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国产绿茶产地溯源研究
1
作者
李梦怡
陈坡
+4 位作者
王宏伟
罗娇依
孙姗姗
董喆
曹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132-138,共7页
目的研究我国多省出产绿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优化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差异的绿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运用同位素质谱检测我国多省出产的169份代表性绿茶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产地样本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按7:3划分训练集和...
目的研究我国多省出产绿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优化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差异的绿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运用同位素质谱检测我国多省出产的169份代表性绿茶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产地样本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按7:3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构建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KNN)的产地溯源判别模型。采用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采用测试集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各地绿茶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建立基于LDA、SVM、KNN的判别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的整体准确率分别为76.5%、86.3%和84.3%。非线性模型对此样本的总体判别效果优于线性模型。结论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结合非线性判别模型可以用于绿茶产地溯源。本研究为绿茶溯源及判别模型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比率
绿茶
产区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黄海及东海北部主要鱼类的营养级和食性
被引量:
10
2
作者
白怀宇
王玉堃
+2 位作者
张廷廷
黄凌风
孙耀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7,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4年间在黄海及东海北部采集的36种海洋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底层饵料贡献比(Bp)来确定鱼类的食性,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计算其营养级(TL)。结果显示,这36种...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4年间在黄海及东海北部采集的36种海洋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底层饵料贡献比(Bp)来确定鱼类的食性,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计算其营养级(TL)。结果显示,这36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75~4.34,平均值为3.47。其中,4种为完全浮游生物食性,8种为底栖生物食性,完全底栖生物食性为12种,混合食性为12种。中(TL=3.5~4)、低(TL<3.5)营养级的种类占大多数(91.67%),而高营养级(TL>4)种类较少,仅为3种,且全部为混合食性。营养级的研究结果与1986、1992和2004年的研究对比发现,个别种类发生了改变。如蓝点马鲛(Sconberonorus niphonius)营养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黄鲫(Setipinna t)aty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食性的研究结果与2004、2009和2011年的研究对比发现,有些种类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有些种类食性几乎没有变化,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奶中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其在产地溯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建波
张晓峰
+6 位作者
朱晓雨
谢文
张明哲
邓晓军
韩芳
史颖珠
祝泽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4,共8页
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和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GasBench-IRMS)分别测定了来自国内外7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中国)的83件牛奶样品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
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和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GasBench-IRMS)分别测定了来自国内外7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中国)的83件牛奶样品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 C、δ15 N、δ2 H和δ18 O)。对所测得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牛奶产地的判别分析。从所得结果可见,上述4项稳定同位素比值中的每一项都可获得相关牛奶样品产地来源的若干信息,但还不足以作为相关牛奶样品的溯源地判别的充分依据。而将测试结果进行组合后,对δ13 C、δ15 N和δ2 H三项指标组合交叉检验整体判别正确率达到84.3%,据此采用3项组合指标对牛奶产地进行判别分析,并在此项组合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产自7个国家的牛奶的判别模型。对自来这7个不同国家的牛奶盲样进行判别时,可将所测得样品中上述3项稳定同位素的δ值代入所建立的模型中,并比较各模型所得的Y值的大小,其中Y值最大的,即归属于此模型所代表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
同位素
质谱仪
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
稳定
同位素
质谱仪
碳、
氮
、氢和氧的
稳定
同位素
比值
产地来源分析
牛奶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级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迪
张燕
+2 位作者
李云峰
倪朝辉
茹辉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 )C、δ^(15) 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 )C、δ^(15) 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功能群鱼类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伊犁河流域鱼类的δ^(13) C值范围为-33.70‰~-18.51‰,δ^(15) N值范围为5.13‰~17.33‰,营养级范围在1.27~4.07之间,平均为2.54±0.55。湿季鱼类的营养级高于干季,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营养级明显高于其它类群。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指标(氮值范围NR、碳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邻近距离、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显示,伊犁河与特克斯河的鱼类营养多样性较高,揭示种间竞争较少;喀什河营养冗余更高,表明鱼类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本研究为后期准确全面的评估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伊犁河流域
营养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国产绿茶产地溯源研究
1
作者
李梦怡
陈坡
王宏伟
罗娇依
孙姗姗
董喆
曹进
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132-138,共7页
基金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基金项目(2020C5)。
文摘
