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与碳中和绩效:机制与门槛效应
1
作者 何永梅 周兵 胡斌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升碳中和绩效至关重要,而新质生产力是着力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文章基于2012—2022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新质生产力与碳中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升碳中和绩效至关重要,而新质生产力是着力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文章基于2012—2022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新质生产力与碳中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对碳中和绩效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碳中和绩效;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二者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所处位置不同,区域创新活跃度差异条件下新质生产力对碳中和绩效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推进碳中和绩效提升提出建议,可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碳中和绩效 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碳中和绩效
2
作者 周兵 梁博 别礼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50,共19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利用2005一2020年的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探究我国统一大市场的碳中和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显著提升了我国碳中和绩效,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利用2005一2020年的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探究我国统一大市场的碳中和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显著提升了我国碳中和绩效,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其他地区,胡焕庸线以东、秦岭一淮河线以北地区和成熟型城市群的碳中和绩效受到市场统一化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研究发现,降低政府干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碳中和效应的主要路径,城镇化、绿色金融和市场化则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拓展研究发现,以ETS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最后,文章提出着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建设、用好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两大“绿色”工具和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碳中和绩效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分割抑制了中国碳中和绩效提升吗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兵 何永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10,共11页
基于2007-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用超效率模型和相对价格法分别测算了碳中和绩效值及市场分割程度,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市场分割与碳中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来说,市场分割会显著抑制本地碳中和绩效的提升,这种负向影响... 基于2007-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用超效率模型和相对价格法分别测算了碳中和绩效值及市场分割程度,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市场分割与碳中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来说,市场分割会显著抑制本地碳中和绩效的提升,这种负向影响主要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及阻碍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来体现;市场化水平、环境规制和地区技术交易活跃度在市场分割与碳中和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市场分割对碳中和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因此,各地政府应尽快打破地区壁垒,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健全相关环境政策,为要素流动提供良好环境以发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碳中和绩效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压力、绿色技术创新与碳中和绩效 被引量:8
4
作者 沈世铭 许睿 陈非儿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2,共6页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环境治理压力对碳中和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治理压力对碳中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治理压力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碳中和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中...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环境治理压力对碳中和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治理压力对碳中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治理压力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碳中和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中介效应层面,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而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则不显著。面板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治理压力对碳中和绩效与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由负转正。据此,建议构建多样化激励机制,加大绿色创新资源支持,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以期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压力 绿色技术创新 碳中和绩效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分权、绿色金融发展与碳中和绩效提升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家廷 袁一馨 顾谦农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86,共12页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减少碳排放,提升碳中和绩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义。基于2011—2020年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和西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对金融分权、绿色金融发展与碳中和绩...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减少碳排放,提升碳中和绩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义。基于2011—2020年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和西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对金融分权、绿色金融发展与碳中和绩效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碳中和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金融过度分权不利于绿色金融对碳中和绩效提升效应的发挥,存在一个有利于绿色金融发挥碳中和绩效提升作用的最适分权区间。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显性分权和隐性分权对绿色金融发挥碳中和绩效提升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不同区域,金融分权对绿色金融发挥碳中和绩效提升效应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当把政治晋升竞争因素纳入考察范畴后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治晋升竞争对金融分权与绿色金融发展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为此,要有效提升碳中和绩效并顺利达成“双碳目标”,中国应高屋建瓴,坚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性;应循序渐进,坚持金融分权的适度性;要因应施策,坚持金融分权的异质性;要优化制度,环境、经济绩效并重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分权 绿色金融 碳中和绩效 政治晋升竞争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中和发展绩效及其内在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爱军 张入川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针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参与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明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然而,2021年多个省份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暴露出一些地方存在诸多认知短... 针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参与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明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然而,2021年多个省份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暴露出一些地方存在诸多认知短板和执行不力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应对中国各个省份的碳中和发展绩效进行定量评估,同时,要区分技术进步因素和效率改进因素对碳中和发展绩效的影响,并对阻碍技术传播的内在驱动因素进一步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碳中和发展绩效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区域、省际之间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绩效差异;技术进步因素和效率改进因素,均是提升碳中和发展绩效的重要因素,并且可以弥补一些省份在低碳资源上的禀赋劣势;此外,西部地区内部的技术差异,是重要的技术传播障碍。因此,促进区域内部的技术传播和效率改进是提升碳中和发展绩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发展绩效 优势赋权模型 评估绩效 方向距离函数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