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对碱矿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冬桃 吴晨 +5 位作者 崔凯 吴方红 李彪 王煜 喻诗汀 李耀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1122,共10页
为研究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对碱矿渣混凝土(AASC)性能的影响,通过凝结时间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探究AASC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立方体劈裂抗拉... 为研究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对碱矿渣混凝土(AASC)性能的影响,通过凝结时间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探究AASC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转换关系方程,并结合AASC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揭示粉煤灰和硅灰对AASC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的取代可延长AASC的凝结时间;AASC力学性能指标随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粉煤灰和硅灰最优取代率分别为20%和10%;提出的AASC立方体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经验公式拟合精度高;粉煤灰(取代率≤20%)和硅灰(取代率≤10%)的取代促进了AASC的水化反应,使微观形貌更为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矿渣混凝土 粉煤灰 硅灰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冲击损伤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鑫 许金余 +3 位作者 卢京平 白二雷 李为民 刘志群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7-1091,1101,共6页
以NaOH,Na2CO3为碱激发剂,制备了强度等级为C30的碱矿渣粉煤灰基混凝土(ASFC),运用改进后的100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开展了冲击劈裂拉伸和压缩试验,从能量角度分析了ASFC在冲击荷载下的损伤特性,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 以NaOH,Na2CO3为碱激发剂,制备了强度等级为C30的碱矿渣粉煤灰基混凝土(ASFC),运用改进后的100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开展了冲击劈裂拉伸和压缩试验,从能量角度分析了ASFC在冲击荷载下的损伤特性,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SFC的破坏形态均随着入射能量平均变化率的增加而趋于严重,ASFC的能量吸收量也随入射能量平均变化率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变缓,总体规律可用二次多项式关系来表示;ASFC在冲击压缩状态下的破坏状况明显比冲击劈裂拉伸状态下严重,而且能量吸收量和增加速率均远大于冲击劈裂拉伸状态;ASFC的抗冲击损伤能力随着冲击力度的增大而增加,且与冲击作用形式有关,在压缩状态下的抗冲击损伤能力比劈裂拉伸状态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粉煤灰基混凝土 损伤特性 冲击劈裂拉伸试验 冲击压缩试验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后矿渣基碱激发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吉延峻 陈帅 +2 位作者 刘文瑾 张奥利 李武斌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5,50,共7页
为研究矿渣基碱激发混凝土(AAC)的抗冻性,分别制作了15个立方体试件和15个圆柱体试件,进行了最高200次的冻融循环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试样表面出现小孔,表面粗糙度增加,外观颜色变暗.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AAC的质... 为研究矿渣基碱激发混凝土(AAC)的抗冻性,分别制作了15个立方体试件和15个圆柱体试件,进行了最高200次的冻融循环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试样表面出现小孔,表面粗糙度增加,外观颜色变暗.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AAC的质量损失率最高达1.88%.AAC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弹性模量逐渐减小.经过50次冻融循环后,试样的抗压强度大于未冻融循环的试样.当冻融循环次数达到200次时,试样的弹性模量较未冻融循环试样下降9.7%,立方体抗压强度下降18.6%,圆柱体抗压强度下降31.2%.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AAC冻融循环后残余强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激发混凝土 冻融循环 力学性能 残余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矿物激发剂在粉煤灰矿渣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弘 沈晓冬 +1 位作者 唐明亮 钟白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在制备C30商品混凝土中加入无碱矿物激发剂并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高掺量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研究表明无碱矿物激发剂能很好地激发粉煤灰矿渣的早期水化活性,促使钙矾石的生成,从而使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早期... 本文在制备C30商品混凝土中加入无碱矿物激发剂并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高掺量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研究表明无碱矿物激发剂能很好地激发粉煤灰矿渣的早期水化活性,促使钙矾石的生成,从而使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得到很大提高。此外,研究还证明无碱矿物激发剂具有水化膨胀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同时,混凝土的孔结构也能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激发剂 粉煤灰矿渣混凝土 钙矾石 强度 收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傅博 程臻赟 韩静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55-2259,共5页
抗渗性是混凝土重要的耐久性指标之一。通过对比研究了不同固态分散相组成的碱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对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的物相组成和微... 抗渗性是混凝土重要的耐久性指标之一。通过对比研究了不同固态分散相组成的碱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对碱粉煤灰矿渣水泥石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矿渣混凝土水化产物主要为低Ca/Si比的(I)C-SH凝胶,体系中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水化产物逐渐向聚合度更高的C(N)-A-S-H凝胶结构转变;当粉煤灰掺量不超过30%,粉煤灰能够优化碱粉煤灰矿渣体系孔隙结构,提高碱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抗渗性;当粉煤灰掺量大于30%,粉煤灰较低的活性导致水泥石水化产物数量减少,水泥石大孔数量和总孔隙量增大,相应混凝土抗渗性能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矿渣混凝土 抗渗性 孔隙率 反应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矿渣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混料比率优化设计
6
作者 唐明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采用碱矿渣激发粉煤灰的活性.用混料比率设计和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寻找了新型配料的最优组合,同时,探讨了各配料因素对该类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矿渣 混合料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材料修补普通混凝土的黏结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红光 侯金良 +5 位作者 石晶 葛洁雅 吕威 杨森 李宗徽 沈正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38-142,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用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材料修补普通混凝土对黏结面力学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用普通混凝土直接修补(方式C)、分别刷水泥净浆界面剂及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净浆界面剂后再用普通混凝土修补(方式J)、用碱激发... 本工作研究了用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材料修补普通混凝土对黏结面力学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用普通混凝土直接修补(方式C)、分别刷水泥净浆界面剂及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净浆界面剂后再用普通混凝土修补(方式J)、用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直接修补(方式S)三种方式修补后的黏结面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三种修补方式中,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直接修补(方式S)的效果最好,此时碱激发剂模数的合理取值为1.3。用方式S修补后的黏结面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氯离子抗渗透性能的相关性较好,均随矿渣掺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矿渣、粉煤灰掺量各50%时二者达到最强。用碱激发材料修补后,在碱激发剂作用下,碱激发矿渣-粉煤灰与老混凝土的部分组分发生水化反应,提升了黏结面的力学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修补 黏结面 激发矿渣-粉煤灰 劈裂抗拉强度 氯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及活性氧化镁补偿收缩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海霞 董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6,共8页
制备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并进行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测试,探究分析活性氧化镁含量、水玻璃模数、碱当量和矿渣含量对其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活性氧化镁掺量增大,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 制备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并进行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测试,探究分析活性氧化镁含量、水玻璃模数、碱当量和矿渣含量对其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活性氧化镁掺量增大,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下降,干燥收缩变形显著减小;与0%(质量分数,下同)活性氧化镁混凝土相比,掺量为3%、6%和9%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分别下降8.0%、8.2%和18.2%,干燥收缩分别减小21.5%、26.4%和38.2%,此外,当活性氧化镁掺量为3%和6%时,不仅有效补偿了干燥收缩,且抗压强度损失较小;随着水玻璃模数升高,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变形增大;随着碱当量升高,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下降、干燥收缩变形增大;随着矿渣含量增加,地聚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增大、干燥收缩变形减小。综合考虑抗压强度及收缩的要求,建议实际应用中选择高活性、大掺量氧化镁,掺量宜控制在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粉煤灰-矿渣 活性氧化镁 干燥收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通报第38卷第1~12期总目次
9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55-4098,共44页
关键词 水泥材料 粉煤灰地质聚合物 矿渣胶凝材料 水泥复合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 硅酸盐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