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对芦苇秸秆酶解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羽 徐忠斌 +3 位作者 王忠铭 邹琴琴 孙亚光 陈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8-216,共9页
以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利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实验的研究。在不同NaOH浓度、H2O2添加量、时间和温度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1.38%,H2O2添加量为1.... 以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利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实验的研究。在不同NaOH浓度、H2O2添加量、时间和温度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1.38%,H2O2添加量为1.67%,时间2.17 h,温度69℃,木质素的去除率为83.83%,纤维素、半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91.69%和61.94%;对预处理残渣进行酶解,24 h酶解率为71.08%,已达到酶解平衡,相比较同等条件下的原料酶解率显著提升。通过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原料和预处理残渣的分析表明,碱性过氧化氢体系对芦苇秸秆预处理能够有效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破坏原料的顽固性,促进酶解产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碱性过氧化氢 酶解 预处理 木质素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氧化氢改性预处理对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隆 魏书音 +3 位作者 孟珺 邢杨 丁长河 游艳芝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碱性过氧化氢(AHP)对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进行改性预处理,评估比较了AHP改性前后玉米芯IDF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玉米芯中IDF的持水力(WHC)、持油力(OHC)、吸水膨胀力(WSC)和葡萄糖吸附能力(G...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碱性过氧化氢(AHP)对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进行改性预处理,评估比较了AHP改性前后玉米芯IDF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玉米芯中IDF的持水力(WHC)、持油力(OHC)、吸水膨胀力(WSC)和葡萄糖吸附能力(GAC)明显提高。与未经处理的IDF相比,改性后WHC、OHC、WSC和GAC分别由(2.24±0.03)g/g、(1.88±0.01)g/g、(1.97±0.16)mL/g、(102.16±4.98)mg/g提高至(4.36±0.18)g/g、(3.18±0.04)g/g、(2.94±0.08)mL/g、(217.77±18.95)mg/g。在pH为2.0时,改性后玉米芯IDF的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NAC)明显增加,2.0%AHP改性后达到最大值68.45μg/g。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AHP改性后表面出现褶皱,并具有多孔网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图谱表明,AHP改性能够降解玉米芯IDF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体来说,AHP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玉米芯IDF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不溶性膳食纤维 碱性过氧化氢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灌木的碱性过氧化氢法制浆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凤 孙润仓 +1 位作者 詹怀宇 刘传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研究了沙生灌木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沙柳(Salixpsammophila)和花棒(Hedysarumscoparium)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参数,并初步分析了其制浆性能。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3种原料进行蒸煮,然后进行次氯酸盐/过氧化氢... 研究了沙生灌木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沙柳(Salixpsammophila)和花棒(Hedysarumscoparium)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参数,并初步分析了其制浆性能。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3种原料进行蒸煮,然后进行次氯酸盐/过氧化氢两段漂。结果表明,这3种灌木可作造纸原料,其成浆性能良好,未漂浆的白度较高,漂白浆物理强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过氧化氢 柠条锦鸡儿 沙柳 花棒 制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与柠条混合原料碱性过氧化氢法分离的纤维素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凤 钟新春 孙润仓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分析了沙柳(Salix psamm ophila)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Kom.)质量比为1∶1的混合原料的化学组成,在NaOH 18%(质量分数)、反应温度165℃、H2O23%(质量分数)、反应时间90 m in、液固比4∶1(mL∶g)的条件下降解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分... 分析了沙柳(Salix psamm ophila)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Kom.)质量比为1∶1的混合原料的化学组成,在NaOH 18%(质量分数)、反应温度165℃、H2O23%(质量分数)、反应时间90 m in、液固比4∶1(mL∶g)的条件下降解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分离纤维素,计算纤维素制备物的得率及粘度。采用GC、HPLC、FT-IR及13C NMR分析了纤维素制备物的特性,结果表明,碱性过氧化氢法能高效降解大部分木质素,得到的纤维素制备物中残余木质素含量较低(酚醛和酚酸总量为4.39%),纤维素纯度较高(葡萄糖含量84.68%),纤维素结晶度可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柠条 碱性过氧化氢 木质素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生物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制浆 被引量:8
5
