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砂岩型铀矿流体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张龙
刘池洋
赵中平
王飞飞
宋子升
-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8-381,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330315)
-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富铀砂岩成岩过程复杂,铀成矿并非典型的层间氧化带模式。通过对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矿化砂岩成岩矿物、方解石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杭锦旗砂岩型铀矿的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过程。结果表明:矿区砂岩遭受碱性渗入水、烃类降解酸性水、碱性热液3种类型流体作用;碱性热液为最晚期的流体活动,亮晶方解石捕获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40~160℃,盐度为8.00%~16.34%,方解石δ13C明显偏负(-7.1‰^-18.3‰),为有机来源碳参与的高盐度碱性热流体。前人证实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具有生物成因特征,与热液活动相悖;结合铀元素迁移特征,认为热液活动与微生物还原作用并不矛盾,碱性热液改变了矿区砂岩流体的物理化学环境,稳定络合物的形成对铀元素具有萃取再富集作用;热液活动是富矿流体形成的关键事件,微生物活动在热液活动停止后直接参与铀还原成矿。
-
关键词
流体作用
碱性热液
砂岩型铀矿
鄂尔多斯盆地
-
Keywords
fluid rock interaction
alkaline hydrothermal fluid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Ordos Basin
-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