Dijkstra路径算法对界面层影响进行修正,建立水泥浆体扩散路径算法,得到环境表面到水泥浆体的最短路径网络;通过水泥浆体代理模型,模拟水化反应、碳化反应以及材料孔隙率变化的耦合碳化过程,得到关键指标(氢氧化钙浓度)沿扩散路径的时变分布;最终依据相同的扩散路径长度进行结果映射,实现碳化作用中关键物质浓度随时间空间分布的高效精准预测。通过材料试验对比校验,扩散路径映射方法模拟结果能够准确反应混凝土碳化深度范围;与传统偏微分求解方法对比,扩散路径映射方法能够在细观尺度精准模拟关键物质空间分布情况,且求解效率提升20倍以上,存储空间需求降低为偏微分求解的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作用 细观数值模拟 扩散路径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三种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7
13
作者 白洁冰 徐兴良 +3 位作者 宋明华 何永涛 蒋婧 石培礼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5-859,共5页
选取了海北高寒草甸、那曲高寒草原和当雄高寒湿地3种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在实验室内进行可控温度下的碳矿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矿化在不同高寒草地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选取了海北高寒草甸、那曲高寒草原和当雄高寒湿地3种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在实验室内进行可控温度下的碳矿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矿化在不同高寒草地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较低的温度下,高寒湿地土壤的碳矿化速率显著低于高寒草甸土壤,而温度在15℃左右时,高寒湿地土的碳矿化速率略高于高寒草甸土壤,当温度处于较高的水平时(〉20℃),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速率远高于高寒草甸土壤,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的Q10显著大于高寒草甸。无论是低温还是较高的温度,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速率最低,数值范围也最窄。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均受温度的显著影响(P≤0.05),其速率均跟温度呈现一级指数函数方程关系,而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速率与温度间未呈现明显的函数关系,但不同温度间的土壤碳矿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氮素输入对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促进了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作用 氮素输入 温度 高寒草地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盐冻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董伟 王雪松 +2 位作者 计亚静 王栋 薛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3-630,637,共9页
为评估风积沙混凝土碳化-盐冻作用后的耐久性能,以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为指标,分析碳化作用对风积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与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碳化-盐冻后其内部结构和孔结构变化特征,采用Wiene... 为评估风积沙混凝土碳化-盐冻作用后的耐久性能,以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为指标,分析碳化作用对风积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与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碳化-盐冻后其内部结构和孔结构变化特征,采用Wiener随机过程概率分布预测碳化作用后风积沙混凝土盐冻循环寿命.结果表明:碳化作用提高了混凝土强度,且使得盐冻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率增加,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无害孔与有害孔的比值反应了混凝土内部结构损伤特征;相对动弹性模量对混凝土盐冻环境最敏感,碳化28 d混凝土经受372次盐冻循环后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碳化作用 Wiener随机过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干湿循环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氯离子传输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伟 周梦虎 +3 位作者 王雪松 杭美艳 薛刚 王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盐湖分布,加之冬季除冰盐的使用,使这种环境下混凝土工程的气液交换区经常受到干湿循环和碳化的双重作用,这部分混凝土比一般环境下的混凝土更容易发生钢筋锈蚀。进行了风积沙混凝土在干湿循环和碳化作用下氯离子侵... 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盐湖分布,加之冬季除冰盐的使用,使这种环境下混凝土工程的气液交换区经常受到干湿循环和碳化的双重作用,这部分混凝土比一般环境下的混凝土更容易发生钢筋锈蚀。进行了风积沙混凝土在干湿循环和碳化作用下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自由氯离子含量和分布规律、氯离子扩散系数以及时间依赖性与碳化时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风积沙混凝土在碳化和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的传输规律。结果表明:碳化作用阻碍了氯离子向内部的迁移速度,且碳化时间越长氯离子扩散系数越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起到了积极作用;干湿循环作用前期加速了氯离子侵入,中后期由于形成的盐结晶填充了孔隙,增大了混凝土的密实度,阻碍了氯离子继续向内侵蚀,但结晶应力产生的裂缝却使表层氯离子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碳化作用 干湿循环 自由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扩散系数 时间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劣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彦清 马亚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3-2868,共6页