作者 林鹿 王杰 +1 位作者 余家鸾 陈嘉翔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30,共5页
杨木生物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制浆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腐菌协同碱性过氧化氢处理杨木片有利于提高浆的物理性能、降低磨浆能耗和废水污染负荷,并提高了成纸的印刷适性;与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比较,生物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的... 杨木生物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制浆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腐菌协同碱性过氧化氢处理杨木片有利于提高浆的物理性能、降低磨浆能耗和废水污染负荷,并提高了成纸的印刷适性;与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比较,生物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的得率和白度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白腐菌 生物预处理 碱性过氧化氢 机械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浆碱性过氧化氢漂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韩颖 翟华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从白度和白度稳定性的改善、强度的提高、新碱源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机械浆碱性过氧化氢漂白的研究进展(包括机理及一些新工艺的研究),指出环境友好型稳定剂的开发应用、纤维分级漂白进一步提高白度和强度、弱碱性新碱源... 从白度和白度稳定性的改善、强度的提高、新碱源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机械浆碱性过氧化氢漂白的研究进展(包括机理及一些新工艺的研究),指出环境友好型稳定剂的开发应用、纤维分级漂白进一步提高白度和强度、弱碱性新碱源的工业化应用将是机械浆碱性过氧化氢漂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浆 碱性过氧化氢 漂白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素的磷酸结合碱性过氧化氢分离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卫华 赵广路 +2 位作者 农植嵩 杜泽宇 吕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8-308,共11页
传统玉米秸秆纤维素分离工艺中,一般采用硫酸等强酸进行处理,存在酸腐蚀性强及碱消耗量大等问题。基于此,研究以磷酸预处理结合碱性过氧化氢的处理工艺,探究处理过程中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质量分数的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 传统玉米秸秆纤维素分离工艺中,一般采用硫酸等强酸进行处理,存在酸腐蚀性强及碱消耗量大等问题。基于此,研究以磷酸预处理结合碱性过氧化氢的处理工艺,探究处理过程中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质量分数的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到适宜工艺为:磷酸处理温度150℃,处理时间1. 5 h,磷酸质量分数1. 67%,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 0%,过氧化氢质量分数2. 0%,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得率达89. 02%,半纤维素去除率达93. 25%,木质素去除率达95. 18%,纤维素质量分数达90. 19%,同时在稀磷酸处理过程获得的滤液中能得到高副加值产物木糖、阿拉伯糖以及糠醛,半纤维素的回收率高达93. 81%。通过FTIR、SEM、AFM和XRD等测试分析发现,玉米秸秆经过磷酸处理后能有效去除半纤维素,碱性过氧化氢处理能脱除木质素组分,两步处理过程中秸秆纤维素晶型无变化,但是结晶度显著提高,热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纤维素 磷酸 碱性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脒亚磺酸(FAS)漂白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APMP)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涛 陆赵情 +1 位作者 殷学风 花莉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7-20,共4页
对新型漂白剂甲脒亚磺酸(FAS)漂白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APMP)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FAS用量、NaOH和FAS用量比、浆浓、漂白温度和时间对漂后纸浆白度的影响,得出了该漂白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FAS用量0.6%,FAS与NaOH用量比2,漂白时间60min... 对新型漂白剂甲脒亚磺酸(FAS)漂白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APMP)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FAS用量、NaOH和FAS用量比、浆浓、漂白温度和时间对漂后纸浆白度的影响,得出了该漂白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FAS用量0.6%,FAS与NaOH用量比2,漂白时间60min,漂白温度70℃,漂白浆浓10%。漂后纸浆白度可达62.3%(SBD),白度增值9.2%(SBD)。 同时还对Na_2S_2O_4、H_2O_2用于单段漂白进行了研究,从纸浆白度、强度、废水污染负荷和工艺条件等方面与FAS漂白效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FAS是一种较清洁和经济的新型漂白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剂 甲脒亚磺酸 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 纸浆 白度 漂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辅助碱性过氧化氢脱除木质素的研究
9
作者 朱北平 焦健 +2 位作者 梁芳敏 邓拥军 房桂干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为了探究木质纤维原料在不同有机溶剂辅助碱性过氧化氢条件下脱除木质素的效果,以碱性过氧化氢体系(AHP)为参照,考察了乙醇碱性过氧化氢(EAHP)、二氧六环碱性过氧化氢(DAHP)对杨木机械浆脱除木质素后的组分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为了探究木质纤维原料在不同有机溶剂辅助碱性过氧化氢条件下脱除木质素的效果,以碱性过氧化氢体系(AHP)为参照,考察了乙醇碱性过氧化氢(EAHP)、二氧六环碱性过氧化氢(DAHP)对杨木机械浆脱除木质素后的组分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IR)、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表征分析了碱木质素(AL)、碱性过氧化氢木质素(AHPL)、乙醇碱性过氧化氢木质素(EAHPL)和二氧六环碱性过氧化氢木质素(DAHPL)的化学结构、分子质量和羟基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种反应体系均导致脱木质素后物料得率不同程度降低,并导致了大量半纤维素的溶出。与AHP、DAHP相比,EAHP更有利于保存纤维素和溶出较多的木质素,木质素脱除率最高达65%。与AL相比,AHPL、EAHPL、DAHPL红外光谱峰型基本一致,均属于GS型。制备的木质素数均分子质量(M_(n))最小为4672 g/mol,分散性较好,酚羟基的量较少,但是脂肪族羟基和羧基羟基的量较高,最高值分别为14.95和1.25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过氧化氢 脱木质素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化学改性抑制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返色的研究(英文)
