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对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傅博 杨长辉 +3 位作者 叶剑雄 曹集舒 程臻赟 韩静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0-1065,1086,共7页
对比研究了碱矿渣水泥石与不同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下同)的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在室温至1 000℃时的抗压强度和外观变化,应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常温及高温后上述水泥石的物相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常温下,碱矿渣水泥石抗压强... 对比研究了碱矿渣水泥石与不同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下同)的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在室温至1 000℃时的抗压强度和外观变化,应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常温及高温后上述水泥石的物相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常温下,碱矿渣水泥石抗压强度高于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且碱矿渣水泥石耐高温性能优于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600℃下,碱矿渣水泥石发生固相反应,产物为钙黄长石;粉煤灰掺量分别为50%和30%的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在800,1 000℃时的抗压强度降低为0,在1 000℃下,其固相反应产物为钙黄长石和透辉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粉煤灰-矿渣水泥 高温 力学性能 物相组成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硫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水化特征
2
作者 王营 顾晓薇 +1 位作者 胥孝川 王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为解决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中使用氢氧化钠等强碱激发剂导致的凝结时间快、安全性差等问题,将石灰与硫酸钠以物质的量之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分析激发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对该体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 为解决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中使用氢氧化钠等强碱激发剂导致的凝结时间快、安全性差等问题,将石灰与硫酸钠以物质的量之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分析激发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对该体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等检测手段探究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以及水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硫酸钠组成的复合激发剂可替代氢氧化钠对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进行激发,该体系的流动性能和凝结时间可控,胶凝体系中复合激发剂最佳掺量为10%,当粉煤灰掺量在50%以内时,胶凝体系28d抗压强度均在36MPa以上;石灰-硫酸钠复合激发剂能有效破坏粉煤灰外壳,促使粉煤灰参与水化反应,提高胶凝体系的后期抗压强度;C-(A)-S-H凝胶、钙矾石胶结不同反应程度和粒径的矿渣、粉煤灰形成致密的基体结构,为胶凝体系提供主要抗压强度.本研究可为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硫酸钠 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 抗压强度 水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盐侵蚀粉煤灰-矿渣复掺再生混凝土离子传输与模型建立
3
作者 褚长焜 周佳 +1 位作者 张海涛 王家滨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7,共8页
我国西北地区土壤与地下水中富含Mg^(2+)、SO_(4)^(2-)、Cl^(-)等侵蚀性离子,对运营期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试验采用干湿交替制度和7.5%MgSO_(4)-7.5%Na_(2)SO_(4)-5%NaCl复合盐溶液模拟西北地区气候环... 我国西北地区土壤与地下水中富含Mg^(2+)、SO_(4)^(2-)、Cl^(-)等侵蚀性离子,对运营期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试验采用干湿交替制度和7.5%MgSO_(4)-7.5%Na_(2)SO_(4)-5%NaCl复合盐溶液模拟西北地区气候环境与化学腐蚀离子体系,开展室内复合盐侵蚀RAC耐久性加速试验。测试了侵蚀RAC中Cl^(-)、SO_(4)^(2-)、Ca^(2+)以及pH值,研究了离子在RAC中的分布以及粉煤灰-矿渣取代率比对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l^(-)和SO_(4)^(2-)含量随着RAC中粉煤灰-矿渣中矿渣取代率提高而降低,且SO_(4)^(2-)含量变化敏感性更高。Ca^(2+)和pH值随着矿渣取代率提高而增大,但Ca^(2+)的敏感性略低。随着暴露深度增大,SO_(4)^(2-)浓度梯度损失高于Cl^(-),pH值的增大幅度高于Ca^(2+)。同干湿交替次数,Cl^(-)扩散深度高于SO_(4)^(2-),pH值变化区域略小于Ca^(2+)。干湿交替180次,Ca^(2+)变动区范围最大,SO_(4)^(2-)和pH值变动范围相等且最小。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考虑粉煤灰-矿渣取代率比的Cl^(-)和SO_(4)^(2-)扩散模型。与试验值相比,Cl^(-)和SO_(4)^(2-)预测值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67和0.49,变异系数分别为0.42和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复合盐侵蚀 粉煤灰-矿渣取代率 离子含量分布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IPA和C-S-H-PCEs复掺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早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驰 郭君渊 +2 位作者 杨晓杰 陈雪婷 李好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9-795,共7页
