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江盆地早期演化:来自桂西靖西地区碱性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覃显著 刘磊 +7 位作者 刘希军 李政林 廖帅 胡荣国 付伟 王葆华 潘罗忠 戴昱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0-485,共6页
对靖西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基性-超基性岩进行了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主要为辉绿岩,超基性岩则为苦橄岩;基性岩具有较低的SiO2(51.34%~53.17%)和较高的MgO(4.67%~6.12%)含量,(K2O+Na2O)在5.03%~8.06%,具有... 对靖西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基性-超基性岩进行了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主要为辉绿岩,超基性岩则为苦橄岩;基性岩具有较低的SiO2(51.34%~53.17%)和较高的MgO(4.67%~6.12%)含量,(K2O+Na2O)在5.03%~8.06%,具有典型碱性玄武岩特征;超基性岩则具有更低的SiO2(39.76%)和极高的MgO(23.97%),二者均落入碱性玄武岩系列。基性-超基性岩∑REE在(45.47~128.95)×10-6,(La/Yb)N值在6.67~10.75,δEu值为0.96~1.08,稀土特征总体显示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式,具有与OIB相似的配分趋势,指示源区相对富集;基性-超基性岩不相容元素含量整体偏低,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REE、Nb、Ti等),指示源区部分熔融程度较低。结合前人研究及岩石沉积背景特征,认为靖西基性-超基性岩为右江盆地早期演化的产物,形成于局部拉张的构造环境,与裂谷作用相关,推测该区域晚古生代受金沙江-哀牢山特提斯洋的打开和演化的影响,右江盆地局部拉张裂解,一系列深大断裂沿北西向展开,早期在局部形成与裂谷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晚古生代后期右江盆地可能已演变为弧后盆地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基性-基性岩 岩石地球化学 晚古生代 靖西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超级火山:近代火山活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一)
2
作者 刘若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9-222,共4页
从本期起本刊将设立《科普园地》栏目,不定期刊出地球科学与相邻学科的各类科普文章,欢迎广大会员、读者来稿。本期首发刘若新先生的"关于超级火山"一文。刘若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资深岩石学家,我国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及地幔岩... 从本期起本刊将设立《科普园地》栏目,不定期刊出地球科学与相邻学科的各类科普文章,欢迎广大会员、读者来稿。本期首发刘若新先生的"关于超级火山"一文。刘若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资深岩石学家,我国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及地幔岩石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多年担任我学会副理事长,为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及青年人才的培养作出过杰出贡献。他也是我国火山学及近代火山活动灾害监测与研究工作的先行倡导者、奠基者和积极践行者。近年来虽年事已高,他仍十分关心我国的火山事业,近期应本刊主编之约,亲自操盘敲键撰写了火山系列专业科普文章,其中不乏他数十年工作积累中之精品,也处处呈现他独到的真知灼见。自本期起,我们将配合即将刊发的火山学与近期火山活动主题分期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代 基性-基性岩 人类 科普文章 地球科学 化学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化物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中橄榄石Mg、Ni含量的制约:原理、模式及Voisey's Bay侵入体样品研究(英文) 被引量:41
3
作者 Anthony J.Naldrett Edward M.Ripley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7-185,共9页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结晶分离早期形成镁铁矿物,镁铁矿物中的Ni和Mg是相容元素。随着结晶分离作用的进行,Ni、Mg在硅酸盐岩浆及后形成的硅酸盐物质中的丰度下降。橄榄石中Ni含量及硅酸盐物质MgO/FeO比值都与母岩浆的相关值相关,据此可...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结晶分离早期形成镁铁矿物,镁铁矿物中的Ni和Mg是相容元素。随着结晶分离作用的进行,Ni、Mg在硅酸盐岩浆及后形成的硅酸盐物质中的丰度下降。橄榄石中Ni含量及硅酸盐物质MgO/FeO比值都与母岩浆的相关值相关,据此可推断母岩浆的信息,它们之间可由实验测得的系数相联系。当岩浆饱和硫化物时,在结晶分离过程中硫化物珠滴会与镁铁硅酸盐物质一道析出,同时,与硫化物非饱和岩浆相比,过多的Ni会随之析出。这也反映在Ni、Mg含量比无硫化物分离时有更迅速的降低上。Ni、Mg含量变化值可以在VoiseysBay侵入体的模式曲线上反映出,加拿大Labrador的这一侵入体赋存了一个世界级的Ni-Cu-Co硫化物矿床。过去的作法是将侵入体中橄榄石的Ni、Mg含量与Simkin和Smith得出的各种火成岩中橄榄石的Ni、Mg含量相比较以确定Ni亏损,进而假定橄榄石来自硫化物饱和、有经济价值的岩浆。现在的研究显示这种简单的对比会导致错误。将样品数据与模式曲线对比并反映出侵入体矿物结晶堆积特征是重要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样品数据能很好地被模式曲线拟合。以在VoiseysBay的研究为例,当硫化物液相与硅酸盐矿物被去除后,硫化物非饱和的分离作用期就会显现出来,随后是硅酸盐结晶作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 基性-基性岩 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早寒武黑色岩系底部Se的超常富集 被引量:40
