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2
1
作者 吕丽华 陶洪斌 +3 位作者 王璞 赵明 赵久然 鲁来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0-637,共8页
本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901、80、270 kg/hm^2)对夏播玉米CF008、金海5号和郑单958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茎叶碳、氮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均为在施氮量180 kg/hm^2或270 kg/hm^2下较高,但是最终... 本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901、80、270 kg/hm^2)对夏播玉米CF008、金海5号和郑单958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茎叶碳、氮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均为在施氮量180 kg/hm^2或270 kg/hm^2下较高,但是最终碳、氮运转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在施氮量90 kg/hm^2下较高。本试验中,碳运转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氮运转率与氮肥利用率呈正相关,表明较高的碳、氮运转率可以促进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本研究在施氮量90 kg/hm^2下,CF008和金海5号茎鞘的C/N值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为22.1-122.91、35.66-54.23,叶片的C/N值分别为4.32-5.11、9.06-10.57;在施氮量90-180 kg/hm^2下,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达到了10688-11461 kg/hm^2;CF008和金海5号的氮肥利用率达到了31.55%-49.33%,而郑单958的氮肥利用率仅为15.11%-1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碳、氮代谢 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碳肥对叶用莴苣生长品质及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俊鹏 陈日远 +3 位作者 刘厚诚 宋世威 苏蔚 孙光闻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探究有机碳肥在水培叶用莴苣应用上的最佳叶面喷施浓度,以全年耐抽薹生菜为试材,设置1600、1200、800、400倍液浓度水平,以清水作对照,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液态有机碳肥对叶用莴苣生长、品质以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有机碳肥在水培叶用莴苣应用上的最佳叶面喷施浓度,以全年耐抽薹生菜为试材,设置1600、1200、800、400倍液浓度水平,以清水作对照,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液态有机碳肥对叶用莴苣生长、品质以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液态有机碳肥对水培叶用莴苣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碳、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其中,1200倍液处理的效果最佳,叶用莴苣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地上部及根鲜干质量、总叶绿素含量、VC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地上部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液态有机 生长 品质 碳、氮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蛋白P_Ⅱ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瑞 代淑贤 +1 位作者 燕永亮 平淑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共5页
PⅡ蛋白是一种信号转导蛋白,存在于细菌、古细菌和植物中,该蛋白通过调节信号传导酶的活性来控制细胞内的碳、氮代谢。就PⅡ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细菌和植物中PⅡ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 PⅡ蛋白 信号转导 碳、氮代谢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苜1号紫花苜蓿叶面喷施壮饱安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盛亦兵 苗锦山 +3 位作者 贾春林 杨秋玲 吴波 张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叶面喷施壮饱安对鲁苜1号紫花苜蓿叶片代谢生理和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0g/hm2和600g/hm2壮饱安处理后,鲁苜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单位叶面积碳、氮代谢强度加强。...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叶面喷施壮饱安对鲁苜1号紫花苜蓿叶片代谢生理和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0g/hm2和600g/hm2壮饱安处理后,鲁苜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单位叶面积碳、氮代谢强度加强。壮饱安处理提高了鲁苜1号粗蛋白含量,而茎叶比和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饲草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饱安 紫花苜蓿 碳、氮代谢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3种杨树生长及生理特征比较
5
作者 张政 张鹏 《植物研究》 2025年第5期807-815,共9页
针对松嫩平原杨树人工林立地品种配置吻合度低问题,以黑龙江西部适生杨树良种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 ussuriensis)、龙丰1号杨(P. deltoides×P. simonii‘LongFeng-1’)、齐林1号杨(P. euramericana(Dode) ... 针对松嫩平原杨树人工林立地品种配置吻合度低问题,以黑龙江西部适生杨树良种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 ussuriensis)、龙丰1号杨(P. deltoides×P. simonii‘LongFeng-1’)、齐林1号杨(P. euramericana(Dode) cv.‘DN113’)为对象,对比分析3个树种生长、枝叶元素化学计量关系、叶片生理特征。结果表明:3个树种年均径向生长速率为2.32~2.84 cm·a^(-1),其中,龙丰1号杨径向生长速率最快,齐林1号杨次之,均显著高于黑青杨(P<0.05);3个树种树干直径与树干高度之间呈二项式函数关系。龙丰1号杨和齐林1号杨枝含水率显著高于黑青杨(P<0.05);龙丰1号杨叶片比叶面积高于其他2个树种。3个树种标准枝附属高级枝及叶元素含量和元素化学计量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龙丰1号杨叶片和枝氮(N)和钾(K)含量最高,齐林1号杨次之,黑青杨最低,齐林1号杨叶片磷(P)含量高于龙丰1号杨和黑青杨;3个树种标准枝附属高级枝叶片C∶N(质量比)为19.41~21.65,N∶P(质量比)为6.01~9.40。3个树种叶片碳、氮代谢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黑青杨叶片可溶性糖、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龙丰1号杨、齐林1号杨;黑青杨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齐林1号杨,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其他2个树种(P<0.05)。不同品种之间叶片激素水平存在差异,其中,黑青杨叶片水杨酸含量低于龙丰1号杨和齐林1号杨(P<0.05);齐林1号杨叶片脱落酸含量低于龙丰1号杨(P<0.05);龙丰1号杨叶片生长素含量低于齐林1号杨。3个树种叶片赤霉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松嫩平原 生物量 含水率 碳、氮代谢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