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减排政策下的农机装备智能优化作业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航程 马忠辉 何舒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4,共5页
针对我国农机装备能源消耗过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多、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以太阳能自动灌溉系统为例,在碳减排政策下对其进行智能优化研究。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供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监测和显示系统、抽蓄水系统以及通讯系统。自动... 针对我国农机装备能源消耗过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多、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以太阳能自动灌溉系统为例,在碳减排政策下对其进行智能优化研究。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供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监测和显示系统、抽蓄水系统以及通讯系统。自动灌溉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且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组成和算法进行了设计。为了验证系统性能,对其进行了数据传输和自动灌溉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实现对灌溉的智能控制,且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可应用于其他农机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装备 智能优化作业 模糊控制器 太阳能供电装置 碳减排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减排政策下的班轮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钟铭 宋子豪 江伟祺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针对低碳背景下的班轮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问题,以周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无碳减排政策、碳限额、碳税、碳交易及碳补偿政策下的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研究各碳减排政策对... 针对低碳背景下的班轮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问题,以周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无碳减排政策、碳限额、碳税、碳交易及碳补偿政策下的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研究各碳减排政策对班轮公司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方案、利润及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探讨各减排政策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碳减排政策均使利润、碳排放量及平均航速下降,也均可通过设置合理的参数和策略以取得更明显的减排效果。对比发现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果较好,更有利于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航线配船 航速优化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 被引量:218
3
作者 石敏俊 袁永娜 +1 位作者 周晟吕 李娜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9,共11页
基于动态CGE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模型,根据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政策属性,设计了单一碳税、单一碳排放交易以及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的复合政策等不同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的减排效果、经济影响与减排成本.结果显示:1)碳税... 基于动态CGE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模型,根据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政策属性,设计了单一碳税、单一碳排放交易以及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的复合政策等不同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的减排效果、经济影响与减排成本.结果显示:1)碳税的GDP损失率最小,减排成本较低,但不能确保2020减排目标的实现;2)碳排放交易情景下机制覆盖行业承受的减排压力较大,受到的冲击过大,减排成本较高;3)碳排放交易与适度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一方面可以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使较为分散的排放源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降低机制覆盖行业的减排压力,减排成本适中,是较优的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放交易 税与交易相结合 动态CGE模型 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碳减排政策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 被引量:22
4
作者 程发新 袁猛 +1 位作者 孙立成 罗建强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3-496,共14页
为探究市场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碳减排政策交叉使用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运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方法,构建了复合碳减排政策下需求不确定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分析了网络各层的最优决策行为,并通过典型情景分别讨... 为探究市场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碳减排政策交叉使用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运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方法,构建了复合碳减排政策下需求不确定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分析了网络各层的最优决策行为,并通过典型情景分别讨论了碳限额、碳补贴对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碳补贴可实现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但它对消费者不利.同时,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对高、低碳补贴区间的确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碳减排政策 需求不确定 闭环供应链网络 均衡决策 变分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发电行业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金良 周秀秀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在碳减排和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发电行业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及碳减排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此以发电行业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权交易市场及电力市场间... 在碳减排和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发电行业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及碳减排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此以发电行业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权交易市场及电力市场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政策情景下,其对碳减排及电力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证书交易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火电发展存在抑制作用,且提高了上网电价;而发电权交易市场则能够缓解电价和碳价上涨,但会冲击绿色证书市场,导致绿色证书价格下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行业 碳减排政策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国正 安爽 白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降低碳排放,各国采取了各种碳减排的政策,包括碳税、碳关税等。