4
作者 罗泰义 宁兴贤 +3 位作者 罗远良 李晓彪 凌荣祥 姚林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对遵义松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部分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不同光度法测定的硒和应用ICP-MS分析的硒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应用ICP-MS可以快速批量分析黑色岩系样品中的硒,提出用于推导硒含量的经验公式。利用该经验公式对... 对遵义松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部分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不同光度法测定的硒和应用ICP-MS分析的硒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应用ICP-MS可以快速批量分析黑色岩系样品中的硒,提出用于推导硒含量的经验公式。利用该经验公式对遵义松林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底部钾质斑脱岩段和中部镍钼金属层段的硒进行了计算,表明在这两个岩性段存在硒的超常富集,局部都达到了工业品位。钾质斑脱岩中硒与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硒可能存在于含铜硫化物中;在镍钼层中硒与镍、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硒主要存在于镍和铜的硫化物中。根据硒的亲硫性,进一步揭示了遵义钾质斑脱岩的原始岩浆可能为含黝方石和(或)钙霞石的粗安岩、粗面岩、响岩;在镍钼富集层中铜镍、铜硒及镍硒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镍、铜、硒富集的原始物源与超基性岩浆铜镍硫化物的分离富集有关;根据钾质斑脱岩层与多金属富集层的空间相关性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认为在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时期深部存在碱性-超基性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的常富集 碱性-超基性岩浆活动 早寒武世 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镍的富集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扬 曲晓明 +1 位作者 王瑞江 辛洪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03-1004,共2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南界为日土-改则-尼玛-丁青断裂,北界为班公湖-康托-兹格塘错-安多-丁青雪拉山断裂,横贯藏北高原东西达2000余公里。近年来,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青藏专项的支持下,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其两侧开展了矿产资...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南界为日土-改则-尼玛-丁青断裂,北界为班公湖-康托-兹格塘错-安多-丁青雪拉山断裂,横贯藏北高原东西达2000余公里。近年来,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青藏专项的支持下,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其两侧开展了矿产资源评价和研究工作,在缝合线西段班公湖地区和中段班戈县一带的超基性岩体中发现了镍矿化,本文旨在介绍这一区域镍矿化地质特征,初步探讨镍的富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碳酸岩 碱性 含镍基性岩 富集机制 基性岩 硫镍矿 镁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地球化学 Ⅰ.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被引量:19
6
作者 管涛 黄智龙 +2 位作者 谢力华 许成 李文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呈岩墙和岩脉穿切矿区各时代地层、基性-超基性岩和矿体,为成矿期后产物;采自矿区不同中段和不同产状的煌斑岩具有相似矿物组合,岩石类型均为云煌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均为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微量元素...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呈岩墙和岩脉穿切矿区各时代地层、基性-超基性岩和矿体,为成矿期后产物;采自矿区不同中段和不同产状的煌斑岩具有相似矿物组合,岩石类型均为云煌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均为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为相似的“骆峰型”,与MORB相比,富集LILE和HFSE;REE配分模式为相似的LREE富集型;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与镁指数(M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La-La/Sm图中样品既有水平分布趋势、也有倾斜分布趋势。