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域私人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评估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子贤 邵超峰 陈珏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76-2085,共10页
私人电动汽车因具有较少碳排放,在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推动交通领域碳减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更准确地衡量私人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碳减排效果,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基于碳减排量和碳减排率的私人电动汽车碳减排核... 私人电动汽车因具有较少碳排放,在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推动交通领域碳减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更准确地衡量私人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碳减排效果,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基于碳减排量和碳减排率的私人电动汽车碳减排核算技术方法,并通过情景分析技术模拟我国不同省份私人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私人电动汽车在火力发电比例较低的13个省份具有较好的碳减排效果,减排率为34.69%~70.69%;在火力发电比例较高的18个省份减排效果则不太明显,减排率仅为3.20%~31.40%.②在私人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中低减排省份的燃料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为57.33%~80.91%,且随着该省份碳减排效果的改善而不断降低;受制于电池的生产,高减排省份私人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最主要的碳排放阶段为汽车材料周期.③从碳减排影响因素上看,汽车报废里程的增加对私人电动汽车碳减排量具有明显的正影响,但对碳减排率影响不大,碳减排效果较好的省份的碳减排量随报废里程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更明显;百公里电耗的升高和车质量的增加则使碳减排效果下降,在碳减排效果较差的省份百公里电耗水平对碳减排量和碳减排率均有更显著的影响.研究显示,私人电动汽车的推广在我国可以带来一定的碳减排效果,发电能源结构和车质量是影响碳减排效果的2个关键因素,不同省份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私人电动汽车推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生命周期评价 碳减排效果 影响因素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试点ETS的碳减排效果评估——基于分省高耗能工业子行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军 段茂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9-589,共11页
评估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碳减排效果的现有研究普遍存在处理组样本选取范围明显大于试点ETS实际覆盖范围的问题。因此,文中对研究样本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甄别:将2005—2017年各省的六大高耗能工业子行业中纳入试点企业的体量占... 评估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碳减排效果的现有研究普遍存在处理组样本选取范围明显大于试点ETS实际覆盖范围的问题。因此,文中对研究样本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甄别:将2005—2017年各省的六大高耗能工业子行业中纳入试点企业的体量占相应子行业体量60%及以上的工业子行业作为处理组,将非试点地区的工业子行业作为对照组。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分析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试点ETS在启动后不仅促进了处理组工业子行业碳排放绝对量的下降,还促进了其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说明试点ETS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果。工业子行业的总产值和人均总产值分别与其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呈现出一定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工业子行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盈利能力越强、面临的环境规制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碳减排。建议主管部门坚定依靠市场手段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尽快将更多行业纳入全国ETS;另外,应提高体系运行相关数据的公开力度,定期对体系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公布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权交易体系(ETS) 碳减排效果 双重差分 工业子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碳试点政策的减排效果及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德勇 李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24,共12页
论文对我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合理确定了政策实际发挥效果的起始点,利用案例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对低碳试点政策进行了评价,研究了低碳试点政策的减排机制,并考察了低碳试点政策与工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 论文对我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合理确定了政策实际发挥效果的起始点,利用案例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对低碳试点政策进行了评价,研究了低碳试点政策的减排机制,并考察了低碳试点政策与工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于辽宁、云南、重庆、天津、湖北和广东的碳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抑制陕西的碳排放增加趋势;低碳试点政策实现碳减排的机制主要在于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从微观层面来看,低破试点政策对工业企业具有成本控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碳减排效果评估 合成控制法 机制 企业经营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发展视角的碳减排国际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军 周利梅 《西部论坛》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认定碳排放历史责任、分配碳减排任务还存在诸多争议,使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充满变数。构建国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32个发达国家和17个发展中国家1971—2009年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认定碳排放历史责任、分配碳减排任务还存在诸多争议,使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充满变数。构建国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32个发达国家和17个发展中国家1971—2009年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碳排放的收入弹性系数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发达国家碳排放的收入弹性系数一直大于发展中国家,2005年后也没有严格履行碳减排义务;同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减排双重政策也没有造成产业非正常转移。从各国公平拥有经济发展权的角度来看,当前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硬性碳减排义务并不公平,应该用碳排放的收入弹性系数来评价各国碳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C曲线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权 国际合作机制 二氧化 义务 碳减排效果 京都议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E模型的最优碳税水平及碳税政策效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晓芸 雷雪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70,共9页
碳税作为全球主要碳定价机制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效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涵盖碳排放模块的CGE模型,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和税收情况,确定了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我国征收碳税的最优税率水平为30元/吨二氧化碳,... 碳税作为全球主要碳定价机制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效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涵盖碳排放模块的CGE模型,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和税收情况,确定了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我国征收碳税的最优税率水平为30元/吨二氧化碳,并设定了低中高及最优税率四种情景,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碳税税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耗、部门产出及碳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发现征收碳税虽然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但整体可控,且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征碳税提供了一定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税率 市场均衡 碳减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