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提取甘蔗渣纤维素最优工艺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淋靓 张思原 +2 位作者 梁琼元 庞家勇 覃瑶瑶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微镜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甘蔗渣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70min、超声功率200W、反应温度80℃、0.7%H2O2和6%NaOH的混合溶液,甘蔗渣纤维素含量在87.54%以上;与无超声辅助相比,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69%。【结论】利用超声辅助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甘蔗渣,能够提高蔗渣纤维对试剂的可及度和反应性能,极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素 超声波 碱性双氧水 最优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木质纤维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姚秀清 张全 +1 位作者 杨祥华 王金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质纤维素,应用部分重复因子设计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tR)、反应温度(Te)、双氧水用量(ch)、液固比(Vr)和NaOH浓度(cb)5个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tR=18 h、Te=70℃c、h=1%、Vr=8 g.L-1、cb=10 g.L-1为较优化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预处理 部分重复因子设计 碱性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双氧水预处理玉米秸秆性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侯明韬 邢力新 郝慧慧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1期42-48,共7页
使用碱性双氧水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酶解效果。实验表明,最优预处理参数为使用分别占秸秆质量16%的H2O2和25.6%的NaOH,于40℃下预处理秸秆24h。对经不同预处理剂处理后的秸秆进行酶解,发现NaOH及碱性双氧水预处理... 使用碱性双氧水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酶解效果。实验表明,最优预处理参数为使用分别占秸秆质量16%的H2O2和25.6%的NaOH,于40℃下预处理秸秆24h。对经不同预处理剂处理后的秸秆进行酶解,发现NaOH及碱性双氧水预处理秸秆的酶解还原糖产量为7.48 g/L和8.26 g/L,而经H2O及H2O2预处理秸秆的还原糖产量仅为1.35g/L和1.59g/L。通过木质纤维素含量及SEM分析发现,氢氧化钠主要作用为溶解秸秆中的木质素及半纤维素,而双氧水的存在则会破坏秸秆表面结构。计算秸秆预处理前后质量损失发现,双氧水的存在不能显著提高秸秆预处理后的质量损失,但会氧化分解被氢氧化钠溶解的大分子物质,对此过程机理及产物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预处理 碱性双氧水 酶解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水处理对红枣果渣酶解效果的影响及其结构分析
4
作者 裴亚利 张宝善 +4 位作者 韦露莎 王敏 朱莉莉 周琦 付军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针对红枣果渣中碳水化合物较难转化为可发酵糖的问题,在酶解前采用双氧水对果渣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适宜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56℃,时间200 min,p H 11.5的双氧水用量4%;复合酶水解预处理后红枣果渣,还原糖含量... 针对红枣果渣中碳水化合物较难转化为可发酵糖的问题,在酶解前采用双氧水对果渣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适宜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56℃,时间200 min,p H 11.5的双氧水用量4%;复合酶水解预处理后红枣果渣,还原糖含量达21.16%,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通过扫描电镜图像、红外光谱图和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分析预处理前后果渣表面、化学结构及结晶度变化。结果表明,经双氧水处理果渣表面变得疏松多孔,果渣中部分木质素结构被破坏,生物酶有效接触面积增加,结晶度降低了7.19%,有助于提高酶解效率。双氧水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式,对研究寻找红枣果渣处理新方法、提升红枣加工利用率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果渣 碱性双氧水 酶解效果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甲基-3-戊烯基)-2,3-环氧基-2,3-二氢萘-1,4-二醌的合成
5
作者 韩莉 陆强 +2 位作者 罗金岳 柳华锋 刘祖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13-3117,共5页
6-(4-甲基-3-戊烯基)-2,3-环氧基-2,3-二氢萘-1,4-二醌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其新的合成方法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制备了目标产物6-(4-... 6-(4-甲基-3-戊烯基)-2,3-环氧基-2,3-二氢萘-1,4-二醌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其新的合成方法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制备了目标产物6-(4-甲基-3-戊烯基)-2,3-环氧基-2,3-二氢萘-1,4-二醌。采用FT-IR、GC-MS和1H 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物结构。探讨了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和无水碳酸钠用量对反应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n(萘二醌)∶n(过氧化氢)∶n(无水碳酸钠)=1∶8∶0.5,溶剂为乙醇,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h。在上述条件下,产物得率为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二醌 碱性双氧水 环氧化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精炼棉籽油
6
作者 尹汉东 崔庆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 13,共1页
目前,棉油精炼大都采用碱炼法,该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精炼油质量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油水分离困难,中性油损耗大,废水多,污染环境等不足。本研究利用碱性双氧水精炼毛棉油,基本上克服了碱炼法的不足。工艺简单合理,
关键词 棉籽油 精炼 碱性双氧水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