为提高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早期性能,将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和水化硅酸钙晶核(C-S-H-PCEs)这2种早强剂进行复掺,研究其对水泥-粉煤灰体系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 为提高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早期性能,将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和水化硅酸钙晶核(C-S-H-PCEs)这2种早强剂进行复掺,研究其对水泥-粉煤灰体系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和扫描电镜(SEM)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EIPA和C-S-H-PCEs复掺可缩短水泥-粉煤灰净浆的凝结时间,增加其流动度,提高砂浆抗压强度;0.03%DEIPA和2.00%C-S-H-PCEs复掺效果最优,净浆流动度增加217.5 mm,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缩短120、127 min,砂浆1、3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6.6、6.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体系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 水化硅酸钙晶核 早强剂 早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粉煤灰中锂元素碱溶浸出及协同萃取回收研究
5
作者 邢明飞 郑鹏勇 +2 位作者 张帆 董丽丽 毋利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0-278,共9页
研究采用碱溶脱硅联用对苯甲酰三氟丙酮(Benzoyltrifluoroacetone,HBTA)-三辛基氧膦(Trioctylphosphine Oxide,TOPO)协同萃取的方法回收高铝粉煤灰(High Alumina Fly Ash,HAFA)中的Li,同时获得了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富铝渣。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采用碱溶脱硅联用对苯甲酰三氟丙酮(Benzoyltrifluoroacetone,HBTA)-三辛基氧膦(Trioctylphosphine Oxide,TOPO)协同萃取的方法回收高铝粉煤灰(High Alumina Fly Ash,HAFA)中的Li,同时获得了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富铝渣。研究结果显示,约有92.62%的Li富集在HAFA玻璃相中。碱溶脱硅工艺可以在温和条件[NaOH质量浓度200 g/L,95℃,2 h,液固比(mL∶g)20∶1]下高效地选择性溶解HAFA中玻璃相和玻璃相中所含的Li,并同时得到富铝渣(Al_(2)O_(3)质量分数≥49.00%)。之后,采用HBTA-TOPO协同萃取体系高效地萃取并回收碱性浸出液中的Li+。在室温最优萃取条件[c(HBTA)∶c(TOPO)=1∶1、协同萃取剂浓度为0.03 mol/L、O/A比(mL∶mL)为1∶1、萃取时间为2 min]下,Li的三级萃取率达到99.68%。研究对实现HAFA中锂、铝资源绿色和高附加值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高铝粉煤灰 锂回收 溶脱硅 协同萃取 对苯甲酰三氟丙酮-三辛基氧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变性与流动性 被引量:24
6
作者 殷素红 管海宇 +2 位作者 胡捷 黄浩良 余其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28,135,共10页
采用Brookfield R/S plus流变仪和Marsh筒分别研究了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变性和流动性,并探讨了硅酸钠溶液模数和固含量、矿渣掺量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了流变性与Marsh流动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下端出口内径... 采用Brookfield R/S plus流变仪和Marsh筒分别研究了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变性和流动性,并探讨了硅酸钠溶液模数和固含量、矿渣掺量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了流变性与Marsh流动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下端出口内径为10 mm的Marsh筒适用于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动性测试;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为流变性指数大于1的剪切增稠浆液,流变性与Marsh流动性存在经时突变性;当水玻璃模数为1.7、水玻璃用量为18%、矿渣掺量为10%时,浆液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浆液Marsh流动度与浆液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之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8,关联性良好,其中在20 s^-1剪切速率时流变性与Marsh流动性的关联性最好,可采用Marsh筒法来检测评价浆液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粉煤灰-矿渣 灌浆材料 流变性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站混凝土废水对碱-激发矿渣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丁丹 张治国 +5 位作者 单士锋 余敏 郑永红 胡友彪 陈佩圆 朱海东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为高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搅拌站混凝土废水(CWw),采用CWw作为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AASM)的拌和水来源,研究不同CWw掺量对AASM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Ww的残留减水剂、高pH及丰富的离子环境对AASM水化过程同时产生了水化抑制和水化促... 为高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搅拌站混凝土废水(CWw),采用CWw作为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AASM)的拌和水来源,研究不同CWw掺量对AASM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Ww的残留减水剂、高pH及丰富的离子环境对AASM水化过程同时产生了水化抑制和水化促进作用,而水化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最优组的72 h累计放热量提高12.8%.基于此,CWw促进了AASM的化学收缩发展,不仅提高了AASM的长龄期抗压强度,增幅达到0.2%~10.9%,还显著减小了其自收缩,最大降低幅度为48.2%.