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云 王建平 +7 位作者 杨增海 廖东就 连春雨 刘冲昊 李春风 薛玉山 左海洋 杨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3-1111,共9页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温都尔庙加里东增生带铜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包括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矿体产于白乃庙组绿片岩中,北矿带矿体主要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内。成矿作用大致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铁矿...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温都尔庙加里东增生带铜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包括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矿体产于白乃庙组绿片岩中,北矿带矿体主要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内。成矿作用大致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铜矿、辉钼矿,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组合为标志。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δ18OH2O值在-3.2‰~5.5‰之间,δD变化范围为-94.2‰^-69‰,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δD基本不变,δ18OH2O逐渐降低;热液方解石的δ13CPDB为-5.4‰^-2.4‰,δ18OSMOW为-3.1‰~10.9‰,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δ13CPDB基本不变,δ18OSMOW逐渐降低;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0.6‰^-6‰,显示出幔源硫的特征。碳、氢、氧、硫同位素显示南、北矿带不同成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系统,且南、北矿带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南矿带流体显示有更多大气降水和壳源物质的加入。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在加里东期古洋壳经俯冲作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闪长岩岩浆,并沿着裂隙上升到浅部,带来成矿物质,对原始矿源层的成矿物质进行活化富集,在白乃庙岛弧带形成白乃庙斑岩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硫同位素 白乃庙铜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H、O、S、Sr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7
2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5 位作者 秦西社 梁婷 杨秀清 栾燕 郑崔勇 樊新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6,共12页
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陕西勉(县)-略(阳)-宁(强)铜金镍矿化集中区新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陈家坝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开展了系统的C、H、O、S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坝矿区的围岩的δ^(13)CPD... 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陕西勉(县)-略(阳)-宁(强)铜金镍矿化集中区新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陈家坝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开展了系统的C、H、O、S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坝矿区的围岩的δ^(13)CPDB值范围-0.93‰~1.44‰,平均值为0.35‰,δ^(18)OV-SMOW值范围14.14‰~27.49‰,平均22.1‰,为沉积成因海相碳酸盐岩。脉石矿物白云石的δ^(13)CPDB范围在-0.53‰~-0.89‰,δ^(18)OV-SMOW值范围12.12‰~13.23‰,指示成矿流体中的CO_2主要来自岩浆水,少量CO_2来源于围岩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成矿流体中δD值范围-91‰~-72‰,δ^(18)OH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流体与围2岩的水-岩反应是导致该区铜铅锌2矿床中白云石和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矿物沉淀结晶的主要机制。矿石金属硫化物δ34S值范围4.88‰~8.90‰,平均值为7.37‰,介于岩浆硫与海水硫之间,且与矿集区内典型的徐家沟铜矿床矿石矿物δ34S变化区间重叠,表明硫主要来自于岩浆硫,部分硫来自海水硫酸盐。矿石中黄铁矿的初始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比值为0.72,高于赋矿围岩锶同位素比值,接近大陆地壳的87Sr/86Sr比值(0.719),指示了成矿流体流经了雪花太坪组地层,并与其中具有高87Sr/86Sr比值的白云岩进行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氢、、硫、锶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陈家坝Cu-Pb-Zn多金属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王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作衡 毛景文 李晓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文章在对双王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 ,探讨了含金角砾岩体的成因 ,系统地研究了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和矿石碳、氢、氧同位素的组成。结果表明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富CO2 、高温、中低盐度为特征 ,碳明显具有深源 (幔... 文章在对双王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 ,探讨了含金角砾岩体的成因 ,系统地研究了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和矿石碳、氢、氧同位素的组成。结果表明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富CO2 、高温、中低盐度为特征 ,碳明显具有深源 (幔源 )特征 ,而成矿流体以典型岩浆水为主 ,混入有一定程度的变质水 ,在成矿作用晚期可能有大气降水加入到成矿系统中。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成岩成矿年代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成矿机制 双王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巴特巴克布拉克铁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俊杰 柴凤梅 +1 位作者 杨富全 张志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897,共19页