一直以来,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以高污染、高耗能为主,碳减排政策将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世界以及中国碳减排政策的特点、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为降低碳排放,各国采取了各种碳减排的政策,包括碳税、碳关税等。一直以来,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以高污染、高耗能为主,碳减排政策将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世界以及中国碳减排政策的特点、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碳减排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减排将会使贸易规模短期增速有所下降,长期内不确定;出口商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应该推动企业转型,开始征收碳税,健全碳交易市场体系。企业也必须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完成企业生产升级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中国出口贸易 贸易规模 商品结构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政策与工业结构低碳升级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锴 齐绍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116,共15页
本文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针对碳减排政策与工业结构低碳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对政策的动态效应、政策间的协同效应与市场表现的调节效应等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类型碳减排政策(节能目标、新能源补贴... 本文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针对碳减排政策与工业结构低碳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对政策的动态效应、政策间的协同效应与市场表现的调节效应等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类型碳减排政策(节能目标、新能源补贴和碳市场)的影响效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节能目标政策更能显著推动工业结构低碳化升级,新能源补贴效果存在区域性和滞后性,碳市场表现不显著。第二,从动态效应看,目标约束自2006年之后对工业结构低碳升级做出了较为“稳定”的贡献,且政策的倒逼效应随时间在增强。第三,从政策间协同效应来看,没有发现任何积极的协同升级结果,可见中国碳减排政策的制订主体的确存在“单打独斗”的局面,缺乏协同性考量。第四,从市场表现的调节效应来看,新能源补贴政策对更高出口依赖度地区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两种政策的结构升级效应不依赖于市场表现。最后,本文在模型设定、并发事件等方面证实了基准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结构低升级 动态效应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政策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42
8
作者 赵立祥 汤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2,172,共8页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基于行政的命令控制手段,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以及基于价格控制的碳税。文章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命令控制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为判断哪个政策更适合...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基于行政的命令控制手段,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以及基于价格控制的碳税。文章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命令控制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为判断哪个政策更适合在中国未来使用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的表现最为优秀,碳税表现良好,命令控制手段的结果不太理想。最后,结合PMC指数模型的具体指标对碳减排政策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PMC指数模型 文本挖掘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碳减排政策选择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63,共9页
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协议依然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政策,但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寻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政治合作机制短期内难以实现。寻求合理的经济性政策工具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协议依然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政策,但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寻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政治合作机制短期内难以实现。寻求合理的经济性政策工具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其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具的碳税与数量工具的排放交易、联合履约与清洁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会议 气候变化 碳减排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政策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STIRPAT拓展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玲 李小军 彭剑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49-53,共5页
利用中国30个省份(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将碳减排政策引入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碳减排政策对碳排放的政策约束力、时效性。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碳减排政策对碳排放的直接约束力和时效性作用有限,就区域范... 利用中国30个省份(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将碳减排政策引入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碳减排政策对碳排放的政策约束力、时效性。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碳减排政策对碳排放的直接约束力和时效性作用有限,就区域范围而言,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政策长期约束力和时效性影响程度高于中部、东部地区。针对碳减排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提出差异化碳减排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STIRPAT拓展模型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政策对地区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曹庆仁 周思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7,24,共6页
