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碱两步催化对氧化钽气凝胶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任达华 杨睿戆 +6 位作者 罗炫 方瑜 黄传群 张庆军 陈姝帆 程新路 吴卫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647-3650,共4页
以乙醇钽为前驱体,盐酸/氨水为催化剂制备出块状氧化钽气凝胶。两步酸-碱催化法制备的Ta2 O 5气凝胶具有凝胶时间快、密度低、强度高、不易开裂、收缩小和半透明等优点。对制备的气凝胶用SEM、BET等手段进行表征。BET 法测得酸-碱两步... 以乙醇钽为前驱体,盐酸/氨水为催化剂制备出块状氧化钽气凝胶。两步酸-碱催化法制备的Ta2 O 5气凝胶具有凝胶时间快、密度低、强度高、不易开裂、收缩小和半透明等优点。对制备的气凝胶用SEM、BET等手段进行表征。BET 法测得酸-碱两步催化制备 Ta2 O5气凝胶的比表面约为493 m2/g, NLDFT理论得出孔径主要分布在2~8 nm 之间,比一步酸催化制备的 Ta2 O5气凝胶的比表面(400 m2/g)高、孔径分布(2~20 nm)窄;SEM测试结果表明酸-碱两步催化制备的 Ta2 O 5气凝胶是由纳米颗粒随机堆积起来的,与一步酸催化制备的 Ta2 O 5气凝胶相比具有纳米颗粒尺寸小、孔径分布窄等优点。并对盐酸/氨水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 O5气凝胶 酸-两步催化 一步酸催化 CO2超临界干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功能薄膜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娟 蒋继富 +3 位作者 赵宗彦 张瑾 朱忠其 柳清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58-60,共3页
纳米多孔SiO2薄膜的各种优异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中占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对一些新的制备纳米多孔SiO2薄膜的方法如自组装法、酸碱两步催化法、微波合成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分析了其原理、方法和特点。
关键词 纳米多孔SiO2薄膜 溶胶-凝胶 自组装 两步催化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籽油甲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佘珠花 刘大川 潭蓓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以低温压榨麻疯树籽油(经过水化脱胶、溶剂萃取脱酸和脱水,使油脂酸值在1 mgKOH/g以下,水分在0.1%以下。)为原料,甲醇钠作催化剂,考察了甲酯化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麻疯树籽油甲酯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 以低温压榨麻疯树籽油(经过水化脱胶、溶剂萃取脱酸和脱水,使油脂酸值在1 mgKOH/g以下,水分在0.1%以下。)为原料,甲醇钠作催化剂,考察了甲酯化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麻疯树籽油甲酯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经正交实验确定甲酯化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5℃,醇油摩尔比7∶1,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0.9%。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酯转化率为95.09%,产品得率为88.88%。反应产物经水洗、脱水并过滤后,即得脂肪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籽油 甲酯化反应 碱法催化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鱼鱼油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娜 涂宗财 +4 位作者 王凡 石燕 王辉 沙小梅 黄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以鲢鱼鱼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对鱼油进行乙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条件,确定鱼油乙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催化剂NaOH添加量为鱼油质量的0.2%、醇油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5 h,该工艺下脂肪酸... 以鲢鱼鱼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对鱼油进行乙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条件,确定鱼油乙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催化剂NaOH添加量为鱼油质量的0.2%、醇油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5 h,该工艺下脂肪酸乙酯得率为9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鱼油 不饱和脂肪酸 乙酯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TTFA)_3掺杂SiO_2胶体球的制备与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昌清 孙婷 +2 位作者 赵保平 田维坚 王耀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nm。荧光光谱分...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n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稀土配合物掺杂胶体颗粒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荧光寿命约为290μs。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Eu(TTFA)3掺杂浓度为质量分数0.5~1.5的范围内,荧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荧光寿命几乎不随掺杂浓度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胶体球 稀土配合物 Eu(TTFA)3 催化 单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芸 姚宏燕 +1 位作者 杨成 沈晓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98,135,共5页