10
作者 房桂干 CASTELLAN Alain +1 位作者 BERNARD De Jéso 沈兆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59,共9页
中试系统制备了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分别在水相 /有机溶剂相 /气相等条件下 ,使用乙酐处理杨木化机浆 (原浆及硼氢化钠还原后纸浆 ) ,分别抄造成 60g/m2 纸片 ,测定了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后试样白度。运用返色值 (PCno .)和白度稳... 中试系统制备了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分别在水相 /有机溶剂相 /气相等条件下 ,使用乙酐处理杨木化机浆 (原浆及硼氢化钠还原后纸浆 ) ,分别抄造成 60g/m2 纸片 ,测定了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后试样白度。运用返色值 (PCno .)和白度稳定效果 (BSE)等指标评价处理后浆料的光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溶剂相和气相乙酰化后的纸浆 ,光学稳定性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乙酐用量和反应时间即乙酰化程度。通过乙酰化 ,可以获取光学完全稳定的杨木化机浆。紫外漫射反射光谱表明 ,杨木APMP机械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是纸浆木质素中羰基和酚羟基团吸收紫外光后变化形成发色结构所致。还原配合纸浆乙酰化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碱性过氧化氢 机械浆 木质素 改性 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白度及白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柱 王保 张风山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速生杨碱性H2O2机械浆白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硼氢化钠和辅助助剂NSA对改善其白度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化学品(NaOH用量6%、H2O2用量6%和Na2SiO3用量3%)可以获得高白度的APMP浆。添加硼氢化钠和NSA有助... 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速生杨碱性H2O2机械浆白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硼氢化钠和辅助助剂NSA对改善其白度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化学品(NaOH用量6%、H2O2用量6%和Na2SiO3用量3%)可以获得高白度的APMP浆。添加硼氢化钠和NSA有助于提高APMP浆的白度及改善其白度稳定性,对本试验APMP浆,硼氢化钠和NSA适宜用量分别为0.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度稳定性 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APMP浆 NA2SIO3 硼氢化钠 NSA H2O2 化学药品 适宜用量 速生杨 化学品 高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及其酶水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云妮 黄晨 +2 位作者 程金元 邓拥军 房桂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6-334,共9页
采用碱性过氧化氢(AHP)体系对慈竹进行预处理,研究过氧化氢(HO)用量对竹材化学组分及酶水解得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预处理前后物料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变化,采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预处理物料... 采用碱性过氧化氢(AHP)体系对慈竹进行预处理,研究过氧化氢(HO)用量对竹材化学组分及酶水解得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预处理前后物料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变化,采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预处理物料中剩余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AHP预处理过程中,随着HO用量(质量分数)的增加,竹材的葡聚糖含量(相对质量百分比)先增加后减少,木聚糖含量基本不变,而木质素含量整体呈减少趋势。AHP预处理能显著提升竹材的酶解效率,在纤维素酶用量为15 FPU/g葡聚糖,HO用量为7.0%时,预处理竹材的酶水解性能最高,葡聚糖和木聚糖酶水解得率分别为93.9%和100%。研究发现,慈竹木质素脱除率在HO用量达到2.0%后趋于稳定,为68.8%,继续增加HO用量,木质素脱除率无明显提升,对预处理竹材中剩余木质素进行2D-HSQC核磁分析,这部分难以脱除的木质素的化学结构为:64%的S单元、33.7%的G单元和61.6%的β—O—4键,其中S/G值为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乙醇 酶解 去木质素 木质素结构 竹材 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耦合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对不同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舒仪 窦妍 +3 位作者 蔡晓丹 陈欣玥 张笑 杨明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1,共11页
