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试验的碲锌镉晶片CMP参数优化及抛光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乐振 张振宇 +4 位作者 王冬 徐光宏 郜培丽 孟凡宁 赵子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101,共10页
碲锌镉(CZT)晶片是目前制造室温下高能射线探测器最理想的半导体材料,获得高质量的CZT晶片对探测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采用绿色环保的抛光液配方,设计并进行磨粒粒径、磨粒质量分数、抛光液pH值和... 碲锌镉(CZT)晶片是目前制造室温下高能射线探测器最理想的半导体材料,获得高质量的CZT晶片对探测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采用绿色环保的抛光液配方,设计并进行磨粒粒径、磨粒质量分数、抛光液pH值和抛光压力的4因素3水平正交CMP试验,实现200μm×200μm范围内平均粗糙度最低为0.289 nm的CMP加工。对试验结果进行均值和极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在CMP加工中的作用规律,得出pH值和磨粒质量分数对CZT晶体的CMP加工精度和去除速率影响较大,且较强的酸性条件和较大的磨粒质量分数分别有利于提高CZT晶体的化学溶解作用和机械磨削作用的结论,提出针对CZT晶片的CMP优化加工方案。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探究对抛光性能影响作用最大的酸度在CMP加工中所起到的化学腐蚀作用,揭示CZT晶体在CMP过程中“氧化剂氧化-酸根离子刻蚀-络合物螯合-磨粒磨削”的材料去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碲锌镉晶片 正交试验 抛光液 材料去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ZnTe探测器晶片的表面处理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冬敏 朱世富 +5 位作者 赵北君 高德友 陈俊 唐世红 方军 程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5-718,共4页
报道了CdZnTe探测器晶片表面钝化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先采用金相砂纸和化学腐蚀剂对CdZnTe晶片进行机械和化学抛光,然后分别用H2O2溶液和NH4F/H2O2溶液对晶片进行湿法钝化;再用ZC36微电流测试仪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了不同钝化时间对C... 报道了CdZnTe探测器晶片表面钝化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先采用金相砂纸和化学腐蚀剂对CdZnTe晶片进行机械和化学抛光,然后分别用H2O2溶液和NH4F/H2O2溶液对晶片进行湿法钝化;再用ZC36微电流测试仪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了不同钝化时间对CdZnTe晶片电学性质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用NH4F/H2O2溶液对CdZnTe探测器晶片进行钝化30min,晶片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高阻氧化层,表面漏电流最小、晶体电阻率提高1-2个数量级,达到10^9-10 Ω·cm,适合探测器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晶片 表面处理 漏电流 电阻率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G 535光刻胶氧离子刻蚀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洁 傅莉 +1 位作者 孙玉宝 査钢强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3-526,共4页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技术,对EPG 535光刻胶和碲锌镉(CZT)基体刻蚀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法测试CZT基体刻蚀前后的表面质量,探讨了EPG 535光刻胶刻蚀速率和CZT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RF功率为60 W、氧气...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技术,对EPG 535光刻胶和碲锌镉(CZT)基体刻蚀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法测试CZT基体刻蚀前后的表面质量,探讨了EPG 535光刻胶刻蚀速率和CZT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RF功率为60 W、氧气气压为1.30 Pa、氧气流量为40 cm3/min,光刻胶达到最大刻蚀速率;随着RF功率降低,刻蚀后CZT基体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实验优化的刻蚀参数为:RF功率40 W、氧气气压1.30 Pa、氧气流量40 cm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反应离子刻蚀(RIE) EPG 535光刻胶 碲锌镉晶片 表面粗糙度 刻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