使用CWw作为AASM的拌和水来源是可行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矿渣胶凝材料 搅拌站混凝土废水 水化特性 自收缩 环境和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性能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陈宗燕 周阳升 +2 位作者 赵晓雯 季韬 梁咏宁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研究激发剂种类对脱硫石膏-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DGAC)性能的影响机理,固定碱掺量为4%,碱矿渣水泥掺量为20%,探究激发剂种类,即CaO+Na_(2)CO_(3)、Ca(OH)_(2)+Na_(2)CO_(3)、CaO+Na_(2)SO_(4)、Ca(OH)_(2)+Na_(2)SO_(4)、NaOH,其所... 为了研究激发剂种类对脱硫石膏-碱矿渣隧道防火涂料(DGAC)性能的影响机理,固定碱掺量为4%,碱矿渣水泥掺量为20%,探究激发剂种类,即CaO+Na_(2)CO_(3)、Ca(OH)_(2)+Na_(2)CO_(3)、CaO+Na_(2)SO_(4)、Ca(OH)_(2)+Na_(2)SO_(4)、NaOH,其所对应的DGAC分别为CNC、CHNC、CNS、CHNS、NH,对DGAC干燥时间、凝结时间、干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及防火性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揭示其机理。结果表明:在干燥和凝结时间方面,CNS>CHNS>CNC>CHNC>NH;在抗压强度和耐水性方面,CHNC>CNC>NH>CNS>CHNS,CHNC生成的絮状水化硅酸钙(C-S-H)凝胶较多,其与针状钙矾石交叉紧密,具有最好的耐水性和抗压强度;在防火性方面,CHNS>CNS>NH>CHNC>CNC,CHNS和CNS中的激发剂碱性较低,其生成的C-S-H凝胶数量较少,且钙矾石的形态较粗,水化产物整体结构疏松,因此其抗压强度较低,但防火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剂 隧道防火涂料 脱硫石膏-矿渣胶凝材料 耐水性 防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矿渣-水泥胶砂耐磨性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万良 胡松涛 詹炳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4-848,共5页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矿渣-水泥胶砂28 d、45 d和350 d耐磨性和强度的影响。在矿渣-水泥胶砂中掺入10%的粉煤灰后胶砂28 d、45 d和350 d耐磨性可增大也可减小,但当粉煤灰掺量≥20%时,均降低,且随粉煤灰掺量继续增加,不断降低。在矿渣-水...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矿渣-水泥胶砂28 d、45 d和350 d耐磨性和强度的影响。在矿渣-水泥胶砂中掺入10%的粉煤灰后胶砂28 d、45 d和350 d耐磨性可增大也可减小,但当粉煤灰掺量≥20%时,均降低,且随粉煤灰掺量继续增加,不断降低。在矿渣-水泥胶砂中掺入10%粉煤灰后胶砂28 d、45 d强度减小,且随粉煤灰掺量继续增加,不断减小。在矿渣-水泥胶砂中掺入粉煤灰后,胶砂350 d强度可增加也可降低,取决于粉煤灰掺量和矿渣取代水泥量。随掺粉煤灰的矿渣-水泥胶砂强度增大,胶砂磨损率总体趋势减小,但并不单调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掺量 耐磨性 强度 矿渣-水泥胶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碱当量、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地聚物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詹疆淮 李宏波 +1 位作者 傅博 拓明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2218-12224,共7页
粉煤灰、矿渣复配组成碱激发复合水泥可以改善单一组分碱激发水泥的性能劣势。为了研究不同碱当量、不同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砂浆力学性能、干燥收缩及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吸水率试验、干燥收... 粉煤灰、矿渣复配组成碱激发复合水泥可以改善单一组分碱激发水泥的性能劣势。为了研究不同碱当量、不同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砂浆力学性能、干燥收缩及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吸水率试验、干燥收缩试验、微观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试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7、28 d龄期时,随着碱当量和矿渣掺量增加,粉煤灰-矿渣砂浆抗压、抗折强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吸水率和干燥收缩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龄期为28 d,碱当量为6%、矿渣掺量为100%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砂浆抗压强度达到峰值110.84 MPa,抗折强度达到峰值10.77 MPa,吸水率最小,为1.2%,与4%的粉煤灰-矿渣砂浆相比,碱当量为6%的砂浆干燥收缩率均减少10%以上。由微观分析知,粉煤灰-矿渣砂浆在碱激发作用下水化产物主要为铝硅酸盐凝胶和水化硅酸钙凝胶,粉煤灰掺量越大,凝胶结晶度越低。碱当量越大,体系水化产物数量越多,结构越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 粉煤灰-矿渣 强度 干燥收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和粉煤灰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及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荆锐 刘宇 +2 位作者 张慧杰 夏阳 阎培渝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37-3243,共7页
研究了水胶比为0.4,水玻璃模数为1.4及Na 2O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单掺偏高岭土与复掺偏高岭土和粉煤灰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方式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均有缓凝作用,但复掺时的缓... 研究了水胶比为0.4,水玻璃模数为1.4及Na 2O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单掺偏高岭土与复掺偏高岭土和粉煤灰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方式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均有缓凝作用,但复掺时的缓凝效果更明显。单掺时,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和折压比基本不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其28 d粘接强度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复掺时,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与单掺时相比,该复合胶凝材料72 h抗折强度和折压比分别提高了40%和64%。