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枸杞多糖的碱液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胡仲秋
刘建党
王保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液提取LBP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碱液提取工艺较传统水提工艺的优越性。【结果】碱液提取LBP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枸杞粉与浸提液的液料比为70∶1,pH为10,温度65℃,浸提时间3.5 h;各因素影响碱液提取LBP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浸提时间。【结论】得到了碱液提取LBP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LBP得率可达7.46%,比传统水提工艺提高了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LBP)
碱液提取法
传统水
提取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碱法提取美洲大蠊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晓庆
许龙
+3 位作者
陈光道
栾雪
高敏
罗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125-126,共2页
[目的]确定美洲大蠊多糖提取的稀碱液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等参数。[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稀碱液及不同条件进行美洲大蠊多糖的提取试验,以稀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作为单因素因子,并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苯酚-硫酸分光法测定试...
[目的]确定美洲大蠊多糖提取的稀碱液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等参数。[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稀碱液及不同条件进行美洲大蠊多糖的提取试验,以稀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作为单因素因子,并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苯酚-硫酸分光法测定试验样品中的多糖含量,将葡萄糖作为标准品进行对照,比较不同提取条件所得到多糖的含量。[结果]各因素对美洲大蠊多糖提取含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稀碱液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美洲大蠊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稀碱液浓度0.02 mol/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功能活性昆虫食品及药物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多糖
稀
碱液提取法
提取
条件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枸杞多糖的碱液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胡仲秋
刘建党
王保玲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02A24)
文摘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液提取LBP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碱液提取工艺较传统水提工艺的优越性。【结果】碱液提取LBP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枸杞粉与浸提液的液料比为70∶1,pH为10,温度65℃,浸提时间3.5 h;各因素影响碱液提取LBP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浸提时间。【结论】得到了碱液提取LBP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LBP得率可达7.46%,比传统水提工艺提高了1.59%。
关键词
枸杞多糖(LBP)
碱液提取法
传统水
提取
法
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s(LBP)
alkaline soluti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碱法提取美洲大蠊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晓庆
许龙
陈光道
栾雪
高敏
罗志文
机构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125-126,共2页
基金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LZZ2014_002)
文摘
[目的]确定美洲大蠊多糖提取的稀碱液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等参数。[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稀碱液及不同条件进行美洲大蠊多糖的提取试验,以稀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作为单因素因子,并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苯酚-硫酸分光法测定试验样品中的多糖含量,将葡萄糖作为标准品进行对照,比较不同提取条件所得到多糖的含量。[结果]各因素对美洲大蠊多糖提取含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稀碱液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美洲大蠊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稀碱液浓度0.02 mol/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功能活性昆虫食品及药物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关键词
美洲大蠊多糖
稀
碱液提取法
提取
条件
工艺优化
Keywords
Polysaccharide in Periplaneta americana L.
Dilute alkali extraction
Extraction condi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枸杞多糖的碱液提取工艺研究
胡仲秋
刘建党
王保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稀碱法提取美洲大蠊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李晓庆
许龙
陈光道
栾雪
高敏
罗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