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刘小平 卢金利 +2 位作者 吴素歌 杨芳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伤后2、6、10、18、24 d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①创面愈合率:芦荟凝胶组在10、18、24 d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24 d时相点差异最明显(P<0.01)。②E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E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0、18 d时E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bF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bF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82、4 d时bF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GF、bF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Ⅱ度放射性皮炎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瑞风 杨元文 +2 位作者 赵新程 闫鑫 张开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6-1049,106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MSCs,流式细胞术及多向分化法进行细胞鉴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浓度。银屑病组和对照组间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组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MSCs的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能力相似,细胞表面抗原均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与健康对照相比,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和SCF升高、bFGF降低(P<0.05),而VEGF水平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屑病患者组EGF、SCF、bFGF和VEGF分泌水平与PASI评分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SCF和bFGF异常,这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损害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巨恩 黄全勇 +1 位作者 陈维平 梁祖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庆大霉素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肾皮质经研磨、过网、胰蛋白酶消化,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经Cytokeratin18抗体进行鉴定后,用庆大霉素建立...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庆大霉素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肾皮质经研磨、过网、胰蛋白酶消化,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经Cytokeratin18抗体进行鉴定后,用庆大霉素建立损伤模型,观察bFGF对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①经形态学观察、Cytokeratin18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GM组与对照组比较,CAT、Na+,K+ ATP酶活性下降,而NAG活性和MDA升高 (P<0 01),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庆大霉素损伤的建模成功。②bFGF+GM组与GM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1 );而bFGF+GM组与对照组比较,CAT、Na+,K+ ATP酶、NAG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但MDA增高差异仍有显著性(P<0 05)。结论 bFGF能保护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庆大霉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江潮 李大鹏 +4 位作者 张志坚 束浩明 胡浪 李正南 黄永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6-465,共10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MSCs,并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转染使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荧光标记。将椎间盘退变的SD大鼠分成4组,实验组A组使用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移植入退变的椎间盘中,B组和C组分别使用BMSCs+TCH凝胶和b FGF+TGF-β1+TCH凝胶,对照组D组使用PBS缓冲液。继续培养4周后核磁共振观察各组椎间盘的修复情况。HE、Masson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椎间盘结构。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髓核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移植注射的BMSCs能在椎间盘中生长,呈类髓核分化。核磁共振结果显示:A组髓核信号明显高于其他3组,B组高于C组,D组髓核信号最低,硬脊膜受压,脊髓呈串珠状改变,各组间Pfirrmann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Masson染色显示:A组椎间盘结构完整,髓核细胞数量优于其他3组,髓核和纤维环界限清楚,B组髓核数量多于C组,B组纤维环未见断裂,而C组可见断裂的纤维环,D组髓核细胞被杂乱的纤维组织取代。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显示:A组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的表达最高,B组优于C组,D组表达最低(P<0.05)。而Ⅰ型胶原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的BMSCs在退变椎间盘中能够存活,呈类髓核分化。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对退变的椎间盘具有明显修复作用。BMSCs+TCH凝胶治疗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优于b FGF+TGF-β1+TCH凝胶但低于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温敏性壳聚糖 腺病毒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抑制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强 姜云飞 +2 位作者 朱路文 叶涛 宋名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抑制素(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抑制素(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和针康治疗组,各组又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n=6)。改良Longa法制备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针刺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疗法,康复治疗组采用跑台训练,针康治疗组采用针康法治疗。