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sp的克隆及在不同耐氟性家蚕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1
作者 张华光 吴萍 +4 位作者 徐安英 钱荷英 张月华 孙平江 王小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5,共6页
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中发现一条差异表达的EST序列。以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的幼虫中肠cDNA为模板,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Asp(GenBank登录号:JX312360)。该基因cDNA全长868 bp,包括20 bp的5&... 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中发现一条差异表达的EST序列。以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的幼虫中肠cDNA为模板,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Asp(GenBank登录号:JX312360)。该基因cDNA全长868 bp,包括20 bp的5'-UTR和77 bp的3'-UTR,ORF为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该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蛋白质为亲水性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第17~18氨基酸残基处存在信号肽切割位点。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幼虫的中肠、脂肪体及马氏管中都有表达,以中肠的表达量最高,表达量因个体的耐氟性而存在差异:中肠中,敏感个体的表达量是耐氟个体的2.49倍;脂肪体中,敏感个体与耐氟个体之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马氏管中,敏感个体的表达量是耐氟个体的8.16倍。该基因在不同耐氟性家蚕品种5龄幼虫中肠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在耐氟性品种的表达量是氟敏感品种的50倍。研究结果提示,该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可能与家蚕的耐氟性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近等基因系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基因克隆 序列特征 组织表达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碱性蛋白酶CpyC的生化特征解析
2
作者 程磊 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共6页
该文对一种黑曲霉来源的蛋白酶CpyC进行了生化特征解析。该酶在结构与组成上具有丝氨酸蛋白水解酶SB家族特征性催化活性中心,由Asp188、His226和Ser381氨基酸残基组成,序列特征接近丝氨酸蛋白水解酶SB家族S08类,但与现有家族成员分类特... 该文对一种黑曲霉来源的蛋白酶CpyC进行了生化特征解析。该酶在结构与组成上具有丝氨酸蛋白水解酶SB家族特征性催化活性中心,由Asp188、His226和Ser381氨基酸残基组成,序列特征接近丝氨酸蛋白水解酶SB家族S08类,但与现有家族成员分类特征并不完全相同。重组CpyC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8.0,Ca^(2+)和Co^(2+)对其分别具有最强的激活作用和抑制作用,丝氨酸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对其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可见,黑曲霉蛋白酶CpyC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CpyC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结果显示,该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和寡肽的活性特征,在蛋白质生物加工中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黑曲霉 克隆与表达 生化特征 蛋白质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蚕蛋白酶高效降解变异新冠病毒S蛋白作用与S蛋白的生化特性分析
3
作者 阚慕洁 白若伦 +4 位作者 刘智奇 白宇 王少华 刘剑凯 洪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从今年3月起,WHO不再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全球关注的灾害性卫生事件,但是新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其原因与病毒基因组经常突变,引起特异抗体失效和免疫逃逸有关,同时特异性治疗药物依然有限。病毒S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S蛋白... 从今年3月起,WHO不再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全球关注的灾害性卫生事件,但是新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其原因与病毒基因组经常突变,引起特异抗体失效和免疫逃逸有关,同时特异性治疗药物依然有限。病毒S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S蛋白质突变,导致其结构生化特征和功能等随之变化。我们曾分析了世卫组织(WHO)认定的野生型和5种关切变异毒株的生化特征,并研究证实了日本刺沙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_(NJ))可以高效与相对特异地降解野生型病毒S蛋白。本文分析了Omicron变异毒株(BA.2、BF.7、XBB.1)S蛋白质与ASP_(NJ)相关的生物化学特征,并经SDS-PAGE分析,直观证实了ASP_(NJ)可以高效降解这些S蛋白质,但变异株S蛋白抵抗ASP_(NJ)消化能力更强一些。本文还报告了ASP_(NJ)对野生型假病毒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ASP_(NJ)可能具有减少野生型假病毒感染293T-CAE2受体细胞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ASP_(NJ)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工具酶,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刺突蛋白 沙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变异新冠病毒 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蛋白酶中度嗜盐菌Halobacillus sp.LY6的分离鉴定及其粗酶性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新 刘晓雪 +2 位作者 高霞 于慧瑛 杜崇旭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2-877,共6页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从山西运城盐湖中分离获得1株高产胞外蛋白酶的中度嗜盐菌LY6,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并命名该菌为Halobacillus sp.LY6。粗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从山西运城盐湖中分离获得1株高产胞外蛋白酶的中度嗜盐菌LY6,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并命名该菌为Halobacillus sp.LY6。粗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胞外蛋白酶可在较宽pH范围内(6.0~12.0)保持高活力,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10.0。Ca2+和Cu2+可明显提高蛋白酶活力,其它金属离子均无影响;苯甲基磺酰氟(PMSF)、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焦碳酸二乙酯(DEPC)对该酶抑制作用明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LY6所产胞外蛋白酶可能属于碱性金属蛋白酶,且活性中心中存在丝氨酸和组氨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嗜盐菌 嗜盐芽胞杆菌 胞外蛋白酶 分离鉴定 碱性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双酶切大豆分离蛋白技术路线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春丽 迟玉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68,共4页
本研究以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Ⅱ作为水解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两步定向酶切,以制备具有改善肝昏迷生物活性的高F值寡肽。本研究设定两种定向酶切的技术路线,即在酶解过程中维持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最适pH的时间分别设定为3h(技术路线... 本研究以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Ⅱ作为水解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两步定向酶切,以制备具有改善肝昏迷生物活性的高F值寡肽。本研究设定两种定向酶切的技术路线,即在酶解过程中维持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最适pH的时间分别设定为3h(技术路线Ⅰ)和30min(技术路线Ⅱ),而蛋白酶Ⅱ分别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继续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结果表明,技术路线Ⅰ、Ⅱ蛋白质回收率分别为86.5%、87.8%;酸溶性氮得率分别为83.2%、86.4%;灰分含量分别为11.1%、7.0%;技术路线Ⅰ所得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分子量大于5000的肽占肽总量的20.6%,分子量在3000左右的肽占总量的3.3%,分子量在500~600之间的肽占肽总量的61.3%;技术路线Ⅱ所得的产物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占71.3%,且分子量主要在700~900之间,分子量在2000左右的占5.7%,分子量在5000以上的占12.8%。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路线Ⅱ的酶切效果优于技术路线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双酶切制备高F值大豆寡肽工艺技术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春丽 迟玉杰 +1 位作者 孙波 刘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本研究采用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II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两步定向酶切,以制备具有改善肝昏迷生物活性的高F值寡肽。通过研究,确立了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II定向酶切大豆分离蛋白的最适温度(T)、pH、底物浓度[S]、酶浓度和底物浓度... 本研究采用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II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两步定向酶切,以制备具有改善肝昏迷生物活性的高F值寡肽。通过研究,确立了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II定向酶切大豆分离蛋白的最适温度(T)、pH、底物浓度[S]、酶浓度和底物浓度比[E]/[S]等参数,并在此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设定两种定向酶切的技术路线,即在酶切过程中维持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最适pH的时间分别设定为3.5h(技术路线I)和30min(技术路线II),而蛋白酶II定向酶切大豆分离蛋白的技术参数不变。结果表明,技术路线I、II蛋白质回收率分别为87.0%、89.0%;蛋白质转化率分别为89.1%、90.5%;酸溶性氮得率分别为90.1%、90.6%;灰分含量分别为9.1%、5.9%;技术路线I分子量在500~610的肽含量为80.5%、技术路线Ⅱ分子量在450~650的肽含量为82.0%。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路线II的酶切效果优于技术路线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