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联合洛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凤芝 赵建夫 +8 位作者 孙一帆 苏嘉敏 全强 罗镇明 向军俭 王宏 傅岳武 谭小玲 徐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3-788,共6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to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 m Ab)联合洛铂(lobaplatin,LBP)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药物对A549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to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 m Ab)联合洛铂(lobaplatin,LBP)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药物对A549细胞活性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48 h后,bFGF mAb组和LBP组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但两药联用后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用LBP及bFGF mAb(P<0.05)。Annexin V-FITC/PI结果显示,联合组早期、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7.83±1.23)%和(39.32±1.01)%,与b FGF mAb的(6.25±0.19)%、(14.54±0.25)%和LBP的(16.54±0.39)%、(21.02±0.98)%相比,明显高于单药组的抑制率(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核裂解率较单用b FGF m Ab及LBP的细胞核裂解率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BAX、Caspase-3、Caspase-9、PARP表达量较药物单用组明显增加,而Bcl-2、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b FGF m Ab联合LBP通过抑制Bcl-2、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表达,上调BAX、Caspase-3、Caspase-9和PARP蛋白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起到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 洛铂 肺腺癌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士德 张建华 +2 位作者 秦志宏 余玉雯 邢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4,399,共3页
目的 :制备抗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单克隆抗体(mAb) ,并鉴定其亚类 ,建立ELISA检测bFGF含量的方法。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的牛bFGF免疫BALB/c小鼠 ,通过细胞融合 ,建立分泌抗bFGF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应用免疫沉淀技术鉴定抗bFG... 目的 :制备抗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单克隆抗体(mAb) ,并鉴定其亚类 ,建立ELISA检测bFGF含量的方法。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的牛bFGF免疫BALB/c小鼠 ,通过细胞融合 ,建立分泌抗bFGF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应用免疫沉淀技术鉴定抗bFGFmAb的亚类 ;应用基因重组的牛bFGF免疫青紫蓝兔 ,制备抗bFGF的多抗血清 ;将抗bFGFmAb及兔抗血清用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后 ,建立检测bFGF含量的ELISA方法。结果 :共获得 3株稳定分泌抗bFGF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它们所分泌的mAb均为IgG1;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bFGF的敏感性达ng水平。 结论 :抗bFGFmAb(I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喊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ELISA微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向军俭 徐晓鹏 +2 位作者 王宏 邓宁 杨红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用本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ELISA检测微量bFGF的技术。方法:将抗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杂交瘤细胞株,经再克隆化,选择高亲和力的抗bFGF杂交瘤细胞2H2。用ProteinA亲和层析法对2H2腹水型单抗进行纯化。结果:用2... 目的:用本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ELISA检测微量bFGF的技术。方法:将抗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杂交瘤细胞株,经再克隆化,选择高亲和力的抗bFGF杂交瘤细胞2H2。用ProteinA亲和层析法对2H2腹水型单抗进行纯化。结果:用2H2mAb建立了高灵敏度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bFGF方法,灵敏度分别达到10和1.0pg/孔,并用间接ELISA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SWO38上清中的bFGF含量。结论: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微量bFGF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兰红 徐萌 +6 位作者 曾世彬 陈文慧 李汉初 盛良翮 朱新海 向军俭 邓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bFGF-mAb)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首先制备bF-GF-mAb并纯化,然后用氯胺T法制备125I-bFGF-mAb,γ放射免疫计数仪检测三氯醋酸(...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bFGF-mAb)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首先制备bF-GF-mAb并纯化,然后用氯胺T法制备125I-bFGF-mAb,γ放射免疫计数仪检测三氯醋酸(TCA)沉淀前后血浆、组织的放射性计数,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房室模型,并计算相应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氯胺T法制备的125I-bFGF-mAb,其放化纯度≥98%,TCA沉淀率(90.8±10.2)%。T12α为0.1~0.2 h,T12β为1.05~1.84 h和T 12γ为81.6~90.3 h。125 I-bFGF-mAb在小鼠的心、肝、肺等组织器官中有较高的放射性计数,在脑和眼中放射性计数较低。结论 125I-bFGF-mAb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且具有组织分布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同位素示踪法 血药浓度 组织分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的确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智超 徐黎明 +3 位作者 白银 王琪 王文飞 李德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4-837,共4页