以奇亚籽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制备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对比甲醇钠、乙醇钠和氢氧化钠的催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制备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酯含量和得率均最高;当酯交换... 以奇亚籽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制备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对比甲醇钠、乙醇钠和氢氧化钠的催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制备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酯含量和得率均最高;当酯交换温度为80℃、酯交换时间为1.5 h、醇油摩尔比为9∶1、氢氧化钠用量为油质量的0.6%时,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含量可达到8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亚籽油 脂肪酸乙酯 乙酯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TTFA)_3掺杂SiO_2杂化胶体球的合成及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1 位作者 冯桂兰 陈慧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2-806,共5页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杂化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分散性的、稀土配合物掺杂SiO2杂化胶...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杂化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分散性的、稀土配合物掺杂SiO2杂化胶体球,且都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Eu(TTFA)3掺杂入SiO2胶体球中后,有机配体TTFA在短波长处的吸收明显增强了,最大的吸收峰位也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大约20~30nm,Eu3+离子5D0→7F2发射跃迁仍然具有良好的窄线发光特征,同时荧光峰值的形态和位置受SiO2基体的影响发生轻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杂化胶体球 Eu(TTFA)3 催化 种子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甲基水溶性酚醛树脂交联剂的合成及交联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郭睿 霍文生 +3 位作者 王宁 何观伟 冯文佩 李秀环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81-86,共6页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采用两步碱催化法,合成了用于油田调剖堵水的羟甲基水溶性酚醛树脂交联剂.以游离甲醛和羟甲基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四个因素对合成的影响规律.设...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采用两步碱催化法,合成了用于油田调剖堵水的羟甲基水溶性酚醛树脂交联剂.以游离甲醛和羟甲基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四个因素对合成的影响规律.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0 min、催化剂用量2%、n(苯酚)∶n(甲醛)=1∶2,在此反应条件下,羟甲基的含量可以达到32.2%.合成的水溶性酚醛树脂在20℃下能保存840小时,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了XPS对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成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AM分子中的伯胺与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脱水缩合形成仲胺,酚醛树脂与HPAM发生交联反应.并探讨了凝胶对不同渗透率岩心的封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酚醛树脂 两步催化 羟甲基含量 正交优化 交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月桂酯基础油的合成、表征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庆瑞 崔晓莹 +1 位作者 聂晓华 何良年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碳酸二甲酯(DMC)和月桂醇(C12H25OH)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采用两步法高效制备碳酸二月桂酯(DDC)。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及碳谱对反应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考察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达89%以上,在100... 以碳酸二甲酯(DMC)和月桂醇(C12H25OH)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采用两步法高效制备碳酸二月桂酯(DDC)。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及碳谱对反应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考察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达89%以上,在100和40℃时的运动黏度分别为3.43和11.77 mm2/s,黏度指数为184,适合作为高黏度指数润滑剂基础油;与传统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相比,其具有更加优异的极压抗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碳酸酯 酯交换反应 甲醇钠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呋喃基双酚-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呋喃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凌俊利 张军营 +4 位作者 程珏 史翎 张耀平 张晓丰 林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1355,共5页
以2,6-二甲基苯酚和糠醛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经缩合反应合成了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呋喃甲烷。研究了各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规律,选择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得出优化后反应条件为... 以2,6-二甲基苯酚和糠醛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经缩合反应合成了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呋喃甲烷。研究了各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规律,选择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得出优化后反应条件为:n(2,6-二甲基苯酚)∶n(糠醛)=2.2∶1,n(2,6-二甲基苯酚)∶n(氢氧化钠)=1∶0.1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5 h。在较优条件下进行实验,所得产物收率为61.7%。采用FTIR、1HNMR和MS表征确定了产物结构,并测得其熔点为151.1℃,纯度为9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呋喃基双酚 双(4-羟基-3 5-二甲基苯基)呋喃甲烷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