为研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劣化规律,以碎石、水泥、粉煤灰、中砂与自来水为原材料,制备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在碳化与干湿循环等环境作用下,利用万能压力试验机,展开试件强度劣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未超过30%(包含30%)... 为研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劣化规律,以碎石、水泥、粉煤灰、中砂与自来水为原材料,制备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在碳化与干湿循环等环境作用下,利用万能压力试验机,展开试件强度劣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未超过30%(包含30%)时,试件抗压强度未出现劣化现象;粉煤灰掺量超过30%时,粉煤灰掺量越多,试件抗压强度劣化程度越大。龄期延长,各试件抗压强度均有所提升;增加粉煤灰掺量,会提升试件劈拉强度的劣化程度;延长龄期,会减缓试件劈拉强度的劣化速度。增加水胶比含量,导致试件劈拉、抗压强度劣化程度提升;碳化作用下,试件抗压及劈拉强度有所提升,碳化时间为13 d时,试件抗压及劈拉强度达到峰值;干湿循环作用下,试件的抗压及劈拉强度均会出现劣化情况,粉煤灰掺量为30%时,试件的抗压及劈拉强度均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强度劣化 碳化作用 干湿循环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龄期混凝土材料损伤与静/动态力学特性劣化机理研究现状
17
作者 李超 李干 +2 位作者 岳松林 谭仪忠 李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6,共6页
随服役年限的增长,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了工程失效的主要原因。总结了长龄期混凝土损伤机理及耐久性影响因素,包括碳化作用、冻融作用、多类型腐蚀介质作用以及多因素耦合作用;概括了耐久性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材料静/动... 随服役年限的增长,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了工程失效的主要原因。总结了长龄期混凝土损伤机理及耐久性影响因素,包括碳化作用、冻融作用、多类型腐蚀介质作用以及多因素耦合作用;概括了耐久性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材料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最后展望了混凝土耐久性未来研究的侧重点,即加强现代混凝土劣化机理研究、加强原材料组成变化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以及填补长龄期混凝土在中/高应变率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劣化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龄期混凝土 碳化作用 冻融作用 腐蚀 多因素耦合 力学性能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ation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CO_(2) and excelle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n RAW 264.7 cell
18
作者 Wanping Zhang Yiting Gu +3 位作者 Xuyan Li Zhiyong Sun Chunhong Wei Dongmei Zhang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9-1297,共9页
Skin care products with carbonic acid(H_(2)CO_(3))have g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worldwide.However,the conversion of CO_(2) to H_(2)CO_(3) is not stable,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H_(2)CO_(3) on skin care has... Skin care products with carbonic acid(H_(2)CO_(3))have g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worldwide.However,the conversion of CO_(2) to H_(2)CO_(3) is not stable,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H_(2)CO_(3) on skin care has not been clearly proved.The hydration-dissolution behaviors of CO_(2)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pH,and pressure conditions.Moreover,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CO_(2) hydration transformation,the inflammatory effect of CO_(2) hydrate on macrophages(RAW 264.7)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eakened the hydration of CO_(2),and the increase in pH and pressure both promoted the water-phase transformation of CO_(2).When pH<6,CO_(2) reacts with water to generate H_(2)CO_(3).When pH was