把握碳减排政策工具的使用,厘清碳减排政策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对于推进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低碳发展至关重要。以2005—2016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层面选取四个维度构建省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 把握碳减排政策工具的使用,厘清碳减排政策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对于推进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低碳发展至关重要。以2005—2016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层面选取四个维度构建省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不同类型碳减排政策工具对地区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命令控制型碳减排政策不利于地区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其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力低于环境治理成本增加的影响力,市场激励型碳减排政策则有助于提升地区低碳竞争力。因此,政府应不断丰富市场型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以较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的同时有效提升地区低碳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竞争力 熵值法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政策、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双支柱”调控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小文 项后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155,共10页
碳减排政策会影响经济发展路径,可能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评估与防范低碳转型下的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文中将碳减排政策和银行系统性风险内生化纳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包含环境政策-宏观经济... 碳减排政策会影响经济发展路径,可能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评估与防范低碳转型下的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文中将碳减排政策和银行系统性风险内生化纳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包含环境政策-宏观经济-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研究总量控制、强度标准与碳税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以及“双支柱”政策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①影响机制方面,减排政策会抑制企业生产活动,降低企业的信贷需求;也会引起居民存款下降,减少银行的信贷供给。即同时恶化银行资产与负债,引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可能出现转型风险。②长期影响方面,若碳强度下降20%,减排政策会引起居民存款规模下降4.9%,企业贷款规模下降5.9%,银行资本下降17.9%,最终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11.79%;而当碳强度下降40%时,经济和金融变量的下降程度更大,呈现非线性递增变化。③短期影响方面,减排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能降低产出、银行信贷与资本充足率等变量的波动。技术冲击下,三大减排政策的效果无明显差异;能源价格冲击下,总量和强度政策的稳定效果要显著优于碳税政策;社会福利损失分析发现,总量控制政策的效果最优、强度政策次之、碳税政策的效果最弱。④风险防控方面,盯住转型风险的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双支柱”政策均能有效缓解减排政策引起的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双支柱”调控效果更加有效。这意味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构建以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为主导的“双控”低碳政策体系。同时,在“双碳”工作中必须坚持树立底线思维,预防转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金融风险 “双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行业DSGE模型的中国碳减排政策效应 被引量:20
13
作者 丁冠群 王铮 孙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0,共12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低碳减排进入新的阶段,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包括各个行业的行业政策都在推行各种低碳减排政策,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动态分析碳减排政策的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为此,构建一个包含环境外部性...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低碳减排进入新的阶段,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包括各个行业的行业政策都在推行各种低碳减排政策,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动态分析碳减排政策的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为此,构建一个包含环境外部性和碳减排政策的多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许可证交易和碳税两种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税收政策和减排政策调整冲击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排放的动态效应。模拟发现:许可证交易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效应,覆盖行业企业减排率上升,排放下降,而未覆盖行业排放随产出上升而上升,而在碳税政策情景下,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政府采用盯住总排放波动的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冲击带来的福利损失,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能够减少相应的福利损失。建议政府有效地权衡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造成大的负面经济影响的前提下,加大减排政策力度,推广和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尽快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制定碳减排政策时,考虑碳减排政策收入的返还机制,配以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缓和减排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根据排放水平顺周期地动态调整碳减排政策的强度,适当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行业DSGE模型 碳减排政策 许可证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懿 江晶晶 刘春华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55,共24页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刻画了商业银行的动态运行机制,研究了七类碳减排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七类政策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通过资本金动态调整机制影响商业银行...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刻画了商业银行的动态运行机制,研究了七类碳减排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七类政策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通过资本金动态调整机制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脉冲响应结果表明,七类政策均有效激励了绿色企业、约束了棕色企业,促进了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惩罚性碳减排政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风险,需谨慎使用;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的绿色信贷贴息和棕色信贷罚息政策,影响程度远超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碳排放补贴和碳税政策,需小幅度渐进使用;各项碳减排政策需互相配合,一方面促进碳排放量降低,另一方面防止经济收缩和商业银行风险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绿色金融 金融加速器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冲击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影响机制与福利效应
15
作者 韩庆潇 李晓彤 关健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0,共15页