目的 制备小鼠抗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21单克隆抗体(mAb), 通过细菌展示确定该mAb的抗原表位。方法 用hFGF-21作为检测和免疫抗原, 间接ELISA筛选分泌抗人hFGF-2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用FITC标记该mAb, 并克隆hFGF-21的不同... 目的 制备小鼠抗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21单克隆抗体(mAb), 通过细菌展示确定该mAb的抗原表位。方法 用hFGF-21作为检测和免疫抗原, 间接ELISA筛选分泌抗人hFGF-2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用FITC标记该mAb, 并克隆hFGF-21的不同片段到展示载体Apex上, 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其抗原表位。结果 成功筛选出1株抗hFGF-21抗体的细胞株, 其分泌抗体重链的亚型为IgG 2b, 轻链为Kappa链; 该杂交瘤细胞株腹水的效价为1∶4.096×10^6; 传30代及液氮中保存3个月, 该细胞株能稳定分泌抗hFGF-21 mAb, 且效价稳定; Western blot法检测证明该抗体与人FGF-21有很好的特异性; 该mAb与小鼠FGF-21有交叉反应;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抗原表位的筛选, 该mAb可与hFGF-21下游的第107-121个氨基酸反应。结论 成功的制备出特异性、高稳定性的小鼠抗hFGF-21 mAb, 确定了该mAb的抗原表位在第107~121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单克隆抗体 细菌展示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抑制小细胞肺癌H223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湘晖 徐萌 向军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35-1539,共5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与伊立替康联合应用体外对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g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与伊立替康联合应用体外对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g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bFGFm Ab联合CPT-11对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bFGF单克隆抗体、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抑制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增殖,bFGF单克隆抗体组、伊立替康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组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73%、21.96%、54.30%,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bFGF单克隆抗体、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诱导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凋亡,bFGF单克隆抗体组、伊立替康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组诱导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7%、4.3%、6.5%,联合用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bFGF单克隆抗体组、CPT-11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CPT-11组可明显抑制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而对AKT、ERK1/2蛋白则影响不大。bFGF抗体联合CPT-11一方面通过抑制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的水平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结论 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能有效阻断与bFGF相关的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生长因子 bfgf单克隆抗体 伊立替康 细胞肺癌 增殖 凋亡 MAPK/ERK1/2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禄 董丽平 +3 位作者 尹茉莉 刘磊 董媛 王会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9-185,共7页
构建表达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0,FGF20)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抗FGF20单克隆抗体,为开发新的药物奠定基础。构建pET24a-SUMO-hFGF20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镍NTA亲和层析... 构建表达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0,FGF20)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抗FGF20单克隆抗体,为开发新的药物奠定基础。构建pET24a-SUMO-hFGF20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镍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SUMO酶酶切后,再次经镍NTA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法检测目的蛋白纯度。以重组FGF20蛋白免疫Balb/c小鼠,常规方法制备FGF20单克隆抗体,采用protein G柱分离纯化,SDS-PAGE法检测抗体纯度,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和亚型,Western blot和SPR法测定抗体亲和力。成功构建pET24a-SUMO-hFGF20重组质粒。经分离纯化后获得FGF2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3 kD。得到1株ELISA检测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纯化后,效价为1:25600,亚型为IgG1,可以与商品化抗原结合,亲和力为1.07×10^(-7)mol/L。通过构建、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成功制备出抗FGF20蛋白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李登 向军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抗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晓鹏 向军俭 +4 位作者 李贵生 邓宁 唐勇 王宏 杨红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小平 卢金利 +2 位作者 吴素歌 杨芳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伤后2、6、10、18、24 d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①创面愈合率:芦荟凝胶组在10、18、24 d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24 d时相点差异最明显(P<0.01)。②E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E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0、18 d时E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bF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bF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82、4 d时bF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GF、bF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Ⅱ度放射性皮炎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抗sca-1抗体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脱细胞膀胱基质的生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奎 梁志清 徐惠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176-2181,共6页
