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磷酸化CeO_(2)选择性还原NO及其碱金属耐受性
1
作者 李顺 胡方方 +2 位作者 王闻之 蔡思翔 姜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5-1003,1053,共10页
以Ce(NO_(3))_(3)·6H_(2)O和(NH_(2));PO;·3H_(2)O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磷酸化CeO_(2)催化剂。以NH_(2)为还原剂,考察了磷酸化CeO_(2)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2)-SCR)NO的脱硝性能。利用XRD、N_(2)吸附-脱附、XPS、NH_... 以Ce(NO_(3))_(3)·6H_(2)O和(NH_(2));PO;·3H_(2)O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磷酸化CeO_(2)催化剂。以NH_(2)为还原剂,考察了磷酸化CeO_(2)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2)-SCR)NO的脱硝性能。利用XRD、N_(2)吸附-脱附、XPS、NH_(2)-TPD、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50~500℃范围内,磷酸化CeO_(2)催化剂(CeP_(0.05))使NO的转化率在90%以上,且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毒后,在300~400℃范围内,磷酸化CeO_(2)催化剂使NO的转化率仍保持在80%以上。磷酸化CeO_(2)催化性能的增强可归因于酸位点数量的增加,尤其是BrФnsted酸位点数量的增加。磷酸化改性产生更多的Ce^(3+)和化学吸附氧,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当碱金属沉积在催化剂上时,碱金属被诱导迁移到磷酸化CeO_(2)的表面与Ce—O—P碱捕获位点结合,从而阻止碱金属攻击Ce^(4+)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磷酸化 氨选择催化还原 碱金属耐受性 氮氧化物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