总体上,该区煌斑岩为相同岩浆源区的产物,源区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对岩石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比较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形成地质背景、岩石类型、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两地区煌斑岩地幔源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白马寨 镍矿 煌斑岩 地球化学 微量元京 岩墙 岩脉 时代地层 基性-基性岩 矿体 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中部基巴拉带的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许康康 刘晓阳 +2 位作者 何胜飞 孙凯 龚鹏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3-1006,共14页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其中Karagwe—Ankole带又被Kabanga—Musongati(KM)基性—超基性线性杂岩体分为东部区域(ED)和西部区域(WD),其内分别沉积有Kagera超群和Akanyaru超群,而南部Kibaride带内沉积有Kibaran超群。所有地层开始沉积于乌本迪造山作用之后,且碎屑物主要来源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及周边古元古代的活动带。基巴拉带内发育有不同成因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年龄为1375~1400 Ma左右,早于或近同期于最早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带内发育的花岗质岩浆从早到晚分为4期:D1期、A型、D2期及含锡花岗岩浆作用,除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外,其他3期都为变质沉积岩局部熔融的产物。根据地层序列及岩浆活动期次,可以将整个基巴拉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①俯冲作用前沉积阶段:1780 Ma左右的东部区域沉积和1420 Ma左右的西部区域和/或Kibaride带内沉积作用;②俯冲作用阶段:1400~1375 Ma左右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1375 Ma左右的D1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和1200 Ma左右的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③陆陆碰撞阶段:1100 Ma左右的D2期岩浆作用;④碰撞晚期和碰撞后阶段:980 Ma左右的含锡花岗质岩浆作用和之后的Itombwe超群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基性-基性岩作用 花岗质岩作用 构造演化 基巴拉带 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卡房中三叠世安尼期变火山岩相序恢复及成矿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海 方维萱 +3 位作者 张贵山 甘凤伟 魏宁 郭玉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2-1330,共9页
中三叠世安尼期个旧组卡房段变火山岩恢复为一套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组合,火山岩-沉积岩岩相组合包括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垂向相序表现为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属于弧后裂... 中三叠世安尼期个旧组卡房段变火山岩恢复为一套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组合,火山岩-沉积岩岩相组合包括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垂向相序表现为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属于弧后裂谷盆地背景下形成的岩相组合与相序结构。在研究区卡房段可划分为3个期次,进而组成一个旋回,垂直相序特征表明火山活动的多期次性、火山活动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作为主要含矿岩相,可以作为今后的找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安尼期 火山岩相 碱性基性-基性岩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从江隐伏似花岗斑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家喜 陈志明 +1 位作者 王劲松 刘金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0,共1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境内构造-岩浆活动极为发育,出露有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在大弄-加棒-大花孖一带)、基性火山岩(分布在雨田山-帮富山及党扭-平正一带)、中性闪长侵入岩(分布在大弄一带)、酸性花岗岩(分布在摩天岭一带),其中...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境内构造-岩浆活动极为发育,出露有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在大弄-加棒-大花孖一带)、基性火山岩(分布在雨田山-帮富山及党扭-平正一带)、中性闪长侵入岩(分布在大弄一带)、酸性花岗岩(分布在摩天岭一带),其中摩天岭花岗岩体(桂北称三防岩体)规模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找矿意义 花岗斑岩 构造-活动 基性-基性岩 花岗岩体 基性火山岩 摩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