between 6-7,the prompt solution was a mixture of H_(2)CO_(3) and HCO_(3)^(-).When the pH was between 7-9,they mainly generated HCO_(3)^(-).And when pH>9,CO_(2) solubility mainly converts to CO_(3)^(2-).Besides,CO_(2) can inhibit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y RAW 264.7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p38 protein.CO_(2) hydrat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L-6,TNF-α,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inflammatory factor IL-10.Furthermore,the anti-inflammatory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_(2) hydration inhibited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 by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p38.The hydration-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O_(2) was investigated.This work revealed the anti-inflammatory bioeffect of CO_(2) hydrate,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support for CO_(2) skin care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hydration transformati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skin c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隧道结构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旭朋 袁勇 翁其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145,149,共3页
混凝土材料性能劣化是当前隧道结构维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既有隧道结构维护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了混凝土碳化和氯离子侵蚀这两种能够影响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并依据工程实践过程,给出了既有隧道结构中混凝土材料性能... 混凝土材料性能劣化是当前隧道结构维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既有隧道结构维护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了混凝土碳化和氯离子侵蚀这两种能够影响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并依据工程实践过程,给出了既有隧道结构中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材料 碳化作用 性能鉴定 既有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修复效应的封孔材料裂隙自愈合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司磊磊 师伟峰 +2 位作者 魏建平 刘勇 姚邦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97-4111,共15页
水泥基材料是煤矿井下最常用的注浆封孔材料,但是受应力扰动、水泥材料失水收缩等影响,传统水泥基材料容易形成再生裂隙,导致钻孔内瓦斯抽采率降低。为了减小再生裂隙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研发一种自修复水泥封孔材料,当注浆位置再次... 水泥基材料是煤矿井下最常用的注浆封孔材料,但是受应力扰动、水泥材料失水收缩等影响,传统水泥基材料容易形成再生裂隙,导致钻孔内瓦斯抽采率降低。为了减小再生裂隙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研发一种自修复水泥封孔材料,当注浆位置再次产生裂隙后可实现裂隙的自愈合。首先,通过裂隙自修复实验研究了自修复水泥在空气条件下的裂隙自修复性能,采用高倍测量显微镜记录裂隙在不同时间内的宽度变化规律,发现在自然空气条件下,自修复水泥在4 d内能够修复最大宽度为0.46 mm的裂隙,裂隙处生成大量白色矿物,14 d内修复物体积仍有明显增长。刮去修复产物后,仍有白色矿物生成。为进一步研究自修复产物的生成机理,通过SEM-EDS对比分析了自修复水泥以及不加修复剂的净水泥2种水泥水化7、21 d的微观形貌和微观元素分布,并通过XRD、拉曼光谱仪对比分析了2种水泥的物相信息。SEM-EDS结果显示,净水泥中针状物质和絮状物质相互交联,整体结构致密,而自修复水泥中分布大量多孔状物质,结构比较疏松。相较于净水泥,自修复水泥水化产物中C、Na、Al、Si四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明显较高。裂隙修复物表面分布大量排列紧密的长条状物质,主要元素组成为C、O、Na、Ca。XRD结果显示,和净水泥相比,自修复水泥中出现更多未水化硅酸三钙的衍射峰,相同水化时间,净水泥水化产物主要是氢氧化钙和钙矾石,而自修复水泥中出现了钠长石、沸石等铝硅酸盐矿物。裂隙修复物由沸石、钙霞石、硅灰石等多种硅酸盐矿物以及碳酸钙组成,其中碳酸钙的衍射峰数目最多。拉曼光谱结果显示,同净水泥相比,自修复水泥在2860~2960 cm^(-1)处具有明显拉曼谱峰,水化7 d,净水泥拉曼峰普遍尖锐,而自修复水泥拉曼峰明显更宽。净水泥中出现较多高强度氢氧化钙的拉曼峰,而自修复水泥中则出现更多CO_(3)^(2-)中C—O振动的拉曼峰,峰面积更大,由此可知自修复水泥更易和空气中CO_(2)反应发生碳化。水化21 d,2种水泥的拉曼峰都很尖锐,主要物相都是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而自修复水泥中还包括了大量未水化硅酸三钙。最终,分析了二次水化作用及碳化作用对裂隙自修复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推导了裂隙修复产物的生成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孔材料 自修复水泥 裂隙自修复 二次水化 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