目的研究我国多省出产绿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优化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差异的绿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运用同位素质谱检测我国多省出产的169份代表性绿茶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产地样本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按7:3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构建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KNN)的产地溯源判别模型。采用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采用测试集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各地绿茶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建立基于LDA、SVM、KNN的判别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的整体准确率分别为76.5%、86.3%和84.3%。非线性模型对此样本的总体判别效果优于线性模型。结论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结合非线性判别模型可以用于绿茶产地溯源。本研究为绿茶溯源及判别模型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比率
绿茶
产区
溯源
Keywords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ratios
green tea
producing regions
traceability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黄海及东海北部主要鱼类的营养级和食性
被引量:
10
2
作者
白怀宇
王玉堃
张廷廷
黄凌风
孙耀
机构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60619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3303)共同资助。
文摘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4年间在黄海及东海北部采集的36种海洋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底层饵料贡献比(Bp)来确定鱼类的食性,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计算其营养级(TL)。结果显示,这36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75~4.34,平均值为3.47。其中,4种为完全浮游生物食性,8种为底栖生物食性,完全底栖生物食性为12种,混合食性为12种。中(TL=3.5~4)、低(TL<3.5)营养级的种类占大多数(91.67%),而高营养级(TL>4)种类较少,仅为3种,且全部为混合食性。营养级的研究结果与1986、1992和2004年的研究对比发现,个别种类发生了改变。如蓝点马鲛(Sconberonorus niphonius)营养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黄鲫(Setipinna t)aty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食性的研究结果与2004、2009和2011年的研究对比发现,有些种类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有些种类食性几乎没有变化,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食性
Keywords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Trophic level
Feeding character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奶中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其在产地溯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建波
张晓峰
朱晓雨
谢文
张明哲
邓晓军
韩芳
史颖珠
祝泽龙
机构
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上海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4,共8页
基金
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YDZX20173100004528)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专项(1804b06020349)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C02041)。
文摘
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和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GasBench-IRMS)分别测定了来自国内外7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中国)的83件牛奶样品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 C、δ15 N、δ2 H和δ18 O)。对所测得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牛奶产地的判别分析。从所得结果可见,上述4项稳定同位素比值中的每一项都可获得相关牛奶样品产地来源的若干信息,但还不足以作为相关牛奶样品的溯源地判别的充分依据。而将测试结果进行组合后,对δ13 C、δ15 N和δ2 H三项指标组合交叉检验整体判别正确率达到84.3%,据此采用3项组合指标对牛奶产地进行判别分析,并在此项组合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产自7个国家的牛奶的判别模型。对自来这7个不同国家的牛奶盲样进行判别时,可将所测得样品中上述3项稳定同位素的δ值代入所建立的模型中,并比较各模型所得的Y值的大小,其中Y值最大的,即归属于此模型所代表的国家。
关键词
元素分析-
同位素
质谱仪
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
稳定
同位素
质谱仪
碳、
氮
、氢和氧的
稳定
同位素
比值
产地来源分析
牛奶样品
Keywords
EA-IRMS
GasBench-IRMS
stable isotopic ratios of carbon
nitrogen
oxygen and hydrogen
analysis for producing origin
milk sample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级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迪
张燕
李云峰
倪朝辉
茹辉军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农财专项“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
文摘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 )C、δ^(15) 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功能群鱼类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伊犁河流域鱼类的δ^(13) C值范围为-33.70‰~-18.51‰,δ^(15) N值范围为5.13‰~17.33‰,营养级范围在1.27~4.07之间,平均为2.54±0.55。湿季鱼类的营养级高于干季,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营养级明显高于其它类群。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指标(氮值范围NR、碳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邻近距离、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显示,伊犁河与特克斯河的鱼类营养多样性较高,揭示种间竞争较少;喀什河营养冗余更高,表明鱼类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本研究为后期准确全面的评估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伊犁河流域
营养级
Keywords
stable carbon(δ^(13)C)and nitrogen(δ^(15)N)isotopic
Ili River Basin
trophic level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国产绿茶产地溯源研究
李梦怡
陈坡
王宏伟
罗娇依
孙姗姗
董喆
曹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黄海及东海北部主要鱼类的营养级和食性
白怀宇
王玉堃
张廷廷
黄凌风
孙耀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牛奶中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其在产地溯源分析中的应用
侯建波
张晓峰
朱晓雨
谢文
张明哲
邓晓军
韩芳
史颖珠
祝泽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级初步研究
王迪
张燕
李云峰
倪朝辉
茹辉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