除此之外,复掺时该复合胶凝材料28 d粘接强度比单掺时提高了45%,但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胶凝材料 偏高岭土 粉煤灰 凝结时间 早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的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梅 李志国 +2 位作者 吴英强 张晓帆 艾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为分析石灰-粉煤灰(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用于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基层的技术可行性,在对煤矸石进行活性、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15组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配合比,并测试了它们在饱水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 为分析石灰-粉煤灰(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用于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基层的技术可行性,在对煤矸石进行活性、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15组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配合比,并测试了它们在饱水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这些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能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对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设计要求.以第2组混合料配合比(生石灰、粉煤灰、煤矸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5%,80%)为基础,通过不同水泥掺量试件的外观变化、质量损失、强度损失及极限冻融循环次数的抗冻融试验发现,掺入水泥能显著改善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冻性,当水泥掺量占试件总质量的3%时,混合料的强度及抗冻性都达到了15次冻融循环的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粉煤灰-水泥 煤矸石 混合料 强度 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及聚丙烯纤维增韧粉煤灰-矿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晶 张耀君 王亚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32-1437,共6页
本文采用双掺沥青和聚丙烯纤维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基地质聚合物进行了强化增韧研究。结果表明当沥青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1wt%和0.6wt%时,地质聚合物28 d龄期表现出9.7 MPa的最高抗折强度。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双掺沥青和聚丙烯纤... 本文采用双掺沥青和聚丙烯纤维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基地质聚合物进行了强化增韧研究。结果表明当沥青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1wt%和0.6wt%时,地质聚合物28 d龄期表现出9.7 MPa的最高抗折强度。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双掺沥青和聚丙烯纤维对该地质聚合物的物相结构没有造成影响。SEM结合断裂韧度计算结果发现纤维与地质聚合物基体结合紧密,纤维的拔出长度较长,表明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试件的断裂韧度,达到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 粉煤灰-矿渣地质聚合物 沥青 聚丙烯纤维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加固闽江口地区软粘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贾苍琴 黄茂松 姚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84-888,共5页
采用水泥、粉煤灰对闽江口地区的软粘土进行改良加固试验 ,测试不同水泥及粉煤灰掺入质量比、不同龄期的加固软粘土的抗压强度 ,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加固土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当水泥掺入质量比为 16 ... 采用水泥、粉煤灰对闽江口地区的软粘土进行改良加固试验 ,测试不同水泥及粉煤灰掺入质量比、不同龄期的加固软粘土的抗压强度 ,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加固土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当水泥掺入质量比为 16 % ,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质量的 4 0 %时 ,加固土的强度最大 ,并且强度随着软粘土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着水泥掺入比、养护龄期的增长 ,水泥土及水泥 -粉煤灰加固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粘土 水泥-粉煤灰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矿渣复合超细粉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宝举 谢友均 李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研究了在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条件下掺粉煤灰 -矿渣复合超细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 -矿渣复合超细粉的掺入改善了蒸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并使蒸养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后期强度增长率 ;与空白对比组的混凝土相比 ,掺粉煤灰
关键词 粉煤灰-矿渣复合超细粉 蒸养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粉煤灰地聚物固化淤泥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振甲 何猛 +4 位作者 吴杨 史钰鹏 孙亮 潘竹 张默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3-703,724,共12页
