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交易试点政策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宇琼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88,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纷纷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碳交易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流通业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纷纷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碳交易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首先,碳交易试点政策对提升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效果,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固;其次,从中介效应分析可以看出,绿色技术创新在碳交易试点政策推动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基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哈梅芳 黄奕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发挥了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而且碳交易机制通过影响能源消费量这一渠道遏制了碳排放强度的增长。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地区产业结构负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而政府规模则正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以及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环境规制 碳交易试点政策 排放强度 双重差分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碳交易试点政策探索
3
作者 刘强 李绍荣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4,共14页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更能显著提升南方地区、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规模大的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非一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和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却未能显著提升城市工业规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利用率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溢出效应下的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责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武祯妮 尹应凯 金铭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96,共15页
在党的二十大对“双碳”目标进行了全新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如何厘清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责任是推进和优化中国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关键。基于多期差分模型和空间差分模型,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对本地和邻地碳减排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溢出... 在党的二十大对“双碳”目标进行了全新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如何厘清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责任是推进和优化中国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关键。基于多期差分模型和空间差分模型,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对本地和邻地碳减排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并进一步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并佐证了碳交易试点政策是引起试点地区向其他非试点地区转移隐含碳排放责任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减排效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2)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试点地区本地的直接碳排放和邻地转移溢出到本地的间接碳排放,但是试点地区会将自身的碳排放责任转移到经济地理接近且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非试点地区;(3)在当前碳交易政策实施阶段,试点地区均为中国净碳责任转出区域,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驱动了试点地区向非试点地区转入隐含碳排放责任,且非试点地区间的隐含碳排放责任转移不受政策效应影响,其目的是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隐含排放转移责任 多期差分模型 空间差分模型 经济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钱丽 魏圆圆 +1 位作者 肖仁桥 马伯凡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24,共15页
碳排放权交易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和新发展理念,探讨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 碳排放权交易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和新发展理念,探讨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起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累积动态效应,经过安慰剂检验和PSM‐DID检验,发现结论依然成立。②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政策促进效应显著,而中部地区不显著,西部地区则呈现不明显的抑制效应。③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促进共享发展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其中,共享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而能源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较小。④分区域机制检验发现,东部地区共享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次之,能源结构的中介效应最小;中部地区中介效应最大为能源结构,其次为绿色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的传导效应相对较小;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最大,而能源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经济绿色增长 波特假说 新发展理念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试点省市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熊晓炼 张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7,共9页
基于2008—2019年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政策实施对试点地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与非试点地区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对区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除上海呈现反向效... 基于2008—2019年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政策实施对试点地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与非试点地区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对区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除上海呈现反向效应外,北京、天津、广东、湖北和重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在碳交易试点期间得到显著提升,存在可持续影响机制;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引导技术创新发挥中介效应,进而促进区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提升。认为政府应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推广试点经验,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融入“双碳”战略并实现数字化技术创新,以促进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合成控制法 制造业绿色化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赫 曾智 米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167,共5页
文章以中国实施的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理论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省份生... 文章以中国实施的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理论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省份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而持续的推动作用,且东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要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碳交易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转型进而提升生态福利绩效;而技术创新的生态福利绩效提升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生态福利绩效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政策与电力行业碳减排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景东 赵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6-161,共6页
低碳战略下,碳交易制度对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以碳交易地方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2006—2018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碳交易政策的实际影响效果。发现:(1)相对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电力行业... 低碳战略下,碳交易制度对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以碳交易地方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2006—2018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碳交易政策的实际影响效果。发现:(1)相对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具有更为迅速的下降趋势;(2)试点地区碳交易总量越高,交易额越大,则该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越低。结论表明: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制度对于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排放 双重差分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翌秋 谷智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115,共17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使用2007—2020年中国工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企业价值和碳绩效水平、影响投资者情...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使用2007—2020年中国工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企业价值和碳绩效水平、影响投资者情绪,进而提高试点地区企业的股票流动性,但该作用集中于高碳行业内部,且对非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低和ESG表现良好的企业更有效;更高的碳配额价格和成交量对企业股票流动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引导企业在政策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改善资本市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股票流动性 转型 经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孔晓旭 张新旭 唐晓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考察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控排名单中上市企业的... 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考察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控排名单中上市企业的ESG表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高污染企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强化高管可持续发展意识来提高企业履行ESG的积极性,尤其对ESG分项指标中的E和S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ESG 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高管薪酬契约调整的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兴亮 周艺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2,共13页
公司治理是企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有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厘清试点政策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试点政策打破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博弈均衡,需要对高管薪酬契约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基于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是企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有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厘清试点政策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试点政策打破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博弈均衡,需要对高管薪酬契约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试点政策使企业调低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在高碳行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由于试点政策降低了企业业绩,为了提高企业绿色转型的内部动力,企业做出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决策。研究还发现,试点企业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更高,并且那些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试点企业会有更多的绿色创新和更好的ESG表现。本文是对研究试点政策效果文献的补充,也能为如何激发企业环境治理的内部动力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效应 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股权激励 绿色创新 E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影响研究
12
作者 郝政 何刚 +1 位作者 张振扬 张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0-94,共5页
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该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间碳... 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该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间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工业企业中国企占比和环境执法力度对政策效果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优化存量经济”和“筛选增量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紫薇 尚子璐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20,共17页
企业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供应商... 企业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供应商或客户)所在地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绿色转型,价值传导机制和信息流动机制是生产网络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国有、非重污染行业以及高转换成本的上市公司受到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溢出效应更强,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显著削弱了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本文为利用生产网络溢出效应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网络 绿色转型 溢出效应 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试点政策下城市环境质量升级的同群效应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数据
14
作者 赵子纯 蔡菲莹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253-261,共9页
采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DID模型将同群效应假说引入城市环境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测算了碳试点政策的实施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与经济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其... 采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DID模型将同群效应假说引入城市环境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测算了碳试点政策的实施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与经济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其中以地理相邻城市之间的正向同群效应表现得最为明显;②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质量存在正向的影响,且会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了加强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区域协作、多措并举提升环境质量、完善碳交易试点政策配套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群效应 碳交易试点政策 空间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体系助力中国避免碳陷阱、促进碳脱钩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倩 高翠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3,共8页
作为调和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减排工具,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与经济模式的选择。本文通过构建点弹性与弧弹性两类Tapio脱钩指标,基于倍差法(DiD)与半参数倍差法(SPDiD)分析了2007—2015年碳交易机制对中国经... 作为调和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减排工具,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与经济模式的选择。本文通过构建点弹性与弧弹性两类Tapio脱钩指标,基于倍差法(DiD)与半参数倍差法(SPDiD)分析了2007—2015年碳交易机制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水平的影响,为助力中国摆脱碳陷阱、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市场能够将碳排放的负外部性转换为内部性,促使试点地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由此中国碳试点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并未导致试点地区GDP与人均GDP增速放缓;同时试点政策促进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可转换为促进碳强度的降低,则碳交易体系显著促进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两者的脱钩水平,助力中国摆脱碳陷阱。基于市场机制的碳交易能够激励高污染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由重变轻"、能源结构"由黑变绿",解决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且碳市场的构建有效实现了"碳试点计划"的目标,完成了碳交易体系构建初期的目的,达到构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要求。应积极推进碳交易体系建设,发挥碳强度目标的碳脱钩功效,完善市场交易制度,维持市场运行稳定;全国统一碳市场短期应以推进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并积极发挥其创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经济增长 陷阱 脱钩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