巴特巴克布拉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近矿围岩为石榴子石矽卡岩、角闪斜长变粒岩和浅粒岩。矿体总体顺层分布,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矽卡... 巴特巴克布拉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近矿围岩为石榴子石矽卡岩、角闪斜长变粒岩和浅粒岩。矿体总体顺层分布,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矽卡岩阶段形成的石榴子石中发育纯气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及熔融包裹体;退化蚀变阶段发育液体包裹体和少量气体包裹体;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发育液体包裹体、含液体CO2的三相包裹体及少量纯气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矽卡岩阶段均-温度变化为217℃~499℃,在255℃出现峰值,盐度(NaCleq)变化为8.68%~22.65%;退化蚀变阶段均-温度变化为181℃~432℃,在225气出现峰值,盐度变化为12.85%~22.65%;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为140℃~482℃,在155℃出现峰值,盐度变化为0.18%~42.40%。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变化为1.8‰-7.1‰,δ18OH2O为-4.79‰~4.57‰,δDSMOW为-128‰--84‰,表明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石英-硫化物阶段大气降水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方解石δ13CV-PDB变化为-3.2‰—-2.0‰,表明流体中的碳来自深部或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矽卡岩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成矿作用 巴特巴克布拉克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吕书君 张志欣 +5 位作者 杨富全 柴凤梅 张希兵 刘锋 姜丽萍 耿新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7-534,共18页
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铁铜金矿化主要呈块状、团块状、脉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产于闪长(玢)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的接触带中。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以发育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石... 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铁铜金矿化主要呈块状、团块状、脉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产于闪长(玢)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的接触带中。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以发育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方解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205~550℃及大于550℃,主要集中在220~470℃和大于550℃,盐度w(NaCleq)介于7.02%~17.96%,峰值为7.5%和16%,密度为0.60~1.00 g/cm3。退化蚀变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212~510℃,峰值为220℃,盐度w(NaCleq)介于6.16%~21.04%,密度为0.60~0.95 g/cm3。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150~380℃,在160℃和220℃出现峰值,盐度w(NaCleq)介于13.4%~18.47%,密度为0.75~1.10 g/cm3。石榴子石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值为5.2‰~17.8‰,δ18O水值为-2.4‰~3.5‰,δDSMOW值变化于-144.0‰^-84.0‰,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混合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方解石的δ13CPDB值变化于-6.8‰^-3.5‰,δ18OSMOW值为11.6‰~17.8‰,暗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闪长质岩浆,少量来自碳酸盐岩。黄铁矿δ34S值集中在0~3‰,结合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于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的闪长质岩浆。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认为铁矿成矿作用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铁铜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碳、氢、、硫同位素 成矿机制 准噶尔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瞿泓滢 裴荣富 +3 位作者 王浩琳 李进文 王永磊 梅燕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62,共13页
本文以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研究以及碳、氢、氧、硫、铅同位素分析,探讨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凤凰山铜矿床透辉石、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中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液体包裹体... 本文以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研究以及碳、氢、氧、硫、铅同位素分析,探讨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凤凰山铜矿床透辉石、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中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和H2O—CO2三相包裹体。气液固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液相以H2O为主,气相以为CO2、H2O、N2、CH4为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显示成矿流体演化经历了的3个不同阶段,反应了成矿流体从高温度、高盐度向低温度、低盐度的持续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阶段基本对应,降温、流体沸腾是导致流体中巨量铜元素卸载的主要因素。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晚期混有少量大气降水。黄铁矿中的硫同位素(1.8‰~2.9‰)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方铅矿中的铅同位素具有岩浆热液特征,表明凤凰山铜矿床中成矿元素来自上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氢、、铅稳定同位素 矽卡岩 凤凰山铜矿床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