目的观察负载抗sca-1抗体(anti-sca-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脱细胞膀胱基质(urinary bladder matrix,UBM)生物支架的生物学性能,探讨其作为新型盆底修复材料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双特异性化... 目的观察负载抗sca-1抗体(anti-sca-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脱细胞膀胱基质(urinary bladder matrix,UBM)生物支架的生物学性能,探讨其作为新型盆底修复材料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双特异性化学交联试剂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酯钠盐(sulfosuccinimidyl 4-[N-maleimidomethyl]cyclohexane-1-carboxylate,sulfosmcc)将anti-sca-1和b FGF特异性结合到UBM上,得到anti-sca-1/b FGF-UBM生物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支架表面结构,CCK-8(cell counting kit-8)间接检测体外富集sca-1阳性细胞情况,免疫荧光观察支架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 MSCs)分化成熟情况。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anti-sca-1和b FGF能特异性的结合到UBM上。anti-sca-1和b FGF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ti-sca-1/b FGF-UBM生物支架富集的sca-1阳性细胞明显较对照组多(P<0.05)。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提示anti-sca-1/b FGF-UBM生物支架可以促进m MSCs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结论 anti-sca-1/b FGF-UBM生物支架显示出了良好的生物性能,既能富集sca-1阳性细胞,又能进一步促进细胞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sca-1抗体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膀胱基质 生物支架 生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瑞风 杨元文 +2 位作者 赵新程 闫鑫 张开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6-1049,106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MSCs,流式细胞术及多向分化法进行细胞鉴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浓度。银屑病组和对照组间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组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MSCs的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能力相似,细胞表面抗原均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与健康对照相比,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和SCF升高、bFGF降低(P<0.05),而VEGF水平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屑病患者组EGF、SCF、bFGF和VEGF分泌水平与PASI评分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SCF和bFGF异常,这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校坤 洪岸 +3 位作者 许华 姚成灿 付小兵 林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创面 4大类。分别观察应用rbFGF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的百分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以及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浅Ⅱ度烧伤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1 7%± 2 6 4 %和 (12 6± 2 9)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0 6 %± 2 5 0 %和 (10 5± 2 4 )d(P <0 0 0 1)。深Ⅱ度烧伤 15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3 3%± 2 5 4 %和 (2 1 9± 5 5 )d(P <0 0 0 1) ,治疗组为 6 9 7%± 2 7 0 %和 (18 5± 4 4 )d(P <0 0 0 1)。供皮区创面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7 6 %± 2 9 4 %和(11 4± 2 7)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2 1%± 2 8 0 %和 (9 5± 2 4 )d(P <0 0 0 1)。慢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2 8 0± 18 0 )d ,治疗组 (2 2 1± 16 )d(P =0 0 6 8)。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临床试验 r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丕山 孙钦峰 +1 位作者 宋爱梅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 4只成年杂种犬 ,将其上颌两侧的前磨牙 (P1_3)、第一磨牙 (M1 )、下颌两侧的前磨牙 (P2_4 )、第一磨牙 (M1 )作为实验牙。在每个象限 4个实验...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 4只成年杂种犬 ,将其上颌两侧的前磨牙 (P1_3)、第一磨牙 (M1 )、下颌两侧的前磨牙 (P2_4 )、第一磨牙 (M1 )作为实验牙。在每个象限 4个实验牙的近中根颊侧人工制备“U”形骨缺损 ,并设计为 4组 ,即对照组、bFGF组、ePTFE组、bFGF +ePTFE组。每周手术 1次 ,每次手术做 1个象限的 4个牙位 ,连续 4次。完成 4次手术后 1周处死动物。动物处死前 1h注射尿嘧啶脱氧核苷 (BrdU) ,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计数BrdU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结果 各组中BrdU+ 细胞数均于术后 2周最多 ,术后 3、4周显著减少。术后 1、2周 ,bFGF组和bFGF +ePTFE组的BrdU+ 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和ePTFE组。结论 牙周术后 2周是牙周功能细胞增殖的活跃期 ,bFGF的局部应用可明显促进牙周愈合早期牙周功能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牙周 纤维细胞细胞 细胞增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应力训练对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森 闵少雄 +3 位作者 张辉 付国建 王鹏程 靳安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组:CPM组(A组与非CPM组(B组)。A组术后第2周开始训练;B组正常笼养。分别于术后2、4、6、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取材,每次每组各处死两只,行b-FGF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结果术后2周,两组染色均为阳性,A组颜色较B组稍深,面积稍显广泛;术后4周,A组染色颜色较B组明显加深,面积明显广泛。A组大量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沿腱外膜平行排列;术后6周,两组染色阳性,A颜色深度较前无明显变化,B组较前变浅;术后8周,两组染色仍为阳性,颜色深度较前均变浅,B组变浅较明显。结论被动应力训练(CPM)能够促进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界面修复早期b-FGF表达,从而增进Ⅲ型胶原合成,加快肩袖损伤术后早期腱-骨修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 修复 持续被动训练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损害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黄巨恩 黄全勇 +1 位作者 陈维平 梁祖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庆大霉素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肾皮质经研磨、过网、胰蛋白酶消化,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经Cytokeratin18抗体进行鉴定后,用庆大霉素建立...