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哥本哈根时代对中国减排承诺的认识
被引量:
3
1
作者
钟红霞
从荣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终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显示出其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显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这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终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显示出其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显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这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相比较碳减排承诺而言,中国更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碳减排机制设计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会议
中国
碳减排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2020—2100年碳排放预测研究
被引量:
32
2
作者
张帆
徐宁
吴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691-9704,共14页
碳排放和减碳经济代价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中国政府做出的关于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未来长时间序列碳排放的情景预测具有切实意义。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
碳排放和减碳经济代价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中国政府做出的关于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未来长时间序列碳排放的情景预测具有切实意义。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评估了人口、经济和受教育程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比历史数据并验证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的设定和模型参数,预测了5种情景下中国2020年至2100年的碳排放轨迹及经济代价。结果表明:(1)考虑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SSP3情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佳情景,在此情景下,中国有望提前三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2)SSP3情景可使中国年度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处于相对其他四种情景的最低值,但需要付出累积GDP下降5.49%至8.80%的代价;(3)为完成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政府在未来的40年需面对409.36—467.42 Gt的碳中和量;(4)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将会较2005年水平下降40.52%至41.39%,2030年碳排放强度将会较2005年水平下降59.64%至60.75%。5种情境中,SSP5情景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最佳情景,可最大程度地超额实现碳排放强度目标。未来,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重要因素影响,中国政府减碳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后疫情时代,考虑到能源供应的减少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碳排放社会成本的上升将为中国创造一个使能源系统脱碳的机遇。中国应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升级产业结构、提倡低碳消费、实施隐含碳战略,以尽快实现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承诺
碳
排
放预测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哥本哈根时代对中国减排承诺的认识
被引量:
3
1
作者
钟红霞
从荣刚
机构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文摘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终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显示出其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显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这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相比较碳减排承诺而言,中国更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碳减排机制设计中去。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会议
中国
碳减排承诺
Keywords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Copenhagen conference
China carbon reduction commitment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2020—2100年碳排放预测研究
被引量:
32
2
作者
张帆
徐宁
吴锋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691-9704,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A0602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4215)。
文摘
碳排放和减碳经济代价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中国政府做出的关于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未来长时间序列碳排放的情景预测具有切实意义。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评估了人口、经济和受教育程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比历史数据并验证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的设定和模型参数,预测了5种情景下中国2020年至2100年的碳排放轨迹及经济代价。结果表明:(1)考虑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SSP3情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佳情景,在此情景下,中国有望提前三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2)SSP3情景可使中国年度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处于相对其他四种情景的最低值,但需要付出累积GDP下降5.49%至8.80%的代价;(3)为完成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政府在未来的40年需面对409.36—467.42 Gt的碳中和量;(4)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将会较2005年水平下降40.52%至41.39%,2030年碳排放强度将会较2005年水平下降59.64%至60.75%。5种情境中,SSP5情景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最佳情景,可最大程度地超额实现碳排放强度目标。未来,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重要因素影响,中国政府减碳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后疫情时代,考虑到能源供应的减少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碳排放社会成本的上升将为中国创造一个使能源系统脱碳的机遇。中国应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升级产业结构、提倡低碳消费、实施隐含碳战略,以尽快实现碳减排目标。
关键词
碳减排承诺
碳
排
放预测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Keywords
CO2 reduction commitment
CO2 emission forecasting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STIRPAT model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哥本哈根时代对中国减排承诺的认识
钟红霞
从荣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2020—2100年碳排放预测研究
张帆
徐宁
吴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