术后3 d、7 d、1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评估各实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缺血半暗区b FGF和AS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3 d、7 d、14 d,与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比较,针康治疗组m NSS评分降低(P<0.05),b FGF蛋白表达升高(P<0.05),AS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针康法能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 FGF蛋白表达、下调A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功能 针康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抑制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校坤 洪岸 +3 位作者 许华 姚成灿 付小兵 林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创面 4大类。分别观察应用rbFGF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的百分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以及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浅Ⅱ度烧伤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1 7%± 2 6 4 %和 (12 6± 2 9)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0 6 %± 2 5 0 %和 (10 5± 2 4 )d(P <0 0 0 1)。深Ⅱ度烧伤 15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3 3%± 2 5 4 %和 (2 1 9± 5 5 )d(P <0 0 0 1) ,治疗组为 6 9 7%± 2 7 0 %和 (18 5± 4 4 )d(P <0 0 0 1)。供皮区创面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7 6 %± 2 9 4 %和(11 4± 2 7)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2 1%± 2 8 0 %和 (9 5± 2 4 )d(P <0 0 0 1)。慢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2 8 0± 18 0 )d ,治疗组 (2 2 1± 16 )d(P =0 0 6 8)。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临床试验 r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应力训练对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森 闵少雄 +3 位作者 张辉 付国建 王鹏程 靳安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组:CPM组(A组与非CPM组(B组)。A组术后第2周开始训练;B组正常笼养。分别于术后2、4、6、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取材,每次每组各处死两只,行b-FGF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结果术后2周,两组染色均为阳性,A组颜色较B组稍深,面积稍显广泛;术后4周,A组染色颜色较B组明显加深,面积明显广泛。A组大量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沿腱外膜平行排列;术后6周,两组染色阳性,A颜色深度较前无明显变化,B组较前变浅;术后8周,两组染色仍为阳性,颜色深度较前均变浅,B组变浅较明显。结论被动应力训练(CPM)能够促进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界面修复早期b-FGF表达,从而增进Ⅲ型胶原合成,加快肩袖损伤术后早期腱-骨修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 修复 持续被动训练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爱军 项平 +1 位作者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α-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波形蛋白和纤粘连蛋白...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α-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波形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的表达,并研究不同浓度bFGF对MSC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时形成由基质干细胞组成的细胞集落,细胞集落14d时接近融合,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约5~7d传代1次;免疫组化显示MSC呈波形蛋白阳性,而纤粘连蛋白阴性。浓度10ng/mL和20ng/mLbFGF组的MSC的细胞数和克隆形成率比5ng/mLbFGF组和对照组(无bFGF)明显增加,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bFGF可明显促进MSC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 增殖 大鼠 集落 克隆形 纤粘连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体积 传代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组织修复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欢 彭博 +6 位作者 李富运 于雪 卢虎英 卫肖艳 彭园园 范伊凡 张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局部组,每组10只。采用钝挫伤方法造成兔腰肌损伤模型并对各组动物进行外表观察评分。造模后电针治疗2周,HE染色观察腰肌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腰肌bFG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腰肌Desmin与ERK1/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电针委中组与电针局部组外表观察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组织形态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P<0.05),腰肌bFGF的表达依次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Desmin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模型组(P<0.05),ERK1/2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bFGF/ERK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急性钝挫伤 电针 委中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结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BL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阿是穴对骨骼肌损伤大鼠肌肉再生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欢 张莉 +2 位作者 崔强 卢虎英 卫肖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40,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阿是穴对骨骼肌损伤大鼠腓肠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蛋白(Desmin)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阿是穴对骨骼肌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电针阿是穴对骨骼肌损伤大鼠腓肠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蛋白(Desmin)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阿是穴对骨骼肌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空白组、电针组、自然修复组各24只,每组再分为1 d、4 d、7 d、14 d 4个亚组,各6只。