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季铵化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型复合碱性聚电解质膜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舒俊
刘赛
+4 位作者
常和
刘海
郑根稳
文胜
龚春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2,共6页
通过对溶胶-凝胶法所制的纳米SiO_2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季铵化SiO_2(QSiO_2),再将其与季铵化壳聚糖(QC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膜基体进行复合,经戊二醛交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QSiO_2添加量的互穿网络型QCS-PVA/QSiO_2复合碱性聚电解质膜...
通过对溶胶-凝胶法所制的纳米SiO_2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季铵化SiO_2(QSiO_2),再将其与季铵化壳聚糖(QC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膜基体进行复合,经戊二醛交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QSiO_2添加量的互穿网络型QCS-PVA/QSiO_2复合碱性聚电解质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交流阻抗等考察了膜的结构、热稳定性和OH-离子电导率等。结果表明,无机粒子的加入使得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提高,离子电导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QSiO_2质量分数为5%时,其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最高0.0644 S/cm,是未添加QSiO_2的纯膜电导率(0.022 S/cm)近3倍,有望作为碱性聚电解质膜用于燃料电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壳
聚
糖
碱性聚电解质膜
聚
乙烯醇
二氧化硅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电导率、低溶胀的碱性聚电解质膜的实现策略
2
作者
相艳
司江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碱性聚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作为质子交换膜膜燃料电池的替代,由于其可以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快及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电解质(APE)膜在APEMFC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碱性聚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作为质子交换膜膜燃料电池的替代,由于其可以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快及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电解质(APE)膜在APEMFC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OH-的淌度明显低于H+,碱性聚电解质膜的性能尤其是电导率相对较低.通过提高聚合物中离子基团的接枝度(GD),获得高的离子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导致聚合物膜过度亲水溶胀,机械强度大幅下降.由此看来,电导率和溶胀成为了两个影响电池性能的异常重要但又相互矛盾的因素.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些策略,如物理手段、化学交联、离子基团在侧链上的富集以及通过亲水/疏水相分离结构构建高效的离子传输通道等.这些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在低的吸水和溶胀下获得高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聚
电解质
(APE)
膜
离子电导率
吸水率
交联
亲水/疏水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季铵化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型复合碱性聚电解质膜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舒俊
刘赛
常和
刘海
郑根稳
文胜
龚春丽
机构
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CFB369
2014CFB580)
文摘
通过对溶胶-凝胶法所制的纳米SiO_2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季铵化SiO_2(QSiO_2),再将其与季铵化壳聚糖(QC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膜基体进行复合,经戊二醛交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QSiO_2添加量的互穿网络型QCS-PVA/QSiO_2复合碱性聚电解质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交流阻抗等考察了膜的结构、热稳定性和OH-离子电导率等。结果表明,无机粒子的加入使得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提高,离子电导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QSiO_2质量分数为5%时,其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最高0.0644 S/cm,是未添加QSiO_2的纯膜电导率(0.022 S/cm)近3倍,有望作为碱性聚电解质膜用于燃料电池中。
关键词
季铵化壳
聚
糖
碱性聚电解质膜
聚
乙烯醇
二氧化硅
离子电导率
Keywords
quaternized chitosan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poly (vinyl alcohol)
silica
ionic conductivity
分类号
TQ325.9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电导率、低溶胀的碱性聚电解质膜的实现策略
2
作者
相艳
司江菊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9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22301
U1137602)
国家"863"计划(2013AA031902)
文摘
碱性聚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作为质子交换膜膜燃料电池的替代,由于其可以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快及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电解质(APE)膜在APEMFC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OH-的淌度明显低于H+,碱性聚电解质膜的性能尤其是电导率相对较低.通过提高聚合物中离子基团的接枝度(GD),获得高的离子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导致聚合物膜过度亲水溶胀,机械强度大幅下降.由此看来,电导率和溶胀成为了两个影响电池性能的异常重要但又相互矛盾的因素.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些策略,如物理手段、化学交联、离子基团在侧链上的富集以及通过亲水/疏水相分离结构构建高效的离子传输通道等.这些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在低的吸水和溶胀下获得高的电导率.
关键词
碱性
聚
电解质
(APE)
膜
离子电导率
吸水率
交联
亲水/疏水相分离
Keywords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s(APE) membrane
ion conductivity
water uptake
crosslink
hydrophilic / hydrophobic phase segregation
分类号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季铵化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型复合碱性聚电解质膜
赵舒俊
刘赛
常和
刘海
郑根稳
文胜
龚春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电导率、低溶胀的碱性聚电解质膜的实现策略
相艳
司江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