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桉树及其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牛青茂
崔宇鸿
+4 位作者
廖子华
卢泉羽
陈秋烨
郭苗
叶绍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为给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经营模式优化和土壤质量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10年生桉树-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混交林、桉树人工林和桉树-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粒径土壤团...
为给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经营模式优化和土壤质量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10年生桉树-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混交林、桉树人工林和桉树-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布、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桉树-降香黄檀和桉树-红锥混交林全土SOC、TN和TP含量均显著高于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及桉树-降香黄檀和桉树-红锥混交林>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占比均较高,>2和1~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含量总体均高于<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0.25~<1和<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TN含量均较高,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TP含量分布相对均匀。SOC、TN和TP含量均表现为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纯林。桉树人工林及桉树-降香黄檀和桉树-红锥混交林土壤C分解和矿化速率均较快,土壤P有效性均较低,土壤均受N限制。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能显著提升土壤SOC、TN和TP含量,有助于>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碳、氮和磷化学计量
特征
桉树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崔宇鸿
岑祚舟
+5 位作者
燕羽
李梓华
吴昊
李林欣
侯懿洋
卢志锋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为探讨不同连栽代次对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广西第1~3代连栽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及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储量和...
为探讨不同连栽代次对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广西第1~3代连栽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及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储量和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中,>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均最高,0.25~1和<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含量均较高,>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均最高。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随连栽代次增加,>2和>1~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均降低,0.25~1和<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均升高;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均降低,D升高;全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含量均降低,全土SOC、TN和TP储量均降低;>2、>1~2和0.25~1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大多呈下降趋势,<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均呈上升趋势。桉树人工林土壤C分解和矿化速率较快,土壤P有效性较高,土壤受N限制。RDA和PLS-SEM结果显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对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的正面影响最大,连栽代次对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的负面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连栽
碳、氮和磷化学计量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桉树及其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牛青茂
崔宇鸿
廖子华
卢泉羽
陈秋烨
郭苗
叶绍明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基金
广西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2023GXZCLK09)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2 TG26号)。
文摘
为给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经营模式优化和土壤质量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10年生桉树-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混交林、桉树人工林和桉树-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布、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桉树-降香黄檀和桉树-红锥混交林全土SOC、TN和TP含量均显著高于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及桉树-降香黄檀和桉树-红锥混交林>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占比均较高,>2和1~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含量总体均高于<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0.25~<1和<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TN含量均较高,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TP含量分布相对均匀。SOC、TN和TP含量均表现为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纯林。桉树人工林及桉树-降香黄檀和桉树-红锥混交林土壤C分解和矿化速率均较快,土壤P有效性均较低,土壤均受N限制。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能显著提升土壤SOC、TN和TP含量,有助于>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形成。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碳、氮和磷化学计量
特征
桉树
混交林
Keywords
soil aggregate
stoichiometric charateristic of C,N and P
eucalypt
mixed plantation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崔宇鸿
岑祚舟
燕羽
李梓华
吴昊
李林欣
侯懿洋
卢志锋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基金
广西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桉树施肥抚育措施关键技术研究(2023GXZCLK09)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22 TG26号)。
文摘
为探讨不同连栽代次对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广西第1~3代连栽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及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储量和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中,>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均最高,0.25~1和<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含量均较高,>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均最高。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随连栽代次增加,>2和>1~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均降低,0.25~1和<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均升高;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均降低,D升高;全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含量均降低,全土SOC、TN和TP储量均降低;>2、>1~2和0.25~1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大多呈下降趋势,<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均呈上升趋势。桉树人工林土壤C分解和矿化速率较快,土壤P有效性较高,土壤受N限制。RDA和PLS-SEM结果显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对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的正面影响最大,连栽代次对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储量的负面影响最大。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连栽
碳、氮和磷化学计量
桉树
Keywords
soil aggregate
successive rotation
stoichiometry of C,N and P
eucalypt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桉树及其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
牛青茂
崔宇鸿
廖子华
卢泉羽
陈秋烨
郭苗
叶绍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
崔宇鸿
岑祚舟
燕羽
李梓华
吴昊
李林欣
侯懿洋
卢志锋
《广西林业科学》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