模型组、自然修复组与电针组采用腓肠肌钝挫伤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造模,模型建立后,模型组取腓肠肌行HE染色,其余各组按时间点相应处理并取腓肠肌行PCNA、Desmin和bF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自然修复组各时间点PCNA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Desmin在损伤后1 d、14 d低于空白组(P<0.05),损伤后7 d高于空白组(P>0.05);bFGF在损伤后7 d高于空白组(P<0.01)。电针组PCNA、bFGF与Desmin的表达在损伤后1 d、4 d均高于自然修复组(P<0.05)。结论电针阿是穴能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加快其成肌分化,缩短损伤修复进程,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及提前bF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电针 阿是穴 增殖细胞核抗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结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异位和原位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磊 章燕 +2 位作者 游素兰 谭鸾君 黄远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BMSCs与多孔磷酸钙(CPC)分别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中复合培养,制成复合材料,一部分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另一部分植入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经过荧光标记观察原位成骨情况。结果含有BMP-2+bFGF的培养液促进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最强。异位成骨情况:BMP-2+bFGF组的成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其新骨形成百分比为48.79%±11.31%,高于单一BMP-2组(30.71%±10.85%)和bFGF组(27.33%±9.67%)以及对照组(10.65%±6.05%)。原位成骨术后12周,BMP-2+bFGF组的矿化沉积率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促进成骨方面,BMP-2和bFGF共同作用优于单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罩对兔角膜穿透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敏 徐锦堂 +1 位作者 郑通枢 赵松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 :尝试一种新的用药方式———应用浸泡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胶原罩治疗兔角膜穿透伤。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在角膜中心各作一穿透性长 4mm切口。第 1组 :对照组 ;第 2组 :2 μg/mL的bFGF溶... 目的 :尝试一种新的用药方式———应用浸泡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胶原罩治疗兔角膜穿透伤。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在角膜中心各作一穿透性长 4mm切口。第 1组 :对照组 ;第 2组 :2 μg/mL的bFGF溶液滴眼组 ;第 3组 :bFGF胶原罩治疗组。结果 :测得各组角膜伤口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有明显差异 (P <0 0 0 0 5 ) ,对照组为 (62 0 0± 8 2 5 )kPa ;bFGF滴眼组为 (10 2 0 0± 13 4 3)kPa ;bFGF胶原罩组为 (135 83± 9 85 )kPa。 3组外伤的修复 :bFGF胶原罩组效果最好 ,bFGF滴眼组次之 ,对照组最差。结论 :3组角膜伤口均为疤痕修复 ,以bFGF胶原罩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胶原罩 角膜穿透伤 用药方式 药物利用率 用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丕山 孙钦峰 +1 位作者 宋爱梅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 4只成年杂种犬 ,将其上颌两侧的前磨牙 (P1_3)、第一磨牙 (M1 )、下颌两侧的前磨牙 (P2_4 )、第一磨牙 (M1 )作为实验牙。在每个象限 4个实验...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 4只成年杂种犬 ,将其上颌两侧的前磨牙 (P1_3)、第一磨牙 (M1 )、下颌两侧的前磨牙 (P2_4 )、第一磨牙 (M1 )作为实验牙。在每个象限 4个实验牙的近中根颊侧人工制备“U”形骨缺损 ,并设计为 4组 ,即对照组、bFGF组、ePTFE组、bFGF +ePTFE组。每周手术 1次 ,每次手术做 1个象限的 4个牙位 ,连续 4次。完成 4次手术后 1周处死动物。动物处死前 1h注射尿嘧啶脱氧核苷 (BrdU) ,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计数BrdU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结果 各组中BrdU+ 细胞数均于术后 2周最多 ,术后 3、4周显著减少。术后 1、2周 ,bFGF组和bFGF +ePTFE组的BrdU+ 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和ePTFE组。结论 牙周术后 2周是牙周功能细胞增殖的活跃期 ,bFGF的局部应用可明显促进牙周愈合早期牙周功能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牙周 纤维细胞细胞 细胞增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前列腺增生和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福利 王禾 +3 位作者 秦卫军 武国军 张更 李凯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 ,测定 40例正常前列腺 (NP)、3 8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 )和 3 6例前列腺癌组织 (Pca)中b FGF的表达。结果...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 ,测定 40例正常前列腺 (NP)、3 8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 )和 3 6例前列腺癌组织 (Pca)中b FGF的表达。结果 :BPH和Pca组织中 ,b FGF的表达明显高于NP组织 (P <0 .0 1)。b FGF表达升高的程度与BPH的分度、Pca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b FGF可能为BPH和Pca组织自身分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烟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岩 孟国路 +3 位作者 赵继宗 王江飞 张东 齐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脑脊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烟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烟雾病病人组、缺血对照组以及非缺血对照组病人脑脊液中的bFGF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烟雾病病人15例,13例行双侧颈... 目的 研究脑脊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烟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烟雾病病人组、缺血对照组以及非缺血对照组病人脑脊液中的bFGF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烟雾病病人15例,13例行双侧颈内动脉外膜剥脱术加额颞钻孔术治疗。结果 15例烟雾病病人脑脊液中,12例检出bFGF,平均含量为(30.1±26.1)ng/L,缺血对照组中仅1例检出bFGF,浓度为0.24 ng/L;非缺血对照组未检出bFGF。