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廉环毛蚓耕作时间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宪清 范晓芬 +6 位作者 张翰林 李双喜 王金庆 张娟琴 王良军 陶晓斌 吕卫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96-602,共7页
通过在上海崇明岛菜田设置的定位试验,采用Biolog生态板法研究生物耕作时间对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碳代谢特征的影响。3年的结果表明:生物耕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群落活性,且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增加值越高,生物耕作3... 通过在上海崇明岛菜田设置的定位试验,采用Biolog生态板法研究生物耕作时间对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碳代谢特征的影响。3年的结果表明:生物耕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群落活性,且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增加值越高,生物耕作3年可使平均AWCD值升高3~7倍。生物耕作处理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免耕对照,在0~5 cm土层累积增幅分别为49和6.28,5~20 cm土层累积增幅分别为31和2.55。蚯蚓生物耕作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代谢能力,耕作3年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大幅增加。本研究说明蚯蚓生物耕作是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生物耕作 土壤微生物 biolog生态板 碳代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IOLOG技术分析蓝莓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焦奎宝 吴立仁 +2 位作者 杜汉军 刘文东 阎聪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Biolog技术分析绥棱和伊春2处蓝莓园中3个蓝莓品种‘美登’、‘北陆’、‘笃斯’以及清耕(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栽植蓝莓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强度和多样性。3个品种之间比较,‘笃斯’显著(P<0.05... 采用Biolog技术分析绥棱和伊春2处蓝莓园中3个蓝莓品种‘美登’、‘北陆’、‘笃斯’以及清耕(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栽植蓝莓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强度和多样性。3个品种之间比较,‘笃斯’显著(P<0.05)高于‘美登’和‘北陆’,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耦合分析强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笃斯’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与另外两个蓝莓品种‘美登’和‘北陆’之间的差异较大,而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另外,取样地点(不同蓝莓园)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可为制定蓝莓园土壤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土壤微生物 碳代谢特征 Biolog技术 土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烤烟根系活力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靳辉勇 黎娟 +3 位作者 朱益 齐绍武 梁仲哲 淡俊豪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对烤烟根系微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土壤调理剂在不同施用量(0、1 500、3 000和4 500 kg·hm^(-2))水平下烤烟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3 000 kg·hm^(-2)对... 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对烤烟根系微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土壤调理剂在不同施用量(0、1 500、3 000和4 500 kg·hm^(-2))水平下烤烟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3 000 kg·hm^(-2)对烤烟生长发育中后期时的根系活力提高效应最大,移栽后60、90 d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15.8%、85.3%。羧酸类、氨基酸类是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土壤调理剂作用下,羧酸类碳源在移栽后30 d并无显著变化,移栽后60、90 d,施用土壤调理剂3 000 kg·hm^(-2)对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率提高作用均最显著,且微生物多样性均一性指数也显著增加。在移栽后30 d,影响微生物碳代谢强度及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烤烟根系活力,而移栽后60、90 d,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调理剂。综上,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烤烟根系活力,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以3 000 kg·hm^(-2)施用量为宜。本研究结果为土壤调理剂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根系活力 碳代谢特征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填料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史磊磊 范立民 +4 位作者 陈家长 邴旭文 赵志祥 胡庚东 吴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8-1626,共9页
采用组合填料(全塑性夹片和维纶醛化丝)作为生物膜载体,以土著微生物为生物膜菌源,研究其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填料可促进水体中NO_2^-、DO、IC含量显著升高,使水体中pH、NO_3^-含量显著... 采用组合填料(全塑性夹片和维纶醛化丝)作为生物膜载体,以土著微生物为生物膜菌源,研究其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填料可促进水体中NO_2^-、DO、IC含量显著升高,使水体中pH、NO_3^-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有使水体中NH_4^+、TOC含量下降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组合填料组罗非鱼增重量显著升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填料悬挂密度越高,增重效果越明显;组合填料能显著降低水体细菌数量,而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组合填料明显提高了水体微生物对糖类、醇类、酯类的利用率,降低了水体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RDA分析表明,组合填料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DO、pH和硝酸盐是影响处理组和对照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显示组合填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水质,促进罗非鱼生长,降低水体细菌数量,影响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填料 罗非鱼 净化效果 微生物群落 碳代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球对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史磊磊 范立民 +4 位作者 陈家长 邴旭文 赵志祥 胡庚东 吴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6-23,共8页
采用纤维球作为生物膜载体,以土著微生物为生物膜菌源,研究其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球具有降低水体氨氮、pH而增加水体DO、IC的作用,但对水体中TOC、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 采用纤维球作为生物膜载体,以土著微生物为生物膜菌源,研究其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球具有降低水体氨氮、pH而增加水体DO、IC的作用,但对水体中TOC、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球能显著提高罗非鱼增重量和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并且可显著提高水体微生物对Biolog板中全部碳源的利用强度及对D-氨基葡萄糖酸、D-半乳糖醛酸、D-甘露醇等碳源的代谢活性,但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纤维球对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表明纤维球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水质,促进罗非鱼生长,影响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球 罗非鱼 净化效果 微生物群落 碳代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