短期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碳减排政策,这必然对既有货币政策目标带来外部冲击,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碳减排政策带来的影响,将减排目标纳入货币政策框架,通过与减排政策的有效协调搭配,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减排的... 短期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碳减排政策,这必然对既有货币政策目标带来外部冲击,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碳减排政策带来的影响,将减排目标纳入货币政策框架,通过与减排政策的有效协调搭配,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减排的平衡。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符合中国现实的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E-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不同碳减排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总量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碳减排政策的协调配合方式,明确推动碳减排方面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三种碳减排政策皆能实现碳减排目标,但因政策作用机制不同,碳交易、征收碳税、企业限产三种情景下的社会福利水平依次递减,且均不及政策实施之前。第二,只有在碳交易政策情景下,才存在总量货币政策与碳减排政策的最优组合,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减排的平衡。第三,在企业限产、征收碳税、碳交易三种碳减排政策下,皆存在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碳减排政策的最优组合。综上可知,存在总量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碳减排政策搭配的最优组合,能够在降低外部冲击和提升福利水平的同时,兼顾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与绿色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总量货币政策 结构性货币政策 福利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碳减排的经济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友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区域碳减排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关于区域碳减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和长足的进展。其中,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客观地评价了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历史贡献、它们影响力的区域差异,... 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区域碳减排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关于区域碳减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和长足的进展。其中,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客观地评价了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历史贡献、它们影响力的区域差异,并且明确了未来区域碳减排的方向和途径。对区域间碳排放交互影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区域碳排放格局的理解,更为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区域碳减排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揭示了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结论是科学制定政策措施改善区域碳排放效率并促进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基础。关于区域碳减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减排的市场化机制,其中又以碳交易和碳税为主,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不过,在区域碳减排研究领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除了分地区、分行业的碳排放估计等基础数据方面的问题外,至少还有如下两个领域的研究亟待深化。一方面,供给视角下的区域碳排放交互影响研究不足,另一方面,在有关区域碳减排政策影响及其优化研究中,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因素分解 隐含 放效率 碳减排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供应链碳减排投资与补货决策集成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彩虹 刘爱君 汤中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3-39,共7页
文章基于无碳政策、碳税和碳限额三种情形的碳减排投资和补货决策集成优化模型,运用模拟方法,分析了碳税税率和碳限额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严厉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用。无论是在碳税还是碳限额政策下,经济效用和... 文章基于无碳政策、碳税和碳限额三种情形的碳减排投资和补货决策集成优化模型,运用模拟方法,分析了碳税税率和碳限额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严厉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用。无论是在碳税还是碳限额政策下,经济效用和社会福利都不能同时达到最优,二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冲突。同时,供应链上存在着利润分配的不协调性。文章还剖析了碳减排政策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政府碳减排政策的制定、企业碳减排技术投资以及供应链运作等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供应链 投资 碳减排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港口降碳路径演化博弈分析
18
作者 刘翠莲 刘娜 +1 位作者 梁晶 王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针对当前港口企业降碳难题,采用前景理论修正后的演化博弈方法,构建地方政府和港口企业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比研究中央政府制定不同碳减排政策时地方政府与港口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表明:在无政策制定... 针对当前港口企业降碳难题,采用前景理论修正后的演化博弈方法,构建地方政府和港口企业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比研究中央政府制定不同碳减排政策时地方政府与港口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表明:在无政策制定、碳补贴和碳惩罚组合、碳补贴和碳交易组合3种碳减排政策下,碳补贴和碳交易的组合政策更利于推动港口企业积极降碳;当港口企业积极降碳获得的主观感知收益与碳交易感知收益之和,高于消极降碳的主观感知收益与碳交易感知损失之和时,港口企业会自发积极降碳;与提高地方政府对港口企业降碳成本的补贴力度相比,设置较高的碳交易价格会进一步推动港口企业积极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前景理论 演化博弈 港口降 碳减排政策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价冲击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傅京燕 冯会芳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共11页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规制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低碳行业还是高碳行业,碳减排政策都有助于提升产出水平,但对这两类行业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其中高碳行业在受到碳价冲击时会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水平,以替代原有的能源要素需求;而低碳行业并没有显著减少对能源要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价格 制造业成本 行业异质性 要素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
20
《当代水产》 2022年第1期26-26,共1页
韩国海洋水产部发布"海洋水产领域2050碳中和方案"2021年12月16日讯,为顺利履行2050碳中和方案,切实减少海运和水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韩国海洋水产部2021年12月16日发表"海洋水产领域2050碳中和方案",制定... 韩国海洋水产部发布"海洋水产领域2050碳中和方案"2021年12月16日讯,为顺利履行2050碳中和方案,切实减少海运和水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韩国海洋水产部2021年12月16日发表"海洋水产领域2050碳中和方案",制定了包含推进海洋水产领域碳减排政策方向的"2050碳中和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产 中和 水产业 碳减排政策 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