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岩相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起琮 宫旋 肖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0-589,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的岩相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大,具有多种成因类型。通过薄片鉴定、岩石及矿物微区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以及包裹体测温资料研究,发现正常海水成因的泥晶灰岩及颗粒灰岩具有较高的δ18O、δ13C;受淡水...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的岩相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大,具有多种成因类型。通过薄片鉴定、岩石及矿物微区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以及包裹体测温资料研究,发现正常海水成因的泥晶灰岩及颗粒灰岩具有较高的δ18O、δ13C;受淡水淋滤、溶蚀的颗粒灰岩、角砾泥晶灰岩、豹斑含云灰岩或灰云岩的δ13C随淡水淋滤及溶蚀程度升高而明显降低,但其δ18O变化较小;去膏化成因的巨晶次生灰岩在阴极发光下具环带结构,并具有较低的δ18O、δ13C,去云化成因的中—细晶次生灰岩多呈麦粒或蚕蛹结构,其δ18O、δ13C相对较高;早期及表生淡水方解石胶结物的δ18O、δ13C均为低值,Mn离子含量低,阴极发光暗淡;晚期热液方解石胶结物具异常低的δ18O、δ13C,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00~150℃,富含Mn离子,阴极发光明亮。研究结果表明,岩相特征、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以及包裹体测温数据是确定石灰岩沉积、成岩环境以及成因类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碳、氧稳定同位素 石灰岩 下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奥陶系白云岩岩相学及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虎 石堃 刘佳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5-422,共8页
应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电子探针技术,研究白云岩岩相特征,应用全岩及矿物微区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及X衍射分析方法,研究白云岩地球化学及成岩环境特征。研究后可知,奥陶系白云岩主要有6类:1形成于准同生白云化作用的块状泥晶云... 应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电子探针技术,研究白云岩岩相特征,应用全岩及矿物微区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及X衍射分析方法,研究白云岩地球化学及成岩环境特征。研究后可知,奥陶系白云岩主要有6类:1形成于准同生白云化作用的块状泥晶云岩,以高白云石含量、泥晶结构、低有序度和较高的δ^(18)O,δ^(13)C为特征;2形成于准同生及微生物白云化作用的生屑云岩和藻云岩,以高白云石含量、生物骨架结构、低有序度、较高δ^(18)O和较低δ^(13)C为特征;3形成于准同生白云化及淡水淋滤与溶蚀作用的角砾白云岩,以含灰质及溶孔、角砾结构、低有序度、较低δ^(13)C为特征;4形成于卤水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的细—粉晶白云岩,以含残余灰质、细粉晶结构、高有序度、较高δ^(18)O和δ^(13)C为特征,经淡水淋滤之后发育晶间孔,同时δ^(13)C明显下降;5形成于海水交代白云化作用的残余结构中—细晶白云岩,以含灰质组分及晶间孔、残余颗粒结构、高有序度、高δ^(18)O和δ^(13)C为特征;6形成于埋藏封闭环境重结晶作用的镶嵌结构中—粗晶白云岩,以高白云石含量、镶嵌结构和似斑状构造、异形白云石及高有序度、保持原岩δ^(18)O和δ^(13)C为特征。孔、缝中的热液或淡水白云石均以高有序度、极低的δ^(13)C为特征,淡水白云石较热液白云石,具有较高的δ^(18)O,Fe2+及较低的Mn2+。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的δ^(18)O,δ^(13)C以及白云石有序度等地球化学参数是识别白云岩岩相、成岩条件和成岩环境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碳、氧稳定同位素 白云石有序度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碳酸盐C、O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俊军 卢振权 +3 位作者 孙青 刘晖 王婷 孙喜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伴生碳酸盐矿物在海底与天然气水合物伴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陆上冻土区中报道较少。以近两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的碳酸盐矿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含碳酸盐样品的显微镜观察及矿物分析,确定了伴生碳酸盐的矿物种属及赋... 伴生碳酸盐矿物在海底与天然气水合物伴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陆上冻土区中报道较少。以近两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的碳酸盐矿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含碳酸盐样品的显微镜观察及矿物分析,确定了伴生碳酸盐的矿物种属及赋存状态。按碳酸盐矿物组成及地质产状的不同,其赋存状态分成4种类型,即白色薄层状、烟灰色菱形晶簇状、深灰色薄壳状、微细浸染状。根据不同赋存形态碳酸盐的C、O同位素特征,认为烟灰色菱形晶簇状方解石或呈(云烟状)微晶方解石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关。碳酸盐C、O同位素随深度变化特征表明在一定深度处可能存在着烃类物质的活动,即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导致碳酸盐的矿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酸盐 天然气水合物 碳、氧稳定同位素 祁连山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北-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0
