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和Zn合金的碱性镀液
1
作者 蔡积庆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9期396-397,400,共3页
关键词 锌合金 碱性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镀液电镀锌-镍合金 被引量:1
2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0,共1页
在以胺类为络合剂的碱性电镀锌一镍合金电解液中,胺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会生成剧毒的氰化物,采用下述的装置可以避免在阳极上产生氰化物。这种装置是:用一种离子交换膜将电镀槽分为阴极室和阳极室。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碱性镀液 离子交换膜 阳极室 氧化反应 电解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件直接电镀Zn—Ni合金的碱性镀液 被引量:1
3
作者 覃奇贤 《电镀与精饰》 CAS 2003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铸铁件 直接电 ZN-NI合金 碱性镀液 锌镍合金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合金碱性镀液
4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2期53-53,共1页
提出了一种电镀锌-镍合金的碱性镀液。该镀液由锌离子、镍离子和至少一种通式为RN^+R’Ya^-Xb^-的杂环化合物所组成,其中RN为芳香基杂环含氮基团,R'为一种烯基式羟烯基集团,Y为-OSO3,-SO3,-COOH,-CONH2或OH,X为卤素,a和b为0... 提出了一种电镀锌-镍合金的碱性镀液。该镀液由锌离子、镍离子和至少一种通式为RN^+R’Ya^-Xb^-的杂环化合物所组成,其中RN为芳香基杂环含氮基团,R'为一种烯基式羟烯基集团,Y为-OSO3,-SO3,-COOH,-CONH2或OH,X为卤素,a和b为0或1,其和a+b=1。加入添加剂例如脂肪胺聚合物可以改善镀层的性质如整平性。还可加入金属络合剂如羟烷基取代的多胺化合物。该镀液在宽广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沉积光亮锌-镍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碱性镀液 烯基 整平性 杂环 OH 基团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合金镀液及镀层中锌、镍的测定 被引量:8
5
作者 侯燕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酸性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方法报道很多,而碱性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报道很少。采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在碱性介质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比色,求出镍含量;用EDTA滴定法确定锌、镍总量,然后减去镍量从中得到锌含量。此... 酸性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方法报道很多,而碱性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报道很少。采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在碱性介质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比色,求出镍含量;用EDTA滴定法确定锌、镍总量,然后减去镍量从中得到锌含量。此方法也可用于镀层中的锌及镍测定。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快速,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碱性镀液 过硫酸铵 镍含量 氧化剂 EDTA滴定法 酸性 丁二酮肟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液组成对碱性体系Zn-Ni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曾邱 李智勇 +5 位作者 马梦婷 宋超 盛旺迪 詹东平 田中群 蒋利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4-251,共8页
目的发现最优工艺条件,了解Zn-Ni电沉积机理。方法通过场发射电镜分析、能谱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以一种胺羧多官能团配体为Ni2+络合剂的碱性锌酸盐电解液体系中,锌/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与锌镍离子总浓度对镀层的光泽度、镍含... 目的发现最优工艺条件,了解Zn-Ni电沉积机理。方法通过场发射电镜分析、能谱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以一种胺羧多官能团配体为Ni2+络合剂的碱性锌酸盐电解液体系中,锌/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与锌镍离子总浓度对镀层的光泽度、镍含量、耐蚀性、表观质量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锌/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增加会使得镀层镍含量降低,最后稳定在15%~19%,镀层微观结构由晶粒细致平滑型转化为粗大疏松型。物质的量之比为1.9时,镀层的腐蚀电流最小。锌镍离子总浓度增加会使得镀层镍含量缓慢减小,镀层微观结构由晶粒细致疏松型转化为细致紧密型,最后又转变为粗大疏松型,镀层的腐蚀电流先减小后急剧增大,即镀层的耐蚀性先增加后急剧降低。结论在锌/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9、锌镍离子总浓度为0.12 mol/L时,所得镀层的综合性能最好。镀层锌/镍含量变化趋势符合Brenner吸附膜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合金 电沉积 锌/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 摩尔总量 耐蚀性 碱性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Vis光谱法表征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活性配合物组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徐承 蔡文斌 +1 位作者 王卫江 柳厚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7-840,共4页