【目的】研究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p-TsOH)耦合碱性过氧化氢(AHP)预处理对不同木质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为农林废弃物纤维素生物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p-TsOH... 【目的】研究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p-TsOH)耦合碱性过氧化氢(AHP)预处理对不同木质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为农林废弃物纤维素生物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p-TsOH处理(质量分数70%p-TsOH水溶液于80℃处理20 min)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先用质量分数70%p-TsOH水溶液于80℃处理20 min,之后用pH 11.5、体积分数2%H_(2)O_(2)于50℃、120 r/min恒温振荡器中反应12 h)2种方法对3种材料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3种材料化学组成、形态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晶度、保水值)的影响,并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5,10,15 FPU/g,以纤维素质量计算)及不同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分步糖化发酵)对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3种材料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结果】采用p-TsOH处理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后,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纤维素含量明显提高,其中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的效果更明显,该法处理的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97.01%,96.50%和94.01%,半纤维素脱除率分别为82.50%,84.21%和81.19%,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87.97%,87.85%和90.53%。采用p-TsOH处理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后,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微观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结晶度及保水值均明显增加。纤维素酶添加量5 FPU/g、酶解72 h时,芒草秆和小麦秸秆的酶解率均超过90%,而杨木的酶解率为78%;纤维素酶添加量15 FPU/g、酶解12 h时,芒草秆、小麦秸秆的酶解率达到100%,杨木的酶解率为73%;纤维素酶添加量10 FPU/g、酶解24 h时,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酶解率均达到95%以上。当底物质量浓度为130 g/L、纤维素酶加量为10 FPU/g、发酵96 h时,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同步糖化发酵的乙醇产率分别为92.63%,90.07%和88.00%,高于分步糖化发酵工艺的乙醇产率(86.40%,84.21%和78.09%)。【结论】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可以在温和水溶液条件下选择性脱除原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得到富含纤维素的样品,对不同原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对甲苯磺酸 碱性过氧化氢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氧化氢法提取柚皮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爱璐 黄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9-1784,共6页
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含量较高的柚皮纤维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NaOH质量分数及H_2O_2体积分数对柚皮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 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含量较高的柚皮纤维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NaOH质量分数及H_2O_2体积分数对柚皮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柚皮纤维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4 h、NaOH质量分数为4%、H_2O_2体积分数为0.9%,在此条件下纤维素含量为77%。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所得提取物为纤维素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纤维素 碱性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盐碱性过氧化氢降解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一凡 朱利清 金贞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通过表征受碱性过氧化氢降解的木质素磺酸盐,探索高效低耗的木质素降解条件。木质素磺酸盐与含有H2O2的0.5、1.0、2.0 mol/L的NaOH溶液分别在90、170℃下反应2 h。结果表明: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木质素磺酸盐的Mw(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Mn(... 通过表征受碱性过氧化氢降解的木质素磺酸盐,探索高效低耗的木质素降解条件。木质素磺酸盐与含有H2O2的0.5、1.0、2.0 mol/L的NaOH溶液分别在90、170℃下反应2 h。结果表明: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木质素磺酸盐的Mw(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Mn(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而在170℃,1 mol/L NaOH溶液条件下获得最大程度的降解。木质素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降解后分布相对集中,这表明木质素磺酸盐可直接用于开发木质素基材料而无需进一步分离。用碱性过氧化氢降解后,甲氧基摩尔分数降低。在170℃、2 mol/L NaOH溶液条件下4步加入过氧化氢,降解得到的木质素甲氧基摩尔分数下降57.4%。碱性硝基苯氧化的结果也表明在170℃下用2 mol/L NaOH溶液和4步添加H2O2处理后会得到最低的香草醛和香草酸产率,表明该条件下非浓缩的木质素结构被有效破坏。FTIR结果显示木质素的芳香结构消失。木质素磺酸盐利用碱性过氧化物降解,最佳条件是在2 mol/L NaOH溶液和170℃条件下,分4步添加H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碱性过氧化氢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氧化氢处理粗饲料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汝应俊 刘世民 苗志虹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90年第4期33-37,共5页
一、碱性过氧化氢(AHP) 处理粗饲料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1.AHP处理对粗饲料结构特性的影响 ①AHP处理的脱木质化效果 AHP是处理木质纤维素潜力很大的一种氧化剂,可使木质素溶解50~60%,当脱木质化接近完成时,秸秆颗粒分解成高度疏松... 一、碱性过氧化氢(AHP) 处理粗饲料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1.AHP处理对粗饲料结构特性的影响 ①AHP处理的脱木质化效果 AHP是处理木质纤维素潜力很大的一种氧化剂,可使木质素溶解50~60%,当脱木质化接近完成时,秸秆颗粒分解成高度疏松的小纤维,纤维内部强大的束缚力被破坏,木质纤维素被降解,增加了木质纤维素对微生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了家畜对木质纤维型饲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过氧化氢 处理 粗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原处理改善杨木过氧化氢机械浆白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房桂干 CASTELLANAlain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8,共8页