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庆大霉素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肾皮质经研磨、过网、胰蛋白酶消化,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经Cytokeratin18抗体进行鉴定后,用庆大霉素建立损伤模型,观察bFGF对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①经形态学观察、Cytokeratin18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GM组与对照组比较,CAT、Na+,K+ ATP酶活性下降,而NAG活性和MDA升高 (P<0 01),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庆大霉素损伤的建模成功。②bFGF+GM组与GM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1 );而bFGF+GM组与对照组比较,CAT、Na+,K+ ATP酶、NAG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但MDA增高差异仍有显著性(P<0 05)。结论 bFGF能保护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庆大霉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谭震 宫苹 赵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明确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在牙种植体组织界面局部应用bFGF诱导类牙周膜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同一只SD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4代,建... 目的明确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在牙种植体组织界面局部应用bFGF诱导类牙周膜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同一只SD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4代,建立体外创伤模型,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bFGF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测定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普通培养基中,成骨细胞迁移速度快于成纤维细胞。加bFGF培养基中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各组,同时MTT结果显示加入bFGF能明显促进两种细胞的增殖。结论bFGF能明显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移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纤维细胞 细胞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江潮 李大鹏 +4 位作者 张志坚 束浩明 胡浪 李正南 黄永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6-465,共10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MSCs,并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转染使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荧光标记。将椎间盘退变的SD大鼠分成4组,实验组A组使用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移植入退变的椎间盘中,B组和C组分别使用BMSCs+TCH凝胶和b FGF+TGF-β1+TCH凝胶,对照组D组使用PBS缓冲液。继续培养4周后核磁共振观察各组椎间盘的修复情况。HE、Masson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椎间盘结构。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髓核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移植注射的BMSCs能在椎间盘中生长,呈类髓核分化。核磁共振结果显示:A组髓核信号明显高于其他3组,B组高于C组,D组髓核信号最低,硬脊膜受压,脊髓呈串珠状改变,各组间Pfirrmann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Masson染色显示:A组椎间盘结构完整,髓核细胞数量优于其他3组,髓核和纤维环界限清楚,B组髓核数量多于C组,B组纤维环未见断裂,而C组可见断裂的纤维环,D组髓核细胞被杂乱的纤维组织取代。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显示:A组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的表达最高,B组优于C组,D组表达最低(P<0.05)。而Ⅰ型胶原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的BMSCs在退变椎间盘中能够存活,呈类髓核分化。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对退变的椎间盘具有明显修复作用。BMSCs+TCH凝胶治疗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优于b FGF+TGF-β1+TCH凝胶但低于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温敏性壳聚糖 腺病毒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抑制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唐强 姜云飞 +2 位作者 朱路文 叶涛 宋名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抑制素(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抑制素(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和针康治疗组,各组又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n=6)。改良Longa法制备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针刺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疗法,康复治疗组采用跑台训练,针康治疗组采用针康法治疗。术后3 d、7 d、1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评估各实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缺血半暗区b FGF和AS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3 d、7 d、14 d,与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比较,针康治疗组m NSS评分降低(P<0.05),b FGF蛋白表达升高(P<0.05),AS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针康法能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 FGF蛋白表达、下调A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功能 针康法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抑制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异位和原位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磊 章燕 +2 位作者 游素兰 谭鸾君 黄远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BMSCs与多孔磷酸钙(CPC)分别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中复合培养,制成复合材料,一部分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另一部分植入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经过荧光标记观察原位成骨情况。结果含有BMP-2+bFGF的培养液促进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最强。异位成骨情况:BMP-2+bFGF组的成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其新骨形成百分比为48.79%±11.31%,高于单一BMP-2组(30.71%±10.85%)和bFGF组(27.33%±9.67%)以及对照组(10.65%±6.05%)。原位成骨术后12周,BMP-2+bFGF组的矿化沉积率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促进成骨方面,BMP-2和bFGF共同作用优于单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