在化学镀Ni P合金碱性镀液中 ,使用较强的配合剂来防止镍离子的水解沉淀 ,同时用氨 氯化铵缓冲体系来维持镀液的pH值。由于镍 氨配合物的配合常数相对较小 ,通常认为氨并不参与配合作用 ,可是实际的一些实验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Touh... 在化学镀Ni P合金碱性镀液中 ,使用较强的配合剂来防止镍离子的水解沉淀 ,同时用氨 氯化铵缓冲体系来维持镀液的pH值。由于镍 氨配合物的配合常数相对较小 ,通常认为氨并不参与配合作用 ,可是实际的一些实验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Touhami等人提出了镍 柠檬酸一氨三元配合物的放电机理 ,却未能提供该三元配合物存在的证据。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柠檬酸 氯化铵碱性Ni P合金镀液中镍离子的配合物 ,结果表明除了镍 柠檬酸配合物的存在以外还有镍 柠檬酸 氨配合物的存在。在系统研究柠檬酸盐和氨两种配体对吸收光谱影响的基础上 ,推断得出该三元配合物为Ni(Ⅱ ) (C6 H5O3-7) (NH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合金 碱性镀液 镍-柠檬酸-氨配合物 紫外可见光谱 三元配合物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钍返滴-EDTA滴定法测定碱性镀锡液中总锡
8
作者 许敬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6-366,共1页
以EDTA滴定法测定碱性镀锡液中总锡较重量法和碘量法方便。但在pH 5~6,以硝酸铅返滴过量的和加入氟化铵后释放的EDTA来测定碱性镀液中总锡,常常由于碱性镀锡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不恒定,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被测溶液的pH值不能达到预期的... 以EDTA滴定法测定碱性镀锡液中总锡较重量法和碘量法方便。但在pH 5~6,以硝酸铅返滴过量的和加入氟化铵后释放的EDTA来测定碱性镀液中总锡,常常由于碱性镀锡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不恒定,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被测溶液的pH值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当样品酸化处理后,从量瓶分取出来,加入EDTA时,酸度突然降低,造成部分锡离子水介。使用时间较长的镀液,由于杂质多,干扰终点。以上原因,致使滴定中终点不明显,重现性不好。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现介绍硝酸钍-EDTA滴定法测定碱性镀锡中总锡。此方法操作简便,杂质干扰小,重现性好。1 方法要点在酸性溶液中,加入EDTA络合大量锡,用抗坏血酸掩蔽铁,硫脲掩蔽铜,在pH 2~2.5时以硝酸钍返滴过量的EDTA,根据与锡络合的EDTA量,求出锡含量。在此pH条件下,Pb2+、Zn2+、Al3+、Mn2+以及碱上金属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滴定法 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酸盐镀锌液一次故障的启示
9
作者 霍从九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6,共1页
碱性锌酸盐镀锌是一种环保型镀锌品种,它大大降低了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其防腐能力不低于氰化镀锌,比钾盐镀锌防腐性能高。彩色钝化膜着附能力好,三价铬钝化膜色泽鲜艳,黑色钝化膜色泽纯正,采用新型添加剂,镀液某些性能指标已优... 碱性锌酸盐镀锌是一种环保型镀锌品种,它大大降低了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其防腐能力不低于氰化镀锌,比钾盐镀锌防腐性能高。彩色钝化膜着附能力好,三价铬钝化膜色泽鲜艳,黑色钝化膜色泽纯正,采用新型添加剂,镀液某些性能指标已优于氰化镀锌。且废水处理较容易,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而且具有对设备腐蚀性小,可用铁板作辅助阳极等优点。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被广大用户认可。但其前处理要求较高,简单的认为碱性镀液有除油功能而忽视前处理是不对的,更不能将有机物带入镀液,否则会给生产和镀液调整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酸盐 碱性镀液 彩色钝化膜 故障 氰化 防腐能力 黑色钝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活化织物表面的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海相 陈文兴 +2 位作者 汪澜 余志成 胡智文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5期6-9,17,共5页
以镍盐取代钯盐作为活化剂,利用热氧化还原法制取活性镍,在涤纶织物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研究。探讨了镍活化的机理,观察分析了织物表面形貌及其主要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镍活化剂在200℃以上发生热氧化还原反应,在涤纶织物表面产生金属活性... 以镍盐取代钯盐作为活化剂,利用热氧化还原法制取活性镍,在涤纶织物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研究。探讨了镍活化的机理,观察分析了织物表面形貌及其主要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镍活化剂在200℃以上发生热氧化还原反应,在涤纶织物表面产生金属活性镍,以合适的碱性镀液施镀,获得低磷Ni-P合金镀层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碱性镀液 生热 活化剂 NI-P合金 热氧化 低磷 涤纶织物 制取 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的表面修饰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宿辉 曹茂盛 +1 位作者 王正平 邹桂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利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实现了SiC颗粒的表面化学修饰。通过对酸性、碱性修饰液的比较研究,证实在相同条件下,碱性镀液的修饰效果较好;采用SEM,TEM,EDS和XRD,对修饰前、后的SiC颗粒的物相、晶形、成分等进行了研究,初步表征了Ni/SiC颗粒... 利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实现了SiC颗粒的表面化学修饰。通过对酸性、碱性修饰液的比较研究,证实在相同条件下,碱性镀液的修饰效果较好;采用SEM,TEM,EDS和XRD,对修饰前、后的SiC颗粒的物相、晶形、成分等进行了研究,初步表征了Ni/SiC颗粒复合粒子的微结构;并考察了热处理对修饰后SiC颗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镀液 化学 晶形 结构表征 表面修饰 物相 复合粒子 SIC颗粒 表面化学修饰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