分别采用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及其混合物处理杨木APMP漂白机械浆,优化了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纸浆不处理后改善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硼氢化钠处理杨木漂白化机浆不但能够显著改善其白度的稳定性而且对纸浆具有漂白作... 分别采用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及其混合物处理杨木APMP漂白机械浆,优化了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纸浆不处理后改善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硼氢化钠处理杨木漂白化机浆不但能够显著改善其白度的稳定性而且对纸浆具有漂白作用。加入亚硫酸钠混合处理纸浆可大幅度减少 氢化钠用量,并能取得类似的改善纸浆白度稳定性效果。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光诱导返色有其固有特点,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纸浆木质素中的羰基和酚羟基结构基团是引起纸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光诱导返色 硼氢化钠 亚硫酸氢钠 白度稳定性 造纸 纸浆 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部分替代NaOH对杨木CTMP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宁攀 刘苇 +2 位作者 侯庆喜 阎妍 刘仁俊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2,共7页
采用MgO部分替代NaOH作为碱源对杨木CTMP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分析了在不同的漂白浓度和镁碱替代比例下,DCS水样及漂后浆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gO替代NaOH比例的增加,DCS水样的p H值、电导率、固含量和阳离子需求量均逐渐下降,浊... 采用MgO部分替代NaOH作为碱源对杨木CTMP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分析了在不同的漂白浓度和镁碱替代比例下,DCS水样及漂后浆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gO替代NaOH比例的增加,DCS水样的p H值、电导率、固含量和阳离子需求量均逐渐下降,浊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漂白浆浓增加,DCS水样的电导率、固含量、阳离子需求量和浊度均增加;随着漂白浆浓的增加,漂后浆料的松厚度、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均下降,抗张强度和白度上升,其中两组条件下(30%的漂白浆浓和MgO替代比例为25%,及10%的漂白浆浓和无MgO替代)浆料的强度性能接近,而浆料的松厚度和不透明度略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碱性过氧化氢漂白 漂白浓度 溶解及胶体物质 浆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氧化氢预处理的巨龙竹木质素提取及结构解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鸣宇 杨海艳 +4 位作者 邓佳 郑志锋 杨静 史正军 石纯 《竹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83,共9页
巨龙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竹种,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结合碱抽提的方法提取巨龙竹秆材中的木质素,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及热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所得的木质素... 巨龙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竹种,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结合碱抽提的方法提取巨龙竹秆材中的木质素,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及热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所得的木质素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与解析。结果表明:巨龙竹木质素是典型的禾草类(HGS型)木质素,其大分子结构由对羟基苯丙烷单元、愈创木基单元和紫丁香基单元构成;木质素的结构中的联接结构以β-O-4'联接键居多,β-β'和β-5'联接键较少;巨龙竹木质素有部分在侧链的γ位上与对香豆酸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稳定的对香豆酸酯结构;本研究分离得到的3个巨龙竹木质素样品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194.8、195.4、197.9℃,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木质素 碱性过氧化氢 提取分离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H_(2)O_(2)预处理杨木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研究
20
作者 姜越 张宁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杨木为原料,研究了碱性H_(2)O_(2)预处理对杨木厌氧发酵产甲烷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性H_(2)O_(2)预处理后,杨木物料pH值呈中性,无需洗涤可直接投入后续高固含量厌氧发酵体系,既节水又减少排放污染,是一种绿色高效、环境友... 以杨木为原料,研究了碱性H_(2)O_(2)预处理对杨木厌氧发酵产甲烷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性H_(2)O_(2)预处理后,杨木物料pH值呈中性,无需洗涤可直接投入后续高固含量厌氧发酵体系,既节水又减少排放污染,是一种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预处理方法。碱性H_(2)O_(2)预处理促进了杨木中木质素的脱除以及纤维素的保留,其中1.0%NaOH/1.0%H_(2)O_(2)对杨木预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组厌氧发酵7 d,甲烷产量为125.5 mL/g,厌氧发酵至20 d时,甲烷产量达到240 mL/g。最高产甲烷速率出现在第1天,为46.1 mL/(d·g)。碱性H_(2)O_(2)预处理减少了代谢微生物菌群的竞争,促进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状芽孢杆菌纲、拟杆菌纲、甲烷八叠球菌属等有利于产甲烷的优势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碱性过氧化氢 甲烷 厌氧发酵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