4
作者 郑荣才 胡忠贵 +2 位作者 郑超 陈守春 戴荔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11,共9页
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是渝北—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岩溶岩类型,... 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是渝北—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岩溶岩类型,和淡水方解石与白云石两种胶结物类型。以基质岩为对比参照物,对各类岩溶岩和胶结物的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溶蚀强度、结构和成分的岩溶岩与胶结物的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明显受古地理背景、流体性质、流体来源以及同位素分馏效应控制。依据岩溶岩系的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可总结出4个主要特征:(1)伴随岩溶强度加大,δ13C表现向低值方向弱偏移,而δ18O负偏移较强烈;(2)87Sr/86Sr比值出现由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转化为强烈负偏移的演化趋势;(3)对应古岩溶系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演化,古岩溶储层的物性出现由差变好至重新变差的对应变化关系;(4)淡水白云石结晶沉淀过程中可能具有对87Sr有很强"捕获"能力的锶同位素正偏移分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北—川东地区 黄龙组 古岩溶储层 碳、、锶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岩溶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海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沉积物环境指标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孟昌 孟庆泉 +5 位作者 杜芳芳 杨进云 张曼 吴小斌 魏引杰 宋春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发生于中生代—新生代之间的事件是地质历史上一次重大灾变和异常事件,因此白垩系—古近系之间的界线(K/T界线)就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库孜贡苏河剖面海相上白垩统—古新统地层的岩性和沉积环... 发生于中生代—新生代之间的事件是地质历史上一次重大灾变和异常事件,因此白垩系—古近系之间的界线(K/T界线)就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库孜贡苏河剖面海相上白垩统—古新统地层的岩性和沉积环境变化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重点利用沉积物色度、有机碳含量、碳酸钙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的明显异常变化,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论证并证实了该区分布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5 cm厚的黏土层为白垩系—古近系界线(K/T界线),它是白垩纪末期全球重大突变事件的沉积产物,记录了白垩纪末—古近纪初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它对丰富我国白垩纪—古近纪之间的事件研究、确定塔里木盆地地层年代序列以及恢复该地区古环境都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色度 酸钙 有机 碳、氧稳定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瞿泓滢 裴荣富 +3 位作者 王浩琳 李进文 王永磊 梅燕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62,共13页
本文以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研究以及碳、氢、氧、硫、铅同位素分析,探讨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凤凰山铜矿床透辉石、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中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液体包裹体... 本文以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研究以及碳、氢、氧、硫、铅同位素分析,探讨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凤凰山铜矿床透辉石、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中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和H2O—CO2三相包裹体。气液固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液相以H2O为主,气相以为CO2、H2O、N2、CH4为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显示成矿流体演化经历了的3个不同阶段,反应了成矿流体从高温度、高盐度向低温度、低盐度的持续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阶段基本对应,降温、流体沸腾是导致流体中巨量铜元素卸载的主要因素。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晚期混有少量大气降水。黄铁矿中的硫同位素(1.8‰~2.9‰)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方铅矿中的铅同位素具有岩浆热液特征,表明凤凰山铜矿床中成矿元素来自上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氧、铅稳定同位素 矽卡岩 凤凰山铜矿床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