烟雾病病人脑脊液中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烟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脑脊液中高水平的bFGF可能参与了颈内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同时又促进血管新生,异常血管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烟雾病 发生机制 诊断 治疗 颈内动脉狭窄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春霞 蓝育青 +1 位作者 伍俊妍 刘瑞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1-571,共1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丽科明(0.1%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4眼,根据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丽科明(0.1%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4眼,根据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并根据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治愈率为94.1%,总有效率为97.1%,平均治愈时间16d。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病毒性角膜炎 联合应用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烧伤创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族安 夏照帆 +1 位作者 唐洪泰 杨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70-1271,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凝胶 喷雾剂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8
18
作者 符民桂 许松 +2 位作者 庞永正 刘乃奎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 ,CaN)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在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上 ,应用双波长荧光光度计检测心肌细胞游离Ca2 +浓度 ;应用对... 目的 :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 ,CaN)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在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上 ,应用双波长荧光光度计检测心肌细胞游离Ca2 +浓度 ;应用对硝基苯磷酸 (p nitrophenylphosphate,PNPP)作底物测定CaN活性 ;根据3H 亮氨酸参入水平评估各种信号通路阻断剂对bFGF刺激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影响。结果 :bFGF刺激心肌细胞 2 4h后 ,胞内游离Ca2 +浓度较对照组增高 2 72 % (P <0 .0 1) ;同时 ,bFGF刺激的心肌细胞CaN活性较对照组增高 173 %(P <0 .0 1)。bFGF( 6 0 μg·L-1)刺激的心肌细胞3H 亮氨酸参入较对照组增高 10 6 % (P <0 .0 1) ;CsA( 0 .1~ 10 μmol·L-1)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bFGF刺激的心肌细胞3H 亮氨酸参入。此外H7(PKC抑制剂 )和 5 0 μmol·L-1PD980 59(MAPK抑制剂 )亦可完全阻断bFGF刺激的心肌细胞3H 亮氨酸参入。结论 :Ca2 +/CaN信号通路参与bFGF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信息传递。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细胞肥大 信号传递 钙调神经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素结合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熊盛 林剑 +1 位作者 姚汝华 宗敏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7,共4页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is a multi-potential growth factor who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depend on its receptor’s intrinsic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and second messengers such as the mitogen activated pro...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is a multi-potential growth factor who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depend on its receptor’s intrinsic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and second messengers such as the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s (HSPG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enhance or inhibit bFGF activity. The response elicited by HSPG i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and binding kinetics for bFGF of the various pools of HSPG. The type of cellular response might depend on the specific HSPG and FGF receptor expressed on the cell surface. The specific core protein of HSPG, and tissue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heparin sulfate modification result in altered bFGF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素 结合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谭震 宫苹 赵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明确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在牙种植体组织界面局部应用bFGF诱导类牙周膜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同一只SD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4代,建... 目的明确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在牙种植体组织界面局部应用bFGF诱导类牙周膜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同一只SD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4代,建立体外创伤模型,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bFGF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测定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普通培养基中,成骨细胞迁移速度快于成纤维细胞。加bFGF培养基中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各组,同时MTT结果显示加入bFGF能明显促进两种细胞的增殖。结论bFGF能明显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移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纤维细胞 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