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结构Ru@PtRu纳米花电催化剂的制备及碱性氢析出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学良 丛媛媛 +3 位作者 邱晨曦 王盛杰 秦嘉琪 宋玉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824,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步还原Ru、Pt前驱体,制备了以Ru为核、Pt Ru合金为壳的Ru@Pt_(0.24)Ru纳米花电催化剂,其平均直径为16.5±4.0 nm.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了这种电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 本文通过分步还原Ru、Pt前驱体,制备了以Ru为核、Pt Ru合金为壳的Ru@Pt_(0.24)Ru纳米花电催化剂,其平均直径为16.5±4.0 nm.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了这种电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在1 mol·L^(-1)KOH水溶液中,核壳结构Ru@Pt_(0.24)Ru/C纳米花氢析出反应的过电位为22 mV(@10 m A·cm^(-2)),耐久性测试后过电位增加至30 m V(@10 m A·cm^(-2)),明显优于商业Pt/C电催化剂(初始值:60 m V@10 mA·cm^(-2),耐久性测试后:85 mV@10mA·cm^(-2)).显著提高的电化学活性可能源于核壳结构Ru@Pt_(0.24)Ru纳米花的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耐久性的改善可能源于核壳结构Ru@Pt0.24Ru纳米花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花 核壳结构 Ru@Pt_(0.24)Ru 碱性氢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Ru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海霞 王太和 +2 位作者 赵玉洁 王旭 李嘉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2,共9页
二维层状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替代贵金属铂的电水解制氢催化剂。然而,MoS_(2)电子导电性较差,且在碱性氢析出反应(HER)中对水分子吸附/裂解的活化能垒较高,限制其在碱性电水解的应用。通过一步水热法将MoS_(2)纳米片均... 二维层状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替代贵金属铂的电水解制氢催化剂。然而,MoS_(2)电子导电性较差,且在碱性氢析出反应(HER)中对水分子吸附/裂解的活化能垒较高,限制其在碱性电水解的应用。通过一步水热法将MoS_(2)纳米片均匀生长在三维导电碳布(CC)上,以有效提高电极导电性。随后在RuCl_(3)的乙醇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可控制备超小Ru纳米颗粒负载MoS_(2)纳米片,形成CC@MoS_(2)/Ru异质结构。Ru的负载能有效促进水吸附/裂解反应,从而和MoS_(2)协同催化HER。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MoS_(2)/Ru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MoS_(2)呈纳米片状交错生长在碳布上,并且超小Ru纳米颗粒(平均粒径2.5 nm)均匀负载在MoS_(2)纳米片上。将CC@MoS_(2)/Ru作为工作电极,石墨棒和Hg/HgO电极分别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进行碱性HER测试。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的过电位仅为71.3 mV,Tafel斜率为104.8 mV·dec^(-1)。通过对其进行计时电位滴定法稳定性测试,发现在恒电流密度-10 mA·cm^(-2)下能够维持至少35 h而没有明显性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Ru异质结构 电催化 碱性氢析出反应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