为实现河底淤泥的资源化处置,常采用水泥等胶凝材料固化淤泥提高承载力作为路基材料。传统固化材料能耗大、碳排放量高。为开发可持续性固化材料,本研究采用矿渣-粉煤灰二元地聚物固化淤泥,研究其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通过研究Si/Al摩... 为实现河底淤泥的资源化处置,常采用水泥等胶凝材料固化淤泥提高承载力作为路基材料。传统固化材料能耗大、碳排放量高。为开发可持续性固化材料,本研究采用矿渣-粉煤灰二元地聚物固化淤泥,研究其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通过研究Si/Al摩尔比、Na/Al摩尔比对地聚物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地聚物配合比设计。依据优化配合比固化淤泥,研究地聚物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淤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固化淤泥进行水稳性、加州承载比、干缩和温缩试验,以评估其路用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试验方法对固化淤泥进行微观分析,揭示其固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基地聚物地质聚合产物为无定形地聚物凝胶、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增强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并且填充了孔隙,提高了固化淤泥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为地聚物固化淤泥土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 矿渣-粉煤灰地聚物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性 干缩性 温缩性 固化机理 路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硅反应抑制效果的粉煤灰品质评价指标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建彤 白银 蔡跃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3,252,共6页
基于粉煤灰抑制碱-硅反应(ASR)的效果,采用22种粉煤灰对具有碱活性的砂岩骨料进行ASR抑制试验,提出了用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因子CFA来评价粉煤灰品质、优选粉煤灰.首先用其中的12种粉煤灰进行砂浆棒快速法试验,分析了粉煤灰主要化学成分对... 基于粉煤灰抑制碱-硅反应(ASR)的效果,采用22种粉煤灰对具有碱活性的砂岩骨料进行ASR抑制试验,提出了用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因子CFA来评价粉煤灰品质、优选粉煤灰.首先用其中的12种粉煤灰进行砂浆棒快速法试验,分析了粉煤灰主要化学成分对ASR的影响,确定CFA的表达式为[m(CaO)+0.7356m(R2O)+1.4607m(MgO)-1.8299m(SO3)]/[0.7928m(SiO2)-2.1705m(Fe2O3)+0.5673m(Al2O3)];用其余10种粉煤灰进行砂浆棒快速法试验和60℃混凝土棱柱体法试验,验证了CFA的合理性,比较了CFA和另外3种粉煤灰品质评价指标与粉煤灰对ASR抑制效果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单一化学成分不足以全面反映粉煤灰对ASR的抑制效果;CFA与粉煤灰对ASR的抑制效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当CFA≤0.400时,约30%的粉煤灰掺量可以有效抑制ASR;当CFA>0.400时,粉煤灰掺量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反应 化学成分因子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海峰 郭子雄 马保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6,共5页
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为主体,研究了水泥-粉煤灰(C—FA)和再生骨料2个体系之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载频率的降低,RAP混合料的动态弹性模量随之降低;当mn/ms为1/5~5/5,水泥掺量(质量分数)为2%~6... 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为主体,研究了水泥-粉煤灰(C—FA)和再生骨料2个体系之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载频率的降低,RAP混合料的动态弹性模量随之降低;当mn/ms为1/5~5/5,水泥掺量(质量分数)为2%~6%,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为5%~6%时,再生骨料和C—FA体系之间有较好的适应性;当mA/mS为2/5~3/5时,RAP混合料的软化系数大于0.75,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 软化系数 再生沥青路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碱熔融-水热法制备人工沸石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龙 郭远臣 +1 位作者 郭正超 程龙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92-3595,共4页
以粉煤灰为原材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制备人工沸石,并对产物的矿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碱熔融反应过程中,粉煤灰中玻璃微珠结构遭到破坏,石英和莫来石等结晶相消失,粉煤灰活性得到了提高;赤铁矿在产物中的含量仅为0.11%... 以粉煤灰为原材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制备人工沸石,并对产物的矿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碱熔融反应过程中,粉煤灰中玻璃微珠结构遭到破坏,石英和莫来石等结晶相消失,粉煤灰活性得到了提高;赤铁矿在产物中的含量仅为0.11%,表明实验克服了赤铁矿对人工沸石制备的不利影响,制备出的人工沸石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熔融-水热法 人工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龄期对掺速凝剂水泥-粉煤灰净浆微观结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牛荻涛 王家滨 丁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热重-差热扫描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方法对不同水化龄期掺4%速凝剂水泥净浆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速凝剂的掺入显著影响水泥水化进程。在水... 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热重-差热扫描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方法对不同水化龄期掺4%速凝剂水泥净浆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速凝剂的掺入显著影响水泥水化进程。在水泥-速凝剂-水体系中,Na Al O2及Na2CO3令石膏缓凝作用失效,铝酸三钙快速水化生成水化铝酸钙晶体,并与钙矾石及钠长石晶体形成相互攀附的网络结构对水泥颗粒产生"桥连"作用而实现速凝。同时,大量水化热促进水泥熟料矿物水化速率加快,净浆密实度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水化龄期延长,净浆物相组成、钙矾石及氢氧化钙含量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龄期 速凝剂 粉煤灰-水泥净浆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