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8-119,共12页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且对零碳与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显著;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在高行政等级、大规模人口、低资源依赖、高数字化水平和高环境规制城市表现更显著。第二,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强化政府管制、完善市场制度和加强社会监督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其中,政府管制的传导作用最显著,其次是市场制度,而社会监督的作用最弱。第三,低碳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来自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占比高达77%,且产业结构优化会增强低碳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
碳
试点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制度理论
空间双重差分法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金融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巩艳红
肖昱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9,共14页
碳中和技术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面临巨额投资需求的情况下,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科技金融政策能否助力碳中和技术创新,现有研究尚无确定答案。该研究以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
碳中和技术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面临巨额投资需求的情况下,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科技金融政策能否助力碳中和技术创新,现有研究尚无确定答案。该研究以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低碳技术、零碳技术以及负碳技术3个方面综合衡量碳中和技术创新,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科技金融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碳中和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科技金融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以及零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涉及能源利用与工业生产过程的相关碳排放部门;对负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机制检验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通过提高政府科技投入水平以及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两个途径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发达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的城市,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均可以显著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应根据碳中和技术创新的类型以及所处阶段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2)受不同类型城市的外在条件影响,科技金融政策实施效果的发挥,还应注重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该研究为科技金融政策影响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双重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
35
3
作者
曹翔
苏馨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4,共11页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亟须碳中和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旨在通过“看不见的手”激励经济主体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碳交易政策,究竟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如何?鲜有文献对此问题展开经验性研究。为此,基于2009—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亟须碳中和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旨在通过“看不见的手”激励经济主体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碳交易政策,究竟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如何?鲜有文献对此问题展开经验性研究。为此,基于2009—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将2013年以来在部分省份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净效应、长短期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对该政策效应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①碳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中和技术创新,该结论在包括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等方法在内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②该促进作用在政策实施后的短期和长期内均显著存在,且在长期中更大。③该政策效应主要通过增加研发资本投入和增加研发人员投入两种作用机制实现,且这两种机制的促进作用在长期中更强。④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多配额配发模式、中低碳价地区以及负碳技术创新而言,该政策效应对东部地区、只采用免费配发的配额配发模式、碳价格较高地区以及非负碳技术创新更加明显。鉴于此,中国应加快培养如碳交易员和碳排放管理师等专业化人才,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加强对碳市场的协调管理,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加快完善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的分配机制,适当增加配额拍卖比例;使碳价格充分体现减碳成本,更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在发展主流低碳技术的同时重点攻克负碳技术,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
交易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8-11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JY252)。
文摘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且对零碳与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显著;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在高行政等级、大规模人口、低资源依赖、高数字化水平和高环境规制城市表现更显著。第二,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强化政府管制、完善市场制度和加强社会监督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其中,政府管制的传导作用最显著,其次是市场制度,而社会监督的作用最弱。第三,低碳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来自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占比高达77%,且产业结构优化会增强低碳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低
碳
试点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制度理论
空间双重差分法
溢出效应
Keywords
Low-carbon City Pilot Policies
Carbon Neutra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al Theory
Spatial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Spillover Effects
分类号
F2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金融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巩艳红
肖昱玲
机构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9,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推动西藏农牧区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批准号:23XMZ054)。
文摘
碳中和技术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面临巨额投资需求的情况下,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科技金融政策能否助力碳中和技术创新,现有研究尚无确定答案。该研究以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低碳技术、零碳技术以及负碳技术3个方面综合衡量碳中和技术创新,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科技金融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碳中和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科技金融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以及零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涉及能源利用与工业生产过程的相关碳排放部门;对负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机制检验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通过提高政府科技投入水平以及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两个途径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发达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的城市,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均可以显著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应根据碳中和技术创新的类型以及所处阶段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2)受不同类型城市的外在条件影响,科技金融政策实施效果的发挥,还应注重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该研究为科技金融政策影响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双重机器学习方法
Keywords
sci-tech finance policy
carbon neutrali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uble or debiase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分类号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
35
3
作者
曹翔
苏馨儿
机构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源空间错配的经济效应与碳排放效应及其纠正机制”(批准号:7196300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成本上升对贸易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影响评估-兼论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启示”(批准号:722RC635)
+1 种基金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供给侧要素错配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批准号:kyqd(sk)1904)
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碳市场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批准号:Qhys2022-08)
文摘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亟须碳中和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旨在通过“看不见的手”激励经济主体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碳交易政策,究竟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如何?鲜有文献对此问题展开经验性研究。为此,基于2009—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将2013年以来在部分省份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净效应、长短期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对该政策效应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①碳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中和技术创新,该结论在包括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等方法在内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②该促进作用在政策实施后的短期和长期内均显著存在,且在长期中更大。③该政策效应主要通过增加研发资本投入和增加研发人员投入两种作用机制实现,且这两种机制的促进作用在长期中更强。④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多配额配发模式、中低碳价地区以及负碳技术创新而言,该政策效应对东部地区、只采用免费配发的配额配发模式、碳价格较高地区以及非负碳技术创新更加明显。鉴于此,中国应加快培养如碳交易员和碳排放管理师等专业化人才,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加强对碳市场的协调管理,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加快完善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的分配机制,适当增加配额拍卖比例;使碳价格充分体现减碳成本,更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在发展主流低碳技术的同时重点攻克负碳技术,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关键词
碳
交易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法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policy
carbon neutrali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
分类号
F29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技金融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巩艳红
肖昱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
曹翔
苏馨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